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為什麼不吃蟲子?

2020-08-20 中國國家地理圖書

▲ 定睛一看,這還是一頓美餐麼?圖/EXO

你會吃蟲子麼?

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別說是吃,單單是想起肉蟲來回蠕動的身軀,就已經全身發麻,隱隱作嘔。

為什麼,我們不願意吃蟲子呢?


01.蟲子,因何離開我們的餐桌?


黑猩猩愛吃白蟻,它們用小樹枝插進白蟻窩,把白蟻帶出來吃,就像今天我們吃肉串一樣。

▲ 在用樹枝製作「白蟻串」的黑猩猩。圖/《Jane》

黑猩猩能吃蟲子,人類的祖先其實也一樣,史前時代,在沒有捕獲猛獁象、野豬的日子裡,甲殼蟲、毛毛蟲、蝗蟲、草蜢、白蟻、蜻蜓等蟲子,維持著原始人蛋白質攝入的穩定。

人類不吃蟲子的習慣起源於中東,這裡的土地非常適合農業生產和畜牧,也因此誕生了兩河文明和人類最早的城市。飲食充足後,人們不再貪圖蟲子那一丁點的蛋白質,城市的環境,也逐漸把人與自然隔離開來,我們開始慢慢忘記「蟲子是食物」這件事情。

航拍人類最早的城市之一:蘇美爾人的烏爾城。圖/Wikipedia

在公元前後,蟲子偶爾還能登上餐桌:例如蟬在古希臘人眼裡是一種奢侈的零食,古羅馬人也認為甲蟲的幼蟲是美味,漢朝的 《禮記·內則》裡面記載有「腶脩蚳醢」,也就是加以薑桂搗碎的螞蟻卵。

不過,破壞農作物的害蟲直接敗壞了整個團隊的名聲——出於對害蟲的憎恨,人們開始厭惡大多數蟲子。《聖經》出埃及記裡,耶和華降下的天災之一就是蝗災。


▲ 古埃及墓室裡的蝗蟲形象。圖/Wikipedia

唐朝時,據說唐太宗曾在蝗災時親口吃掉了幾隻蝗蟲,以號召受災民眾用害蟲解決溫飽,但這種吃,已經屬於報復性消滅的範疇,而不是真的愛吃。當然,恨歸恨,一些經濟蟲,比如蠶和蜜蜂,還是頗受人們喜歡的

▲ 歐洲人在17世紀研究蠶的生命歷程時畫下的博物畫。圖/Wikipedia

直到今天,在許多人心裡,蟲子只是一種麻煩。它們除了叮咬我們、汙染我們的食物之外,沒有丁點用處,即使你沒看過貝爺的「一口爆漿」(這鏡頭實在是太深入人心),一想起肉蟲扭動的畫面,或是甲蟲吃進嘴裡後,腿塞到牙縫裡的感覺,就會感覺到陣陣噁心。

▲ 貝爺封神場面,沒看過的話,來看看吧!圖/《Man vs Wild》


02.你不吃,可有別人吃哦!


你可能想像不到,全世界有大約2千種可食用蟲子,而且,據聯合國統計,有近20億人會吃蟲子。

熱帶地區有更多的人願意接受蟲子,這些地區的昆蟲個大,數量也多,還聚集成群,很容易被人們捕獲。就拿我國雲南的邊境地區來說,如果有人叫你去吃燒烤,你可別覺得是吃羊肉串、牛板筋,那就是雞肉和蟲子的混合大餐。同樣,柬埔寨人把油炸大狼蛛當做美味佳餚,墨西哥人甚至把臭蟲切碎,加進大蒜、檸檬和鹽來烤制,最後卷在餅裡做成一頓臭蟲塔克(Tacos)

