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晶石,英文名稱為Spinel,與鑽石、紅藍寶石、祖母綠、貓眼並稱世界六大寶石。
因尖晶石顏色多呈紅色,與紅寶石相近,故而歷史上常被誤認為紅寶石,就連權威尊貴的王室也不能辨別。
王室的摯愛
黑王子紅寶石
說到歷史上著名的尖晶石,最最具有代表性的非「黑王子紅寶石」莫屬了,尖晶石一度被誤認為紅寶石也因此而來。
黑王子紅寶石總重約170克拉,據說產自阿富汗北部的巴達克山。歷史記載,它最早出現在十四世紀的西班牙,曾隸屬於摩爾人和西班牙國王。
1367 年,威爾斯親王愛德華(「黑王子」)作為戰爭的勝利品將其收入囊中,後被鑲嵌在大英帝國的王冠上。自此,許多後繼英王,包括亨利八世,都曾非常珍愛過這顆寶石。這顆寶石為他們帶來了好運,令國王們從火災、盜竊及二戰空襲中倖存下來。
黑王子紅寶石現存倫敦塔中,任時光流轉,歲月變遷,其依然不改高貴典雅,奢華大氣。
鐵木爾紅寶石
世界上最著名、最迷人並最富有傳奇色彩的紅色尖晶石是「鐵木爾紅寶石」。
寶石總重361克拉,原產於阿富汗,顏色為深紅色,沒有切面,只是自然拋光,幾乎沒有光澤,因而更具有寶石的自然之美。
或許是因為其擁有者太想跟隨這枚寶石流芳百世,自「鐵木爾紅寶石」的最初擁有者刻下了韃靼人的標記之後,隨後的多個擁有者們也相繼在其上留下了銘文。
1389年,鐵木爾在徵服印度新德裡時,獲得了這枚稀世珍寶,當他回到波斯時,這顆尖晶石也被帶到了撒馬爾罕。1447年,鐵木爾的兒子沙哈魯駕崩,鐵木爾的孫子兀魯伯即位,一位痴迷天文學和星相學的另類皇帝,第一次在「鐵木爾紅寶石」上刻上自己的名字。
1846年,英國殖民者徵服班賈布後,將當地大量的國家寶藏打包,悉數運回英國本土,自然也包括這枚現存倫敦白金漢宮的「鐵木爾紅寶石」。
葉卡捷琳娜二世大皇冠
葉卡捷琳娜二世是俄國歷史上第一位被稱為「大帝」的女皇,她原是德意志小國安哈特澤伯斯特的公主。1745年,她與17歲的皇儲彼得(即位後稱「彼得三世」)成親。
彼得三世即位後不得人心,1762年6月28日清晨,葉卡捷琳娜在她的情人和近衛軍軍官格裡高利 奧洛夫的擁護下發動政變,廢黜了彼得三世。9月22日,葉卡捷琳娜二世在莫斯科克裡姆林宮聖母大教堂加冕。
在加冕儀式上葉卡捷琳娜二世戴上了由天才宮廷珠寶匠波吉耶為她打造的奢華無比的大皇冠。大皇冠總共鑲嵌了2858克拉重的4836顆鑽石,其中裝飾冠頂的是世界上最大最漂亮的紅天鵝絨色尖晶石,重398.72克拉,被列為前蘇聯七大歷史名鑽之一。
長期以來寶石專家都認為這是一顆紅寶石,後來才發現原來是稀有的尖晶石。值得一提的是,它還是從北京購買的呢,1676年根據阿里赫塞·米克亥羅維奇的命令,俄國特使尼古拉·斯帕菲爾來訪中國,在北京用2672金盧布購買了這塊尖晶石。
四大名種
絕地武士
這裡的「絕地武士」並非《星球大戰》裡面的那個「絕地武士」,而是給某種特定顏色尖晶石的命名。2002年,GIA的寶石學家Vincent Pardieu對產於緬甸的,具有色彩濃鬱、純正、飽和度高、沒有任何暗色調的帶霓虹特徵的粉紅色尖晶石,命名為「絕地武士尖晶石」(Jedi Spinel)。
絕地武士,來源於GIA,發揚於中國,國際彩寶界並沒有嚴格地絕地武士的標準。包括GRS、GIA在內的所有國際檢測機構沒有對「絕地武士尖晶石」顏色的標準界定,一般的粉色尖晶石不能稱之為絕地武士。
嚴格地說,絕地應該是pinkish red 和reddish pink,並不是vivid pink,更準確的說法應該是紅粉或粉紅再加一點微微橙色調,三種色的混合色調,其中橙色調有助於提升寶石本身的明亮感,加上其擁有極高的鉻元素含量,同尖晶獨具的均質體特徵一起,讓寶石晶體呈現出高度的霓虹感和螢光感。
