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南山、石正麗、張永振入選時代周刊2020年具影響力100人

2020-09-24 生命科學前沿

本文作者:Karwai 轉載留言即可

近日,時代周刊(TIME)發布了評選的2020年全球100位最具影響力的人物。其中,由於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的傑出成就與貢獻,鍾南山院士石正麗研究員以及張永振教授被評為2020年全球最具影響力100人。以下,為時代周刊對他們的評語:

鍾南山

鍾南山院士是一名經驗豐富的流行病學家和醫師,一直擔任中國新冠肺炎疫情調查專家組組長。如今,鍾南山已成為中國遏制疫情蔓延的公眾形象

在訪問武漢後,鍾南山坦率地談到了人與人之間的傳播,並提出了基於證據的預防和控制措施,以控制疾病。作為一名值得信賴的醫生,他非常有效地用事實平息公眾的恐懼和焦慮,並促進社區對公共衛生措施的支持

鍾醫生的敬業、誠信、學術和專業成就,以及與國際社會分享中國成功的控制努力和治療方案,贏得了人們的認可。9月8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向鍾南山授予了共和國最高榮譽勳章,表彰他為中國抗擊疫情作出的重大貢獻。

石正麗

今年1月,由石正麗領導的第一批科學小組成功分離出了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這種病毒對科學界來說是新發現的,但作為一名長期研究冠狀病毒的專家,石正麗很清楚它來自於蝙蝠。

2003年,另一種冠狀病毒(SARS-CoV)引發了非典疫情。為了找到它的起源,石正麗和她的同事們前往中國西南部的洞穴。在那裡,她們發現蝙蝠感染了類SARS-CoV病毒。而在接下來的幾年裡,石正麗團隊繼續深入挖掘了更多的洞穴,並發現了更多的蝙蝠冠狀病毒。

2015年,石正麗和她的同事警告說,另一種蝙蝠冠狀病毒可越過物種屏障,造成嚴重破壞只是時間問題。僅僅5年後,新冠病毒的爆發證明了她是對的。川普政府攻擊石正麗和武漢病毒所,暗指該研究所應對此次大流行負責。但這一指控不僅毫無根據,而且十分危險

如果我們想在未來幾年阻止更多冠狀病毒對人類的毀滅,像石正麗這樣的科學成就和遠見則正是我們所需要的

張永振

COVID-19大流行是一場全球性的災難,但原本情況會比現在更糟,最初阻止災難進一步擴散的便是張永振和他領導的研究小組。張永振團隊在第一批病例出現幾天後,就公布了第一批SARS-CoV-2的基因組序列。這些數據使世界各地的科學家最早在1月份就開始開發檢測病毒的測試方法。結果,中國和其他國家穩步縮小了感染和診斷之間的差距,幫助拉平了這條曲線,並在這個過程中挽救了無數條生命

張永振團隊之所以能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進行研究,是因為他們建立了一個非凡的疾病監測網絡,用以檢測新出現的流感毒株和冠狀病毒。

他們的工作構想了一個協作、相互聯繫的公共衛生集體的可能性,並闡明了仍然存在的差距。而現在應由國際社會發揮這一潛力,在新冠病毒和下一次大流行有機會開始之前阻止它們。

