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否會更多的火山爆發和強震頻發

2021-01-21 中國經濟網

  2010年4月14日冰島第五大冰川——埃亞菲亞德拉冰蓋冰川附近的一座火山噴發後形成大量煙塵,不僅使部分冰川融化引發洪水,衝毀了附近道路和橋梁,而且產生的大量火山煙塵,嚴重影響了歐洲地區的空中交通,多國機場被迫關閉,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歐盟委員會主席巴羅佐發表聲明說,冰島火山噴發給歐洲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影響,他將建議專門小組,評估這場自然災害給歐洲航空業以及整體經濟造成的不利影響。

  究竟是什麼導致了冰島火山的爆發?全球變暖是否會導致更多的火山爆發和地震?各國科學家眾說紛紜,大致分為三派:

  一、無關派

  據英國《衛報》報導,專家指出,氣候變化引起更多地震和火山爆發的說法是無稽之談,不過,已經有足夠的證據說明必須嚴肅對待這一威脅了[1]。這是一個模稜兩可的報導,它顯現了守舊派的頑固堅持和現實證據不斷湧現的難解矛盾。

  無關派普遍認為,氣候變化和地震火山活動事件之間不存在任何聯繫。專家稱,沒有證據說明目前全球變暖的水平影響了上周導致上千人喪生的中國地震,並導致歐洲各國關閉機場的冰島火山爆發[1]。

  二、相關派

  相關派的科學家說,在遠古時代,大氣的巨幅升溫就曾和地質變化聯繫在一起。雖然目前說未來幾十年的氣候變化能夠導致類似的地質變化還沒有什麼根據,但是已經有足夠的證據說明必須嚴肅對待這種威脅了。有些專家已經把目前的全球變暖與山區的大規模落石和山崩聯繫到了一起[1]。

  專家指出,全球變暖的確能夠影響包括地震在內的地質災難,因為它能移動地球表面的大量物質。融化的冰川和上升的海平面改變了大規模水體的分布,這種改變將通過地面釋放壓力。壓力的變化使地裂和地震變得更有可能。德國的研究顯示,地殼有時非常脆弱,一場滂沱大雨就可以引起地球表面壓力的變化,從而導致地震發生[1]。

  專家指出:「這是個新興的科研領域,可能會帶來很有意思的研究成果。原來,普遍認為氣候變化和此類事件之間不存在任何聯繫。現在的觀點是氣候變化可能會引起更多的地質運動。長遠來看,如果氣候的確出現了巨大變化,我們應該可以看到變化帶來的影響[1]。」

  中國學者早在2002年就提出了氣候變冷與深海地震之間的關係,並相繼提出全球變暖與地震火山活動頻發的關係。

  全球20世紀初的低溫期、30-40年代的增暖、50-60年代的低溫和80年代後的迅速增暖,與拉馬德雷冷暖位相的轉變一一對應。2002年郭增建提出「深海巨震降溫說」:海洋及其周邊地區的巨震產生海嘯,可使海洋深處冷水遷到海面,使水面降溫,冷水吸收較多的二氧化碳,從而使地球降溫近20年。20世紀80年代以後的氣溫上升與人類活動使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有關,同時這一時期也沒有發生巨大的海震[2]。伴隨拉馬德雷冷位相中地震的增強,近20年內全球氣溫將逐漸變冷。建立全球防冷機制迫在眉睫[3-5]。

  我在2006年指出,全球變暖導致的海平面上升,破壞了地殼的重力均衡,引起加載的海洋地殼均衡下沉(如同輪船加載,吃水線加深一樣),由此而引發的深海強震和海嘯又將迫使深海冷水上翻到海洋表面,從而將會引發全球變冷。這就是大自然的自調節作用[3,4]。

  我們發現,1889年以來,全球大於等於8.5級的地震共18次。在1889~1924年「拉馬德雷」「冷位相」發生6次,在1925~1945年「拉馬德雷」「暖位相」發生1次,在1946~1977年「拉馬德雷」「冷位相」及其邊界發生11次,在1978~2003年「拉馬德雷」「暖位相」發生0次,在2004~2005年「拉馬德雷」「冷位相」已發生2次。規律表明,拉馬德雷冷位相時期是全球強震的集中爆發時期和低溫期。2000年開始進入了拉馬德雷冷位相時期,預測顯示,2000~2035年應該是全球強震爆發時期和低溫期[3,5]。

