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外線技術在測速系統中已經得到了廣泛應用,許多產品已運用紅外線技術能夠實現車輛測速、探測等研究。紅外線應用速度測量領域時,最難克服的是受強太陽光等多種含有紅外線的光源幹擾。外界光源的幹擾成為紅外線應用於野外的瓶頸。針對此問題,這裡提出一種紅外線測速傳感器設計方案,該設計方案能夠為多點測量即時速度和階段加速度提供技術支持,可應用於公路測速和生產線下料的速度稱量等工業生產中需要測量速度的環節。
1 紅外測速傳感器概述
紅外線對射管的驅動分為電平型和脈衝型兩種驅動方式,本系統中紅外傳感器選用脈衝型驅動方式。由紅外線對射管陣列組成分離型光電傳感器。該傳感器的創新點在於能夠抵抗外界的強光幹擾。太陽光中含有對紅外線接收管產生幹擾的紅外線,該光線能夠將紅外線接收二極體導通,使系統產生誤判,甚至導致整個系統癱瘓。本傳感器的優點在於能夠設置多點採集,對射管陣列的間距和陣列數量可根據需求選取。
2 紅外線測速傳感器硬體設計
2.1 紅外線發射管電路設計
發射管選取SIR204-A型發射管,該紅外線二極體驅動電流範嗣為20~100 mA,其正嚮導通壓降為1.3~1.5 V,發出紅外線光波長範圍約為835~930 nm,發射角度為30°,直射時紅外線光強度最大。發射管驅動電壓採用脈衝電壓,38 kHz載波頻率,發送時長為280 μs,佔空比為1/2的方波,發送間隔為720 μs。載波脈衝需要與紅外線接收管的型號相匹配。紅外發射管能夠匹配光電電晶體、光敏二極體和紅外接收器模塊,紅外傳感器的接收部分選擇了帶有放大和濾波功能的紅外線接收二極體。發射部分的設計需要考慮到接收部分的制約。經過驗證調製脈衝驅動電流能夠匹配紅外線接收管,將紅外線接收管導通。驅動發射管PWM的波形如圖l所示。
圖2是紅外線發射管的驅動電路圖。脈衝信號由R29處輸入,通過NPN型三極體,從而控制紅外發射管VD3的通斷情況,本電路中單個紅外管驅動電流選擇值約為20 mA。由於NPN型三極體驅動電流低於20 mA,需在電路中加入P-mos管增強驅動能力。R18和R29的電阻值需要匹配,若2個電阻匹配不佳,會造成驅動脈衝波形毛刺較多,使二極體導通能力減弱,導通時間延遲增大。R18儘量大,能夠減少電路功耗,R18和R29都選用10 kΩ電阻。紅外線發射管的驅動不穩定,會造成接收判斷失效,驅動電路的配置要根據實驗進行匹配。
2.2 紅外線接收管電路設計
紅外線接收管內部電路如圖3所示,紅外線接收二極體內部電路將導通後微弱脈衝信號放大、濾波整形,輸出單片機可以識別的方波脈衝信號。該類型紅外線接收管導通波長範圍約為850~1 050 nm,紅外線發射管發射波長約為875 nm,能夠滿足紅外線接收管導通要求。
紅外線接收管選用HS0038型的紅外一體接收頭,該器件集成度高,能夠以小成本實現圖3所示功能。紅外線接收管需要接收38 kHz左右帶寬的脈衝波形,接收發射管只能接收間歇發射的紅外線,發射紅外線過於密集,接收管無法導通,需要予以注意。紅外線發射管發出38 kHz載波,將紅外線接收管導通。該波形頻率為1 kHz,周期內高電平時間720μs,低電平時間280μs。當有物體遮擋紅外線對射管時,發射源被遮擋,紅外線接收管無法導通,輸出高電平。由此可以判斷是否有物體從紅外線對射管中間通過。紅外線接收管導通時的輸出波形如圖4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