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個黑洞「定妝照」是怎麼拍出來的?華工教授為您揭開黑洞的秘密

2020-11-27 金羊網

首個黑洞「定妝照」是怎麼拍出來的?華工教授為您揭開黑洞的秘密

金羊網  作者:張璐瑤  2019-04-11

金羊網 記者張璐瑤 通訊員華軒

圖片來源:華南理工大學

北京時間4月10日21點整,比利時布魯塞爾、智利聖地牙哥、中國上海和臺北、日本東京、美國華盛頓等全球六地同步召開新聞發布會,發布了人類首張黑洞照片。 

圖片來源:事件視界望遠鏡合作組織

照片中是「黑洞」還是「煤球」?就此,文科生們和理科生們展開了轟轟烈烈的討(想)論(象)。

實際上,黑洞,作為宇宙中的當紅「大咖」,天文學界、物理學界的「寵兒」?自20世紀開始,人類對黑洞的探秘就從未停止過。

那麼,黑洞究竟是什麼?黑洞是怎麼誕生的?黑洞與暗物質是一回事嗎?如何給黑洞拍照片?人類研究黑洞的意義何在?

對此,我們請來華南理工大學物理與光電學院最熟悉黑洞的兩位專家,一起揭開黑洞照片背後的秘密。

【專家介紹】

文德華教授

研究方向:主要從事核天體物理及緻密物質物態的研究,特別是對中子星等緻密天體的性質和結構有較深入的研究。

張向東教授 

研究方向:量子引力,緻密星與黑洞,宇宙學

【答疑解惑】

Q1:什麼是黑洞?

張向東:黑洞,是指任何東西,甚至是我們已知運動速度最快的光線都不能逃脫其引力控制的區域。我們能夠看到一個物體的顏色,是因為它能反射光,而黑洞把光線都吸收了,於是就形成了這個宇宙空間最純粹的「黑」。

Q2:黑洞是如何產生的?

張向東:黑洞之形成,關鍵在於其強大的引力。對於地球上的物體,當質量足夠輕、速度足夠快時,就可以擺脫引力逃離地球。而當某種星體的引力強大到,無論發射任何物體甚至是光線也無法逃逸時,黑洞就產生了。

比如恆星這種大質量的天體,在其生命的晚期由於引力作用會發生塌縮。那麼一顆質量和太陽相同的恆星,當其坍縮到半徑3公裡左右的時候,引力就會變得極其強大,形成使得光線都無法逃脫的黑洞。

Q3:黑洞=超大質量、小體積的物體?

文德華:黑洞不能簡單理解為質量特別大、密度很高的物體,它也可能質量很小或密度很低。可以想像一下,一個外力把地球壓縮到玻璃球一般大小,雖然質量遠遠小於恆星,但引力卻非常大,也有可能形成黑洞。

因此以質量為參照,黑洞可以劃分為四類:比恆星質量小的黑洞,恆星級黑洞(質量與恆星相當或者是其幾倍),中等質量黑洞(恆星質量的上百或上萬倍),超大質量黑洞(恆星質量的上億倍)。

超大質量黑洞可能存在於每一個星系中,這也是為什麼我們銀河系等星系能形成如此穩定的系統,那是因為在銀河系中心存在一個巨大的黑洞,它吸引著上億顆恆星,讓其圍繞著銀河系中心運轉。

Q4:黑洞和暗物質是同一種東西嗎?

文德華:不是一回事。黑洞是天體,而暗物質是一種物質的總稱。兩者都不會反射光線,無法用電磁波(光)無法探測到它們。但我們可以根據暗物質扭曲時空而造成的「引力透鏡」效應推斷出暗物質的存在。

Q5:在此之前,人們真的沒有拍到過黑洞的照片嗎?

張向東:在此之前,人類並沒有在真正意義上拍攝過黑洞的照片,電影《星際穿越》中有一張非常震撼的照片,是因引力波探測獲得諾貝爾獎的基普·索恩帶領團隊耗費一年時間模擬出來的。這也是學界公認的通過理論計算得到的最真實的黑洞圖像。

因此,此次首張真實拍攝到的黑洞照片才能引起如此大的關注。

Q6:但是連光線都無法逃逸黑洞,那又如何給它拍照片?

