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外傳感器在速度測量中的應用

2020-12-05 電子產品世界

紅外線技術在測速系統中已經得到了廣泛應用,許多產品已運用紅外線技術能夠實現車輛測速、探測等研究。紅外線應用速度測量領域時,最難克服的是受強太陽光等多種含有紅外線的光源幹擾。外界光源的幹擾成為紅外線應用於野外的瓶頸。針對此問題,這裡提出一種紅外線測速傳感器設計方案,該設計方案能夠為多點測量即時速度和階段加速度提供技術支持,可應用於公路測速和生產線下料的速度稱量等工業生產中需要測量速度的環節。

1 紅外測速傳感器概述
紅外線對射管的驅動分為電平型和脈衝型兩種驅動方式,本系統中紅外傳感器選用脈衝型驅動方式。由紅外線對射管陣列組成分離型光電傳感器。該傳感器的創新點在於能夠抵抗外界的強光幹擾。太陽光中含有對紅外線接收管產生幹擾的紅外線,該光線能夠將紅外線接收二極體導通,使系統產生誤判,甚至導致整個系統癱瘓。本傳感器的優點在於能夠設置多點採集,對射管陣列的間距和陣列數量可根據需求選取。

2 紅外線測速傳感器硬體設計
2.1 紅外線發射管電路設計

發射管選取SIR204-A型發射管,該紅外線二極體驅動電流範嗣為20~100 mA,其正嚮導通壓降為1.3~1.5 V,發出紅外線光波長範圍約為835~930 nm,發射角度為30°,直射時紅外線光強度最大。發射管驅動電壓採用脈衝電壓,38 kHz載波頻率,發送時長為280 μs,佔空比為1/2的方波,發送間隔為720 μs。載波脈衝需要與紅外線接收管的型號相匹配。紅外發射管能夠匹配光電電晶體、光敏二極體和紅外接收器模塊,紅外傳感器的接收部分選擇了帶有放大和濾波功能的紅外線接收二極體。發射部分的設計需要考慮到接收部分的制約。經過驗證調製脈衝驅動電流能夠匹配紅外線接收管,將紅外線接收管導通。驅動發射管PWM的波形如圖l所示。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162568.htm


圖2是紅外線發射管的驅動電路圖。脈衝信號由R29處輸入,通過NPN型三極體,從而控制紅外發射管VD3的通斷情況,本電路中單個紅外管驅動電流選擇值約為20 mA。由於NPN型三極體驅動電流低於20 mA,需在電路中加入P-mos管增強驅動能力。R18和R29的電阻值需要匹配,若2個電阻匹配不佳,會造成驅動脈衝波形毛刺較多,使二極體導通能力減弱,導通時間延遲增大。R18儘量大,能夠減少電路功耗,R18和R29都選用10 kΩ電阻。紅外線發射管的驅動不穩定,會造成接收判斷失效,驅動電路的配置要根據實驗進行匹配。
2.2 紅外線接收管電路設計
紅外線接收管內部電路如圖3所示,紅外線接收二極體內部電路將導通後微弱脈衝信號放大、濾波整形,輸出單片機可以識別的方波脈衝信號。該類型紅外線接收管導通波長範圍約為850~1 050 nm,紅外線發射管發射波長約為875 nm,能夠滿足紅外線接收管導通要求。


紅外線接收管選用HS0038型的紅外一體接收頭,該器件集成度高,能夠以小成本實現圖3所示功能。紅外線接收管需要接收38 kHz左右帶寬的脈衝波形,接收發射管只能接收間歇發射的紅外線,發射紅外線過於密集,接收管無法導通,需要予以注意。紅外線發射管發出38 kHz載波,將紅外線接收管導通。該波形頻率為1 kHz,周期內高電平時間720μs,低電平時間280μs。當有物體遮擋紅外線對射管時,發射源被遮擋,紅外線接收管無法導通,輸出高電平。由此可以判斷是否有物體從紅外線對射管中間通過。紅外線接收管導通時的輸出波形如圖4所示。


