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周刊:史上百幅最有影響力照片集

2021-01-11 湖南在線

日前,《時代周刊》公布了世界攝影史上最有影響力的100張照片名單,並探索這100張照片是如何改變世界的。用戶可在網絡互動視覺博物館中瀏覽全部100張照片,以及通過各種文獻材料和多達20部紀錄片短片了解到許多照片背後不為人知的故事。除了可通過網絡進行瀏覽外,時代周刊還將以出版一本攝影集的方式來讓人們更多地了解這些攝影作品。

下面就讓我們來回顧和欣賞下時代周刊評選出的史上百幅最具影響力的攝影作品吧(按照拍攝年代順序排列)。

勒古拉斯的窗口景象|View from the Window at Le Gras

尼埃普斯(Joseph Nicéphore Niépce),1826

林蔭道寺院|Boulevard du Temple

路易斯·達蓋爾(Louis Daguerre),1839

死亡陰影之谷|The Valley of the Shadow of Death

羅傑·芬頓(Roger Fenton),1855

亞伯拉罕·林肯|Abraham Lincoln

馬修·布雷迪(Mathew Brady),1860

教堂巖,優勝美地|Cathedral Rock, Yosemite

卡爾頓·沃特金斯(Carleton Watkins),1861

安提塔姆戰場上的死者|The Dead of Antietam

Alexander Gardner,1862

奔跑的馬|The Horse in Motion

愛德華·麥布裡奇(Eadweard Muybridge),1878

強盜窩,59½桑樹街|Bandit's Roost, 59½ Mulberry Street

Jacob Riis,circa 1888

威廉倫琴女士的手|The Hand of Mrs. Wilhelm Röntgen

Wilhelm Conrad Röntgen,1895

池塘月色|The Pond-Moonlight

愛德華·史泰欽(Edward Steichen),1904

消失的種族|The Vanishing Race

愛德華·柯蒂斯(Edward S. Curtis),1904

統艙|The Steerage

阿爾弗雷德·斯蒂格裡茨(Alfred Stieglitz),1907

紗廠女孩|Cotton Mill Girl

劉易斯·海因(Lewis Hine),1908

盲婦|Blind

保羅·斯特蘭德(Paul Strand),1916

砌磚工|Bricklayer

奧古斯特·桑德(August Sander),1928

海牙|The Hague

埃裡克·薩洛蒙(Erich Salomon),1930

聖拉扎爾車站背後|Behind the Gare Saint-Lazare

亨利·卡蒂埃-布列松(Henri Cartier-Bresson),1932

摩天樓頂上的午餐|Lunch Atop a Skyscraper

Unknown,1932

穿浣熊毛皮外套的夫婦|Couple in Raccoon Coats

James VanDerZee,1932

尼斯湖水怪|The Loch Ness Monster

Unknown,1934

移居的母親|Migrant Mother

多羅西亞·蘭格(Dorothea Lange),1936

倒下的士兵|The Falling Soldier

羅伯特·卡帕(Robert Capa),1936

佩克堡大壩|Fort Peck Dam

瑪格麗特·伯克-懷特(Margaret Bourke-White),1936

興登堡災難|The Hindenburg Disaster

薩姆·希爾(Sam Shere),1937

上海南站·日軍空襲下的兒童|Bloody Saturday

王小亭(H.S. Wong),1937

溫斯頓·邱吉爾|Winston Churchill

尤素福·卡什(Yousuf Karsh),1941

悲傷|Grief

德米特裡·巴爾特曼茨(Dmitri Baltermants),1942

美國哥德式|American Gothic

戈登·帕克斯(Gordon Parks),1942

貝蒂·格拉布爾|Betty Grable

Frank Powolny,1943

在華沙投降的猶太男孩|Jewish Boy Surrenders in Warsaw

Unknown,1943

評論家|The Critic

維加(Weegee),1943

諾曼第登陸日|D-Day

羅伯特·卡帕(Robert Capa),1944

硫磺島上升起星條旗|Flag Raising on Iwo Jima

喬·羅森塔爾(Joe Rosenthal),1945

國旗飄揚在柏林國會大廈之上|Raising a Flag over the Reichstag

