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暑是一年當中第14個節氣,古文中「處」有終止、結束的意思,也就是意味著到了處暑這一天就正式進入了秋季。2020年的處暑是8月22日,也就是出伏的前兩天。這個時期內的氣溫狀況還是比較悶熱的,處暑更多的還是指的夏季與秋季的轉折點。
還有幾天就到處暑了,秋天是豐收的季節、氣候方面也是總是給人「秋高氣爽」的感覺。但是今年的情況還是有點特殊的,出現了伏包秋的情況,即使是過了處暑、出了伏,也不見得能夠很快就天氣轉涼。高溫高溼的氣候還是要持續很長一段時間,今年南方的汛期也有所延長,總體預測在9月中下旬天氣才能轉涼較為明顯。近期以來,室內的溼度也比較大,大米、玉米、麵粉等糧食長蟲子也是很有可能的。
一、長了蟲子的米麵還能食用嗎?
如果儲存時間比較長然而存放的地方比較陰涼、通風性能不太好,這樣的情況下米麵是很容易長蟲的。農民都是比較節儉的生活習慣,難免會捨不得將長了蟲子的米麵浪費,很多情況下也就反覆清洗幾遍照樣用來蒸製食物。這樣的做法可取嗎?長蟲的米麵還能食用嗎?其實是確實可以吃的,只要不是發黴和腐爛,清洗乾淨還是可以食用的;米蟲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質,通常情況下也是沒有毒性的。
二、食用長蟲的米麵要注意什麼?
從外觀、營養價值來講,長過蟲子的米麵是確實不如正常的大米和麵粉的。蟲子要生長發育就要吸收水分和養分,而這些又主要就是從米麵之中來獲取,曬乾封裝的米麵含水量很低,而蟲子、蟲卵和黴菌發育生長都需要一定的水分;由此可見,夏秋季節高溫高溼的氣候條件下,也正是米麵長蟲子的高發期。如果食用長蟲子的米麵,一定要多次衝洗,並且蒸熟以後才能食用;一旦發現有黴變的,要及時的清理降級為餵養家禽家畜的飼料使用。
三、如何更好地避免米麵生長蟲子?
要防止大米、麵粉等糧食生長蟲子,首先就要確保糧食在保存之前要曬乾、持續性的暴曬;然後就是存放空間的選擇,要通風、蔭蔽而不過於潮溼的地方。盛放米麵的容器、包裝袋等必須乾淨和乾爽,務必要保障容器內的乾燥和密封條件。為了保障食品的安全性,不建議使用「谷蟲淨」等殺蟲藥物;有使用藥物的情況下,可以選用毒性較小的驅蟲類藥物,並且要注意用量以及不直接與米麵相接觸。在農村也可以使用蒜頭、洋蔥等驅蟲,但是效果可能不是很樂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