相關焦點

  • 鍾南山、石正麗、張永振入選2020年全球最具影響力100人
    發布了評選的2020年全球100位最具影響力的人物。>榜單)以及張永振教授(入選先鋒榜單)被評為2020年全球最具影響力100人。以下,為時代周刊對他們的評語:鍾南山鍾南山院士是一名經驗豐富的流行病學家和醫師,擔任中國新冠肺炎疫情調查專家組組長。
  • 張永振教授、李蘭娟院士獲評Nature雜誌2020年度人物
    來源:Hanson臨床科研12月14日,最知名的生物學期刊《自然》(Nature)雜誌公布了2020年度人物。中國科學家李蘭娟院士和張永振教授入選。2020年更因為突發的新冠疫情而與歷年都不同。1月3日,張永振在上海公共衛生臨床中心的實驗室收到了病原體樣本,經過40個小時的工作,1月5日凌晨,團隊成員Chen, Yan-Mei通知張永振,該病毒與SARS有關。張永振立即通知上海市衛生部門,並將數據上傳到國家生物技術信息中心。NCBI處理後等待張永振授權正式上傳。
  • 科學家是什麼時候發現新冠可能「人傳人」的?
    本屆ICG大會上,石正麗也將做主題演講,歡迎和放大燈團隊一起緊跟議程,關注石正麗的演講。張永振:我們何時能像天氣預報那樣預測疫病爆發?與張文宏、石正麗、高福等人不同,在疫情期間,復旦大學附屬上海公共衛生臨床中心張永振教授相對低調,受到公眾關注不多。
  • Nature發布2020十大科學人物榜單,李蘭娟、張永振上榜
    被新冠疫情貫穿的 2020 年已接近尾聲。這一年以抗疫為 「主旋律」,佩戴口罩成為 「新常態」。12 月 15 日,國際權威科學雜誌 Nature 發布了 2020 年度影響科學界的十大人物榜單。在 Nature 評選出的十大人物中有 7 人在本年度做出了與新冠病毒相關的驚人發現或在抗擊新冠疫情過程中發揮了關鍵的作用,其中包括中國工程院院士、傳染病診治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李蘭娟,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傳染病預防控制所研究員張永振
  • 李蘭娟張永振入選《自然》2020年十大科學人物
    >12月16日,《自然》公布了包括中國流行病學家李蘭娟和中國病毒學家張永振在內的影響2020年科學事件的十大人物,這十人由《自然》從重大科學事件中選出。「在新冠肺炎疫情肆虐世界的這一年裡,《自然》從全球選出了參與2020年最重大科學事件的幾位人物。」
  • 《時代周刊》盤點百年百名「封面女性」 屠呦呦位列其中
    本文信息來自:北京大學、GQ 據《時代周刊》,中國科學家、北大校友屠呦呦近日入選《時代周刊》100位最具影響力女性人物榜(100 WOMEN OF THE YEAR)。
  • 時代周刊:史上百幅最有影響力照片集
    日前,《時代周刊》公布了世界攝影史上最有影響力的100張照片名單,並探索這100張照片是如何改變世界的。用戶可在網絡互動視覺博物館中瀏覽全部100張照片,以及通過各種文獻材料和多達20部紀錄片短片了解到許多照片背後不為人知的故事。除了可通過網絡進行瀏覽外,時代周刊還將以出版一本攝影集的方式來讓人們更多地了解這些攝影作品。
  • 《時代周刊》評選出2020年全球十佳歌曲
    今日《時代周刊》(Time)評選出了2020年全球十佳歌曲,這些歌曲你是否都聽過呢?歷史上Kpop入選該榜單的只有PSY(12年)和少女時代(13年),Stray Kids成為第一個入榜的韓國男團。
  • 臺灣同志先驅祁家威入選《時代周刊》百大影響人物
    9月23日消息,美國《時代周刊》(Time)雜誌公布百大影響人物。其中,受華人同志群體關注的是,臺灣同志先驅人物祁家威入選百大影響人物。
  • IAP喜報 《大氣科學》入選2016期刊數字影響力100強
    「2016期刊數字影響力100強」遴選結果發布在2016年中國(武漢)期刊交易博覽會上,我所主辦的《大氣科學》入選「2016期刊數字影響力100
  • 我國完成首次火星探測任務無線聯試;屠呦呦入選《時代周刊》女性人物榜丨科技早新聞
    【今日封面】3月10日上午,中科院「探索一號」船搭載「深海勇士」號載人潛水器,在三亞崖州灣科技城南山港碼頭啟航,赴西太平洋等海區執行2020年首個科考航次任務。圖為航拍「探索一號」船駛離三亞崖州灣科技城南山港碼頭。駱雲飛 攝
  • 《自然》公布2020科學界十大人物 兩中國科學家入選
    中新網12月16日電 據俄羅斯衛星網報導,15日,《自然》雜誌網站發布2020年度科學界十大人物名單,其中包括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譚德塞,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傳染病預防控制所研究員張永振,中國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學傳染病診治國家重點實驗室教授
  • 《自然》公布2020科學界十大人物,兩位中國科學家入選
    據俄羅斯衛星網報導,15日,《自然》雜誌網站發布2020年度科學界十大人物名單,其中包括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譚德塞,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傳染病預防控制所研究員張永振,中國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學傳染病診治國家重點實驗室教授李蘭娟等人。
  • 《自然》公布2020年度科學界十大人物 兩中國科學家入選
    據俄羅斯衛星網報導,12月15日,《自然》雜誌網站發布2020年度科學界十大人物名單,其中包括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譚德塞,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傳染病預防控制所研究員張永振,中國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學傳染病診治國家重點實驗室教授李蘭娟等人。
  • 僅兩位運動員入選,中國女排一姐無緣
    僅兩位運動員入選,中國女排一姐無緣。福布斯已經公布了2020年中國名人榜,中國體壇僅武磊和張偉麗兩位運動員入選,其中張偉麗排名第26位,武磊排名第57位,值得注意的是,武磊去年也入圍了,排在第55位。其餘的基本上都是歌手或者影視明星,單從這份榜單就可以看出現在的中國體壇已經沒有那種影響力非常大的運動員了。
  • 《時代周刊》評出「攝影誕生以來最有影響力的100張照片」_鳳凰網
    《時代周刊》邀請到來自全世界的策展人、歷史學家、圖片編輯等組成選片專家團,選出了攝影誕生以來最有影響力的100張照片。「墜落的人Falling Man」by Richard Drew, 2001
  • 《自然》2020年度科學界十大最具影響力人物,中國專家入選
    據外媒報導,當地時間15日,《自然》雜誌網站發布了其評選的2020年度科學界十大最具影響力人物名單,兩位來自中國,分別是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傳染病所研究員張永振和傳染病診治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中國工程院院士李蘭娟。
  • 「阿爾法狗」之父入選百大影響力人物:AI攻克圍棋提早十年
    「阿爾法狗」之父入選百大影響力人物:AI攻克圍棋提早十年 澎湃新聞記者 李瓊 綜合報導 2017-04-21 17:39
  • 久未露面的石正麗再次發聲:絕非人造!
    儘管官方多次否認,由於至今未能找到確切來源,不少人的疑慮一直未能打消。甚至,連最具權威的鐘南山都公開表示,病毒不一定源自中國。嚴峻的疫情下,武漢病毒所一直處在風口浪尖。說不清道不明的原因,有關該所的各種傳聞不斷。作為一個具有權威的科研機構,為何深陷旋渦無法自拔?病毒所飽受質疑,石正麗卻選擇遠離公眾與媒體。
  • 石正麗嚴詞駁斥病毒洩漏指控:川普「欠我們一個道歉」
    美國《科學》周刊網站7月24日發表題為《處於新冠肺炎起源論核心的中國科學家說,川普「欠我們一個道歉」》的報導,在這篇報導中,武漢病毒研究所研究員石正麗回答《科學》雜誌一系列關於新冠病毒來源和研究所工作的問題。報導內容編譯如下:石正麗外號「蝙蝠女俠」,她是武漢病毒研究所蝙蝠攜帶型冠狀病毒研究小組的負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