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明:信息科學中的原理,是不是應多一些在高中課程中探究,這還是越來越肯定的了(見熊璋教授觀點)。隨著技術智能化提高(比如華為路由器智能化便於家庭使用),一些原理我們可能也不好觸摸到,貌似在教學中意義也不大,其實也不盡然,科學原理還應是通過教學儀器或數理模型在學科教育中展現非常必要的一個方面,彰顯學科內涵,利於學生科學技術的素養與技能培育。
教科版涉及到IP和子網掩碼,因此我們專門進行通俗、分步講解,供老師們領會。
探討:如何把科學原理認知、體驗,讓學生容易接受是一個值得不斷研究的問題。
本期提供:劉晶 老師
子網掩碼是什麼?
1.概念:子網掩碼(subnet mask)又叫網絡掩碼、地址掩碼、子網絡遮罩,它是一種用來指明一個IP位址的哪些位標識的是主機所在的子網,以及哪些位標識的是主機的位掩碼。
子網掩碼跟IP位址一樣也是一組32位的二進位數。常用點分十進位表示。
2.用途:子網掩碼用來劃分IP位址的網絡ID(網絡號)和主機ID(網絡號)的。
3.方式:子網掩碼二進位格式的所有1對應IP位址的網絡ID,所有0對應IP位址的主機ID。
4.分類:
A類網絡的子網掩碼:255.0.0.0
B類網絡的子網掩碼:255.255.0.0
C類網絡的子網掩碼:255.255.255.0
註:255的二進位是數是8個位全是1,即:11111111
4.子網掩碼預設值
子網掩碼必須結合IP位址一起使用。以一個C類IP位址192.168.10.215為例,如下圖。
C類IP的前三個欄位為網絡地址,預設子網掩碼是255.255.255.0。
5.網絡ID計算
我們把IP位址和子網掩碼按「位與運算(1 and 0 即與運算值是0,1 and 1是1 )」,得到這個IP位址所在的網絡是192.168.10.0。
6.主機數計算
網絡中有主機數計算由主機ID的位數來決定,如:以上網絡一共可以有28=256臺主機。
當然裡面有兩個(以後說)特殊用途的IP,真正可以使用的子網掩碼為0的位數有28-2=254臺主機。
7.劃分子網方法
(1)為什麼要划子網?
現實中,如果我們一個區域網用不了254臺主機,為了合理利用IP位址,就可以對C類網絡進行子網劃分。
(2)借位(網絡ID向主機ID借位,主機ID段不再全是0)
以192.168.10.0網絡為例 ,如果我們把它劃分為4個子網,就要向主機ID部分借2個位當作子網ID。
於是,子網掩碼變為:
(3)子網數求法
如IP位址的子網數為4時,子網ID可以分別是00、01、10、11,即子網個數=2子網ID位數。
(4)主機數求法
每個子網中的主機個數=2主機ID位數。
(5)根據IP位址、子網掩碼求網絡ID
子網掩碼為255.255.255.192。我們把IP位址和子網掩碼作按位與運算得到這個IP位址所在的網絡是192.168.10.192。
(6)主機IP/網絡ID位數的表達格式
習慣上用 IP位址/網絡ID位數 的形式表示子網中的主機,如192.168.10.215/26。
(7)IP位於哪個子網判斷方法
四個子網的分配情況如下圖。很顯然192.168.10.215這個IP在子網4中。
附:老師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