衰落的華埠
美國地方很大,但最適合人類居住的地方要數洛杉磯。這裡既無盛夏,也無嚴冬,不用空調暖氣之類,溫度也是很舒服的。可能正是由於這個原因,早在百年之前,就有臺灣潮州一帶的華人來到這裡,把東方的文化移植到太平洋的彼岸。從那時起,華人不斷流向洛杉磯。最早,在洛杉磯市中心有過一個唐人街,後來,遷到市區外圍的地方,打造出一個被稱為「華埠」的去處。這華埠的入口處是雕龍巨匾,街道名全譯成中文,確實有些中國的味道。但最有特色的應該是到處瀰漫著的製作中國餐的油煙子氣味,它不管你喜歡還是不喜歡,撲鼻而來,揮之不去,沁人心脾。這方圓好幾公裡,顯然是中國人的世界。
我是在一個冬日第一次造訪華埠的。但是,這裡沒有我所期望的繁榮。街道冷冷落落,除了零星的遊人和曬太陽長者外,似乎別無風景。正午吃飯的時候,我進入一家潮州餐館,裡面有十多個桌,幾十把椅,客人只有二位,還有一個看不出年齡的跑堂老嫗。最突出醒目的倒是那個巨大的佛龕,香火繚繞,裡面敬供著好幾位神仙。我自嘲地想,願各路神仙保佑,這個店黃不了。
跑堂的女士非常熱情,是位難得的拉客能手。她可以熟練地使用多種語言。凡是路過門口的客人,她都會笑臉相迎,哇哇啦啦地講些好聽的話語,設法把他們吸引進來。無奈過往行人寥寥無幾,她招唿半天,店裡反倒只剩下我一個人。也好,她有更多的時間和我說話。她說她的爸爸是香港人,媽媽是泰國人。她來這裡已經五十多年了。
「這裡的唐人街衰落了。因為太多的中國人到這裡。」
她看我不明白她的意思,又向我繼續解釋。她說,從上個世紀八九十年起,大陸華人像蜜蜂一樣湧入洛杉磯,很快就把洛杉磯華人社會的原有秩序打亂了。小小華埠哪裡能容得下這浩浩蕩蕩的大軍,於是,華人社區開始向洛杉磯市區以東的地帶擴展。現在,洛杉磯華人約有40多萬,主要居住在洛杉磯東部幾十公裡的狹長地帶上。
「你可以到蒙特利公園看看,那裡華人最集中。」她又說。
蒙特利公園是洛杉磯市的眾鎮之一,簡稱蒙市。洛杉磯雖然號稱美國的第二大城,卻絲毫沒有都市的感覺,大大小小一共百多個鎮子,散落在聖加布裡埃爾山的懷抱裡。這種開闊的環境,正好為華人社會的發展提供了條件。
「還可以到羅蘭崗和鑽石吧看看。那裡有很多豪宅。我在那裡當過保姆。好有錢的。是大陸的一個貪官。聽說後來被抓了。」
這頓飯雖然沒有吃出多少味道,但女跑堂確實給我很多信息。為此,我多給她5美金的小費,儘管她明顯地已經敲了很多竹槓。接下來,我真的決定到蒙特利住一段,看看這裡華人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