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來這裡」,家燕去哪了?為何現在少了

2020-10-26 三農的高度

每年3~4月份,小燕子都會飛回我的家鄉,在空中翩翩起舞,捕捉害蟲、啄泥築巢、繁育後代。在小時候,春天的燕子成群結隊回來,村裡老人就愛念叨:「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來這裡」。當時我想,為啥小燕子要走呢?老人們告訴我,這裡冬季太冷了,小燕子飛去暖和的地方過冬去了。長大以後才明白,小燕子屬於夏侯鳥,每年秋去春來,要進行一次長途跋涉的遷徙。那麼,家燕去哪兒了,為何現在少了?帶著這些疑問,我們來了解一下這世間「精靈」。

燕子去哪兒了

「年年春天來這裡」的家燕,在寒冷的秋冬季節來臨之前,就會根據自己對外界的感知變化,下意識的向南遷徙,一路飛翔,到適溫的地方越冬。它們常年在23℃~33℃左右氣候的環境裡生活,為此,它們每年根據氣候環境變化,遷徙至適溫環境下生活。所以你看,燕子冬季會飛往南洋、澳洲、南亞等熱帶地區越冬。在這種適溫環境下,燕子的食物來源蚊、蠅、蛾、蟻等,食物充沛,便於它們更好的生存,繁育後代,這是它們每年在北方秋去春來的主要原因。

在自然進化中,燕子不具備留鳥的生存能力。在北方寒冷的冬季,它們的主食昆蟲無法供應它們生存,加上冬季寒冷的氣溫環境,根本沒有它們留下來的條件。它們不像留鳥,有高超的生存本領,食物來源廣泛,蟲子、植物的漿果、種子等都吃,雜食性強,耐寒能力出眾等條件。它們主要以吃昆蟲為己任,而且養成了飛行中捕食的習性。北方的冬季,北風蕭蕭,雪花飄飄,即便是留鳥麻雀、喜鵲、松雞等,冬季都需要在雪地裡刨食,生存環境條件比較惡劣。而燕子沒有進化出,在惡劣寒冬中生存的本領,從而進化出鳥類家族中長途遷徙的本領,用遷徙的徵途求得舒適的生存。

為何現在少了

近些年來,我這裡春天回來的燕子,明顯感覺少了。記得以前春天來臨的時候,燕子成群結隊的回來過夏,房前屋後的電線上,成排築巢的燕子駐足小息,左鄰右舍幾乎家家戶戶的房簷下、或者屋子裡都有燕子窩。燕子是益鳥,在我們這裡燕子還被認為是吉祥鳥,「燕子住福地」,所以燕子在我這邊,很少受到人們故意的傷害。為此,燕子在北方可以很好的繁育後代,休養生息。但是,現在春天「穿花衣」回來的燕子,不像以前那樣成群結隊的多,而且在農戶家築巢的燕子也越來越少了。

有人說燕子少,是因為它們每年往返的長途遷徙,路途上難免會有折損;有人說人類農藥的大量使用,使得燕子的生存環境惡化,比如昆蟲銳減,燕子食物來源減少;有人說,現在人們對燕子思想觀念轉變了,嫌棄燕子窩給家庭衛生環境,帶來的消極影響,趕走了築巢的燕子;有人說燕子在南方一些地區,被有些人「吃」了,簡直不可思議;還有人說全球氣候變暖,導致燕子遷徙目的地有所改變等。這些諸如此類的說法,看著都有些道理,也許就是這些綜合性因素,使得燕子適宜的生存環境減少,才造成「年年春天來這裡」的燕子減少了!

「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來這裡」,秋去春來,你那裡燕子還多麼?