張向東:霍金曾提出過一個非常形象的比喻,在一個晚會上,男生都穿黑衣服,女生穿白衣服,男女兩兩配對跳舞,當把現場的所有燈都熄滅後,我們要如何找到男生所在呢?這時由於穿白衣的女生環繞著男生在轉圈,這時候你就知道那裡有個男生在跳舞。

給黑洞拍照的原理正是如此。黑洞本身不可見,但藉助圍繞黑洞周邊的吸積盤效應就可能被觀測到。在強大的引力作用下,黑洞周圍會環繞著許多物質,物質旋轉陷入黑洞時會發光發熱(產生電磁輻射),通過觀測這些物質運行的軌道就可以推算黑洞的位置和大小。

Q7:這一次全球六地合作拍攝黑洞照片,難點在什麼地方?

文德華:類似於拍照時使用的單反鏡頭,其口徑越大,解析度越高。本次觀測超大質量的黑洞主要是聯合全球多個射電天文臺的觀測儀器,構建一個口徑等同於地球直徑的「虛擬」望遠鏡,藉助這個超大望遠鏡直接觀測黑洞邊緣的圖像,這在之前是很難做到的。

在各地獲取完數據後,最後做等效的數據分析以還原完整的黑洞圖像,也是一大難點。

Q8:人類研究黑洞的意義何在?

文德華、張向東:黑洞隱含了物理學最基礎知識之一的引力,儘管目前廣義相對論作為引力研究中一個較好的理論,但它還不是終極理論。而黑洞相當於為我們研究引力提供了一個天然的「實驗室」。

從理論和實踐的角度來看,黑洞其實是一個綜合體,它囊括了基本已知的所有物理學的知識。比如黑洞上面引力場足夠強,甚至可以宏觀尺度上體現出其量子效應。再比如黑洞熵公式與引力常數有關,綜合了引力物理知識;與光速有關,綜合了狹義相對論知識;跟玻爾茲曼常數有關,又綜合了統計力學。

特別重要的是,去年諾貝爾獎授予了引力波的發現者,引力波的研究是下一代物理學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而有關黑洞領域的發展對基礎物理和引力波的研究都有深遠影響。

Q9:能否介紹下您目前相關的研究成果?

張向東:目前對於黑洞的研究,尚屬於我校理論物理專業教師在引力學領域的一個細分研究方向。包括我和文老師都是主要做理論物理研究,其中涉及一些天文學領域的研究。

前段時間,我帶領學生團隊做了一些相關研究工作。由於目前世界上加速器建造成本越來越高,我們希望在理論層面探尋其他可能的加速器方案,提出可以嘗試將黑洞作為一種可能的加速器對粒子進行加速的設想。我們最新的研究,是讓兩個粒子在黑洞附近碰撞,使得一個粒子掉進去,另外一個粒子逃逸出來,當滿足一定的條件時,逃逸出來的粒子可以獲得比原來兩個粒子更高的能量,也就意味著這個粒子被加速了。所以我們認為,這種黑洞可以作為真實粒子的加速器。

知多D

想了解更多黑洞的奧秘?記者了解到,華南理工大學還專門開設了相關選修課程和社團。

比如,面向全校學生,文德華教授開設了《天體與宇宙》通識課程。課程定位於為學生介紹有關天文學、物理學的科普性、基礎性知識。其中會涉及黑洞的產生、原理等,以培養學生興趣為主。

面向物理與光電學院三四年級本科生和研究生,張向東教授開設了《廣義相對論》專業課程,主要介紹微分幾何與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其中會涉及一些黑洞和宇宙學的相關專業知識。

同學們還可以加入學生社團ALL STAR天文協會、科幻協會,進行天文觀測、天文科普、科幻閱讀分享與寫作交流。

其中,ALL STAR天文協會還擁有暱稱為「小黑」的六寸牛頓反射式望遠鏡,屬於愛好者之中很受歡迎的入門級天文望遠鏡,可見的極限星等大概是10-11等【肉眼是6等】,能夠觀測大部分受歡迎的目視天體目標。社團不定期組織觀星活動,即將到來的五一假期還將帶隊參觀深圳的西湧天文臺。

