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能課堂:風扇是如何幫助散熱的?

2020-12-03 超能網

在我們生活中,像吊扇、臺扇這些在夏天幾乎是必不可少的,在各種電子設備中,也隨時都可以見到大大小小的各色風扇,在我們天天打交道的電腦中,風扇更是如影隨行,機箱中有前置風扇、後置風扇,顯卡上一般都有兩三個小風扇,風冷和水冷散熱器上那風扇必須是標配了。很顯然,我們、尤其是我們的電腦那是離不開風扇了!

這些風扇有什麼用呢?你一定會說,風扇吹出來的風涼快,可以幫助散熱,恭喜你答對了~但我們還是要看看它到底是怎麼幫助散熱的。

一點熱力學常識

在中學物理我們學過,自然界中熱傳遞有三種基本方式:傳導、對流和輻射,熱從物體溫度較高的部分沿著物體傳到溫度較低的部分,叫做傳導;而靠液體或氣體的流動來傳熱的方式叫做對流;熱由物體沿直線向外射出,叫做輻射。

上圖標示一個標準風冷散熱器它的熱量傳遞方式,對於日常散熱而言,輻射傳遞的熱量可以忽略不計,物體與空氣主要的熱交換方式是對流,比如散熱器藉助風扇扇葉的轉動將其機械能轉換為空氣的勢能和動能,從而形成強制對流將鰭片熱量傳遞到環境中來幫助CPU降溫

既然有藉助外力的強制對流,也就存在有自然對流,自然對流就是無外力推動由流體自身溫度場的不均勻所引起的流動。無論是強制對流還是自然對流,它們的熱流量都可以這樣來描述:

熱流量 = 對流傳熱係數 × 物體表面積 ×(物體表面溫度 - 流體溫度)

顯然同樣條件下,對流傳熱係數將決定熱流量的大小,在這兒強制對流傳熱係數遠強於自然對流傳熱係數,比如空氣自然對流傳熱係數5 ~ 25W/(m2*K),強制對流傳熱係數20 ~ 300W/(m2*K),水的自然對流 200 ~1000W/(m2*K),強制對流 1000 ~ 15000W/(m2*K),可以看到,雖然說在不同情況下傳熱係數略有不同,但總體上,強制對流傳熱係數一般是自然對流係數的5-10倍,所以,藉助風扇外力的強制對流方式能極大提升熱流量,有效地幫助物體進行散熱!

在整個散熱系統中,風扇的作用就是加快空氣的流動,將自然對流變成強制對流,如果只是單純的散熱片,就算表面積再大,因為是自然對流的原因,散熱效果也很差勁,如果沒有風扇強制對流提升熱流量,散熱器規模再大也很難有實際意義。

再以一個標準的風冷散熱器為例,熱量從散熱器轉移到空氣中,以下是它的熱轉換模型:

熱轉換量 = 空氣比熱 × 流動的空氣重量 × 空氣上升的溫度

在這樣一個方程式中,流動的空氣重量是和風量(風量的概念下面會詳細講到)成正比的,直觀上來說,更好的風扇能在同樣的時間內吸入更多新的冷空氣,單位時間內與散熱器交換的熱量也就更多,也就是更大的風量會帶來更好的散熱效果,但是,在電腦機箱這種空間有限的地方,這件事也不是這麼簡單。

在機箱這種體積並不算大,且並不是絕對理想的環境下,除過我們日常關心的RGB燈光效果和風扇轉速外,決定風扇的核心散熱能力的兩大因素是風量和風壓。

風量與風壓

風量:單位時間內流過的空氣總體積

風量指的就是風扇單位時間內送出或吸入的空氣總體積,單位主要是CFM(立方英尺/每分鐘),有時還會使用立方米每小時這個單位,既M/H,貓頭鷹的風扇上就經常用這個單位,比如大名鼎鼎的NF-A12,風量數據為102.1 立方米每小時 [M/H],經過換算大概是60.09立方英尺每分鐘 [CFM]。

在前面我們已經說過了,大風量是散熱系統的核心,同一時間內吹入更多新的冷空氣就可以加快熱傳遞,最終帶來更好的散熱效果,在計算上,風量=出風口面積×平均風速,反應到實際情況中,就是風扇尺寸越大、轉速越高、風量越大

