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蟲子可拯救地球?以後人類都要吃蟲子了……

2020-12-13 文匯報

「多吃昆蟲,拯救地球」——如今已經得到積極響應。以蟲子為原材料的「蠕蟲肉餅」近日在瑞士超市上架,食用昆蟲合法化在歐洲日趨流行。據聯合國統計,到2050年,地球上人類對肉類的需求會增長一倍。如果含有豐富蛋白質的昆蟲能取代肉類,將成為解決人類饑荒的新途徑。目前除了黃粉蟲、蟋蟀和蝗蟲的幼蟲,肉蠅的幼蟲也可食用。

吃蟲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

當代的中國人對於吃昆蟲總是有著一種既害怕又好奇的態度。但吃蟲真的不是少數民族或是某一些地區的「奇特風俗」。全世界的文明中心在早期都曾經啖蟲如命。《周禮》中就記載了周天子宴飲必須要有蟻醬,而古希臘古羅馬也都有著自己的食蟲經。要知道,昆蟲作為優質的蛋白質來源,還含有多種人體必需的胺基酸和其他微量元素。更重要的是,它的味道好像真的也挺不錯。

但是,人們還是在農業的發展提高了動物蛋白獲取效率之後,拋棄了昆蟲。也就是說,當農業技術的發展使人們可以大批量獲得更加穩定的蛋白質來源後,不穩定的採集與狩獵就逐漸淡出了歐亞軸心文明的歷史舞臺。直到二十世紀末二十一世紀初,人們突然意識到隨著世界人口的快速膨脹,我們,好像很有可能會在不久的未來面臨一次糧食危機。這時,昆蟲食品才再一次回到了主流媒體的討論中。

而這一場討論的熱點,出現在2013年,聯合國糧食衛生總署發布了一份名為《Edible Insect: Future Prospects for food and feed security》的報告的那一刻。這份報告立刻激發了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創業企業的極大熱情。如果說之前的創業者還會有些猶疑,在這份報告發布之後,他們似乎找到了一個強大的後盾。截至今年,全球已經有超過一百家以昆蟲食物為主要產品的創業公司。而他們想做的,不過是如報告最後一句所說的:「你們也應該試試。」

荷蘭瓦赫寧根大學的教授Arnold van Huis認為,蟲子富含蛋白質,而且飼養成本、消耗的水資源都遠遠低於牲畜,幾乎沒什麼碳足跡。如果地球人都能改吃蟲子,那拯救熱帶雨林,制止全球變暖,甚至減縮全球糧食需求量都指日可待。

可食用昆蟲的市場有多大?

在一份市場調研公司的數據中,全球可食用昆蟲的市場將有可能在2033年增長到5.22億美元。作而言不如起而行,很多公司紛紛加入到昆蟲食品行業。有的蟋蟀農場給蟋蟀餵食胡蘿蔔,蘋果等蔬果,從而生產出各種口味卻不含添加劑的蟋蟀。有的昆蟲食品公司則是請來世界名廚,以這些廚師的社會影響吸引更多人邁出嘗試的第一步。

近年來,荷蘭海牙人的餐桌上出現越來越多蟲子的身影。目前荷蘭食品公司推出的多是整隻昆蟲,主要供應餐飲行業。他們現在已經開始從粉蟲中分離蛋白質,加入運動食品或老年人食品中。一個海牙大廚說:「在美國,昆蟲已經上了菜譜,荷蘭為什麼不可以呢?」

不過有媒體調查發現,不少荷蘭人稱,即使蛋白含量再高,也不習慣把蟲子當成家常便飯。在一場蟲蟲美食試吃會上,與會者表示其實蟲蛋餅味道並不錯,脆脆的,但只要想到自己吃的是蟲子就覺得很毛骨悚然。他說:「吃這些東西需要很大的勇氣。每次我看到這些蟲子,第一反應就是把他們踩死,而不是吃下肚去。我不知道我會不會再吃一次。」看來要讓西方人完全接受這種飲食新風尚,還得等一段時間。

>>>相關連結

重口味慎入!28種可以吃的美味蟲子

1. 龍舌蘭蠕蟲

它還有個很繞口的名字,梅斯卡爾酒蟲(Mezcal Worm),梅斯卡爾是類似龍舌蘭那樣的酒,墨西哥人會把這蟲子放入梅斯卡爾酒瓶裡來證明酒是正宗的。但也有人就是為了嘗嘗裡面的蠕蟲而買那個酒喝,刺激之餘順便補充蛋白質。