▲ 南京燒烤攤的攤主在用蟲子吸引顧客眼球,但為什麼裡面亂入了一隻海馬?圖/視覺中國

除了熱帶,在很多物產貧瘠的地方,蟲子也是人們日常的加餐。生活在秘魯高原上的人們,世世代代都傳承著一個用套索採集懸崖邊上的仙人掌的技巧,因為這種植物的莖裡生活著一種叫做「hauytampo」的肉蟲,這種大蟲子長得和貝爺吃的爆漿蟲差不多。秘魯人用油鍋簡單地煎一下,就得到了一頓肥美的營養大餐。

▲ 入鍋,油煎,吃完後一天都不餓。圖/《戈登·拉姆齊:美食秘境》

那麼,這些蟲子吃起來到底是什麼味道呢?人們吃它真的僅僅是為了果腹麼?

蟲子的味道,肯定不會都像椿象(俗稱臭大姐)聞起來那樣臭。據說,黃粉蟲,也就是被我們拿來餵寵物的麵包蟲,烤脆了後吃起來就像堅果,蠶蛹、蝗蟲的味道吃起來像蝦,華農兄弟直播的荷包豆蟲烤串,據他們自己說,吃起來像雞肉——當然,前提是裡面的爆漿都已經被烤乾了。

▲ 烤蝗蟲串,你能接受麼?圖/Wikipedia

但是,就算蟲子是真的好吃,相信你還是過不了那道心理關。不過,龍蝦也曾經被認為是一種噁心的食物,人們甚至給它起了「海洋蟑螂」的外號,但現在它可是道佳餚!蟲子,會不會也成為未來人心目中的「新龍蝦」呢?


03.吃蟲子,人類營養的解決方案?


吃蟲子,一直被認為是解決全球糧食問題的可選方案。

蟲子的營養十分豐富,蟋蟀的蛋白含量高達80%,是牛肉的2倍,難怪西方有些腦洞大開的營養學家,用蟋蟀肉做成了蛋白能量棒等一系列產品,還開始在超市裡售賣了。

▲ 蟋蟀肉醬,你敢吃麼?圖/EXO

當然,這種能在超市裡被人們所接受的蟲子食品,肯定不會像《雪國列車》裡面的蛋白塊那樣噁心(那裡用的是蟑螂,蛋白含量是雞肉的三倍),它們的包裝精美,還有包括香草、藍莓、花生醬等多種口味供你選擇。

你以為蟲子蛋白塊,是這樣的?

▲ 《雪國列車》裡的蟑螂蛋白塊。圖/《雪國列車》

其實,它們是這樣的!

▲ 蟋蟀蛋白塊的外包裝和實際樣子。圖/EXO

蟲子不光蛋白質含量高,它還含有大量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許多可食用的蟲子的含鐵量都超過了牛肉。世界上20%的人都缺鐵,這是目前世界上最為普遍的營養不良問題,或許蟲子就是未來的解決方案。

能和牛肉媲美的蟲子,生產起來還比牛肉要環保很多。為了讓牛長出1千克牛肉,需要消耗掉442升水,而生產同等質量的蟋蟀肉,水消耗量僅有不到8升。

▲ 牛:「想好吃不貴?那不要找我咯!」 圖/視覺中國

不僅如此,畜牧業飼養的像牛、羊這種反芻動物,在消化草料時會產生一種強溫室氣體——甲烷,據統計,全球溫室氣體排放中的14.5%,都來自於食肉或產奶的動物,這個排放量,相當於全世界交通業排放量的總和。如果改成飼養蟋蟀,它的排放只是牛的1%,全球氣候變化的問題將得到極大的緩解。

▲ 羊:「聽說人類嫌我們排放大?我又有什麼辦法?「 圖/視覺中國

更為關鍵的是,為了滿足大家的吃肉需求,全球70%的可耕種土地,都被直接或間接地用於肉的生產。養殖蟲子,不光無需配備廣袤的草場,還可以立體養殖,大大縮小工廠的佔地面積,這將是解決用地危機的捷徑。