  莫斯科大學地質教研室火山學科研究員安納託裡指出,冰島火山進入噴發活躍期,冰島火山噴發大約有50-80年左右的周期,1998年火山學專家在雷克雅未克大學,對冰島火山800年的歷史記錄和資料的熔巖層樣本進行研討,專家達成共識,冰島火山所通過的高,低活動周期與地震有直接關聯,冰島附近的地質構造為大西洋裂谷斷層,在地質運動的張裂過程中,向地殼水準延伸,導致蛀牙地質結構出現,斷裂層即可引發地震為界。安納託裡認為,目前大西洋地質分裂才剛剛開始。安納託裡指出,冰島火山灰將對人類造成重大威脅,由於火山灰位於35000至40000英尺的大氣平流層,這個高度的大氣中沒有風雨幹擾,水蒸氣少,火山灰在60年內難以在平流層消失。安納託裡預測,冰島火山將在2030年和2040年之間進入噴發的高潮期[6]。

  拉馬德雷冷暖位相轉換周期為50-70年,冰島火山噴發大約有50-80年左右的周期,兩者的對應關係表明冷氣候與地震火山強烈活動密切相關[7]。

  三、觀察派

  儘管無關派矢口否認全球變暖和地震火山頻繁發生的聯繫,但是,已經有足夠的證據說明必須嚴肅對待這一威脅了。觀察派科學家們呼籲,要展開廣泛的調查,查清楚在全球變暖的大環境中,氣溫上升是否會導致更多的火山爆發、地震、山崩和海嘯[1]。

  筆者認為,冰島火山噴發導致大量冰川融化,它不僅導致洪水泛濫,而且會進一步破壞冰島地區的地殼均衡,引發更強烈的地震火山活動,認真調查全球變暖和地震火山頻繁發生的相關關係可以預防更大的災害發生。

  全球變暖理論的創始人都是氣象學家,他們是從氣象學的角度研究溫室效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的影響,他們的競爭對手恰恰就是天文學和地質學結合的天文冰期理論。

  20世紀最大的科學成果就是確立了米蘭克維奇的天文冰期理論。南斯拉夫科學家米蘭克維奇通過對地球軌道三要素對氣候影響的計算,得出冰期具有2、4、10萬年軌道周期,其中包括地球近日點進動2萬年周期、黃赤交角變化4萬年周期和地球軌道偏心率變化10萬年周期。

  1971年丹斯加德(Dansgaard)等人發表的格陵蘭冰芯氧同位素譜分析成果表明,地球氣候有10萬年軌道周期變化,其中9萬年為冷期,1萬年為暖期。更多的證據表明第四紀大冰期中的亞冰期,確實有2、4、10萬年的周期記錄。天文冰期理論得到確認。

  按此規律推算,目前氣候的暖期已接近尾聲,氣候「變冷說」一度成為主流。日本氣象廳朝倉正在1973年3月3日的《東洋經濟周刊》上撰文預言,地球將於21世紀進入「第四小冰期」。美國威斯康辛大學環境研究所布賴森(Bryson)也認為,地球目前正在非常緩慢地進入另一個大冰河期。當時的「變暖說」以大氣熱汙染為依據,代表人物有前蘇聯列寧格勒地球物理觀象總臺布迪柯、列寧格勒大學施涅特尼柯夫和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環境保護廳的彼得森。幾十年後的20世紀80年代地球氣溫不降反升,使全球變暖的理論成為了主流。

  對20世紀80年代全球的迅速變暖,大自然必然會形成相應的反饋機制使其變冷,相關的地球物理機制有:火山灰降溫效應、深海地震降溫效應、強潮汐降溫效應、大西洋淡水循環降溫效應等等。火山灰降溫效應和深海地震降溫效應將導致全球氣候變冷。1952、1957、1960、1964年連續四次9級以上強震導致20世紀50-70年代強烈降溫,以至於當時氣象學驚呼小冰期的到來。這是無關派極力反對相關派的重要原因。

  英國海洋學家警告稱,墨西哥暖流有可能在不久的將來完全消失,這將導致歐洲大陸的平均氣溫下降10°C。根據專家們提供的數據,在最近的12年中,墨西哥暖流的強度已經減弱了三分之一。而這一後果的出現與西伯利亞各河流的流量以及北極冰層存在著密切聯繫。專家們介紹說,由於全球氣候變暖,北極地區的冰層正在逐漸融化,這導致注入海洋中的河水也越來越多。這樣以來,大量淡水的湧入會逐漸阻斷熱交換過程,從而幹擾墨西哥暖流的形成。在正常情況下,墨西哥暖流會將較為溫暖的海水從北回歸線附近一直輸送到西歐沿岸。到達歐洲北部地區後,海水會逐漸變冷,體積也會縮小。由於冷海水的密度較大,其會不停地湧向海底,這樣就可保障洋流不斷地發生循環。如果水中的含鹽量太低(主要是由於海水與大量的淡水發生混合),其密度便會減小,難以下沉,從而阻斷溫暖海流湧向北歐地區,更嚴重的還有可能造成洋流運動陷於停滯[8]。