編輯:白茶

相關焦點

  • 人類發現首個中等質量黑洞
    日前,美國和歐洲的天文學家宣布,他們首次探測到了一個中等質量的黑洞。這項由超過1500名研究人員參與的引力波探測研究顯示,約70億年前,質量分別為太陽的66倍和85倍的兩個黑洞,在發生激烈碰撞後,形成了一個新的中等質量黑洞。這也是人類迄今探測到的首個中等質量黑洞。
  • 黑洞照片怎麼拍的?人類史上首張黑洞照片是哪個國家誰拍的
    人類史上首張黑洞照片是哪個國家誰拍的?神秘天體黑洞終於被人類「看到」了。數百名科研人員參與合作的「事件視界望遠鏡」項目10日在全球多地同時召開新聞發布會,發布他們拍到的第一張黑洞照片。這是人類史上首張黑洞照片。4月10日晚9時許,包括中國在內,全球多地天文學家同步公布首張黑洞真容。
  • 黑洞是什麼洞?黑洞照片怎麼拍的?這張圖全說清楚了
    啥是黑洞?給黑洞拍照難在哪?這張圖全說清楚了:北京時間4月10日21時,全球六地召開新聞發布會,發布首張黑洞照片。根據資料顯示,黑洞照片的「衝洗」用了約2年時間。在第一張黑洞照片即將面世之際,一起看看黑洞是個什麼「洞」吧!
  • 如何看懂首張黑洞照片?聽聽河北天體物理學教授怎麼說
    屆時,人類歷史上首張黑洞照片將在全球六地同步發布,一直「活在傳說」中的黑洞,終於要揭開神秘面紗。「我們對黑洞的認知經歷了一個漫長的歷史過程。早在一百多年前,愛因斯坦就在廣義相對論中最先預言了黑洞的存在。隨著技術的發展,一些電磁觀測表明,黑洞確實是真實存在的,但從未有人見到過它的模樣。
  • 宇宙中最黑暗的秘密 「黑洞」
    昨天,也就是10月6日,諾貝爾物理學獎頒給了三位科學家,頒獎人開玩笑說是因為他們揭開了宇宙中最黑暗的秘密,其實是在表彰他們對黑洞的研究做出了重大的貢獻。其中一位科學家通過理論預測了黑洞的存在,另兩位科學家則發現,我們的銀河中心,應該有一個超巨大的黑洞。一個巨大黑洞在我們銀河中間?那豈不是很可怕,我們會不會被吃掉呀?
  • 公布的首張黑洞照片是怎麼拍的?什麼是事件視界望遠鏡?
    公布的首張黑洞照片是怎麼拍的?什麼是事件視界望遠鏡?不久前,天文學界發表了人類歷史上第一張黑洞照片。這張照片是數百名科學家經過十多年努力的研究成果,因此引起了全球的關注。那麼,讓我們一起研究下公布的首張黑洞照片是怎麼拍的呢?
  • 旋轉方向揭開黑洞「配對」秘密
    合併黑洞自旋的方向有助於揭示這對黑洞是如何形成的。據《科學》報導,近日全球引力波探測器網絡的研究人員在預印本伺服器arXiv上,以4篇文章的形式,公布了迄今為止對已發現的50次類似事件數據的首個統計分析報告。報告顯示黑洞——這些大質量恆星崩塌時留下的超強引力場,比科學家預期的更常見,也更奇怪。研究人員還在報告中揭開了一些謎團,比如這些黑洞在合併之前是如何「配對」的。
  • 人類首張黑洞照片是誰拍的?拍攝第一張黑洞照片的人名字
    人類首張黑洞照片是誰拍的?拍攝第一張黑洞照片的人名字 2019年4月10日,這一天對於人類來說是個重要的日子,北京時間21時,人類首張黑洞照片正式的公布,一支匯集全球 200 多位天文學家的宇宙觀測團隊經歷2年的時間才把照片洗出來,而「事件視界望遠鏡」這個項目也在今天被大家所熟知。
  • 首張黑洞照片拍完後,科學家又計劃對黑洞 「錄像」了
    出品:《科學大家》撰文:Sheperd Doeleman 天文學家,事件視界望遠鏡團隊負責人,哈佛大學教授這是同一區域拍出來的射電波段的圖像。從圖中我們可以看到兩股噴流從星系的內部噴湧而出,延伸超過距離達150萬光年。究竟是什麼在驅動這樣的能量輸出?要知道,這樣的噴流釋放能量大約相當於200億顆超新星同時爆發。
  • 人類發現首個中等質量黑洞
    前,美國和歐洲的天文學家宣布,他們首次探測到了一個中等質量的黑洞。這項由超過1500名研究人員參與的引力波探測研究顯示,約70億年前,質量分別為太陽的66倍和85倍的兩個黑洞,在發生激烈碰撞後,形成了一個新的中等質量黑洞。這也是人類迄今探測到的首個中等質量黑洞。
  • 黑洞是什麼?
