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前作為視頻後期的電腦,高性能CPU、顯卡、內存以及SSD基本都是標配了。這樣的配置,SSD可以使得視頻處理軟體加載更為流暢,而強大的CPU和GPU可以使得視頻處理中的變速、zoom in/out基本無需等待、視頻防抖和動態追蹤耗時更短。但是,目前普遍接觸到的工作流,大家的SSD還是在512G或者少量的1T已經很少一部分了,這也與前幾年SSD普遍較貴有關係。當你安裝完系統和常用的軟體、插件之後,512G的系統盤基本是沒什麼空間放視頻素材了;1T用戶一般會分個區,C盤裝系統,D盤裝軟體,然後發現D盤其實也所剩不多,遇到動輒500G的視頻項目,基本就只能素材放機械盤處理了。別問我怎麼這麼了解你……
下面的痛楚,經歷過的無需我多言,一下子拖入大量的視頻素材,機械硬碟的速度使得視頻後期軟體中的預覽,甚至都需要加載,轉圈圈,這是極其影響剪輯熱情的。
隨著現在大容量 m2 SSD的價格也逐漸正常化,我年底追加了一塊西數SN550 2T,專門用來存儲視頻素材。
威騰電子WD Blue SN550固態硬碟2TB版正面依然是藍白主基調包裝,右上角的2T和左下角的2600MB/s非常亮眼。需要注意,SN550這個系列,只有2T容量版本的速度才能到2600MB/s,其餘1T、512G的速度讀是2400M/s

背面是產品詳情,順便還開了個小窗,讓你看到產品本體。

我們給ta一個特寫~

打開包裝,看到包括了說明書、保卡以及被硬質透明塑料保護的WD Blue SN550固態硬碟2TB版本體。

正面包含快閃記憶體顆粒以及主控,排列非常簡明。

背面則更為簡明,沒有任何顆粒和主控布置。

從側面可以看到,這次的WD Blue SN550固態硬碟2TB版採用了兩顆1T的快閃記憶體顆粒。1T版本則為1顆。

頂部主控看到是西數收購來的閃迪提供,官方宣稱是自家主控倒也沒啥毛病。

這幾年的電腦都有m2插槽的,一般在顯卡位,也就是PCI-E插槽附近。部分中高端的主板會有兩個甚至三個m2插槽,我目前裝機使用的這款技嘉Z490 ultra全尺寸主板,就有三個m2插槽。

我將WD Blue SN550固態硬碟2TB版裝在了第二個m2插槽。這樣主硬碟不用重做系統,這塊WD Blue SN550固態硬碟2TB版直接作為高速視頻數據盤。

首先使用diskgenius對WD Blue SN550固態硬碟2TB版進行格式化和分區。我個人現在已經不對單塊盤進行分區了,所以直接格式化並選擇NTFS分區格式即可。

使用crystaldiskmark對其進行測速,實測讀2605.1M/s寫1837.5M/s

HD Tunes Pro 5.7實測順序讀取1913M/s,寫入1771M/s

實際使用當中,數據觀察角度考慮,從WD Blue SN550固態硬碟2TB版向主硬碟拷貝大文件,也能夠達到1.61G/s的速度,45G的文件大約30s就傳完啦。

我使用了一臺配置還算不錯的最新intel10代平臺,10700的CPU+3080的顯卡,確實不是頂級,但對於配合WD Blue SN550固態硬碟2TB版來做視頻剪輯,是不會成為短板的。
使用平臺配置如下圖所示

使用方式為:電腦作業系統和視頻編輯軟體存放在主SSD當中,待處理視頻素材存放在WD Blue SN550固態硬碟2TB版中。
作為對比,也展示一波大家日常軟體放SSD,待處理文件放機械盤的場景。機械盤則是使用的WD my book 10T,沒錯,現在的視頻工作者,10T真的不多。
1:Davinci Resolve處理4K/60p高碼率視頻
首先處理的素材是一段使用最近發布的尼康 Z7II拍攝的4K/60視頻素材序列,一共78個片段,大小89G。看了一下其中最大的片段單個大小3.24G。

使用Davinci Resolve導入素材,並快捷鍵I/O選取粗選片段,此步驟是需要預覽片段的。
在載入片段時,WD Blue SN550固態硬碟2TB版幾乎無感地加載並渲染出了所有渲染圖。

而放在WD 10T機械硬碟中的素材,則緩慢加載渲染視頻預覽封面ing……

在後續的剪輯和一級調色中,可以非常明顯感覺到WD 10T機械硬碟中的素材在經過編輯之後,讀取時拉動進度條觀看片段調色效果時的卡頓感。

而WD Blue SN550固態硬碟2TB版高達2.4G/s的讀速,在片段的拖拽預覽調色效果中,可以做到行雲流水,絕對流暢。

2:LRTimelapse處理6100W像素raw格式延時素材序列
而後處理的素材是一段使用6100W像素的索尼A7R4拍攝的延時視頻素材,單張6100W像素raw文件,大小約120M。本片段素材量408/pic,大小共計46.5G。

使用LRTimelapse對其進行第一次亮度預覽,放在WD Blue SN550固態硬碟2TB版當中的延時素材,其亮度曲線渲染的瓶頸基本可以認為是電腦CPU算力的瓶頸,耗時約58s

放在WD 10T機械硬碟中的素材,每單幀讀取而後計算亮度信息,同樣的亮度曲線,耗時約90s

以上對比只是為了給大家量化數據看到速度差距,而設置的一些對比項。主要涉及:高碼率視頻的編輯操作以及解析度達到8K的延時素材的處理中使用WD Blue SN550固態硬碟2TB版和使用機械硬碟的耗時差距。
實際,我個人使用全SSD工作流已經一年多了,19年SSD價格回落我便是主板m2 ssd安裝作業系統和軟體,另外一塊ssd存放照片和視頻素材,但因為容量較小經常需要遷移。處理完成的文件則會轉存至WD mybook 10T中。這樣在工作時就可以享受到極速的讀寫體驗了。
當然了,從SSD出現的第一刻,就有人表示無非就是快一點,但我想說的是 ,WD Blue SN550固態硬碟2TB版這種近乎無感的讀寫存取體驗,是可以改變操作者使用習慣的。我日常幾個步驟做完之後 ,就會習慣性ctrl+s保存一下,減少軟體崩潰帶來的問題,這並不影響我接下來的操作。而如果你的素材放在機械盤中,大文件的存儲會持續幾秒甚至幾十秒,有時便偷懶沒有即時保存。半天白做的情況便發生了。
同時,WD Blue SN550固態硬碟2TB版高達2T的容量,即使剪個小型微電影,這空間也是妥妥的。我終於可以不用在固態和機械盤之間來回倒騰我手中的未完成的多個視頻項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