▲ EXO的蟋蟀生產工廠。圖/EXO

蟲子不僅可以被吃,它們還能幫人類消滅垃圾,在濟南郊區的蟑螂工廠裡,10億隻蟑螂,一天可以吃掉50噸多油、腐臭的廚餘垃圾,它們的屍體可以被用作飼料或是肥料,這比把廚餘垃圾直接拿來堆肥要高效、環保得多。

▲ 濟南的蟑螂工廠生產車間。圖/視覺中國

在未來的某一天,或許你也有機會從精美的包裝袋裡拿出一隻嘎嘣脆的蟲子,毫不猶豫地扔進嘴裡呢!


- END -


文丨張雨晨

封圖來源丨《Man vs. Wild》

相關焦點

  • 家裡密封的大米為什麼會長蟲子?長蟲子還能吃嗎,看看漲知識
    家裡密封的大米為什麼會長蟲子?長蟲子還能吃嗎,看看漲知識大米是我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糧食,每天我們都會吃大米飯。密封的大米為什麼會長蟲子?有時候完全密封好的大米在打開的時候也會有蟲子。為什麼密封好的大米會長蟲子呢?長了蟲子的大米是否有害健康呢?米蟲又叫米象,個頭大小只有兩三毫米。如果在溫度30度,溼度達到70%的條件下,僅用26天就可以完成一個生命周期。也就是說米象的繁殖速度是非常快的。
  • 為什麼大米會長蟲子?長蟲的大米還能吃嗎?看完恍然大悟
    大米是我國最常見的主食,幾乎每個家庭每天都會吃,因此大米也成了我們生活中經常儲備的糧食,但我們經常發現,無論大米密封再好,它還是很容易張蟲子,尤其到了天氣炎熱的季節,這些米蟲就會一股腦兒鑽出來,頻繁在你的生活中「刷臉」,令人不勝其擾。
  • 吃蟲子可拯救地球?以後人類都要吃蟲子了……
    荷蘭瓦赫寧根大學的教授Arnold van Huis認為,蟲子富含蛋白質,而且飼養成本、消耗的水資源都遠遠低於牲畜,幾乎沒什麼碳足跡。如果地球人都能改吃蟲子,那拯救熱帶雨林,制止全球變暖,甚至減縮全球糧食需求量都指日可待。可食用昆蟲的市場有多大?
  • 豬籠草為什麼會吃蟲子?有什麼功效及作用?
    豬籠草是豬籠草屬全體物種的總稱,屬於熱帶食蟲植物,原產地主要為舊大陸熱帶地區,葉的構造複雜,分葉柄、葉身和卷鬚,瓶狀體的瓶蓋復面能分秘香味引誘昆蟲,卷鬚尾部擴大並反卷形成瓶狀可捕食昆蟲,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一看豬籠草為什麼會吃蟲子吧
  • 米麵放久了,裡面的蟲子哪裡來的,生了蟲子的米麵還能吃嗎?
    豆類、穀類、麵粉等時間放長了會有蟲子,這種蟲子當然是蟲子他爹娘生出來的。蟲子生兒當然還是蟲子。問題是許多人不明白,買來的米和面,裡面沒有蟲子啊,怎麼就會憑空生出蟲子呢?這就是人們過分的相信自己眼睛了。事實上,我們這個世界眼睛看到的東西並不一定就是看到的樣子,眼睛沒看到的東西也不一定就是不存在。比如蟲子,有很多人眼就看不到。你睡覺的枕頭上,你的身上臉上有很多蟎蟲,你能看到嗎?蟲子很少的情況下,或者有幾個蟲卵的情況下你能看到嗎?
  • 轉基因蟲子都不吃,人能吃嗎?當然能
