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能電池最高認證效率已被實現,功耗轉換率得到大幅提升

2020-12-04 百家號

太陽能電池又稱光電池,是一種通過太陽宮發電的光電半導體材料。這種材料只需要放置在室外,通過太陽光照射,內置器件就會產生輸出電壓形成迴路,最終產生電流。目前大多數太陽能電池都是通過光化學效應或者光電效應直接把光能轉換為電能,而目前主流的太陽能電池是晶矽太陽能電池。此前不少研究人員致力於研究太陽能對電能的效率轉化問題,而太陽能效率也是目前各個科技公司亟待解決的首要問題。

此前埃爾朗根-紐倫堡大學的材料科學家在有機非富勒烯基單結太陽能電池的性能方面取得了新的記錄。研究人員通過一系列複雜的優化,在一平方釐米的表面積上實現了12.25%的認證功率轉換效率。該標準化表面區域是原型製造的初步階段。該研究人員與我國華南理工大學的合作夥伴所實現的成果以及發表在Nature Energy期刊上。

有機光伏系統在過去幾年中經歷了快速發展,在大多數情況下,有機太陽能電池由兩層半導體構成。一層通過提供電子作為供體,第二層作為受主或電子導體。與常規使用的必須從熔體中拉出或在真空系統中沉澱的矽相比,該體系中的聚合物層可以直接從溶液中沉積在支撐膜上。一方面,這意味著相對較低的製造成本,另一方面,這些柔性模塊可以比城市空間中的矽太陽能電池更容易使用。長期以來,富勒烯(碳基納米粒子)被認為是理想的受體,但富勒烯基複合材料的固有損失仍然嚴重限制了它們的潛在效率。因此,在埃爾朗根-紐倫堡大學開展的工作導致了範式的轉變。而它們也和中國的研究人員一起發現一種新的有機分子,它比富勒烯吸收更多的光,而且非常耐用。

性能和耐用性的顯著改進意味著有機混合印刷光伏電池現在變得對商業用途感興趣。然而,為了開發實用原型,該技術必須從幾平方毫米的實驗室尺寸轉移到一平方釐米的標準尺寸。而在光伏電池縮放過程中經常會出現重大損失,此前在德國研究基金會(DFG)資助的一個項目中,研究人員最終能夠大大減少這些損失。在複雜的過程中,他們調整了有機半導體的光吸收,能級和微結構。該優化的主要焦點是供體和受體的兼容性,以及短路電流密度和開路電壓的平衡,這是高輸出電力的重要先決條件。

我們國家華南理工大學的研究人員將單分子基團插入並調整到聚合物結構中,這些基團中的每一個都影響著對太陽能電池功能至關重要的特殊特性。而和埃爾朗根-紐倫堡大學的材料科學家共同研究,將功率轉換效率達到12.25%,這是基於溶液的有機單結太陽能電池的新認證記錄。值得注意的是,研究人員成功地將比例損失保持在如此低的水平,以至於小型表面實驗室中的最高值僅略低於13%。同時,他們能夠在溫度和日照等模擬條件下證明與生產相關的穩定性。

