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科學家逆轉都卜勒效應有助研製隱形鬥篷(圖)

2021-01-08 搜狐網
  研究人員成功逆轉了藍色和紅色波長之間的都卜勒頻移變化。他們表示這一研究突破能夠幫助研發隱形鬥篷技術

  北京時間3月10日消息,據澳大利亞廣播公司(ABC)報導,澳大利亞科學家首次成功逆轉光學都卜勒效應,這一進步有助於研製隱形鬥篷。都卜勒效應具體是指,無論什麼時候,只要觀察者和光波源之間存在相對移動,光波的頻率便會發生改變。

  絕大多數人印象中的都卜勒效應往往與聲音有關,例如警車汽笛隨著與聽者距離之間的變化發生的聲調改變,距離越近,汽笛頻率越高,距離越遠,頻率越低。光線以類似的方式發生改變。當物體和觀察者距離不斷靠近時,光頻逐漸提高,從紅色波長變成藍色波長。隨著光源距離觀察者越來越遠,光頻逐漸降低,從藍色變成紅色。

  根據《自然·光子學》雜誌7日刊登的一篇研究論文,來自墨爾本斯維本科技大學和上海理工大學的研究人員成功逆轉了這種效應,這種逆轉無法在自然條件下發生。具體地說,物體和光波探測器距離逐漸靠近時,他們能夠遏制光頻從藍色波長變成紅色波長,反之亦然。墨爾本斯維本科技大學微光子中心教授古敏(Min Gu,音譯)表示:「這是第一次在光學領域逆轉都卜勒效應。」

  英國此前進行的研究顯示,這種現象在微波條件下能夠成為一種可能。自上世紀60年代以來,科學家便懷疑能夠用光波逆轉都卜勒效應,但他們一直未能研發出證明這種推測的技術。通過用矽研製一種人造納米結構晶體被稱之為「光子晶體」,澳大利亞的研究人員做到了這一點。古敏說:「藉助於我們的超級稜鏡,散射的光線數量是使用標準牛頓稜鏡的兩倍。大角度能夠讓稜鏡的折射率這種特性決定光線穿過稜鏡的速度發生相反的變化,也就是負折射率。」

  自然界的所有物體都是正折射率。也就是說,無論什麼時候,在與觀察者之間存在相對移動時,它們都會產生的標準都卜勒效應。古敏說:「藉助於研製這種人造物質使其擁有負折射率,我們能夠逆轉這種自然現象。」

  接受採訪時,斯維本大學高級研究員、研究論文合著者賈寶華(Baohua Jia,音譯)解釋了這種現象。她說:「舉例來說,如果將一根棍子放在水裡,你會看到棍子發生彎曲。如果是一種擁有負折射率的物質,這種彎曲恰恰相反。這是一種反直覺的現象。」通過向光子晶體「超稜鏡」發射雷射束並改變稜鏡與探測器之間的距離,研究人員打造了相反的都卜勒效應。

  研究人員表示,能夠逆轉都卜勒效應是一個鼓舞人的信號,有助於未來研發隱形鬥篷技術。隱形鬥篷能夠有效彎曲周圍的光線,進而達到隱形目的。古敏指出,這項技術最終成為現實的速度可能超過絕大多數人的想像。目前,美國研究人員已經在微尺度下實現隱形。

  逆轉技術可能用於光學通訊和醫學成像。賈寶華表示,他們目前已經演示逆轉都卜勒效應背後的基礎物理學原理。「這篇論文並不是要強調潛在應用價值,而是說明我們能夠通過研製這種擁有負折射率的人造物質實現這種逆轉。雖然事先就知道可能做到這一點,但真正觀察到這種現象時,你還是難免產生興奮。」(孝文)

(責任編輯:UN008)