2. 螞蟻

螞蟻吃起來簡單又美味,比如切葉蟻,味道有點像煙肉,生吃有點像堅果,炸了吃又有點像爆米花。還有味道像檸檬的檸檬蟻,和微酸口感適合生吃的蜜罐蟻,喜歡甜口的朋友一定會迷上它。

3. 竹蟲

在泰國,人們可以用炸竹蟲做一桌大餐。雖然看起來不怎樣,但吃起來那鮮美香甜真是不得了。

4. 蜜蜂

聽說蜜蜂幼蟲和成蟲都有著驚人的鮮味,有人烤了蘸牛油吃,或者炸了做蜜蜂餅乾,有種燻肉和炒蘑菇的味道。

5. 甲蟲

地球人看來很喜歡吃甲蟲,消耗量佔全球蟲食的31%,排行首位。畢竟油炸甲蟲的味道沒幾個人能拒絕。

6. 毛毛蟲

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的數據,全球昆蟲被人吃第二多的就是毛毛蟲,佔了18%,尤其在一些資源匱乏的地區,人們餐桌上常見這幾道菜:水煮毛毛蟲、油炸毛毛蟲和毛毛蟲幹。

7. 蜈蚣

我國許多美食一條街常見的蜈蚣烤串,鬆脆可口,老外來天朝旅遊必試美食之一。

8. 蟬

四個字,軟嫩多汁。雖然看它的外表需要鼓起勇氣才能吃,但聽說煮熟或生吃都不錯,穩妥起見還是煮一煮、殺殺菌比較好。

9. 蟑螂

蟑螂有很豐富的營養,味道像肥美的雞肉。前提是是你必須高溫煮熟煮透,確保殺死它們身上所攜帶的病菌。

10. 蟋蟀

世界各地都有人吃蟋蟀,食譜都有好幾十個,把蟋蟀打成糊,做成蟋蟀蛋糕、蟋蟀餅、蟋蟀湯甚至蟋蟀醬的都有。而簡單的烤蟋蟀,則是在墨西哥、泰國和柬埔寨常見的街頭小吃。

11. 蜻蜓

印尼人在空中揮動粘了棕櫚汁的蘆葦來捕捉蜻蜓,不一會兒,一盤香炸蜻蜓就出現在他們的飯桌上了。

12. 屎殼郎

它們是美味又營養的蛋白質小炸彈。白煮或油炸都非常好吃,但千萬別生吃,你絕對不希望它攜帶的細菌跑到你肚子裡。

13. 蚯蚓

富含蛋白質和鐵質的蚯蚓,挖一大串煮了吃,健康又能飽肚子。委內瑞拉的智能人民早就把蚯蚓作為盤中餐,有時還生吃。

14. 蠅蛹

蒼蠅的蛹,因為含豐富的鐵質,被形容為 「血布丁」,有人為了健康環保而吃這貨的。

15. 蚱蜢

墨西哥人餐桌常見美食,烤生猛蚱蜢,配上辣椒和青檸,可口美味,高蛋白質高鈣,吃起來有卡滋卡滋的聲音。

16. 天蛾

天蛾,也叫西紅柿天蛾,基本上是花園裡的破壞王,把它們給煮了吃也是順便救了你們家的西紅柿,據說味道像蝦。

17. 蝽象(臭臭蟲)

富含 B 族維生素,嘗著像肉桂的味道,下次碰到可以試試,但蝽象的生命力很頑強,煮很久都不死,而且最好先浸泡一晚去掉臭味再開鍋煮它們。蝽象還具有止痛功能,雖然沒有特效藥那麼厲害,但在惡劣環境下如果找到它也得知道它是個寶。

18. 六月蟲

烤六月蟲可是美國本地人的一大零食,甚至可以取代爆米花,香香的很鬆脆,而且營養不錯。

19. 水蛭

如果你家附近有個池塘或者小湖泊,你就不愁沒飯吃了,也不用大動幹戈去撈魚,餓了去捉幾條水蛭煮了吃就行。最好的吃法是將它們磨成糊狀,加點味道炒了吃。

20. 蝗蟲

味道和蟋蟀差不多,口感和蚱蜢接近,烤了、炒了或者水煮都行,也可以有點創意把它們攪碎了做湯或者調味汁,比如玉米奶油蝗蟲湯,或者香茅煎雞扒拌蝗蟲汁。

21. Mopane毛蟲

這是南非北部Tsonga族人好幾個世紀以來的傳統食物,他們會採集mopane毛蟲賣給南非其它地方的人,因為這是難能可貴的佳餚。這種毛蟲其實是一種帝王蛾的幼蟲,棲息在mopane樹上吃mopane葉子長大,通常只在12月到1月的梅雨季節就會長到肥肥大大,因為脂肪飽滿,其價格甚至比牛肉還貴。