    本人是業內資深媒體人士,研究和報導轉基因近10年,準備全面講解轉基因問題,保證你只要具備初中水平,就能完全看懂!這是一個系列,每篇就講一個問題,會更新40個問題,請持續關注。文/洪廣玉4、轉基因蟲子都不吃,人能吃嗎?
  • 幹了這碗螞蟻湯,吃蟲子一定要爆漿
    近些年的綜藝節目頻頻以明星吃蟲子為噱頭吸引流量,《跟著貝爾去冒險》裡要吃蟲子,《野生廚房》要吃蟲子,最近一檔節目裡,「張雨綺餵朱正廷吃大麥蟲」還上了熱搜。明星們面對蟲子,極盡顏藝,紛紛使出渾身的力氣來抗拒。
  • 楊梅裡有白色蟲子,還能吃嗎?教你1招,讓蟲子自己跑出來
    楊梅裡有白色蟲子,還能吃嗎?教你1招,讓蟲子自己跑出來楊梅是一種可以入藥又可以食用的水果,但可能大多數人在購買楊梅後清洗楊梅時會遇到這種情況,在清洗的時候會發現楊梅表面有很多白色的小蟲子,卻不知道這些帶有蟲吃的楊梅是否能夠食用,會不會給身體帶來影響?
  • 老漢活吃蟲子治癒了肝腹水 蟲子名字叫「洋蟲」
    「那時候我們沒什麼好玩的,不知道從哪兒傳來了養蟲子這個『項目』,覺得特別好玩,小男生差不多人手一份就養上了。知道可以當藥吃,但我們就這麼養著,什麼目的也沒有。當時,就給蟲子吃剩飯這些東西。」蔡先生說,看著蟲子覺得很親切,很有童年的回憶。  今年88歲的王建南也說,自己上小學時也養過洋蟲。當時,特別是男生,幾乎人人都用火柴盒養著洋蟲,給蟲子吃餅乾末等。
  • 會捉蟲子吃的植物你見過嗎?
    有一些植物呀,它不需要靠別人投食,還自力更生捕起蟲子,自己給自己投食起來了!它們就是——食蟲植物。以前的時候小植就在想,這些植物為什麼要吃蟲子,吃肉肉了?後來才得知原來植物之所以吃蟲子,是和它們的生存環境有關,它們居住的地方一般都缺少陽光和養分,生存上就受到了嚴重威脅,而這時候只有捕食昆蟲,才能生存下來。
  • 農村地裡幾種能吃的蟲子,哪一種你沒吃過?
    如果你是個不折不扣的小吃貨,相信農村的很多美味你都品嘗過。有些美食讓人一看就望而生畏,更別說吃下肚了,今天小編就帶著大家理解一下,農村有哪些可以吃的蟲子?大部分人聽到蟲子倆字,就全身起雞皮疙瘩,但是這些蟲子非常美味,身為吃貨的你不容錯過。節流鬼說到節流鬼,很多人可能沒聽說過,但是提起知了,相信所有人都不陌生,還有些地方稱它為知了龜、爬叉等。
  • 為什麼荒野求生的貝爾格裡爾斯經常吃蟲子卻從不會被感染寄生蟲病
    很多人會說,哎呀那就是拍節目啊,咋可能真吃。No no no,你們低估了老外的野心和獨立性。答主記得有一回在電視上看了一期探險節目,並不是貝爺的,是另一位探險家,同時他也是一位動物學家。那位大叔尋找一種最大的蛇類之一,森蚺。
  • 這種蟲子是農村常見的白土蠶,你敢吃嗎?
    當時看著白白的小蟲子還好奇可不可以吃,但是最終沒有吃。上了大學後才知道這個蟲子叫蠐螬,又叫土蠶,老母蟲,糞蟲,金龜甲的幼蟲。這個蟲子確實是可以入藥的。這種蟲子可以說是高蛋白食品,所以基本上都是用來餵雞,雞吃了長得快又壯,而且下蛋也更多。人也有吃的,好像有一道菜就是油炸蠐螬,在網上見過,但是沒吃過。不過我覺得我也沒勇氣吃,雖然這傢伙看起來白白胖胖都是肉。