相關焦點

  • 澳科學家首次逆轉都卜勒效應有助研製隱形鬥篷
    北京時間3月10日消息,據澳大利亞廣播公司(ABC)報導,澳大利亞科學家首次成功逆轉光學都卜勒效應,這一進步有助於研製隱形鬥篷。都卜勒效應具體是指,無論什麼時候,只要觀察者和光波源之間存在相對移動,光波的頻率便會發生改變。
  • 科學家首次逆轉都卜勒效應 隱形鬥篷有望實現
    「都卜勒效應」,而這將給「隱形鬥篷」技術的 發展帶來希望。  斯維本科技大學研究員賈寶華(Baohua Jia,音譯)博士、李顯平(Xiangping Li)博士、古敏 (Min Gu)教授及其他來自上海的合作者們在《自然—光子學》 (Nature photonics)雜誌上發表的論文中表示,他們已經「證實」了都卜勒效應的逆轉,而這種現象不會在自然條件下發生。
  • 我科學家首次在光波波段發現逆都卜勒效應
    隱形鬥篷這一科幻技術未來將可能成為現實,宇宙大爆炸和中宇宙膨脹現象有可能得到顛覆性的解讀。上海理工大學光學工程學科團隊首次在負折射光子晶體中觀察到了光波波段逆都卜勒頻移的物理現象,並在最新出版的《自然·光子學》上刊出該研究成果。這是世界上首次在光學領域證實都卜勒效應的逆轉,將在天文學、醫學、微電子工業等方面得到應用。
  • 我國研製首個反隱形裝置 讓隱形鬥蓬顯形(圖)
    一支中國科學家小組開發出了一種能讓你的隱形鬥篷顯形的方法。  首先,我們知道英美科學家利用超材料(metamaterial)開發出了真實的隱形鬥篷,但我國物理學家認為他們正在建造世界首個反隱形鬥篷,可以抵消隱形鬥篷的效應。也就是說,當把此反隱形鬥篷放在隱形鬥篷下面時,就可以立刻讓任何物體現身。
  • 我國科學家在光波波段發現逆都卜勒效應
    ,這一物理界和光學界的重大發現成果被《自然·光子學》雜誌刊出,並有望使隱形鬥篷等神奇技術在未來化為現實。都卜勒效應是指當觀察者和光波源之間存在著相對移動時,光波的頻率會發生改變的現象。例如當警車靠近時,人們會感到笛聲越來越刺耳,而警車遠離時,笛聲聲調會越來越低。光是一種電磁波,同樣具有都卜勒效應,當光源和觀察者距離不斷靠近時,光頻率增高顏色變藍,反之,則變紅,這一現象被稱為光的正常都卜勒現象。
  • 美國科學家找到隱形理論依據 隱形鬥篷有望成型
    美國科學家找到隱形理論依據 隱形鬥篷有望成型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4月08日 08:27 來源:現代快報       據法新社6日報導,美國科學家已經找到讓物體在可見光範圍內完全隱形的理論依據。     「隱形鬥篷」三年內有望成型    披上隱形衣,瞬間便遁行,哈裡·波特的魔幻本領有望成為現實。據法新社6日報導,美國科學家已經找到讓物體在可見光範圍內完全隱形的理論依據。
  • 雙語閱讀:德國科學家發明3D"隱形鬥篷"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英語閱讀>雙語新聞>正文雙語閱讀:德國科學家發明3D"隱形鬥篷" 2013-01-21 15:19 來源:恆星英語 作者:
  • 超薄隱形鬥篷問世
    近日,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研究人員製成了一件僅有 80 納米厚的超薄隱形「皮膚鬥篷」,它能夠使小型物體隱形。該鬥篷由磚頭狀金制納米材料製成,圖為其包裹在三維物體上的 3D 景象。 研究人員表示,當前這款高科技鬥篷僅能隱形顯微等級物體,但從技術原理上它能夠比例增大地隱形體積更大的物體。據悉,隱形鬥篷包裹在生物細胞等級大小的三維物體上,能夠依據物體表面突起和凹陷改變形狀。該鬥篷表面的設計可用於變更反射光線波長,當鬥篷在被激活狀態下,可以在光學檢測下隱形。
  • 科學家發明堪比哈利波特隱形鬥篷的神奇外套
    」、有「隱形外套」和自由空間視圖中的微波圖像,上行為標準視圖,下行為斜視圖。中間的圓柱體是用「隱形鬥篷」包裹的陶瓷棒,「隱形鬥篷」只有十分之一毫米厚。  【搜狐科學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無論是《星際迷航》還是《哈利·波特》,隱形鬥篷在科幻小說中無所不在,但現在隱形鬥篷已經成為現實。第一件真實的隱形鬥篷於2006年被製作出來,從那之後,越來越多的隱形鬥篷陸續問世。最近,科學家研發出一款超薄隱形外套。
  • 哈利波特的「隱形鬥篷」,竟然真的存在