    ……在備受矚目的黑洞照片揭開神秘面紗之際,參與EHT項目的中科院上海天文臺向媒體提供了一系列黑洞相關科普知識——黑洞是什麼?理論上,黑洞是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預言存在的一種天體,它具有的超強引力使得光也無法逃脫它的勢力範圍,該勢力範圍稱作黑洞的半徑或稱作事件視界(event horizon)。
  • 視界面望遠鏡:為黑洞拍首張照片
    圖一:電影星際穿越當中的黑洞,周圍的亮環是由氣體構成的吸積盤從廣義相對論推知而來的黑洞,就存在於宇宙深處,這一點在21世紀的今天或已無可置疑。黑洞確鑿地存在於無數觀測數據之中,但我們並不知道它在現實中的真實模樣。如今,人類終於要為黑洞拍下第一張真正的照片了。
  • 中科大天文學系教授揭秘全球首張黑洞照片背後的故事
    當日,中國科學院上海天文臺天文大廈三樓同步發布了人類首張黑洞照片。 發布會剛結束,該項目中國合作組成員、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天文學系教授袁業飛接受了專訪。此次發布的黑洞圖像揭示了室女座星系團中超大質量星系M87中心的黑洞,其距離地球5500萬光年,質量為太陽的65億倍。該圖像的許多特徵與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的預言完全相一致,在強引力極端環境下進一步驗證了廣義相對論。通過研究這個圖像,人類將揭示出黑洞這類天體更多本質。事件視界望遠鏡項目合作由13個合作機構組成,中國科學院天文大科學中心(CAMS) 是其中之一。
  • 首個中等質量黑洞被發現 八地望遠鏡聯手拍攝黑洞照
    首個中等質量黑洞被發現 八地望遠鏡聯手拍攝黑洞照 2020-11-09 16:17:45 來源:環球網資訊 日前,美國和歐洲的天文學家宣布,他們首次探測到了一個中等質量的黑洞
  • 原來你是這樣的「黑洞」!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小象愛設計昨晚,人類首張黑洞照片公布全網沸騰這張註定載入史冊的照片
  • 黑洞照片要來了:給黑洞拍照,是要拍一張怎樣的照片呢?
    4月10日,「事件視界望遠鏡」(EHT)在全球6地方同步發布人類有史以來獲得的首張黑洞照片,照片是由分布在全球各地的射電望遠鏡組成的虛擬望遠鏡陣列共同完成的。在正式看到黑洞照片之前,先讓我們一起來學習一下關於黑洞的背景知識。黑洞是什麼?
  • 人類首張黑洞照片什麼時候出來? 世界第一張黑洞照片哪國拍的
    人類首張黑洞照片什麼時候出來?4月10日晚9點07分,全球六地通過協調召開全球新聞發布會,人類首張黑洞照片在全球六地同步發布。10日,中國科學院上海天文臺天文大廈三樓同步發布了人類首張黑洞照片。「現在看到的照片大體來說有兩個部分,嚴格來說是兩個結構。」
  • 人類拍到M87星系的首張黑洞照片,它與銀河系的黑洞比較會怎樣?
    北京時間4月10日21時全球同步發布了人類照到的首個黑洞照片,這是在距離地球5500萬光年的室女座中心M87星系的超大質量黑洞,由於黑洞連光線都無法逃脫導致很難具體觀察到,但黑洞理論一直被公認為宇宙中最神秘的天體,這次發現終於證實了物理學家霍金的「黑洞無毛定理
  • 人類發現首個中等質量黑洞
    日前,美國和歐洲的天文學家宣布,他們首次探測到了一個中等質量的黑洞。這項由超過1500名研究人員參與的引力波探測研究顯示,約70億年前,質量分別為太陽的66倍和85倍的兩個黑洞,在發生激烈碰撞後,形成了一個新的中等質量黑洞。這也是人類迄今探測到的首個中等質量黑洞。
  • 臺灣參與首個黑洞影像觀測!兩岸同步直播
    EHT(Event Horizon Telescope)計劃從2017年4月開展,目標是通過全球各地相連的眾多電波望遠鏡,形成高影像解析度的數據,觀測星系中的超大質量黑洞,並取得人類史上首張黑洞圖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