22. 黃粉蟲

它的名字就叫做Mealworm,貌似生來就是被吃的。你只需要搞來一小鍋黃粉蟲(或黃粉蟲甲蟲),煎炒煮炸隨你便,據說味道像蝦,還帶輕微堅果味,可以當作堅果灑在巧克力棒上面。

23. 蠓蠅

你可以用它作為一道菜的其中一種食材,增加蛋白質攝入量。像東非的地道美食Kunga蛋糕,蠓蠅就是當中的一大元素。

24. 蠍子

聽說有人會把蠍子做成巧克力棒或者蠍子棒棒糖,不過廣東湯水就有著名蠍子煲瘦肉,蠍子這東西,大家只是負責吃就好,別自己去抓。

25. 狼蛛

蜘蛛除了頭和腳,其它部分都能吃。據說像香辣蟹那樣鬆脆多汁。蜘蛛和蠍子都是有毒的,不要冒險自己捉。

26. 竹節蟲

聽說這種蟲子是吃素的,但是蛻皮的時候會吃掉自己蛻下來的皮。嗯,所以竹節蟲是沒有什麼煙肉呀蝦蟹和堅果味的了,在餐桌上也只能做個伴碟的配菜,因為吃起來有點像菜葉。吃完它的身體嫌不夠飽,可以留下它們的腳用來做餌釣魚。