    擁有隱形鬥篷這樣的神奇裝備一直是人類的夢想,古今中外的文學作品中也都能找到隱形衣這樣的「神器」。然而,在現實的世界中,不存在魔法,只存在科學。
  • 哈利波特式「熱能鬥篷」 能驅散熱量實現隱形
    法國研究人員們已經展示了如何應用「視覺隱形」的想法,那是嘗試在這個充滿熱量的世界裡研製出一種哈利波特一樣的隱形鬥篷。科學家嘗試充滿熱量的世界裡研製出一種哈利波特式的隱形鬥篷科學家在《光學快報》上對這個想法進行了概述,這種應用效果能夠躲過熱成像設備的掃描。
  • 隱形鬥篷魔法成真 可避探測
    風靡世界的《哈裡·波特》中,主人公利用隱形鬥篷參與一系列瘋狂冒險,讓人們羨慕不已。最近,美英科學家組成的研究小組研製成功一種「隱形鬥篷」,使人們看到了科幻世界中魔法變成現實的希望。  效果強過隱形飛機  美國和英國科學家最近合作研發出一種「隱形鬥篷」,可以避開微波探測,成功將一個銅質圓柱體「隱藏」起來。
  • 雙語新聞:美國科學家制出哈利波特裡的「隱形鬥篷」
    【小編有話說】真的造出「隱形鬥篷」了?!突然覺得周遭都很沒有安全感。希望這項新品被用在對人類發展有利的方面。   據英國《每日郵報》11月11日報導,一位美國德克薩斯大學的物理學家成功研製出了《哈利波特》故事裡面的「隱形鬥篷」。   這項壯舉背後的研究員阿里-阿利耶夫稱他能利用碳納米管制出這種鬥篷。這種隱形鬥篷看上去就像薄線衣。   阿利耶夫先生告訴微軟全國廣播公司的記者:「我們真的可以隱藏物體……我們能用很短的時間切換空間並使之消失。」
  • 新型"隱形鬥篷"問世 能在可見光範圍隱藏物體
    中廣網北京2月1日消息 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在《哈裡·波特》系列電影中,主人公每次遇到緊急情況都會披上隱形鬥篷瞬間遁形,這也是這部科幻小說中最令人羨慕的情節之一。
  • 超薄隱形鬥篷,終於問世了!可惜有點小
    在經歷了一系列艱苦卓絕的努力之後,和我們擁有同樣夢想的科學家們,終於又將向夢想的實現前進了……嗯,小小一步。發表在最新一期《科學》雜誌上的一篇論文稱,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科學家們成功研製出了超薄版的「隱形鬥篷」。當然,它還並不是給人披的——至少現在不是。
  • 隱身衣有戲:科學家首次研製完全隱形裝置
    原標題:隱身衣有戲:科學家首次研製完全隱形裝置恭喜「麻瓜」們距離穿上現實生活中的隱形鬥篷又近了一步!科學家們已經開發出一種新技術,可以讓物體在陽光下隱形。光譜偽裝技術通過改變與物體相互作用的光的頻率,從而來使得物體變得不可見。
  • 德國科學家製造出光學隱身鬥篷
    德國科學家製造出光學隱身鬥篷漫射光散射介質中的光路圖,左邊的測試對象蒙了一層陰影,而使用新介質的右邊物體沒有陰影騰訊科學訊 據國外媒體報導,隱身鬥篷在許多科幻小說和電影中時常出現,披上隱身鬥篷的人物角色可實現隱身效果,有些隱身鬥篷可讓別人無法看見,但在紅外波段上卻能顯露出原型,這說明此種隱身鬥篷只能對可見光隱身。
  • 「隱形鬥篷」有望成型
    據法新社6日報導,美國科學家已經找到讓物體在可見光範圍內完全隱形的理論依據。報導說,這項研究成果來自美國印第安納州珀杜大學電子和計算機工程學院的教授沙拉伊夫及其同事,有關報告將於本月發表在《自然光子學》雜誌上。  報告說,物理學家此前已經證實,如果阻止光在一個物體表面發生反射,人眼就無法看到這個物體。
  • 美國加州華人科學家發明了超薄的哈利波特"隱形鬥篷"
    從《星際迷航》到《哈利·波特》,隱形鬥篷一直是科幻題材的一大主題,很多科學家也置身於這一領域的研究。電影《哈利·波特》中隱形據《每日郵報》報導,來自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專家發明了一款「超薄隱形皮膚鬥篷」,該鬥篷能貼合物體的形狀,令物體在面對可見光時無跡可尋。
  • 美科學家發明隱身鬥篷超薄材料:僅幾微米厚
    據新浪科技援引國外媒體的報導,美國德克薩斯州大學的科學家發明了一種超薄材料,能夠讓物體對微波隱形。這種新材料的問世讓研製隱身鬥篷的夢想進一步照進現實。一直以來,科學家在研製隱身鬥篷時使用非常笨重的超材料。對於致力於複製哈利-波特型神奇織物的人來說,這是一個明顯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