我找到了一些市場上比較熱門的風量扇給大家做對比,可以看到各品牌的12cm的風扇在擁有更高轉速的情況下,風量還是遠不如14cm風扇的,甚至因為更高的轉速還會帶來更高的噪音。

風壓:風扇提供的動力

而風壓就是為了能夠正常通風,設備所需要克服的阻力,通常指風扇出風口與入風口的壓強差,我們一般會將測量到的壓力的變化值稱為靜壓,一般來講散熱風扇中的風壓都是指靜壓,在散熱風扇上我們使用一個不常見的單位:mmHO,既毫米水柱。

風壓的概念有點複雜,簡單點講就是給氣流增加多少壓力,讓它吹得更遠,相對於風量就是:一個只管進風吹,吹到那裡去了不負責。一個只管把風吹的遠,吹進去多少不負責。當然了,放在散熱系統裡面,我們肯定是希望風扇吹的更遠的,能將冷風送到機箱的最深處,或者吹過整個散熱鰭片。

為了做到這一點,風量扇和風壓扇在設計上有不同的取向,通常風壓扇的扇葉數量較少,但形狀都比較複雜,且總體上傾角偏大,這樣的目的就是在氣流經過風扇時,給氣流增加更大的壓力。

風量風壓很難兼得

風量和風壓是兩個相對的概念,在定量定溫的情況下,理想氣體的體積與氣體的壓強成反比,即 V = K/P (V是指氣體的體積,P指壓強,K為一常數),也就是著名的玻意耳(Boyle)定律,玻意耳是英國化學家,他在1662年提出「在密閉容器中的定量氣體,在恆溫下,氣體的壓強和體積成反比關係。」這也是人類歷史上第一個被發現的「定律」。

在風扇設計中,通常通過扇葉的設計來調控風壓和風量的大小。也就是扇葉才是一個風扇的靈魂,像扇葉葉片數目、葉片曲率、葉片傾角、葉片衝角、葉片寬度、葉間間隙等,都會影響到風扇的性能,且它們間相互制約,關係複雜,基本是要反覆調整來尋找一個適合目標的平衡點。

比如扇葉越偏向細長,留出給空氣流通的空隙比較大大,這樣容易實現大風量,但這樣就會犧牲一些風壓性能。而風壓扇則普遍擁有厚實的扇葉,這樣會導致吹過的空氣少,也就是風量下降,但會更利於推動空氣加速,可以實現更大的風壓。

ARCTIC A12 風量扇 / ARCTIC P12 風壓扇

提高轉速可以兼顧部分風量與風壓

當然了,從散熱的角度上講,要想散熱效果好,風量風壓都得高,以上所說的風量扇和風壓扇都是在同樣功率或者相對安靜情況下的取捨,如果你不在乎噪音,那其實是可以部分兼顧的,比如有一些工業扇,在放寬的噪音的情況下,提高功率轉速後可以同時達到很高的風量和風壓水平。3000轉的貓頭鷹NF-A14,可以提供269.3M/H(158.3CFM)的風量和10.52mmH2O的風壓,遠超普通14cm風扇的水平,但如果仔細研究就可以發現,這款風扇還是比較偏向於風壓的,在3000轉的情況下風量上相比1800轉左右的風扇是2倍左右的水平,但在風壓上已經是接近4倍多。

就是說雖然風量風壓在理論上有取捨,但如果直接強行拉高轉速,也是可以兼顧到一部分,這裡還有一份先馬的冰風風扇的轉速和風量風壓的對比圖,可以看到隨著轉速的提高,風扇的風壓風量都有所提升,當然噪音也有所提升。

現在的風扇廠商也都在宣傳同時兼顧風量和風壓,但在電腦散熱這種小直徑的風扇上,還是更容易做到更高的風壓,總體上,高端散熱風扇也比較偏向於風壓。

實際情況更複雜

在了解了風壓風量的單位後,我們就可以根據這些數值來認真分析下,如果你是風冷散熱器,在單塔且塔身不算厚的情況下,建議使用風量扇,畢竟大風量還是散熱的核心,但如果是一些鰭片布置非常密集的散熱器那一定是建議使用風壓扇,風壓不夠的話空氣完全無法到底鰭片後半部,毫無疑問就會影響到散熱效果。對於一體式水冷來說,絕大多數情況下,都建議使用風壓扇,如果是一些特製的薄冷排,也可以使用風量扇,我找來一些360的水冷產品,可以發現,上面搭載的風扇幾乎都是風壓扇。