葉甫蓋尼·哈爾岱(Yevgeny Khaldei),1945

長崎上空的蘑菇雲|Mushroom Cloud Over Nagasaki

Lieutenant Charles Levy,1945

勝利之吻|V-J Day in Times Square

阿爾弗雷德·艾森斯塔特(Alfred Eisenstaedt),1945

甘地和紡車|Gandhi and the Spinning Wheel

瑪格麗特·伯克-懷特(Margaret Bourke-White),1946

原子的達利|Dalí Atomicus

菲利普·哈爾斯曼(Philippe Halsman),1948

貝比出局|The Babe Bows Out

Nat Fein,1948

鄉村醫生|Country Doctor

尤金·史密斯(W. Eugene Smith),1948

卡梅洛特|Camelot,Hy Peskin,1953

紐奧良有軌電車|Trolley—New Orleans

羅伯特·弗蘭克(Robert Frank),1955

與大象共舞|Dovima with elephants

理察·阿維頓(Richard Avedon),1955

艾米特·提爾|Emmett Till

David Jackson,1955

牛奶皇冠|Milk Drop Coronet

哈羅德·艾格頓(Harold Edgerton),1957

英勇的遊擊隊員|Guerillero heroico

阿爾貝託·柯達(Alberto Korda),1960

建築案例研究第22號,洛杉磯|Case Study House no. 22, Los Angeles

Julius Shulman,1960

躍向自由|Leap into Freedom

Peter Leibing,1961

聖誕之夜(快樂俱樂部)|Nuit de Noël (Happy Club)

馬裡克·斯蒂貝(Malick Sidibè),1963

阿拉巴馬州伯明罕|Birmingham, Alabama

查爾斯·摩爾(Charles Moore),1963

甘迺迪遇刺第313幀|JFK Assassination, Frame 313

亞伯拉罕·澤普魯德(Abraham Zapruder),1963

枕頭大戰|The Pillow Fight

哈裡·本森(Harry Benson),1964

穆罕默德·阿里 vs 索尼·利斯頓|Muhammad Ali vs. Sonny Liston

尼爾·雷佛(Neil Leifer),1965

十八周的胎兒|Fetus, 18 weeks

倫納特·尼爾森(Lennart Nilsson),1965

入侵布拉格|Invasion of Prague

約瑟夫·寇德卡(Josef Koudelka),1968

黑權禮|Black Power Salute

約翰·多米尼斯(John Dominis),1968

地出|Earthrise

威廉·安德斯(William Anders), NASA,1968

比亞法拉的白化病男孩|Albino Boy

Biafra,Don McCullin,1969

登月者|A Man on the Moon

尼爾·阿姆斯特朗(Neil Armstrong), NASA,1969

肯特州立大學槍擊案|Kent State Shootings

John Paul Filo,1970

風中的傑奎琳|Windblown Jackie

羅恩.加萊拉(Ron Galella),1971

戰爭的恐懼|The Terror of War

黃功吾(Nick Ut),1972

慕尼黑慘案|Munich Massacre

Kurt Strumpf,1972

阿連德的最後一戰|Allende's Last Stand

Luis Orlando Lagos,1973

火災逃生墜落|Fire Escape Collapse

斯坦利·福爾曼(Stanley Forman),1975

索韋託起義|Soweto Uprising

Sam Nzima,1976

沒有笑容的小船|Boat of No Smiles

艾迪·亞當斯(Eddie Adams),1977

無題劇照#21|Untitled Film Still #21

辛蒂·雪曼(Cindy Sherman),1978

Molotov Man

蘇珊·梅塞拉斯(Susan Meiselas),1979

在緊閉大門後|Behind Closed Doors

唐娜·費拉多(Donna Ferrato),1982

雌雄同體(6男+6女合成)|Androgyny (6 Men + 6 Women)

南茜·伯森(Nancy Burson),1982

麥可·喬丹|Michael Jordan

Co Rentmeester,1984

無題(牛仔)|Untitled (Cowboy)

