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腳魚」改寫亞洲動物進化史

2021-01-17 搜狐網
  本報北京12月23日訊 記者楊健報導:今天從中國科學院傳來消息,該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的朱敏、趙文金博士與英國自然博物館阿爾伯格等人最近在寧夏發現了距今大約3.55億年的中國螈化石。這是魚石螈類化石首次在亞洲露面,這些「四腳魚」的出現,將亞洲地區四足動物的化石紀錄提前了近1億年。

  中國螈是全世界迄今為止發現的第十種泥盆紀四足動物。專家認為,這一發現擴大了泥盆紀四足動物的古地理分布區域,將促使研究者重新審視四足動物起源、早期演化與擴散的已有假說。該研究成果發表在12月19日出版的英國《自然》雜誌上。它也是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今年在國際著名學術刊物英國《自然》和美國《科學》上發表的第八篇論文。

  四足動物(即具有四肢的脊椎動物或陸地脊椎動物)的出現和脊椎動物的登陸是生命進化史上的重大事件。正是由於這次生物事件,現代陸地生態系統的雛形開始形成,地球上才有了龐然大物恐龍,才有了飛禽走獸,才有了我們人類自己。

  在中國螈化石發現以前,與四足動物起源問題關係最直接的泥盆紀四足動物化石在亞洲一直是個空白。這次的化石新發現為四足動物起源問題的探討注入了新的活力,並使得魚類與四足動物之間的進化譜系變得更加完整。

  《人民日報》 (2002年12月24日第六版)(責任編輯:宋麗雲)n openwin(wname) window.open('' , wname ,"width=799,border='1' Height=500,top=100,center=50,location=no,menubar=yes,scrollbars=yes,resizable=yes,status=no,toolbar=yes")鏡像

