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航北京飛洛杉磯航班突發火警
2019年3月4日晚,國航註冊號為B-2040的一架波音777-300ER飛機在執飛由北京前往洛杉磯的CA983航班途中,因後貨艙火情告警信息緊急備降俄羅斯阿納德爾機場。飛機執行緊急撤離程序,機上十個滑梯全部釋放,全部乘客與機組人員均通過滑梯安全撤離至阿納德爾機場候機樓。
著陸後經檢查,飛機後貨艙內一切正常,無過火痕跡,初步判斷為飛機後貨艙煙霧探測系統誤告警(虛警)。隨後,國航通過官博證實了這一消息並緊急派出飛機前往俄羅斯進行旅客的後續運輸工作。
虛驚一場後
很多網友
對貨艙防火系統的誤告警現象
產生疑問
今天飛寶為你一一解答
貨艙防火系統的誤告警現象是否屬於飛機的設計缺陷?
由於煙霧探測器無法精準識別飛機貨艙裡灰塵顆粒與煙霧顆粒,因此,民用飛機的貨艙煙霧探測系統的誤告警現象是非常普遍的,根據民航局統計,100次飛機火警信號中才可能出現1次真實火情,這並非飛機的設計缺陷。
此外,單從飛機設計的角度而言,飛機所有關鍵系統都會保持足夠的冗餘度,也就是說,即使一個關鍵系統故障了,也會有備用的應急系統作為補充,由於關鍵系統和應急系統同時失效概率極小,因此,我們可以認為飛機不會因為關鍵系統失效導致飛機失事。
但唯獨火災,由於火勢無法量化,沒有哪個飛機製造商可以承諾飛機能夠承受什麼程度的火情,承受多少時間。為了防止著火帶來的毀滅性災難,飛機防火系統的最初設計理念即「寧可誤報一千,不可放過一個」。
既然飛機貨艙防火系統
常出現誤告警的現象
為什麼機組人員不能先確認
是否存在真實火情再決定備降?
這是因為大型客機的貨艙被局方定義為C級貨艙,具有飛行員可操縱的固定式滅火系統,當貨艙探測到煙霧時,會向機組提供告警,由飛行員釋放滅火劑進行滅火,為了創造阻燃環境,貨艙多為密閉空間,C級貨艙不允許機組人員直接進入。
另一方面,飛行員只有通過貨艙煙霧探測系統的告警信息判斷火警,並不能判斷火警是真的還是假的,飛機在設計之初也沒打算為機組人員提供真假告警的判斷,要求只要煙霧探測器告警生效,都應該以最高的安全原則,全部作為真火情處理。
有什麼辦法可以優化飛機貨艙的煙霧探測系統
保證安全的同時減少誤告警呢?
有效防止貨艙虛警率一直是防火系統設計師們最為關注的問題。
防止煙霧探測器誤告警的方法:
♦ 一是採用更先進的探測器
♦ 二是設計更合理的探測器告警控制邏輯
現役大多數飛機的貨艙煙霧探測系統均採用傳統的光電式煙霧探測器,區分煙霧顆粒與普通灰塵顆粒的能力較差。隨著我國航空工業的迅速發展,防火系統設計技術也日趨成熟。C919飛機的貨艙煙霧探測器為全新的被動式光電型煙霧探測器,採用雙波長煙霧探測技術,與傳統光電式煙霧探測器相比,重量更輕、可靠性更高,並且能夠更有效區分煙霧顆粒和其他灰塵顆粒。
探測器控制邏輯方面,C919飛機的貨艙煙霧探測系統通常採用雙通道架構,使用不同的電源供電和不同的通信線路。當貨艙煙霧探測系統功能正常時,系統採用「與」邏輯,即至少兩個煙霧探測器探測到煙霧時系統認為該區域發生煙霧狀況,從而降低虛警率;當只有一個通道有煙霧探測器故障時,該探測通道失效,系統自動切換為「或」邏輯,隔離發生故障的探測通道,正常通道的任何一個煙霧探測器探測到煙霧時系統即認為該區域發生煙霧狀況並向駕駛艙告警,從而提高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