理察·普林斯(Richard Prince),1989

愛滋之臉|The Face of AIDS

Therese Frare,1990

黛米·摩爾|Demi Moore

安妮·萊博維茨(Annie Leibovitz),1991

波士尼亞|Bosnia

Ron Haviv,1992

索馬利亞饑荒|Famine in Somalia

詹姆斯·納切威(James Nachtwey),1992

禿鷹與飢餓的孩子|Starving Child and Vulture

凱文·卡特(Kevin Carter),1993

創生之柱|Pillars of Creation

NASA,1995

第一張手機照片|First Cell-Phone Picture

Philippe Kahn,1997

99美分|99 Cent

安德烈亞斯·古爾斯基(Andreas Gursky),1999

衝浪的河馬|Surfing Hippos

Michael Nichols,2000

墜落的人(世貿中心)|Falling Man

Richard Drew,2001

戴頭罩的男人(Abu Ghraib監獄)|The Hooded Man

Sergeant Ivan Frederick,2003

棺材禁令|Coffin Ban

Tami Silicio,2004

搬運死亡大猩猩|Gorilla in the Congo

Brent Stirton,2007

戰情室|The Situation Room

皮特·蘇扎(Pete Souza),2011

朝鮮|North Korea

David Guttenfelder,2013

奧斯卡自拍|Oscars Selfie

Bradley Cooper,2014

敘利亞3歲小難民艾蘭·庫爾迪|Alan Kurdi

Nilüfer Demir,2015

相關焦點

  • 攝影史上各種「第一」的20幅照片
    除了是第一幅月亮照片外,也被視為第一幅天文攝影作品。但照片看起來似乎很破爛。照片攝於1886年,圖中的是美國棒球隊Boston Beaneaters的合照,上排最左邊名叫Charles Radbourn的人,正舉起中指送給了對陣球隊New York Giants,是最早有不文手勢的照片。
  • 《時代周刊》評出「攝影誕生以來最有影響力的100張照片」_鳳凰網
    《時代周刊》邀請到來自全世界的策展人、歷史學家、圖片編輯等組成選片專家團,選出了攝影誕生以來最有影響力的100張照片。「第一張手機照片First Cell-Phone Picture」by Philippe Kahn, 1997
  • 《晨曦集》:從楊振寧的幾幅照片談起
    打開一看,裡面都是楊先生準備用作插圖的照片,總共30多幅。照片都很珍貴,看得出,楊先生選擇這些照片,重在反映幾十年來他與中國的聯繫。雖然,他為每一幅照片加上了幾句說明文字,但是我想,普通讀者大概很難從這些簡短的說明了解圖片背後的故事吧。
  • 鍾南山、石正麗、張永振入選時代周刊2020年具影響力100人
    本文作者:Karwai 轉載留言即可近日,時代周刊(TIME)發布了評選的2020年全球100位最具影響力的人物。其中,由於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的傑出成就與貢獻,鍾南山院士、石正麗研究員以及張永振教授被評為2020年全球最具影響力100人。
  • 《時代周刊》盤點百年百名「封面女性」 屠呦呦位列其中
    本文信息來自:北京大學、GQ 據《時代周刊》,中國科學家、北大校友屠呦呦近日入選《時代周刊》100位最具影響力女性人物榜(100 WOMEN OF THE YEAR)。
  • 登上《時代》周刊川普卻被黑出翔
    美國最火的超級英雄蝙蝠俠的對手裡,就有一個「雙面人」,也是一半臉亮、一半臉黑,那可是個精神分裂、心狠手辣的大反派啊。要是說光揪著封面照片說事,可能有些偏頗,但在南希·吉布斯寫的頒獎詞中,也滿是對川普的不滿和諷刺。頒獎詞開始就說:我們希望找到的是對這一年「最具影響力」的人,不論這影響是好的還是壞的。那麼對於今年當選年度人物的唐納·川普,評價他的影響力是好是壞,人們也有極其深刻的不同意見。
  • 史上最受爭議照片一覽(圖)
    國內一些小報不僅轉發了來自美國《世界新聞周刊》這條奇聞,還配發了這具木乃伊的照片,照片上木乃伊裸露的腹部高高隆起。後此則新聞被證實為假新聞。3個月(當然這幅照片還有擺拍之嫌)。在這幅令人目瞪口呆的照片上,只見兩名身穿白衣的考古人員正在一個坑內進行挖掘,而裡面躺著的竟是一個巨大的「人體遺骸」。這個「巨人遺骸」至少有10米長。這些電子郵件還介紹稱,遺骸是由美國國家地理協會的考古小組秘密挖掘出來的,並被政府列為絕對機密。一些媒體隨即也上了當,報導了這起「秘聞」。
  • 美國國家地理雜誌百年來的百幅經典照片(值得收藏)
    另外,他拍下的連續性的照片 「騎手和奔跑的馬」 成為人類史上第一部「電影」,這部「電影」 實際上是將一系列照片放在一起運行,從而產生移動的效果。他的開創性工作和重大的發明的結果,終於引領人們跨入了「電影和電影攝像的時代 」。