研究人員還稱道,下一布將開始拓展模型尺寸,但這種太陽能電池用於商業擴展化中,而在技術方面,他們也將進一步探索。

申明:本文由《冷妹愛科普》原創,圖片來源於網絡

相關焦點

  • 第三代太陽能電池最大轉換效率可達29.52%,發展迅猛
    打開APP 第三代太陽能電池最大轉換效率可達29.52%,發展迅猛 OFweek太陽能光伏網 發表於 2021-01-09 10:58:56
  • 2019年導入NREL最新《最大功率逼近法》,認證鈣鈦礦/OPV最高效率更上一層!
    Optoelectronic Calibration Lab, Enli Tech Lab) 導入NREL最新「最大功率逼近法」,讓認證鈣鈦礦/有機太陽能電池最高效率更上一層!自2019年起,光焱科技光電校正實驗室Enli Tech Lab,導入NREL最新標準測試技術:最大功率逼近法,進行認證鈣鈦礦電池與有機太陽能電池的最大功率與最高效率,同步跟進國際第三方效率認證最新技術,提升新型器件效率量測準確度與公信力。
  •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表現出最高的功率轉換率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NTU Singapore)的一個研究團隊製造了一種鈣鈦礦太陽能微型模塊,該模塊的功率轉換效率創下了所有大於10cm2的鈣鈦礦裝置中的最高紀錄。鈣鈦礦是一種新材料,在太陽能電池應用中已經成為矽的有前途的替代品。
  • 人工光合作用能量轉換效率大幅提升
    人工光合作用能量轉換效率大幅提升 原標題:   本報訊(首席記者許琦敏)移民火星,人類或許不需要帶去植物,只需帶上一方方人工光合作用系統就行了。這或許也將改變人類對化石能源的依賴,遏制全球氣候變暖的趨勢。
  • 提升有機太陽能電池的轉換效率的新方法
    大多數太陽能電池都是由矽等無機材料製成的,有機材料太陽能電池具有輕巧、靈活、製造成本低的特點,甚至可以採用印刷製造的方式,因此無機材料太陽能電池受到了科學家們的廣泛關注,儘管目前也取得了一些進展,但要真正完全替代矽太陽能電池,還有一些問題需要解決,首先就是提高電能轉換效率,實現這一目標的關鍵是選擇正確的材料組合
  •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低溫運行最高效率25.2%
    研究發現,當溫度由290K降至180K,(FA,MA,Cs)Pb(I,Br)3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效率大幅提高。當溫度為220 K時,器件效率達25.2%(穩態效率為24.2%);當溫度為300 K時,器件效率達23.3%(穩態效率為22.8%)。
  • 能量轉換晶片需要低功耗和高轉換效率的雙項指標
    很多公司都在投入去開發能量收集晶片,產生了很多創新技術;在這個細分領域中,我感覺遇到的問題是想要將收集到的能量真正排上用場,既需要解決晶片自身低功耗的問題,還要考慮如何大幅提高轉換效率,這對能量採集晶片設計提出了新的挑戰。
  • 熱光伏設備或使光電轉換率突破極限
    目前,鈍化發射極和背面電池(PassivatedEmitterandRearCell,PERC)技術已成為光伏行業中提升晶矽太陽電池轉換效率的主流高效技術。
  • 有機太陽能電池效率暴增32%(圖) - 光伏電池轉換效率
    目前,鈍化發射極和背面電池(PassivatedEmitterandRearCell,PERC)技術已成為光伏行業中提升晶矽太陽電池轉換效率的主流高效技術。
  • 混合型太陽能電池可望實現95%轉換效率
    OFweek太陽能光伏網訊:英國劍橋大學(University of Cambridge)卡文迪許實驗室(Cavendish Laboratory)的研究人員們最近開發出一種新的混合型太陽能電池,據稱可使能效提升
  • 新太陽能技術將效率提升至50%
    目前,鈍化發射極和背面電池(PassivatedEmitterandRearCell,PERC)技術已成為光伏行業中提升晶矽太陽電池轉換效率的主流高效技術。
  • Solar Frontier刷新CIS薄膜太陽電池轉換效率紀錄
    並且最新成果快速從晶科工廠的智能產線快速轉化落地,實現量產效率超過24%。與此同時,經第三方權威機構TUV萊茵實驗室測試,晶科N型單晶組件最高轉換效率達23.01...為此,不少光伏企業把提高光電轉換效率作為搶佔先機的「法寶」。在受訪業內人士看來,雖然目前光伏電池轉換率臨近天花板,但隨著技術的不斷迭代,提高轉換效率仍將是光伏上下遊產業鏈的主攻方向。((...
  • > 晶矽光伏電池效率創26.3%世界紀錄 - 光伏電池轉換效率
    目前,鈍化發射極和背面電池(PassivatedEmitterandRearCell,PERC)技術已成為光伏行業中提升晶矽太陽電池轉換效率的主流高效技術。
  • 德州儀器電源管理IC為AC/DC電源實現業界最高效率與最低待機功耗
    日前,德州儀器 (TI) 宣布推出兩款可為 5 至 100W AC/DC 電源實現最高能源效率與最低待機功耗的反激式電源解決方案。
  • > 基於石墨烯的太陽能電池轉化率達15.6%(圖) - 光伏電池轉換效率
    目前,鈍化發射極和背面電池(PassivatedEmitterandRearCell,PERC)技術已成為光伏行業中提升晶矽太陽電池轉換效率的主流高效技術。
  • 日本公司研發太陽能電池 將轉換效率突破至26.3%
    一家名為 Kaneka 的日本太陽能公司研發出了一款薄層矽製成的太陽能電池,將轉換效率提升至了26.3%,比原來的最高轉換效率紀錄 25.6% 高了 0.7%。  矽基太陽能電池理論上的轉換效率極限為 29%,但在日常實踐中,實際轉換效率都只在 20% 附近徘徊。Kaneka 的研究人員對理論和實踐之間流失掉的能量進行了研究觀察,以便找出達到 29% 理論轉換效率極限值的方法。
  • 矽太陽能電池實現了26.3%的轉換效率
    矽太陽能電池實現了26.3%的轉換效率 中國科技網 發表於 2020-12-04 15:19:12 英國《自然·能源》雜誌在線發表的一項重要研究成果,報告了首個光轉換效率突破26%的矽太陽能電池
  • 2020中國最高太陽電池轉換效率發布
    2020太陽電池中國最高效率表  *(t), total area; (da), designated illumination area; (ap), aperture area太陽電池中國最高轉換效率的發布旨在全面、系統、權威、及時地展示我國太陽電池達到的光電轉換效率最高水平,進一步推動我國光伏技術的創新發展
  • 京東7款高轉換效率電源推薦
    先馬金牌750,此款電源為全模組化設計、80PLUS金牌認證、750W的額定功率、達到91%以上的最高轉換效率等特點的電源在京東售價僅為499元,性價比還是蠻高的,喜歡的朋友不妨了解一下。而大量的使用臺系豐賓固體電容,讓電源的紋波表現也更為出色,並且在轉換率方面此款電源在最高轉換效率點可達到91%以上,足以達到了金牌的標準。
  • 日本轉換效率24.2%的多結太陽能電池問世
    該小組製作了在CIGS類太陽能電池上層疊GaAs和GaInP雙結太陽能電池的發電元件,確認可獲得24.2%的轉換效率。四結以上的多結太陽能電池由於晶格常數不同等原因,很難利用以往的晶體生長技術製作。因此,該研究小組開始開發不利用晶體生長,而是對分別製作的電池單元進行物理粘合的「Mechanical Stack」技術。產綜研的Smart Stack技術也屬於這樣的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