相關焦點

  • 小燕子,穿花衣——兒歌經典何以不朽?
    小燕子,穿花衣——兒歌經典何以不朽?新華社北京3月21日電 題:小燕子,穿花衣——兒歌經典何以不朽?新華社記者「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來這裡……」簡單優美的曲調、溢滿童趣的生活場景,這首膾炙人口的兒歌打開了一代又一代人的記憶閘門。1955年5月,在湖北大冶師範學校(今湖北理工學院)教書的王路,因眼疾住院治療。
  • 這種益鳥在以前農村很常見,現在很難發現
    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來這裡 我問燕子你為啥來 燕子說:"這裡的春天最美麗" 。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這些都是有關家燕的歌詞和詩句。燕子是人類的朋友,以前在農村很常見。
  • 家燕、雨燕,小燕子?
    如果仔細留心一下身邊同學朋友的名字,有許多帶有「燕」字。問他們,是什麼燕子?他們會回答,是小燕子的燕。
  • 春天來了,教寶寶些應景的兒歌吧,好學又好記
    寶寶巴士兒歌11首,歌頌春天、歌頌美,傳遞生命的勃勃生機,春意盎然。1、小燕子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來這裡,我問燕子你為啥來,燕子說:「這裡的春天最美麗」。2、春天花開我在春天開,在等你來,聞聞花香,滿山的鮮花,是為誰而開。
  • 似曾相識燕歸來
    也許是「小燕子穿花衣」的童謠,影響了一代代的中國人,也許是燕子能給家庭帶來吉祥的美好徵兆,讓人對它心生敬畏,它們自古就和人類有著親密的關係,和人在同一屋簷下生活,不知道是燕子懂得擇鄰而居,找到了最好的人家,還是所有人都對燕子有著天然的好感。燕子總是幸運的。
  • 近百「建築大師」電線上安家:愛巢好似搖籃讓人稱絕
    「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來這裡……歡迎你長期住在這裡。」聽到這首歌,可能會喚起很多人兒時的回憶。小暑時節,在東北地區的遼寧瀋陽,許多從南方返回的燕子「夫婦」們正忙著築巢繁育後代,與以往不同的是,由於人們居住環境的不斷變化,燕子們在安家選址時只能「隨遇而安」了。
  • 斑鳩窗臺外安家 宿遷居民悉心照顧
    宿遷網訊(記者 孫軍賢) 「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來這裡……」這首《小燕子》兒歌婦孺皆知,大家一定耳熟能詳。家住宿豫區大興鎮東方花園小區的鐘先生,就遇到這樣的喜事,每年不知名的大鳥都會前來他家窗臺前安家並繁衍後代,人鳥和諧相處,令人羨慕。
  • 燕子雙飛去——家燕
    宴殊在《破陣子》中寫道「燕子來時新社,梨花落後清明」,又寫道「羅幔輕寒,燕子雙飛去」,可見詞人對「燕」這個意象寄予了充沛的情感,前者是將燕當作春的象徵,當作春的信號。後者燕子成雙入對,飛則相隨,以此而成為愛情的象徵。
  • 張玉娘:百勞東去燕西飛
    閨情四首·卜歸南浦蕭條音信稀,百勞東去燕西飛。玉釵敲斷燈花冷,遊網乘空蟢子非。沉水齊心燃寶鼎,金錢織手卜靈龜。張玉娘之作古體詩與長調居多,小令少且平平,挑到最後挑出一首七律來。而且萬幸,這首詩在網上還沒有賞析泛濫。南浦在古詩中多指送別之處,送別後南浦便冷清了,不見人回來,也不見信回來。當然,張玉娘並不是被未婚夫沈佺拋棄了。
  • 成都文藝志願者之家公益惠民活動精彩不斷 把最美的童謠唱給你聽
    活動現場活動現場「丟~丟~丟手絹,輕輕地放在小朋友的後面」「我有一隻小毛驢我從來也不騎」「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來這裡」當這些耳熟能詳的歌曲再次唱響,是否勾起了你回憶?經典的兒童歌謠曾經伴隨了我們一代又一代的人成長。
  • 「八月十五雁門開,小燕去,大雁來」是什麼意思?和中秋有何關係
    時節行進到這裡,秋二月將要過半,中秋佳節已到,旅鄉的人兒都已經歸回;天高雲淡的晴空湛藍,微微清風吹佛——微涼,枝葉叫響著秋深;這時仰望,有一陣大雁飛過,再低空些的是遷徙的候鳥,停在電線中,高低錯落的一章音符。
  • 春天燕子從南方飛回來了,燕子窩還沒做好時,它們晚上都睡哪?
    春天燕子從南方飛回來了,燕子窩還沒做好時,它們晚上都睡哪?文/農夫也瘋狂春分節氣已過,而在這個節氣有三候,其中一候就是「玄鳥歸」。這個玄鳥指的就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所見到的燕子。每年到了春分節氣,去南方越冬的燕子也基本飛回來了。而飛回來之後,它們第一件事就是修築一下老巢。就像我們離家以後回到老家,會先打掃一下衛生,修建一下房子。那麼有些燕子回來之後,如果它們的窩被人或者是自然破壞了,這些沒有窩的燕子在晚上會睡哪裡呢?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這個話題。小時候也常觀察燕子築巢,它們是非常勤勞的動物,也很喜歡在農民的屋簷下築巢。
  • 2021春天到來的句子
    8、春天常常帶給人一種心曠神怡的感覺,如果你到大自然裡去品味春的氣息,會給你增添無窮的力量,春天給人們帶來了希望和美好。人們在春天播下了希望的種子,等待著秋的收穫。春天是花的世界,是一切美的融合,是一切色彩的總會。9、春天,枝頭長出了翠綠的小嫩芽兒,枝幹不再是光禿禿的了,而是抽出了小芽兒,他們不再是身披臃腫的白色大衣,而是穿上了淺綠色襯衣。
  • 關於春天的作文:甦醒的春天多可愛
    春天,萬物復甦。天氣轉暖。冰雪融化成小溪,樹林裡的動物都醒了,它們在綠油油的草地上自由自在歡快的玩耍。看!那小鹿正在捕捉那隻美麗的花蝴 蝶,蹦蹦跳跳的真討人喜歡,那花蝴蝶好象在挑逗可愛的小鹿,不時在空中旋轉、舞蹈在陽光中,在微風中,綠油油的草坪的成了小鹿和花蝴蝶的舞臺。  春天,百花齊放,大地換上了新衣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