  • NASA的好奇號公布史上最高清火星全景照片
    NASA的好奇號探測器自2012年登陸以來,拍攝了很多令人驚嘆的火星照片。但它最新公布的照片比其他所有照片都要精細。 史上最高清火星全景照片 好奇號於2019年11月24日至12月1
  • 史上最貴照片:Peter Lik650萬美金的《魅影》
    Peter Lik 《魅影》2011年,Andreas Gursky的攝影作品《萊茵河2號》曾經以430萬美金在佳士得拍出,自此成為了最貴的一幅照片。而這一紀錄卻被打破了。澳大利亞攝影師Peter Lik拍攝於美國羚羊谷的攝影作品《魅影》(Phantom)以650萬美金的高價成交,榮登史上最貴照片寶座。 Peter Lik是一位澳大利亞攝影藝術家,以其自然及全景風景照而聞名。Lik1959年出生於墨爾本,他的父母在二戰後從捷克移居澳大利亞。
  • Halsey 登上《時代周刊》封面!
    近日,超生代女歌手Halsey以意見領袖的身份登上《時代周刊》(Time Magazine)新一期的封面。 同時她還被《時代周刊》評選為當下全球最具影響力的一百人。
  • 巴倫周刊:蓋茨夫婦登頂全球最有影響力捐贈榜
    【搜狐IT消息】12月8日消息,據華爾街日報報導,《巴倫周刊》近日評選出了2010年全球最有影響力的25位捐贈者,蓋茨夫婦排名第一。  去年該基金會在《巴倫周刊》(Barron's)最有影響力捐贈者中只排名第七,即使該基金會340億美元的資產高於其他所有基金會。儘管蓋茨基金會同時有一些要緊的大事要做,其中包括研發愛滋病疫苗,但回報也得是數年以後的事了。領先於蓋茨夫婦的六位慈善家即將很快獲得較大的回報。對我們來說,這就是影響。  比爾和梅琳達•蓋茨目前正在產生影響。
  • 20張史上第一的照片 見證人類與攝影發展奇蹟
    【史上第一幅月亮照片(天文照片)】除了是第一幅月亮照片外,也被視為第一幅天文攝影作品,但照片看起來似乎很慘。 【史上第一張太陽照片】 【史上第一幅航拍照片(空中拍攝照片)】【史上第一幅閃電照片】來自「海盜1號」探測器拍攝的第一幅火星照片,拍攝於1976年7月20日,其原定任務就是拍攝火星表面的高像素照片,研究火星的大氣層與表面結構,以探索是否有火星生命的存在。
  • 時代周刊看不下去了,發了最震撼的一張封面!狠狠打了川普的臉
    在大半年之前,大家應該都從來沒有想過美國會成為世界上疫情最嚴重的國家,可現在828萬確診這個數字擺在眼前,甚至這個數字都有可能是經過美化的,很多人都還沒來得及檢驗,就已經去世了。
  • 最新一期《時代》周刊封面,寫滿了密密麻麻的絕望!
    這就是最新一期的《時代》周刊的封面,封面中間,是一行很小的紅字:一年來發生在美國的槍擊暴力。想來時代周刊的編輯們,應該正處於一種絕望中。在美國,死幾個人都是大事;但現在隔不上幾天,美國總要發生一起類似的屠殺,而且規模越來越大。震驚、哀痛之後,則是美國社會的無奈和麻木。這似乎成了一種宿命,無法改變!
  • 當今世界最有影響力的歌手之一:泰勒·斯威夫特
    作為當今世界最有影響力的歌手之一,她以創作敘述個人生活的歌曲而聞名,並以此受到了眾多好評。泰勒出生並成長於賓夕法尼亞州,14歲時舉家搬到了音樂之鄉田納西州納什維爾,由此投身於鄉村音樂事業,她與大機器唱片籤約,並成為了索尼/聯合電視音樂出版籤約的最年輕的藝人。
  • 河南新安七旬老人郭炳文:百幅獅虎圖為國慶獻禮
    中國經濟周刊-經濟網訊 (郭振華) 9月25日,郭炳文「百幅獅虎圖慶祝新中國成立據郭炳文介紹,《醒獅》是他最引以為豪的作品之一,是有感於新中國成立七十周年而做,這幅畫匯集了他心中對祖國所有的自豪與祝福之情。
  • 史上最受爭議照片:深海美人魚[組圖]
    這是一艘正在執行聲納探測的美國潛艇,所拍攝到的美人魚照片。這些問題中,最能抓人眼球的當屬「人類是否曾經登上過月球」。 「20世紀最大騙局」?1969年7月16日,美國「阿波羅11號」在全世界的關注下開始了月球之旅。美國東部時間7月20日下午4點18分,美國太空人尼爾阿姆斯特朗踏出了人類在月球上的第一步,他的那句「個人的一小步,人類的一大步」隨之傳遍世界。
  • 解讀時代周刊封面,「就算拜登贏了,他管理的也是川普的美國 」
    美國時代周刊是屬於美國老牌的刊物,能登上封面的人物或者事件都是起碼在一段時間內有相當影響力的,近期時代周刊有兩次較為明顯的改動來配合美國大選。 第一次是在10月22日,在公布的設計裡面,外輪廓依舊是紅色的外邊,而時代周刊卻一反常態,首次將他們的logo字母【TIME】改成了【VOTE】,據悉這是上百年來首次替換其logo,其中畫面中紗巾也是畫有投票箱的圖案,鼓勵人們去參加投票。
  • 20幅記錄歷史的黑白照片,沒有一絲色彩,卻足夠震撼人心
    引發人們對水怪探索最著名的照片之一《尼斯湖水怪》,事實上,這張照片是在1934年,由一位英國醫生偽造拍攝而成 這幅英國首相邱吉爾的黑白攝影,被譽為最精彩的人物攝影之一,於1941年拍攝,面對鏡頭邱吉爾顯示出慍怒的神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