27. 蠟蟲

這些蠟蛾的幼蟲是在蜂箱內的寄生蟲,不僅味道好,還富含必需脂肪酸,無論油炸還是炒了吃,都能保持新鮮烤松子的味道。

28. 木蠹蛾幼蟲

你可以在澳大利亞的餐館裡找到這道美食,超高的蛋白質讓人們不得不愛,刺身、烤、煎都行,跟吃牛肉一樣飽肚子。

相關焦點

  • 吃塑料的蟲子,被稱為「地球的救星」,若環境得到改善它是功臣!
    吃塑料的蟲子,被稱為「地球的救星」,若環境得到改善它是功臣!現在隨著我們科學技術的不斷提高,人類的生活水平變得越來越好,我們不再為了饑飽問題而絞盡腦汁,而是出現了越來越多的娛樂項目,在精神層面上得到了非常大的享受和提高,但是我們卻忽略了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那就是人類在地球上的生活對地球環境所造成的破壞。
  • 菲律賓發現吃石頭的「蟲子」,專家;可能威脅人類安全
    自然界是非常神奇的,人類作為大自然的一份子,我們可以說已經站在了自然界頂端的位置,我們也發現了很多其他生活在地球上的物種,不過地球是很大的,目前人類在地球上還有99.99%的物種沒有被發現,海洋就佔了很大一部分。
  • 菲律賓發現吃石頭的「蟲子」,專家;可能威脅人類安全
    自然界是非常神奇的,人類作為大自然的一份子,我們可以說已經站在了自然界頂端的位置,我們也發現了很多其他生活在地球上的物種,不過地球是很大的,目前人類在地球上還有99.99%,書籍裡面也沒有記載,更奇怪的是,這種生物居然靠吃石頭為生,和自然界中大部分的生物都不同,它們不吃肉也不吃植物,顛覆了人類對動物的認知。
  • 你為什麼不吃蟲子?
    人類不吃蟲子的習慣起源於中東,這裡的土地非常適合農業生產和畜牧,也因此誕生了兩河文明和人類最早的城市。飲食充足後,人們不再貪圖蟲子那一丁點的蛋白質,城市的環境,也逐漸把人與自然隔離開來,我們開始慢慢忘記「蟲子是食物」這件事情。
  • 老漢活吃蟲子治癒了肝腹水 蟲子名字叫「洋蟲」
    五六毫米的身長,黑色的外殼,最喜歡吃紅棗等等,這些特徵都符合。不過當時他們給蟲子吃的都是茯苓、檳榔等比較廉價的東西。  溫州四中的退休生物老師、行走不便的88歲老人王建南來電說,自己寫過一份關于洋蟲的資料。  我們去王建南家時,他手上正拿著本報關於蟲子報導的那張報紙。我們把從林祥波老人那拿來的蟲子給王老看(上圖),他說:「這就是洋蟲,肯定沒錯。」
  • 幹了這碗螞蟻湯,吃蟲子一定要爆漿
    近些年的綜藝節目頻頻以明星吃蟲子為噱頭吸引流量,《跟著貝爾去冒險》裡要吃蟲子,《野生廚房》要吃蟲子,最近一檔節目裡,「張雨綺餵朱正廷吃大麥蟲」還上了熱搜。明星們面對蟲子,極盡顏藝,紛紛使出渾身的力氣來抗拒。
  • 《無心法師3》吃書的蟲子叫蠹魚,吃對了字就可成仙,仙名脈望
    這就要從我們常見的一種蟲子說起了,那就是書蟲,也叫蠹魚,長相很醜的一種蟲子,說是在地球上生存三億年的物種。唐朝時,有人為這種蟲子寫過傳說:蠹魚愛吃書,只要吃到書中「神仙」二字夠三次,那蠹魚就可化成仙,名叫「脈望」,凡世俗人如果取得這「脈望」體內汁水服下,也可飛升成仙。
  • 明天處暑,天氣炎熱,家裡米麵生了蟲子還能吃嗎?怎樣避免生蟲子
    葫蘆放在屋裡尚且如此,我們吃的大米小米,以及各種豆類和白面等糧食,放在這樣潮溼的空間裡,更是容易滋生一些蟲子。所以在雨季到來之前,家裡最好不要留有太多的米和面,以免因為雨季潮溼生蟲子。一旦大米白面因為潮溼滋生了蟲子以後應該怎麼辦呢?是不是這樣的米麵就不能吃了?夏季,我的確看到過有的人,將家裡生了蟲子的白面或者其他穀類扔掉,有的半袋子都扔到了垃圾箱裡。
  • 明星因「吃蟲子」爆紅!昆蟲真的可以吃?蟲子怎樣吃才安全?
    隨著時代的更迭和發展,「食物」的「多樣性」總是在無線延伸,您可能也總是發現:以前不能吃的東西現在好像都可以吃了;可食用食物的範圍好像變得越來越廣。就像我們今兒個要聊到的「昆蟲」。各大美食街、旅遊景區,不免總是會見到「炸昆蟲」、「烤昆蟲」的美食檔口,看起來不那麼像美食的東西聞起來還挺香;昆蟲,真的可以放心吃嗎?為何很多人偏愛食用「蟲子」?
  • 轉基因蟲子都不吃,人能吃嗎?當然能
    文/洪廣玉4、轉基因蟲子都不吃,人能吃嗎?答:這個流言利用的是人們過去建立的「化學農藥都有毒」的印象,但傳播流言的人不知道,還有一種用在有機農業的生物農藥——Bt殺蟲劑,這種農藥對人和其它哺乳動物是完全無害的,而能夠抗蟲的轉基因Bt作物所表達的Bt蛋白,它與有機農業中使用的Bt殺蟲劑本質上是一樣的。奇怪的是,這些人擔憂轉基因Bt作物,卻從不懷疑Bt殺蟲劑。