  地球演化的歷史表明,全球氣候變化和全球地質變化和構造活動密切相關,大陸的分布、火山的噴發和強烈的地震活動對全球氣候變化和生物滅絕有決定性的影響。

  由英國布里斯托大學教授史蒂夫?斯帕克斯領銜起草的英國地質學會報告稱,「超級火山」每5萬年噴發一次[9]。第四紀冰期與間冰期的交替周期為10萬年。在冰期,海洋大約有100-200米厚的水層變為兩極2000米厚的冰蓋,由地殼均衡原理,兩極地殼將下沉700米,赤道洋殼將上升33-66米,赤道周長擴大200-400米,形成南北向赤道張裂和超級火山噴發;在間冰期情況相反。斯堪地那維亞半島在冰蓋融化後,已經上升了500米,還將上升200米[10]。

  在冰川盛期和冰融盛期,由於海平面升降都將發生超級火山噴發,周期為冰期周期的一半,即5萬年[5]。冰蓋的消長破壞了原有的地殼均衡,應發強烈的構造活動:地震火山活動頻發。這為冰島火山噴發的動力提供可靠的機制。氣候變化和火山活動具有明顯的天文周期[11]。

  氣象學家獨霸全球變化論壇的時代已經結束了,地質學家開始加入這場史無前例的爭論。但願他們的相輔相成能為人類造福,給預防自然災害帶來更清醒的認識。

  冰島火山噴發導致大量冰川融化,它不僅導致洪水泛濫,而且會進一步破壞冰島地區的地殼均衡,引發更強烈的地震火山活動,大量的洪水湧入大西洋,加速墨西哥暖流在不久的將來完全消失。已經有足夠的證據說明,必須嚴肅對待這一威脅。

  參考文獻

  1. 張紅。關注冰島火山爆發。《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10年04月21日 第 02 版)http://paper.people.com.cn/rmrbhwb/html/2010-04/21/content_496483.htm?div=-1

  2. 郭增建. 海洋中和海洋邊緣的巨震是調節氣候的恆溫器之一[J]. 西北地震學報. 2002, 24(3): 287

  3. 楊學祥. 全球變暖還是變冷.《科技潮》2006年9期:20-22

  4. 楊冬紅,楊學祥。全球變暖減速與郭增建的「海震調溫假說」。地球物理學進展。2008,23 (6): 1813~1818

  5. 楊冬紅,楊學祥,劉財。2004年12月26日印尼地震海嘯與全球低溫。地球物理學進展。2006,21(3):1023-1027

  6. 盧宇光。專家指歐洲上空火山灰60年難消除。2010年04月18日 23:32鳳凰衛視。http://news.ifeng.com/world/special/bingdaohuoshanbaofa/zuixin/201004/0418_9990_1607148.shtml

  7. 楊學祥。火山猛噴無關地震是誤傳。刊發時間:2010-04-19 08:41:55 光明網-光明觀察。http://guancha.gmw.cn/content/2010-04/19/content_1097037.htm

  8. 伊凡 編譯。墨西哥暖流減弱 可能導致歐陸平均氣溫下降10度。2005-12-02 10:52:42來源:TOM科技。http://tech.tom.com/2005-12-02/004U/10362969.html

  9. 楊冬紅, 楊學祥. 重大自然災害周期及其動力機制[A]. 見:中國地球物理學會編, 中國地球物理2005[C].長春: 吉林大學出版社,2005.355-356

  10. 楊學祥. 地殼均衡與海平面變化[J]. 地球科學進展. 1992, 7(5):22-30

  11. 楊學祥, 陳殿友. 火山活動與天文周期. 地質論評, 1999, 45(增刊):33~42

(責任編輯:李志強)

