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知道,中國地域廣大,風土人情各不相同,比如常稱廣東人會打算盤、湖南人霸蠻、江西人溫和、東北人豪爽,這其中,認為湖北人最聰明,俗語云:天上九頭鳥,地下湖北佬。
那麼在歷史上,是不是湖北人最聰明呢?
我們舉春秋的例子。
在春秋時,鄭國人是比較聰明的,因為有一個說法叫鄭昭宋聾。鄭國人聰明,宋國人糊塗。為什麼這樣說?
有一個故事,楚莊王派兩個使者出使晉國跟齊國。去齊國要經過宋國,去晉國要經過鄭國。
楚莊王特地交待,你們去不要跟鄭或者宋打招呼。
這當然不合理,經過人家的地盤,不交過路費,連招呼都不打一聲?唐僧還知道拿著通關文牒跟女兒國國王麼麼噠一下,蓋了章好趕路。
派去齊國的使者申舟說:鄭國人聰明,不會為難,而宋國人認死理,他們肯定會削死我的。
楚莊王說,沒事,你要死了,我就替你報仇。
果然,兩個人出發後,到鄭國,鄭國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裝沒看見,畢竟楚國實力強大,楚莊王時,又是當之無愧的霸主,誰敢惹啊。就像現在的美國一樣,美國派個飛機到小國上空偵察一下,一般都裝沒看見。
不過,經過宋國的申舟攤上事了,宋國認為這是楚國尋釁滋事,不處理,宋國就跟亡國了一樣,所以咔嚓把申舟給殺了。
這讓我想起土耳其把俄羅斯飛機打下來的事情。
後面,楚莊王兌現諾言,把宋國圍著打,宋國差點亡國。
這就是鄭國比宋國聰明的原因。為什麼有這種差別呢?鄭國就是現在的河南,它在春秋的歷史不長,是從陝西那邊搬過來的,一來利用地理優勢經商,經過鄭武公、鄭莊公兩位的努力,在春秋一開始也當過霸主。因為重視商業嘛,所以會算計,鄭國人就普遍比較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