相關焦點

  • 紅外溫度傳感器的應用領域
    紅外溫度傳感器,具有高精度、高靈敏度、高信噪比、低成本薄膜工藝、高通紅外濾波、內置Ni溫度傳感器等特點,經常適用於非接觸式溫度測量、紅外輻射探測
  • 紅外傳感器有什麼作用_紅外傳感器的應用實例
    紅外傳感器有什麼作用   紅外線傳感器就是利用紅外線的物理性質來進行測量的傳感器。   紅外傳感器的應用實例   使用紅外傳感器來準確地測量在軍事應用中的材料或氣體的化學成分是眾所周知的。
  • 紅外傳感器的發展趨勢及在溫度傳感器等行業中的應用
    現如今,紅外傳感器技術已經非常成熟,已經融入到人們的日常生活,並且發揮著巨大的作用。 在了解紅外傳感器之前,首先,我們應該了解一下,什麼是紅外線,或者叫紅外光。
  • 紅外溫度傳感器在紅外測體溫門禁系統中的應用解析
    打開APP 紅外溫度傳感器在紅外測體溫門禁系統中的應用解析 佚名 發表於 2020-04-13 08:49:45 紅外測體溫門禁系統介紹: 紅外熱成像技術無需與物體直接接觸,即可測量視場中所有點的溫度,並可將溫度強度轉化成人眼可見的紅外熱圖像。
  • 非接觸溫度計中熱電堆紅外傳感器的應用
    但疫情也讓平時需求量穩定的防疫物資熱電堆傳感器突然成了緊俏商品。熱電堆是一種熱釋紅外線傳感器,主要由熱電偶構成的一種器件。它主要應用在耳式體溫計、放射溫度計、電烤爐、微波爐、食品溫度檢測等領域中,作為溫度檢測器件獲得了廣泛的應用。下面英尚微電子介紹關於非接觸溫度計中熱電堆紅外傳感器的應用。
  • 非接觸式紅外測溫傳感器的具體應用
    ,那就離不開溫度儀表,不管是體溫計還是空氣溫度計,都要一個共同的特點:要保證被測物體和傳感器晶片接觸到,這個不難理解,因為熱傳遞,測量空氣中的溫度我們很好解決,空氣都是流通的,我們只需要保證探頭處在被測量環境就可以了。
  • 紅外傳感器工作原理、種類、特點以及應用詳解
    所謂光子效應,是指當有紅外線入射到某些半導體材料上時,紅外輻射中的光子流與半導體材料中的電子相互作用,改變了電子的能量狀態,從而引起各種電學現象。通過測量半導體材料中電子性質的變化,就可以知道相應紅外輻射的強弱。光子探測器類型主要有內光電探測器、外光電探測器、自由載流子式探測器、QWIP量子阱式探測器等。
  • MLX90640新型紅外傳感器的特點及應用
    公司推出的一種新型紅外 (IR) 傳感器,為較昂貴的高端熱像儀提供了一種經濟高效的替代方案。這款 32x24 像素的傳感器件適用於多種安全和便利應用,其工作溫度範圍為 -40°C 至 85°C,可測量的物體溫度範圍為 -40°C 至 300°C。該紅外傳感器在整個測量範圍內保持高精度水平,可提供 ±1°C 的典型目標物體溫度精度。這種新型紅外 (IR) 傳感器,可方便集成化到智能空調系統中,能很好的在項目工程中加以使用。
  • 紅外傳感器在物聯網中有什麼應用?案例有哪些?
    打開APP 紅外傳感器在物聯網中有什麼應用?案例有哪些? 工程師黃明星 發表於 2018-07-11 08:01:00 使用紅外傳感器來準確地測量在軍事應用中的材料或氣體的化學成分是眾所周知的。
  • 深度解析紅外傳感器
    紅外傳感器的測量基礎原理  首先了解一下紅外光。紅外光是太陽光譜的一部分,紅外光的最大特點就是具有光熱效應,輻射熱量,它是光譜中最大光熱效應區。紅外光一種不可見光,與所有電磁波一樣,具有反射、折射、散射、幹涉、吸收等性質。紅外光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為300000Km/s。
  • 紅外測距傳感器的原理以及在AGV小車中的應用介紹
    打開APP 紅外測距傳感器的原理以及在AGV小車中的應用介紹 佚名 發表於 2019-11-08 15:51:45 根據AGV小車在工廠的應用,AGV小車避障系統直接關係到AGV小車在運行過程的安全。