相關焦點

  • 為什麼火山爆發會扎堆兒? 是不是存在「火山爆發季」?
    為什麼火山爆發會扎堆兒? 是不是存在「火山爆發季」?時間:2016-05-25 15:45   來源:360問答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為什麼火山爆發會扎堆兒? 是不是存在火山爆發季? 地球旋轉的變化和氣候的變化可能都是導致火山活動增加的原因。
  • 超級火山爆發後會是什麼情況?
    原標題:超級火山爆發後會是什麼情況?——稿源:搜搜問問     你知道超級火山爆發的情況有多麼嚴重嗎?比爾-布萊森在他的《萬物簡史》裡幾乎用了一整章介紹超級火山的巨大破壞性。以美國為例,只要境內有一座超級火山爆發,其產生的巨大能量將會摧毀數千公裡範圍內的所有東西。導致整個國家被深達6到20米的火山灰覆蓋。
  • 印尼兩座火山可能爆發 蘇門答臘島火山警報升級
    中新社香港四月十四日電雅加達消息:印尼火山出現日趨活躍跡象。繼日前蘇門答臘島塔朗火山爆發後,印尼地震和地理局十三日發出警告,喀拉喀託火山和覆舟山火山近期有爆發的危險。印尼當局已將蘇門答臘島火山爆發的警報級別定為最高級。
  • 黃石火山警告!超級火山「可能」會在未來爆發
    美國地質調查局(USGS)的火山爆發專家預測,黃石超級火山可能會噴發出多達1000立方千米的火山灰,這是由於該地區以前的火山噴發。Mastin博士引用了之前的三次火山噴發作為證據,證明美國國家公園火山在未來「可能」會有新的爆發活動,但他堅持認為預測一個時間框架是很困難的,因為火山噴發並不是嚴格意義上的「周期性的」。
  • 地震頻發的背後,預示黃石火山即將爆發?美國將成為歷史
    黃石國家公園管理局認為,該地區通常每年會發生約700餘次地震,然而在一些地震相對頻發的年份裡,黃石一年最多可經歷3,000餘次地震。根據美國地質調查局(USGS)的說法,黃石國家公園的地震幾乎都是由地殼應力致使巖石破裂從而造成的破壞性事件,雖然他們已經觀察黃石國家公園很多年,但是還沒有發現地震頻發與巖漿活動之間的必然聯繫。
  • 火山爆發是怎麼形成的,為什麼會火山爆發?
    1942年2月,墨西哥農民Dionisio,",以為他聽到玉米田傳來雷聲,聲音不是從天空傳來的,源頭是一個巨大的,冒煙的裂縫,散發著瓦斯氣體並向外噴射出巖石,散發著瓦斯氣體並向外噴射出巖石,這個裂縫以後就是著名的帕裡克廷火山,這個裂縫以後就是著名的帕裡克廷火山,在接下來的9年中,其熔巖和火山灰將覆蓋
  • 峇里島火山要爆發了
    >火山可能隨時爆發!這可不得了得有多少計劃著十一去玩耍的小夥伴要被扎心啊!!不過藉此機會,小編也想跟大家聊聊火山和他的孿生兄弟的故事。咦,那火山的孿生兄弟是誰?地震是地殼快速釋放能量過程中造成的振動,期間會產生地震波的一種自然現象。
  • 黃石超級火山已有65萬年沒爆發,下次爆發會在什麼時候?
    據估計,黃石超級火山的噴口直徑超過50公裡。那麼,這座超級火山是活躍的嗎?它有可能在未來大爆發嗎?它會在什麼時候噴發?它的噴發又會給地球造成什麼影響? 既然黃石火山是一座超級火山,這就意味著它在過去有過超強的噴發。根據地質學家的推測,黃石超級火山在最近210萬年以來有過三次大爆發。最近一次出現在65萬年前,再上一次出現在130萬年前,還有一次是在210萬年前。
  • 為什麼火山爆發會影響氣候?
    為什麼火山爆發會影響氣候?,當時這樣記載:由於火山爆發,火山塵四處瀰漫,在法國南部,太陽升到了地平線上17°時,人們一點兒看不到它。  1980年5月18日和25日,6月12日,7月22日,位於美國華盛頓州的聖海倫斯火山發生了
  • 為什麼有些火山會爆發,而另一些卻不會?爆發的條件需要哪些?
    關於火山爆發,我能想到的最有創意的解釋便是,這是大自然母親的個人煙花秀!更傾向於電影或幻想的人可能會把火山爆發與魔戒在末日山的大火中毀滅的那一刻聯想在一起!撇開笑話不談,火山爆發是一種迷人而危險的現象,它可以奪去生命並改變地球本身。
  • 超級火山噴發是否會導致人類毀滅?
    當這種情況到達一定嚴重程度,就可能會在火山內造成災難性的巖石破壞,從而觸發噴發。與此相吻合,2017年5月發表的一項研究發現,超級火山幾十年來一直在朝著爆發的方向積聚力量。 但是,困擾人的難題不是火山是否會爆發,而是會在什麼時候爆發、規模有多大。