但如果是在機箱的散熱上事情就變的複雜了起來,我們此前在一篇講解風量風壓扇的文章裡就建議風壓做進風,風量做出風。因為機箱的設計千奇百怪,總體上機箱的前面板距離散熱器較遠,有一些機箱在進風口後面就是硬碟架,甚至有些手辦愛好者還會在機箱裡面放娃娃,大家不要太迷信所謂風道,而CPU散熱器尾部和機箱尾部出風口的距離一般是比較固定的,也不會有什麼障礙物,所以我們建議前進風使用風壓風扇,出風使用風量風扇,除非機箱本身是ITX或者體積比較小機箱。

總結:為了散熱,風扇不可少

在散熱系統中,風扇提供動力,將機械能轉換為空氣的動能和勢能,強制空氣對流,能很好的幫助目標散熱,哪怕是只有500RPM的轉速,那也是質的飛躍,所以,如果可以,儘量為你的散熱系統配上風扇。

至於是風量與風壓的考慮,稍顯複雜,基本原則就是,如果風扇提供的冷空氣達不到你需要散熱的部位,就換用更大風壓的風扇,否則,使用更大風量的風扇。當然實際情況會複雜些,有時也可以適當取捨,在性能、噪音、美觀等方面達到一個平衡。

總的來說如果你想只看篇文章就找到合適的散熱方案那不太可能,電腦散熱仍然需要取捨,我見過不少說自己對噪音完全不在乎的人,在聽到3000轉風扇的怒吼後紛紛表示:還是安靜一點的好。而不同的機箱和硬體組合需要大量的測試和驗證,本文主要還是基於理論方面的說明,對於玩家自己的散熱方案僅供參考。

