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農村俗稱「沙牛」的蟲子,只會倒著走卻愛吃白蟻,80後把它當玩具!
文/農夫也瘋狂
在農村裡總是能見到各種各樣的小動物、小昆蟲,對於農村的70後、80後一代的人來說,在童年時肯定沒少去山裡抓一些小動物來當「玩具」玩耍。因為在過去的條件比較艱苦,哪裡像現在的小孩子這麼幸福,想玩什麼父母都會幫忙買。在以前,農村娃的玩具基本是靠自己去挖掘和製作。別說玩具了,就連零食也很少吃到,所以當時農村娃經常漫山遍野的跑,就是為了搜索一些好吃的、好玩的。不過,那個年代雖然吃的零食不多,但是孩子們因為運動量大,也比較開心,身體素質都是很好的。
說起農村娃小時候的玩具,有一種蟲子就讓農夫印象特別的深刻。前幾天中秋節放假,帶女兒去在房子前面的沙堆上玩沙子,又見到了這種小蟲子,一下子就勾起了自己童年的美好記憶。這種蟲子在農村俗稱為「沙牛」,它只會倒退著走,並且是肉食動物,尤其是喜歡吃白蟻,80後的農村娃就好多曾經把它當玩具,拿在手心裏面能晚上一整天,你認識嗎?
之所以這種蟲子被稱之為沙牛,那是因為它們在沙地裡面是比較常見的,在它的頭上還有一對強大的顎管向前突出,狀如鹿角,並且雖然個頭不是很大,但是力氣卻大。這種蟲子在國內廣泛分布,不同的地方叫法也不同,沙牛也叫土牛、倒刺、沙猴、金沙牛、沙雞、老籠子、沙王八、老倒等等。它的學名叫蟻獅,是脈翅目、蟻蛉科昆蟲的幼蟲。
沙牛最喜歡在沙質土壤中活動了,它和絕大多數的昆蟲不一樣,這種蟲子只會倒退著走路,小時候常抓它來玩,一方面就是其長得有點古怪,看起來很像是沙和尚的頭,而且走路是倒退著走的。另外一方面就是它還很擅長打洞,在沙地裡經常會見到一些有漏鬥狀的陷阱,而這些就是沙牛的傑作,只要對著小坑吹兩口氣,或者是大喊兩聲沙牛,它就會從就洞裡爬出來了。小時候天天挖這小蟲子,有時能玩一整天,有時候還會特意給它捉螞蟻,還有蟲子給它吃。
沙牛確實很有意思,它們會用自己的腹部來犁開土壤,然後用頭部承受掘松的顆粒,並將其拋出坑外。然後自己埋在坑底,僅露上顎在外,捕食滑入坑底的昆蟲。因為其所挖的陷阱是漏鬥狀的,一些小型昆蟲就會不小心掉入陷阱,然後就會被它用尖銳的大小顎所砌合成之吸管,刺吸而死。沙牛的成蟲和幼蟲都是肉食性的,主要是捕食蚊、蠅等小型昆蟲,尤其是喜歡吃白蟻了,而這些都是農民所討厭的害蟲,因此這樣算來沙牛也算是一種益蟲了。沙牛的成蟲長得和蜻蜓有點相似,但是卻有一對長觸角,而成蟲也專門捕食小黑蚊子。不過,沙牛是沒有肛門的哦!
別看這種蟲子很小,但是卻是有藥用價值的,目前在市面上沙牛但是論兩售賣的,一兩就要幾百塊錢。這樣算下來,一斤就要啊上千元了。在過去農村裡沙牛是很常見的小蟲子,可能也是因為其售價越來越高,現在農村也是很難見到了。在你的家鄉是如何稱呼沙牛的呢?現在還多嗎?喜歡文章的朋友們,記得點讚、分享和關注農夫也瘋狂,每天都會為大家免費分享一些農村的好玩、有趣的事情,謝謝大家!(圖片來源於網絡,侵權致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