  • 草莓上的蟲子真的可以吃?專家:可以!你嘗嘗
    蟲子趴在你的草莓上?根據一些專家的說法,這是正常的,儘管最近的TikTok趨勢表明並非如此。在流行的平臺上,人們一直在發布自己將草莓在鹽水中浸泡30分鐘的視頻,以查看是否有蟲子冒出來。到目前為止,用戶發布的視頻似乎顯示出got蟲,蜘蛛和其他蟲子從漿果中爬出。結果使用戶感到震驚和震驚。帶有#strawberrybugs主題標籤的視頻獲得了超過1180萬的觀看次數。
  • 米罐裡的米很乾淨,為什麼放久了會有蟲子,蟲子都是哪裡來的呢?
    如果你在自己的米飯裡看到乳白色或黑色的蟲子,不要懷疑它們都是米蟲的。蟲子從哪裡來?雖然這些蟲子很小,但它們非常「神奇」。我問了我周圍的許多朋友,他們的大米被這些蟲子損害了。米蟲的神奇力量在於大米罐頭是乾淨的,放進去的大米是完整的和密封的。米蟲來自哪裡?每個家庭都有同樣的蟲子。為什麼?
  • 米罐裡的米很乾淨,為什麼放久了有蟲子?生了蟲子的大米還能吃嗎
    大家常常能夠見到的蟲子有二種,一種是奶白色的小蟲子,也有一種是黑色的小大眾甲殼蟲。這二種蟲子,實際上全是米蟲,只不過是她們分別是二種不一樣的生長發育階段。米蟲的生長發育階段分成幼蟲階段、稚蟲階段、成蛹階段和若蟲階段這四個階段。幼蟲階段的米蟲藏匿於稻米當中,他們十分細微,是大家人眼沒法見到的。
  • 楊梅不要直接吃,每一顆都有蟲子,果農教你一招,蟲子乖乖跑出來
    楊梅不要直接吃,每一顆都有蟲子,果農教你一招,蟲子乖乖跑出來又到了吃楊梅的季節,楊梅樹上掛滿了一顆顆深紅色的楊梅,紅的都快發黑了。楊梅就夏天這個季節才有,其他季節吃不到,錯過了要再等明年。楊梅屬於南方水果,北方沒有種植,也無法種植。
  • 買豬肉時,為什麼不能買有白色「蟲子」豬肉?如果吃了,會怎樣?
    豬肉,作為最常見的肉類,深受大家的喜歡,也誕生很多知名菜餚:紅燒肉、小炒肉、水煮肉片、扣肉等,並且豬肉價格也不貴。對於一些無肉不歡的人來說,一天不吃豬肉都不行,不可否認,吃豬肉對身體好,其中的營養物質比較豐富,能滋補身體。
  • 不吃米只吃蟲子 環衛工人撿到受傷怪鳥
    怕它死掉,環衛工買來鳥食和礦泉水,試圖餵養它,可是怪鳥不吃也不喝。無奈,環衛工只好求助於瀋陽市猛禽救助中心,專家趕到現場,辨認出這是一隻丘鷸,屬於國家三有保護動物,於是趕緊給它餵食蟲子。隨後,猛禽專家還講了一個「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的故事,給孩子們上了一堂生動的科普課。9月22日,瀋陽晚報、沈報融媒記者採訪了這件事。
  • 無所不吃的廣東人,連「蟲子」都不放過,外地人:給我錢都不吃!
    無所不吃的廣東人,連「蟲子」都不放過,外地人:給我錢都不吃!在外人看來,廣東人對吃這一方面造詣非常的高,無所不吃,無所不能吃。不管是天上飛的地上跑的還是水裡遊的,叫得出名字叫不出名字的經過廣東人的手都可以成為一道美味佳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