相關焦點

  • 超能課堂:散熱風扇軸承之爭——滑動軸承如何登上王座?
    上一次關於電腦散熱的超能課堂裡講到了風扇對散熱系統的作用,提到了決定風扇的風量和風壓兩個概念,這兩個性能主要由風扇的扇葉設計來決定,散熱器藉助風扇扇葉的轉動將其機械能轉換為空氣的勢能和動能,從而形成強制對流將鰭片熱量傳遞到環境中來幫助CPU降溫。
  • 如何選擇CPU散熱風扇
    風扇的主要性能從以下幾個方面體現:轉速、扇葉形狀、扇葉角度和軸承系統。一般情況下,在散熱器的說明書上都標明風扇的轉速。一般來說散熱器的散熱效果有30%要取決於風扇的轉速,但風扇並不是轉速越高越好。正確的風扇轉速應該根據CPU的發熱量決定,不同規格的風機轉速選擇都應該有所區分,基本的原則就是:在產生同等風量的前提下,風機越大轉速就應該越低,噪音同樣也會較小,一般在3500轉至5200轉之間的轉速是比較合乎常規的。功率越大,風扇風力越強勁,散熱效果也就越好。而風扇的功率與風扇的轉速又是有直接聯繫的,也就是說風扇的轉速越高,風扇也就越強勁有力。
  • 超能課堂(208):PWM晶片看得多了,那PWM控制又是怎麼一回事呢?
    為此今天的超能課堂我們就來捋一捋關於PWM的二三事,看看這個在PC中似乎無處不在,看著有點臉熟但實際上還是很陌生的PWM到底是何方神聖。主板上的PWM供電控制晶片什麼是PWM?相比之下通過PWM這種數位訊號來控制模擬電路,既可以確保精準度,又可以有效降低控制電路的體積與功耗,因此PWM很快就成為了目前一種主流的電路控制模式,直流電機、閥門、液壓系統、電源等各個領域中我們都能看到PWM的身影,在PC上也是如此,PC主板、顯卡都採用了PWM進行供電控制,散熱風扇也廣泛應用PWM技術,PC電源裡面也少不了PWM的身影。
  • 散熱風扇之滾珠軸承詳解
    抗老化性能好,適合轉速較高的風扇。某些玩家比較熱衷的「暴力扇」,就是使用的雙滾珠軸承。優點:1、封閉性較好2、超長使用壽命。缺點:1、成本高2、噪音高(因為滾珠軸承摩擦點增加了2倍)。感謝您的閱讀,希望本文能對您有所幫助,工業散熱風扇網致力於為用戶提供一站式,散熱風扇選型採購,散熱風扇生產工藝,行業設備散熱解決方案,歡迎前來諮詢,謝謝!
  • E拆解:液冷散熱+內置風扇紅魔3到底如何?
    作為遊戲手機具備液冷銅管散熱,並且首次在手機中放置高效能離心風扇,散熱可想而知。那麼內部結構如何,做功是否就得起考驗呢?跟著小e來看看吧!在後蓋中上部,指紋識別器軟板、散熱風扇組裝緊密卻不雜亂,散熱風扇正面有紅魔Logo標誌。遊戲模式開啟開關及擴展塢接口軟板使用螺絲和不鏽鋼鋼片加強固定在後蓋左側。開關軟板用雙面膠黏貼固定,與主板之間採用金屬彈片接觸連結。拆下擴展塢接口軟板後發現金屬觸點端子用白色絕緣膠固定。
  • 自動溫控散熱風扇電路
    打開APP 自動溫控散熱風扇電路 發表於 2019-10-29 17:20:20   自動溫控散熱風扇電路   介紹一款簡單易制的自動溫度控制電路,其可以自動檢測大功率三極體(或大功率IC)的溫度,當溫度達到設定值時,自動開啟散熱風扇散熱,直至管子的溫度低於設定值。
  • 工業散熱風扇的原理及構成
    工業散熱風扇的工作原理是按能量轉化來實現的,即:電能—機械能-動能,是利用強制熱對流的方式來進行散熱的,利用導流作用與周圍空氣進行熱交換來帶走熱量,從而實現強制對流的散熱方式。工業散熱風扇按額定電壓可分為:AC交流風機110V、220V、380VDC直流風機5V、12V、24V、48V散熱風扇根據進出氣流流向又可分為:軸流風機、離心風機、混流風機和貫流風機。
  • 火紅外觀引眼球 偉訓超能系列500W電源售596
    偉訓80Plus電源超能500  偉訓超能500外表採用橘紅色烤漆工藝,和市場中絕大部分電源對比起來很容易辨認,奔放火辣的色澤讓人感覺不凡。在電源中附有說明書和四顆機箱螺絲以及一根4Pin轉SATA接線,附件很齊全值得稱道。
  • 超靜音設計 渦輪風扇散熱原理全面解析
    廉價筆記本電腦的普及力度日漸加大,但散熱問題也逐漸突顯出來。加之夏日已至,高溫考驗著每個本本的散熱設計。為了幫助用戶加強散熱,確保筆記本電腦的穩定運行,九州風神特推出N15/N16兩款新型筆記本散熱器,分別用來滿足14英寸或16/17英寸筆記本電腦的散熱需求。
  • 工業散熱風扇行業應用及分類
