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處暑了,按照往年的季節來說,處暑前後天氣就應該涼快了,雨量也會從三伏天的雨季逐漸減少。可是今年的氣候有所反常,整個夏天沒出現高溫天氣,家中空調閒置了一個夏季。偏偏立秋以後氣溫卻升高,且陰雨連連,每天烏雲混混的像睜不開眼睛一樣,悶熱的人像最關在桑拿間,空氣潮溼的能擰出水來。
前天我去老房子一看,去年我刮皮曬乾的葫蘆,全部長了一層灰白色的毛。由於老房子很少有人進去,也不開門窗,所以屋子裡更是充滿了潮溼。放在老房子的葫蘆,難免受潮發黴長毛。幸虧我發現及時,全部洗了一遍,又放在院子裡晾曬了一個中午,這樣才避免了我的葫蘆發黴長斑。葫蘆放在屋裡尚且如此,我們吃的大米小米,以及各種豆類和白面等糧食,放在這樣潮溼的空間裡,更是容易滋生一些蟲子。所以在雨季到來之前,家裡最好不要留有太多的米和面,以免因為雨季潮溼生蟲子。
一旦大米白面因為潮溼滋生了蟲子以後應該怎麼辦呢?是不是這樣的米麵就不能吃了?夏季,我的確看到過有的人,將家裡生了蟲子的白面或者其他穀類扔掉,有的半袋子都扔到了垃圾箱裡。有那家裡餵養著豬和雞的,都到垃圾箱裡面去撿。有的人覺得只要米麵裡面有了蟲子就不能吃了,其實這真是極大的浪費,即使米麵裡面生了一些小蟲子,也完全有辦法將這些蟲子隔離出去,剩下的米麵照樣可以吃。
現代人的生活方便多了,夏季可以把大米或者穀類糧食放在冰箱裡面,也可以裝在密封好的瓶子裡。但是過去沒有這些條件,無論白面還是玉米面,只能盛在麵缸裡。我記得那時候我們家每年到了夏季,不管是玉米面還是白面,都會生蟲子,生了蟲子以後,這些面看上去就粘在了一起。這時候我媽就會到鄰居家去借一個篩子,我們當地土話叫做面鑼,拿回家以後,把面一瓢一瓢的舀進篩子裡面,然後就用兩隻手左右篩。面篩下去了,留在篩子上面的就是蟲子,篩出來的面放在陽光下曬一曬,然後接著吃了。
農村人都知道,麵粉可以晾曬,但是如果大米小米生了蟲子以後,是不能在太陽下晾曬的。我們農村人說,大米小米如果在太陽下晾曬就粉了,也就是說晾曬以後,沒有了原來的米香味道,吃起來口感完全變了。萬一大米小米生了蟲子以後,只能倒在陰涼通風的地方,讓蟲子自然跑出去。然後重新裝進袋子,放在炕頭上。過去農村人住的平房,四周都是潮溼的,只有炕頭上是熱乎的,五冬六夏都是熱的,把米放在炕頭上不容易受潮。無論如何,過去的人是不捨得把生了蟲子的米麵扔掉的,不管想什麼辦法,都是照樣可以吃。
避免夏季米麵生蟲子的辦法有很多,大米不能在太陽下晾曬,可以把大米放在塑料桶裡面,然後把塑料桶的口密封起來,這樣潮氣就進不去了。記得有一年我把大米放在塑料桶裡面,密封了兩年,一隻蟲子也沒有。也有人說可以把大米裡面放上花椒,花椒刺鼻的氣味也不容易生蟲子,只不過這個辦法我沒有試過。白面比較好保存,最多按時放在太陽下晾曬一下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