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從何時開始,病毒來自研究所的消息開始喧囂塵上。儘管官方多次否認,由於至今未能找到確切來源,不少人的疑慮一直未能打消。
甚至,連最具權威的鐘南山都公開表示,病毒不一定源自中國。
嚴峻的疫情下,武漢病毒所一直處在風口浪尖。
說不清道不明的原因,有關該所的各種傳聞不斷。作為一個具有權威的科研機構,為何深陷旋渦無法自拔?
病毒所飽受質疑,石正麗卻選擇遠離公眾與媒體。日前,久未露面的石正麗終於走到了公眾面前,回應了她可以回答的質疑。
其中最大的質疑就是病毒是否來自研究所。儘管這個話題早已不是什麼新鮮事,但石正麗似乎必須要明確面對。
南都的一篇報導說:面對公眾,石正麗明確澄清,新型冠狀病毒絕對非人造。
她此次表態是在3月9日晚8時,一場「2020科學抗疫」的 系列科普公益直播活動第二期開播中。
活動主辦方是首都醫科大學校長饒毅等人發起的「智識學研社」與騰訊,而嘉賓正是石正麗。
媒體說:這是她自疫情發生以來,首次面向觀眾對新型冠狀病毒相關情況進行科普講解。
石正麗在直播中說,在2003年SARS冠狀病毒傳播時,香港科學家在廣東的市場關閉之前,成功採集了樣本,很快發現了和SARS冠狀病毒同源性達99.7%的病毒中間宿主,而隨後,學界花了8年時間找到了該病毒的源頭宿主是蝙蝠。
石正麗表示,在新型冠狀病毒的溯源中,因為華南海鮮市場的關閉,採集野生動物樣本的環節已經缺失。在此情況下,她認為,尋找新冠病毒中間宿主,一是需要通過病人來了解他們接觸過什麼野生動物,二是通過售賣野生動物的人了解這些動物從何而來。
石正麗甚至建議,需要到自然宿主蝙蝠主要棲息地,如雲南等地去尋找蛛絲馬跡。
新型冠狀病毒已被證實為與SARS冠狀病毒同源的「姐妹病毒」前,有研究指出,新型冠狀病毒和SARS病毒相比,在基因序列PRRA的位點存在差異,疑似有「人為插入」的痕跡,引發了網友對「新冠病毒是人造」的猜測。
她解釋,已有研究表明,在蝙蝠提取的冠狀病毒中發現了與新型冠狀病毒一致的PRRA位點。「這就證明這個位點不是人為插入的,是在蝙蝠種群裡面就有的」。
財新的另一篇文章則報導了石正麗對另一件猜忌的回應。
3月9日晚,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研究所研究員石正麗在《知識分子》舉辦的題為「知己知彼——了解新型冠狀病毒」的線上科普講座中說:「2018年時我曾判斷,蝙蝠SARS樣冠狀病毒跨種感染將是個大概率事件,但我沒想到它就發生在2019年底,就發生在我生活的城市(武漢)。」
值得一提是,財新的這篇報導中說:有聽眾向石正麗提問稱,被普遍認為是此次新冠疫情疫源地的華南海鮮市場在1月1日關閉,是否會讓病毒溯源變得困難。她坦言這個問題確實存在。
當年SARS病毒溯源時,香港科學家趕在市場關閉前把廣東市場上的動物樣本都採集到,很快發現與SARS病毒同源性達99.7%的病毒,這才在第一時間找到了中間宿主。而自然宿主則是石的團隊花了8年時間才找到的,「及時採集野生動物或市場上的野生動物的樣本,這個環節已經沒有了。」
她說,在這一環節丟失的情況下,還有兩種病毒溯源的途徑:一是通過病人來追蹤,「從事野生動物交易的病人,在關閉市場以後,他們交易的動物到哪裡去了?他們的動物最初是從哪裡來的?我們要去知道來龍去脈」;二是去自然宿主存在的地方,「比如說我們在雲南發現跟這個病毒最近的冠狀病毒,那是否可以到雲南以及周邊一些國家,從蝙蝠、從馴養的野生動物中發現它的蛛絲馬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