    工業零組件,那麼說明這類產品不會直接面對消費者銷售,而且是屬於工業製成品的散熱應用組件,或者應用組件的一部分(因為除了風扇通風散熱,還有散熱片、液冷散熱等其它散熱應用)。工業散熱風扇的應用領域相當廣泛,大到航天航空器材設備,小到電動牙刷,都會有用到這種散熱零組件。
  • 小風扇的大學問 小編淺談散熱風扇常識
    被動式散熱器不會發出噪音,靜音效果自然比所有的主動式散熱器出眾,但是它在散熱效果上會與後者有很大的差距。熱管的加盟讓被動散熱器的散熱效果更進了一步,但是仍沒有達到主流用戶的散熱標準。小編以酷冷至尊的Hyper7為例,向大家介紹風扇的常規參數。  第一個是風扇尺寸,主要標示了風扇的大小一般以mm為單位。  第二散熱片尺寸,寫得是散熱片的體積,與我們今天的風扇並無關係。  第三行是額定電壓,是風扇在穩定運行下的電壓指數,市場上常見的直流風扇電壓普遍為12V。
  • 怎麼判別散熱風扇抽風的方向?
    散熱風扇具體的散熱方式有兩種,一種是送風,一種是抽風,相對於送風而言,散熱風扇抽風效率更高。具體表現在哪幾個方面呢?a. 送風均勻,適用於發熱器件分布比較均勻,風道比較複雜的情況.b.進入風扇的流動主要為層流狀態.c. 風扇將在出風口高溫氣流下工作,壽命會受影響.d. 機櫃內形成負壓,縫隙中的灰塵將進入機櫃/箱.具體送風跟抽風,怎樣來區分呢?
  • 解答散熱風扇轉速和風量的關係
    很多小夥伴們在選擇風扇的時候,都會問轉速多少?風量多少?認為轉速越高越好,其實這是一個誤區。今天,健策電子今天就聊聊散熱風扇轉速和風量的關係。散熱風扇風量風量是指散熱風扇每分鐘排出或納入的空氣總體積,如果按立方英尺來計算,風量單位就是CFM;如果按立方米來算,就是CMM。散熱風扇經常使用的風量單位是CFM(約為0.028立方米/分鐘)。風量是衡量散熱風扇散熱能力的最重要的指標。顯然,風量越大的散熱風扇其散熱能力也越高。這是因為空氣的熱容比率是一定的,更大的風量,也就是單位時間內更多的空氣能帶走更多的熱量。
  • 迷倒萬千玩家 偉訓超能系列500W電源售596(組圖)
    【天極網北京10月29日消息】現在市面上的電源非常銀即黑的外殼設計,早已被玩家們看慣了,所以今天小編為大家介紹這款偉訓超能系列500W電源,它採用非常出位的火紅色外殼,光是這個火色,就不知迷倒多少追求個性的玩家,而且其性能表現也是非常出色。目前市場上報價為596元,有需要的朋友不妨多關注一下。
  • 渦輪散熱和風扇散熱適合什麼機箱?
    對於顯卡散熱,除了常見的風扇散熱顯卡之外,公版顯卡採用則是渦輪散熱的方式,但因為公版顯卡在某些機箱裡面散熱效果不佳,所以公版顯卡又或者渦輪散熱器就成了散熱不好的代名詞。那麼渦輪散熱是不是真的不行呢?渦輪散熱器和風扇散熱器適合什麼機箱?
  • RGB風扇:最好的散熱方式是,給你的硬體加顆渦輪
    目前為了使電腦硬體處於良好的溫度環境,大部分電腦硬體都使用風扇進行散熱。那麼你對自己使用的風扇了解嗎?隨著電腦處理器的更新,CPU散熱器更新迭代;顯卡系列的升級,顯卡散熱器越發強大;其中還有五顏六色的機箱風扇,以及電源風扇。
  • 9238交流散熱風扇批發廠家-萬德福
    9238交流風扇的產品參數        型號:WDF9238        尺寸:92X92X38mm        外框:黑烤漆鋁合金、防腐防潮扇葉:PBT+30%玻纖+VOL阻燃劑軸承:含油軸承/雙滾珠軸承
  • 科普:機箱風扇的安裝位置如何選擇?機箱風扇的數量多少比較好?
    如果想要散熱,那麼有必要安裝機箱風扇嗎?需要的話,安裝幾個機箱風扇?機箱風扇安裝在哪裡最好?接下來U大俠小編就針對這些問題進行詳細講解。安裝機箱風扇的必要性?對於目前99%的電腦主機來說,都沒必要裝機箱風扇,cpu和顯卡本身的散熱器就足夠了。
  • 技術解析:渦輪風扇提高散熱原理分析
    在介紹之前讓我們來補補課,最常見的軸流風扇和徑流風扇在。■ 何謂軸流與徑流風扇?傳統軸流風扇有何弊端?風扇有軸流和徑流式兩種,是以風扇工作時空氣的流動方向而進行劃分。軸流式風扇工作時,葉片推動空氣以軸向流動,所以稱為軸流風扇。傳統軸流風扇的缺陷:由於氣流受到電機的阻隔,無法順利到達中央部位,造成「盲區」。
  • 液壓泵站的散熱風扇加工方法
    液壓泵站的散熱風扇是液壓泵站系統中散熱的重要元件之一,主要工作方式為由發動機主軸的轉動來直接帶動風扇轉動,設計時風扇周邊有風扇罩,其主要目的是使風扇轉動形成的空氣流動方向指向一個出口來增加出風量和定向冷卻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