相比其他顏色的尖晶石,絕地武士的個頭較小,基本都是小顆粒為主。在市面上,超過1克拉的絕地武士十分少見,大部分都是切割後重0.5克拉左右的裸石。
馬亨蓋
馬亨蓋尖晶石,產自坦尚尼亞,是一種帶有霓虹觀感的粉色尖晶石。優質的馬亨蓋尖晶呈豔粉色,色飽和度高並略帶絲絨感。在坦尚尼亞,20世紀80年代曾於莫羅戈羅省(Morogoro)的馬通博(Matombo)和馬亨蓋(Mahenge)附近發現尖晶石。
馬亨蓋尖晶石顏色由粉色到紅色,它聚集了紅色、紫色、粉紅色、粉橙色、橙粉色、橙紅色、紅橙色色調,更有珍貴的霓虹效應,擁有頂級的電光色。極少見的天鵝絨光、絲絨光帶來的特殊晶質之美,便是馬亨蓋尖晶石最具有魅力之處。
如今,馬亨蓋地區基本處於絕礦狀態,而「馬亨蓋尖晶石」已成為珠寶商口中坦尚尼亞產粉紅色尖晶石的商業名稱。一直埋葬於紅寶石的光芒之下的尖晶石,終於迎來了可喜的回歸,不僅得到了人們的認可,馬亨蓋尖晶石更是價格一再上漲,成為人們追捧的對象。
抹谷紅
緬甸抹谷的鴿血紅紅寶石享譽世界,而抹谷紅尖晶石也神奇般地擁有著雞血紅般的色澤,不過顏色比絕地武士暗些。另外緬甸的火焰尖晶石則是正紅色調帶點橙,明亮的橙色使她像火焰一樣,所以比很多紅寶石要亮。這兩種尖晶石的價格可以參照馬亨蓋霓虹粉尖晶石。
抹谷紅尖晶石不僅顏色耀眼,光澤度也十分優秀,許多未經拋光的原石光澤趨於完美。因此,緬甸人民授予這種尖晶石「Nattwe」的神聖稱號,意為「靈魂光澤」,並喜愛在珠寶中鑲嵌入原始晶礦的緬甸尖晶石。
鈷尖晶
鈷尖晶石(Cobalt Spinel),顧名思義,是由鈷Co致色的尖晶石。鈷元素的存在決定了尖晶石中的藍色濃度——通常為藍色或者是一些帶有灰色調或者暗黑色調的藍色,並且最終決定其外觀的美麗程度。
如果是一顆不帶有灰色調的藍色鈷尖晶石與同級別的帶色調的品種比較的話,在價值上可能會出現大概10-100倍的差異!
通常來說,總是泛著灰色的藍色尖晶石是鐵致色的,另一種色澤濃到發黑的藍色尖晶石則是鋅尖晶石,而只有鈷尖晶石表現出漂亮濃鬱的藍色。
鈷尖晶昂貴的原因除了擁有漂亮的顏色外,最重要的原因還是稀少。目前已知產地為越南、斯裡蘭卡與坦尚尼亞,並且大多顆粒不大。
尖晶石價值
尖晶石產量多不值錢嗎?頂級尖晶石的產量其實並不多,稀有程度並不亞於頂級紅寶石,因為尖晶石的開採並不像紅藍寶般有明確的規律可循,所以幾乎沒有專門開採尖晶石的礦場,尖晶石大都是開採紅藍寶時偶然間獲得的,因為尖晶石和紅藍寶石是共生礦物。
2018年4月,在蘇富比的拍賣會中,一款重達15克拉的尖晶石耳環 ,預估價95萬-140萬港幣,最終以150萬港幣成交。
重達50.13克拉的Hope Spinel曾經在1917年被拍賣,當時的成交價是1060英鎊。時隔98年,它又創造了記錄,在2015年以96.25萬英鎊的價格被私人買家電話競拍。
莫臥兒王朝尖晶石項鍊,在佳士得日內瓦拍賣場估價為145萬~240萬瑞士法郎,成交價為457.9萬瑞士法郎,換成人民幣則則是3千多萬。
此外,許多國際著名珠寶商對尖晶石情有獨鍾。
威墨尖晶石
威墨珠寶的尖晶石,全部源於緬甸抹谷,具有色彩豔麗,顆粒飽滿,切工精緻等特徵。
威墨珠寶將天然精美的尖晶石融入到時尚流行的設計之中,給你一份精美時尚的同時,也增加一份收藏增值的保障。
威墨SURFACE系列之幾何項鍊,靈感源於現在的時尚女性多面精彩。生活中雅致悠然,工作中幹練睿智,社交中溫婉大方。多面的人生,成就了女性多樣的魅力,成就了世界的多樣精彩。愛她,就應該守護她的精彩人生,就呵護她的方方面面。
以18K黃金鑲嵌,重達1.35克拉,原產於緬甸的大顆粒紅色尖晶石,設計而成的幾何切割面項鍊,還不快快送給最愛的她。
註:本文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