  • 紅外遙測式路面善傳感器的水厚度測量
    克服了現有接觸式路面狀態傳感器安裝複雜、維護困難的缺點,而且具有實測面積大、目標更直接、路況信息更真實的優點。本論文詳細闡述了多光譜在路面水厚度檢測的應用。  2.2 硬體電路結構  傳感器使用單色性好、體積小、工作電壓低的雷射二極體提供陣列式紅外光源,以脈衝調製波發射紅外光束,利用反饋電流穩定光功率[3]、溫度補償穩定光譜;光電二極體接收反射回來的微弱的紅外光信號,利用兩級電路進行濾波、放大,然後進行AD轉換,送入微處理器,進入模型計算(如圖1)。
  • 紅外遙測式路面狀況傳感器的水厚度測量
    1 概述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73455.htm  路面狀況傳感器根據水、冰、雪的不同紅外
  • 傳感器是怎樣測量汽車速度的?
    打開APP 傳感器是怎樣測量汽車速度的?其中,速度作為汽車行駛過程中最基本的物理量之一,對改善駕駛體驗和安全性意義十足。速度測量的方式很多,利用傳感器對磁通量變化的感知能力是目前汽車上所普遍採用的一種。
  • 熱釋電紅外傳感器放大電路設計案例
    隨著信息技術的普及,紅外探測技術取得了迅速的發展,並廣泛應用於夜視儀、報警、醫療和自動控制等領域。在紅外探測系統中,紅外傳感器是核心器件,它的性能決定了整個紅外探測系統的靈敏性,而前置放大電路又是影響紅外傳感器性能的關鍵部分。由於紅外傳感器的響應信號十分微弱,故對前置放大器提出了嚴格的要求,如低噪、高增、低頻特性好及抗幹擾強等。
  • 紅外傳感器測量液位報警裝置的設計
    摘要:為了防止病人在無人看護輸液的狀態下,因不能及時停止輸液給病人帶來很大的麻煩甚至生命危險,根據實際運用的需要採用紅外傳感器無損無汙染探測的方法,通過大量的實驗獲得了最佳的數據和製作方案
  • 機器人應用中的毫米波雷達傳感器
    機器人傳感器技術機器人傳感器技術包括力和扭矩傳感器、觸摸傳感器、一維/二維紅外(IR) 測距儀、三維飛行時間雷射雷達傳感器、攝像機、慣性測量單元(IMU)、GPS 等。CMOS 毫米波雷達傳感器可精確測量其視野範圍內物體的距離以及任何障礙物的相對速度。這些感應技術各有優缺點,如表1 所示。與基於視覺和雷射雷達的傳感器相比,毫米波傳感器的一個重要優勢是不受雨、塵、煙、霧或霜等環境條件影響。此外,毫米波傳感器可在完全黑暗中或在陽光直射下工作。
  • 超聲波避障傳感器及超聲波測距傳感器在機器人中的應用
    同時得益於處理器計算能力的提高及傳感器技術的發展,在移動機器人的平臺上進行一些複雜算法的運算也變得輕鬆,由此產生了一系列智能避障方法,比較熱門的有:遺傳算法、神經網絡算法、模糊算法等。在傳感器避障領域,採用單一的傳感器測量的效果並不理想,在實際應用中往往需要採用其他類型的傳感器進行補償,才能實現對周圍環境的探測的最佳效果。
  • PM2.5傳感器中,雷射、紅外原理之間的區別
    >紅外原理PM2.5傳感器與雷射原理PM2.5傳感器。 紅外原理PM2.5傳感器由於精度不夠主要用於工礦揚塵,檢測對象為大粒徑、高濃度粉塵,檢測級別是mg/m3,無法準確測量PM2.5的濃度,只能檢測灰塵汙染程度,當然早期的空氣淨化器也是使用這種原理傳感器,測量結果僅供參考,準確度偏低,一般用於判斷灰塵汙染程度等級。
  • 紅外傳感器的種類和工作原理及特性的介紹
    通過測量半導體材料中電子性質的變化,就可以知道相應紅外輻射的強弱。光子探測器類型主要有內光電探測器、外光電探測器、自由載流子式探測器、QWIP量子阱式探測器等。 光子探測器的主要特點是靈敏度高、響應速度快,具有較高的響應頻率,但缺點是探測波段較窄,一般工作於低溫(為保持高靈敏度,常採用液氮或溫差電製冷等方式,將光子探測器冷卻至較低的工作溫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