  • 如果超級颶風遇上火山爆發會怎麼樣?或有致命性後果
    一些氣象學家和地質學家估計,風暴與火山的衝撞可能像兩頭怒火衝天的大猩猩:先是一番噪聲雷動、地動山搖,然後分道揚鑣。火山不可能減弱颶風的威力。「雖然火山爆發聲勢浩大,但仍難以和颶風的規模相比。」邁阿密大學大氣科學家戴維·諾蘭(David Nolan)指出,「颶風眼的半徑一般可達30英裡,但火山噴發物的直徑僅有1英裡左右(1英裡=1.6公裡)。」
  • 如果發生火山爆發,該怎麼辦?
    這些進步使人們有可能事先知道火山爆發的可能性,調查它們如何早已在地殼中表現出來。即使如此,爆發仍然會被激發而無法以任何方式進行補救。最近的火山爆發發生在夏威夷和瓜地馬拉。後者發生在6月3日星期日,火地島火山噴發,至今已有25人死亡,許多人仍然失蹤。這次噴發被宣布為1974以來最猛烈的一次。
  • 如果再次黃石火山爆發,人類會如何?科學家感到擔憂
    世界上最大的火山之一正準備爆發,被稱為黃石火山,它不是普通的火山,而是一個超級火山。如果黃石火山一旦爆發,結果將是毀滅性的。 但情況會有多糟?它如何影響整個世界?如何改變我們的天氣?
  • 我們能可靠地預測火山的爆發嗎?
    1994年也有類似 的情形,在紐幾內亞一次火山爆發前疏散了兩萬人,於是沒 有任何生命損失。還有個參考數字,公元79年維蘇威火山(Mount Vesuvius)。發毀滅龐貝古城時,估計死亡人數是 兩萬人;1815年,印尼坦布拉(Mouht Tambora)火山(現代 最大的火山)爆發時,則幾乎有十萬人喪生。
  • 新研究表明:地球自轉可能引發地震和火山爆發
    有點常識的人都知道,地球內部充滿巖漿,表面被不同的板塊覆蓋,這就導致了火山噴發和地震,但是發生這些現象的根本原因是什麼呢?研究義大利埃特納火山的科學家稱,地球自轉可能引發火山爆發和地震,一項新的研究檢驗了地球自轉和埃特納火山周圍活動的聯繫,表明地震活動與地球的旋轉軸有關,而地球自轉的速度與南北兩極並不完全一致,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相反,從太空看,地球的地理極點會像陀螺一樣繞著地球的旋轉軸旋轉。只有每6.4年,軸線才會完美地排列起來,直到地理極點遠離自轉軸,螺旋才重新開始。
  • 原創:超級火山爆發和全球氣候變暖有關聯嗎
    今日頭條上發表了一篇文章:「有跡象表明,這座超級火山正在甦醒,美國恐避無可避面」https://www.ixigua.com/a6477121362174411277/?utm_medium=feed_steam&utm_source=toutiao超級火山爆發湊巧的是,本人前不久也發表了一篇文章:「全球變暖的罪魁禍首
  • 冰島火山爆發
    圖片是霍魯赫朗(Holuhraun)火山噴發時一位攝影師Hordur Finnboga記錄的瞬間。火山爆發在冰島是很常見的事情,因為冰島上有太多的火山,或是沉睡中的,或是已經噴發過的。當火山噴發時,那是一股帶著極大能量的危險美麗,深深敬佩這些敢與這樣的自然現象近距離接觸的藝術家。所幸這次在2014年8月至2015年3月期間火山所噴發的情況沒有給周邊的民居和遊客帶來傷害,不像2010年在冰島南部的艾雅法拉火山爆發時的那般嚴重性。
  • 2020年太難了 黃石火山附近出現異常 會爆發嗎
    而科學家們認為地震發生在地殼的裂縫中,地殼板塊運動和火山活動造成的應力積聚到很大的水平。剛好沿著這些斷層的巖石在相互作用的下,最終導致這些斷層帶或者巖石出現滑落或破裂。地震波一旦到達地球表面,就會被感覺到,其實這種地震就像是我們說的自然現象狀態下的「塌陷地震」,當表面波會影響地面,地面可能會巨變,裂開、垂直、橫向移位等現象。由於地面運動主要是水平的,因此結構易受地震破壞。這就是為何黃石火山出現強震的原因。在前三次較強噴發之後,我們也說了科學界一直在近些對該火山的監測。
  • 黃石公園原來是個不定時炸彈,如果它的超級火山爆發,會怎樣?
    但是你知道嗎,正是在這些風景的背後隱藏著潛在的危機,因為黃石公園地下就存在一座超級火山。和地震相比,火山爆發更有可能成為全球性災難,這並不是因為火山爆發的規模達到能讓全世界的大陸都流淌著熔漿,而是因為火山爆發對地球環境條件產生的影響是深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