  • 家裡密封的大米為什麼會長蟲子?長蟲子還能吃嗎,看看漲知識
    家裡密封的大米為什麼會長蟲子?長蟲子還能吃嗎,看看漲知識大米是我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糧食,每天我們都會吃大米飯。密封的大米為什麼會長蟲子?有時候完全密封好的大米在打開的時候也會有蟲子。為什麼密封好的大米會長蟲子呢?長了蟲子的大米是否有害健康呢?米蟲又叫米象,個頭大小只有兩三毫米。如果在溫度30度,溼度達到70%的條件下,僅用26天就可以完成一個生命周期。也就是說米象的繁殖速度是非常快的。
  • 米麵放久了,裡面的蟲子哪裡來的,生了蟲子的米麵還能吃嗎?
    比如蟲子,有很多人眼就看不到。你睡覺的枕頭上,你的身上臉上有很多蟎蟲,你能看到嗎?蟲子很少的情況下,或者有幾個蟲卵的情況下你能看到嗎?所以,這些米麵豆類裡面出現的蟲子,都不是憑空變出來的,而是本來就有種子在裡面。
  • 吃蟲子爆火!官方認證昆蟲食品開賣:太酸爽
    雪國列車是幾年前一部製作、題材都比較新穎的電影,相信不少的人都曾經觀看過。它描述的是在未來的某一天,人類試圖阻止全球變暖的實驗失敗,全球被茫茫大雪所覆蓋進入冰河期,而倖存下來的所有人登上了一輛如同諾亞方舟的列車,列車依靠永動機繞著地球不停行駛。
  • 吃一顆楊梅等於吃10條蟲子?楊梅裡面的蟲子能吃嗎?
    6月是楊梅大量上市的季節,熟透的楊梅,紅彤彤的,每一顆都那麼誘人,讓人垂涎三尺。輕輕咬一口,甜中略帶一點點酸味,酸甜可口,鮮嫩多汁,讓你吃了還想吃。喜歡吃楊梅的人都知道,楊梅中會有一些白色的小蟲子。不少人會有這樣的疑惑,楊梅中的小蟲子能吃嗎?如果是不小心吃了楊梅裡面的小蟲子又會怎麼樣呢?
  • 米放久了就會有蟲子,這些蟲子都是從哪兒來的?還能繼續吃嗎?
    大米是南方人每天必吃的主食,若是生活中沒有了大米,那麼食物便沒有了靈魂,畢竟,美味佳餚要配上米飯,才會更有味道。不過,即便大米的保質期很長,大多數人也不會一次性買幾口袋回家,這是為什麼呢?因為大米放久了就會有蟲子,尤其是夏天的時候,若是將大米放在潮溼的區域,一段時間愛就會長出很多蟲子,看得人心裡難受。那麼這些蟲子是從哪裡來的呢?長蟲後的大米還能繼續吃嗎?
  • 楊梅不要直接吃,每一顆都有蟲子,果農教你一招,蟲子乖乖跑出來
    楊梅不要直接吃,每一顆都有蟲子,果農教你一招,蟲子乖乖跑出來又到了吃楊梅的季節,楊梅樹上掛滿了一顆顆深紅色的楊梅,紅的都快發黑了。楊梅就夏天這個季節才有,其他季節吃不到,錯過了要再等明年。楊梅屬於南方水果,北方沒有種植,也無法種植。
  • 陝西女子一家人吃涮毛肚,吃出頭髮和蟲子,女子:這是吃泔水嗎?
    現在的消費者,都更加注重食品質量安全,但一些商家在衛生標準方面依然不會達標。近日,家住商洛的吳女士稱,自己一家人去商洛萬達一家店吃涮毛肚的時候,沒想到在涮毛肚中吃出了頭髮和蟲子。12月19日下午2:00左右,吳女士和丈夫帶著孩子去商洛萬達一家店吃涮毛肚的時候,吃飯過程中從火鍋裡吃出來一根頭髮,對於突然出現的這根頭髮吳女士也沒怎麼在意,吳女士心想可能是店員比較忙,不小心把頭髮掉到鍋裡的,結果接下來吃飯的時候吳女士又從鍋裡吃出來一隻黑色的蟲子。
  • 6種吃蟲子的花,家裡養1盆,蟲子都被嚇跑了!
    驚蟄過去沒多久,花花明顯感覺到周圍的小蟲子變多了,什麼小黑飛、蒼蠅也都開始冒出來了!所以,花花決定今年早點準備幾盆驅蟲子的花,這樣就再也不用為家裡招蟲子而煩惱了!捕蠅草葉片能分泌蜜腺,吸引蟲子前來,鋸齒狀的葉片就緊密閉合,將蟲子完全關在葉子裡,然後再分泌溶解劑之類的成分,將蟲子慢慢消化成自身需要的養分!不過也因為它個頭小,所以太大的蟲子,捉住後有可能會逃脫。
  • 人類吃蟲子的歷史,亞里斯多德:知了猴脫殼前最好吃,嘎嘣脆
    沒錯,這其實是初中生物課本彩頁中的一張照片,攝影師抓拍的是一隻正在利用木棍吃白蟻的黑猩猩。 同樣作為靈長類動物,人類與黑猩猩其實有很多相似之處,而從它們身上,我們也能夠或多或少看到我們的影子,比如這張照片中的行為:吃昆蟲。
  • 人類吃蟲子的歷史,亞里斯多德:知了猴脫殼前最好吃,嘎嘣脆
    沒錯,這其實是初中生物課本彩頁中的一張照片,攝影師抓拍的是一隻正在利用木棍吃白蟻的黑猩猩。同樣作為靈長類動物,人類與黑猩猩其實有很多相似之處,而從它們身上,我們也能夠或多或少看到我們的影子,比如這張照片中的行為:吃昆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