李世珍是來自濟南重工的一位電焊女班長,近三十年的電焊工作,她練就了高超的焊接技能和豐富的理論知識,在第三屆濟南公共服務榜樣評選中榮獲智造能手稱號。抱著「誰說女子不如男」的信念,李世珍精煉技藝、艱苦奮鬥,成為團隊信服的「老大」。2016年起,李世珍帶領班組負責盾構刀盤焊接,工作量大,他們就加班加點;環境艱苦,他們就咬牙堅持;技術難度大,他們就反覆研究……經過努力,他們的盾構焊接遠超同行業焊接水平。◎山東商報·速豹新聞網記者 李雨馨
焊接女將用實力贏得尊重
1994年,青澀的李世珍進入濟南重工工作。那時她還是一個年輕的姑娘,手持焊機有些許吃力,但她在煙霧繚繞、火花飛濺的電焊現場不怕髒、不怕苦,以「必須把事情做好」的信念逐漸成長。
從最簡單的工件做起,李世珍學習從電焊起弧、擺焊再到穩弧、收弧,將基本功做實做牢,練就了「呼吸」焊接法、「保壓一次過」等高超技藝。就連平時不會安排給女員工的重體力活,她也一樣積極參與,她認為「他們能幹我也能幹,沒什麼可嬌氣的。」
26年時間,從學徒工,成長為技術骨幹,再到如今的濟南市工匠,現在回憶起來,李世珍表示:「既然不能改變環境,那就為環境而改變自己吧,這就是咱的手藝!」
2007年,憑藉著自己的努力,李世珍開始帶領自己的團隊——電焊一班,成長為一個「敢擔當、有想法、做實事」的先進帶頭人。她作為踐行「工匠精神」的代表,常常被公司、濟南市、山東省作為典範,影響帶動著周邊的人。
盾構焊接技術攻關
2016年,公司迎來盾構機製造的新任務,李世珍和她的團隊要負責焊接盾構機前部的「巨無霸」刀盤。刀盤中配備的41把高強材料滾刀,攻克了濟南市地鐵掘進中地質複雜的難題。
在焊接的過程中,李世珍發現焊接磨機筒體質量一般不會有問題,而焊接圓形的刀盤時,卻很容易出現探傷不合格的現象。李世珍查閱相關書籍,集思廣益,發現原因出自刀盤較厚,採用常規方法無法保證質量。
通過幾天的測試,李世珍發現只有從下往上焊接刀盤,才能達到質量要求,還能控變形問題。隨後,她對所帶班組的焊工手把手示範,焊接一套刀盤需要5噸左右焊絲,工序十分複雜。經過技術攻關,產品最終實現一次探傷合格率98%,超過了生產該產品的同行業焊接水平,電焊一班也多次榮獲優勝班組和免檢班組。
公司生產的盾構機在濟南、福州、北京、深圳等地地鐵建設中功不可沒。在濟南地鐵R1線試運行時,李世珍作為生產方代表受邀乘坐,她的內心充滿成就感和滿足感。
凝聚團隊有妙計
作為一名並不多見的「女班長」,李世珍帶團隊也自有妙招。班組內的年輕小夥子有時會有點「不服」,於是李世珍和他們比拼技術水平,同樣的工件,李世珍幹得又快又好。李世珍還嚴格考核制度,公示工作量及工作分配。以公平公正的態度和高超的技術水平,李世珍最終讓團隊每一個人心服口服,稱她一聲「老大」。
在她的影響下,班組內每個人的焊接技術都十分高超,該班組分別榮獲濟南市工人先鋒號、山東省工人先鋒號等榮譽,她帶的徒弟龐顯彬評價:「李老師的工匠精神影響著我們每一個人。」
早已超過特殊工種退休年齡的李世珍還在她的崗位上發光發熱,「雖然工作強度真的很大,但看到濟南地鐵順利通車,我還是感到很自豪,希望繼續在崗位上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