相關焦點

  • 「會走路的魚」改寫進化史?
    一種會走路的魚3.75億年前生活在加拿大北極地區。科學家近日揭示這種魚的頭部結構,認為這一發現可能改寫生物進化史。  由水登陸  2004年,科學家們在加拿大北極地區發現這種魚的化石,把它命名為「提克塔利克」,因紐特語中是「一種大型淺水魚」的意思。
  • 會走路的魚可能改寫進化史 恐為人類祖先(圖)
    「會走路的魚」或改寫進化史 3.75億年前生活在北極地區,科學家視其為陸棲動物包括人類的祖先  據新華社電 一種會走路的魚3.75億年前生活在加拿大北極地區。科學家近日揭示這種魚的頭部結構,認為這一發現可能改寫生物進化史。
  • 華安水庫現神秘「四腳魚」 竟是國家保護動物蠑螈
    有中國「火龍」之稱的東方蠑螈  東南網漳州9月30日(本網記者 陳惠華 通訊員 李綜毅 黃清瑜) 「四腳魚」一般是群眾對兩棲動物的一種叫法,您真的見過長著四條腿的魚嗎?近日,在漳州華安縣湖林鄉吉土村,發現一群神秘的「四腳魚」,經確認這是有中國「火龍」之稱的東方蠑螈。
  • 人類進化史改寫?"能人""直立人"並存50萬年(圖)
    第1頁:人類進化史改寫?"能人""直立人"並存50萬年(圖) 第2頁:人類進化史改寫?"能人""直立人"並存50萬年(圖)   以往人們認為,早期古人類存在兩個種群即「能人」和「直立人」,並且由「能人」進化成「直立人」直至發展成現代人。但考古學家日前在肯亞發現的兩個古人類化石對達爾文的人類進化論產生了衝擊,有可能重新改寫人類進化的歷史。
  • 最新研究或將改寫人類進化史
    他們由此確定這些化石並不屬於早期的尼安德特人,而是屬於現在公認的尼安德特人,這樣的結論或可改寫人類進化史。因此,研究人員認為這些人類骨架化石屬於早期的尼安德特人,10萬年後早期的尼安德特人最終進化成為了現在公認的尼安德特人。
  • 學者稱德國新發現類人猿化石可能改寫人類進化史
    德國古人類學家6日在德國蒂賓根大學召開新聞發布會展示新發現的類人猿化石,稱這種生活在1162萬年前的類人猿可能改寫人類進化史,即將進化史上一個重要階段——直立行走的時間比人們原來認為的時間提前數百萬年。
  • 華安小山村驚現神秘「四腳魚」 經確認是中國「火龍」東方蠑螈
    ­  據華安新聞網報導,「四腳魚」一般是群眾對兩棲動物的一種叫法,但是您真的見過長著四條腿的魚嗎?近日在湖林鄉吉土村就發現一群神秘的「四腳魚」,經確認這是有中國「火龍」之稱的東方蠑螈,現在就請跟隨記者的鏡頭去一睹中國「火龍」的風採。
  • 日本首次發現恐龍時代「鴿」化石,比孔子鳥晚,或改寫鳥類進化史
    這種原始鳥的發現,可能改寫鳥類進化史。福井原始鳥復原形象。始祖鳥被認為是恐龍和鳥類的「中間過渡」進化生物,因此福井原始鳥的發現將可能改寫鳥類進化史。
  • 科學家發掘出「史上最古老頭骨」 或改寫人類進化史
    據英國《衛報》報導,研究人員8月28日宣布,在衣索比亞發現了「人類進化史上最古老的面孔」——一塊距今380萬至420萬年前的頭骨。科學家們相信,這一發現或將改寫人類進化史。克利夫蘭自然歷史博物館的約翰內斯·海爾-塞拉西表示,這一發現「將改變我們對上新世人類進化的認識」。(編輯:YZM)
  • 黃岡龍感湖首次發現一條「四腳魚」,引來許多專家高度關注
    黃岡市龍感湖首次發現一條「四腳魚」,引來許多專家高度關注。據介紹, 龍感湖管理區農工沈安文於2月22日在春港辦事處西風閘處,發現一條奇怪的「四腳魚」,當即向相關部門進行了報告。經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郝玉江博士確認,這條怪魚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大鯢。這是湖北省平原地區首次在野外發現大鯢。今年50歲的沈安文,是西風閘和西風泵的看護人。當日下午5時許,他在水面打撈水葫蘆時,發現一條黑色的大魚在水草中撲騰。他以為是條鯰魚,於是把水草窩扒開,將魚抓回家養了起來。
  • 鯨魚為了生存,從陸地動物進化成海洋動物,鯨魚:我容易嗎
    無論是什麼樣的鯨魚,除了外形體型上的差異,它們能在水中遊來遊去就得靠自己的魚鰭,其實鯨魚在很早以前是一種陸地生物,為了生存下去只能去適應自然環境的變化,從陸地上慢慢進化成了海洋動物,可是陸地上的生物都是依靠四肢在行走的,究竟誰才是鯨魚真正的祖先。
  • 人類進化譜系可能重畫 700萬歲骨頭改寫進化史(圖)
    "圖邁"的出現可能改變人類的進化史  人類進化譜系圖可能要重畫  900萬年以前,非洲已經有古猿存在。大約在400萬年前,更新紀靈長動物「南方古猿」也生活在非洲大陸上。它們留下的頭骨化石成為它們作為人類祖先的證據。而「圖邁」則填補了這一期間的空白。
  • 藕塘釣起四腳怪魚,小魚和蝦一口吞,竟是大名鼎鼎的肺魚
    最近,有釣魚愛好者在自己藕塘裡,釣起一條黑乎乎的四腳怪魚,釣友稱,剛釣起來的時候還以為是一條黑魚。當地黑魚很多,不管是河裡還是水庫都有黑魚的影子,在當地黑魚很受歡迎。放在魚護裡晚上帶回家才發現,雖然外形很像黑魚,但這魚仿佛長著四隻腳。
  • 自拍神器進化史
    自拍神器,作為一個伴隨著手機前置攝像頭誕生成長起來的新名詞,在短短十幾年的時間裡,已經有了一段不短的進化史:
  • 人類進化史
    人類進化史?人類從類 人進化到人類的標準就是文 明的誕生,刨除神話故 事等不可考證的依據。原始 社會 奴隸社會 封建社會(遊牧民族封建化,參見查理曼大帝 ,遼國定都)現代社會之中發生變革、融合。說到底就是人類相對與大自然的認識自然與改變自然的能力,生產力與生產關係的變化,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之間的相輔相成。從技術進步的角度來講,人類社會發展是爆炸式的。
  • 改寫生物學教科書的魚類——月魚
    我們通常所說的「冷血」和「溫血」動物,在科學上分別被稱做「變溫動物」與「恆溫動物」。2015年,科學家首次發現一種溫血的魚類——月魚,這種奇特的魚類改寫了生物學教科書中的「魚是冷血動物」的概念。這種月魚有恆定的體溫,平均肌肉溫度比周圍水溫高五度。月魚是一種全球分布的海洋魚類,通常生活在水深100至400公尺的寒冷深海裡,它們碩大銀色的軀體卵圓而側扁,有白色斑點及一對亮紅魚鰭。與以往印象裡的行動遲緩的深海魚不同,溫血的月魚遊得很快,是深海中活躍的捕食者,以其他魚類及魷魚為食。
  • 進化史最大的騙局,誤導人類40年,人類起源於哪裡?
    在這40年間,關於人類的進化史可以說停滯不前,因為當時所有的人都相信了錯誤的結論。無論是誰,包括科學家在內,都喜歡得到別人的認可,有人是為了一時的快感、有人是為了聲譽、有人是為了物質錢財,但這些都是人之常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