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岡市龍感湖首次發現一條「四腳魚」,引來許多專家高度關注。
據介紹, 龍感湖管理區農工沈安文於2月22日在春港辦事處西風閘處,發現一條奇怪的「四腳魚」,當即向相關部門進行了報告。經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郝玉江博士確認,這條怪魚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大鯢。這是湖北省平原地區首次在野外發現大鯢。
今年50歲的沈安文,是西風閘和西風泵的看護人。當日下午5時許,他在水面打撈水葫蘆時,發現一條黑色的大魚在水草中撲騰。他以為是條鯰魚,於是把水草窩扒開,將魚抓回家養了起來。
沈安文很快發現這條魚不同尋常:它長了四隻小小的腳。於是主動聯繫了管理區林業局。區林業局局長李海軍、林政站站長李才元立即趕到沈安文家中,又通過區水產局聯繫上了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水生生物多樣性與資源保護研究中心副主任郝玉江博士。經郝玉江確認,這條「怪魚」其實不是魚,而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大鯢。經測量,此次發現的娃娃魚體長70釐米,體重3公斤。
經過與湖北省、黃梅縣等有關部門聯繫,並徵詢專家意見,在當晚7時許,李海軍、李才元與沈安文一道,驅車來到距發現地4公裡外的龍感湖,把這條娃娃魚放歸大自然。
大鯢,因叫聲像嬰啼,也被稱作「娃娃魚」。它是體型最大的兩棲動物,具有很高的科研食用及藥用等價值。據郝玉江介紹,大鯢對水環境要求很高,一般生活在水質清涼的山間溪流和湖泊之中。以往我國野生大鯢只在長江、黃河及珠江中上遊支流的丘陵山區被發現,在平原地區野外發現大鯢,至少在湖北還是首次。其來歷還有待考證。
龍感湖曾因環境違法違規問題被中央第三環保督察組點名批評。2017年至2018年,龍感湖管理區堅決推進中央環保督察問題整改,堅決關停、拆遷了一大批汙染環境的項目和企業。李海軍說,此次大鯢在龍感湖被發現並得到保護,說明龍感湖生態環境有了極大改善,龍感湖群眾生態文明意識明顯增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