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的人工智慧平臺樹冠實驗室將幫助城市種植更多樹木

2020-11-26 新浪

谷歌已經啟動了樹冠實驗室(Tree Canopy Lab),這是一個人工智慧(AI)平臺,它將結合AI和航拍圖像幫助城市種植更多樹木。樹冠實驗室將幫助城市了解其當前的樹冠覆蓋範圍並計劃未來的植樹項目,而Google首先從洛杉磯開始。

「越來越多的樹木被視為既可以降低街道溫度,又可以改善生活質量的解決方案。但是,許多城市可能沒有預算或資源來定位城鎮中每棵樹木的位置,或者最需要新植樹的地方,」 Google說。

「通過樹冠實驗室,您可以查看洛杉磯當地情況下的樹木,例如鄰裡有多大比例的樹木茂盛,某個地區的人口密度,哪些地區容易遭受極端高溫以及哪些居委會可以幫助樹立新的根基地面」,Google在博客中解釋道。

樹木冠層實驗室是Environmental Insights Explorer平臺的一部分,該工具使城市更容易測量,規劃和減少碳排放量和汙染。

谷歌說:「利用春季,夏季和秋季的飛機圖像,以及谷歌的AI和Google Earth Engine的數據分析功能,我們現在可以查明城市中的所有樹木並測量其密度。」

Google正在使用專門的樹木檢測AI,該AI自動掃描圖像,檢測樹木的存在,然後生成一張地圖,顯示樹木的覆蓋密度,也稱為「樹冠」。

相關焦點

  • Google樹冠實驗室 AI智能分析市區綠化覆蓋率 改善城市熱島效應
    Google 成立樹冠實驗室 AI 人工智慧分析市區綠化覆蓋率改善城市熱島效應問題Google樹冠實驗室藉由航空照片、近紅外線影像資料,配合人工智慧分析,確認城市各地區實際產生熱能,並且比對當前城市實際綠化情況,藉此釐清哪些地區必須增加綠化比例
  • 對轄區樹木樹冠逐一修剪消除隱患
    為進一步加快轄區樹木樹冠整形修剪進度,大觀園街道全力配合園林工作人員對轄區樹木樹冠進行逐一修剪,消除安全隱患,美化城市環境。  通過及時溝通對接轄區樹木樹冠修剪工作,大觀園街道安排專人全程跟進園林綠化修剪進度,最大限度消除修剪過程中存在的難題,持續推進修剪工作,並提前告知轄區居民樹木樹冠修剪事宜,合理安排出行時間。  在修剪樹木現場,城管網格人員做好安全維護,將修剪區域用警戒線圈起,並實時進行地面清掃,便於小區居民正常出入。對於正在修剪的區域,疏通來往行人注意等待或避讓,確保出行安全暢通。
  • 樹冠羞避——彬彬有禮的樹木們
    樹冠羞避(英語:Crown shyness),也稱為冠層脫落、冠層羞避和間距間隔,是在某些特定的樹種上觀察到的現象,它們的樹冠互不遮擋,形成一個溝狀的開口。這種現象大部分出現在熱帶地區,約50公尺左右或以上的巨大樹木上。
  • 農村地方大,種植這幾樣經濟樹木很合適
    現在農村種什麼樹最值錢,這個範圍就比較廣了,各個地區的自然環境不同,樹的品種也各不相同,我就給你推薦幾種適合全國大範圍種植的速生用材林木。 用材林木的選擇以速生、優質作為選擇的標準,比如速生楸木、泓森槐、泡桐等。
  • 合肥行道樹冷落廣玉蘭 將種植法梧等樹冠較大的樹種
    中國園林網12月27日消息:從今往後,合肥大街小巷新種植的行道樹中,類似廣玉蘭這樣樹冠稀疏、難以帶來綠蔭的樹種可能會越來越少了,而像蕪湖路「法梧大道」這樣的景色將逐漸增多。
  • 適合庭院種植的幾種樹冠很大的樹,遮陽真的作用大
    什麼樹木種植在庭院遮陰效果好?其實大多數的樹木都具有遮陰效果的,區別在於有的樹木枝繁葉茂、樹冠碩大,遮陰效果自然要稍好於其他樹種,但也因為地域的不同,種植適合自己當地環境生長的樹木才能有好的效果,適合種植於庭院的樹種有很多,但也有的樹木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不易於種植於庭院,棒奔霸選擇以下幾款不錯的家庭種植樹給大家分享。
  • 樹木主要是由樹根、樹冠、樹幹三大部分組成
    樹木的組成樹木主要是由樹根、樹冠、樹幹三大部分組成。【樹根】樹木的地下部分,佔5~25%體積。用於吸收水分和礦物質,將樹木固定於土壤。【樹冠】樹木的最上部分,由樹枝、樹葉組成。佔5~25%體積。可將樹根吸收的水分和礦物質等養分和葉吸收的二氧化碳,通過光合作用製成碳水化合物。【樹幹】樹木地面以上的主莖部分,是樹木的主體,佔樹木體積的50~90%。它一方面將樹根吸收的養分由邊材運送到樹葉,另一方面把葉子製造的養料沿韌皮部輸送到樹木的各個部分,並與樹根共同支撐整個樹木。
  • 農村經濟林木:農村適合種植這幾種樹木,有你想要種植的嗎?
    原創文章,禁止轉載我國雖然現在輕工業旅遊業之類的第二第三產業比較發達,但第一產業的比重還是沒有比之前降下去多少,而農業中很多人會選擇種植業,比如種一些觀賞植物或者是經濟林木,像小編的身邊就有好幾位親戚包括我的父親也是搞種植林木的。
  • 谷歌深度學習實驗室:讓人工智慧在虛擬接觸中訓練感知
    現在,谷歌深度學習實驗室的人工智慧工程師正在用相同的方法訓練機器——通過比較虛擬積木的物理屬性探索它們。在介紹它們工作時,深度學習實驗室成員說:「過去幾年,深度學習在被動觀察理解人類世界方面已經取得非常不錯的進展。但是,還有許多事物的理解需要通過互相接觸來獲得。」通過仿真,這些研究者能使機器通過使用虛擬物品來獲得物品的隱藏屬性。
  • 從城市公園到廣袤森林:樹木造福人類的6種方式
    更古老、更高大的樹木比小樹苗能儲存更多的碳,所以,除了種下新樹,我們還應該好好保護森林裡的那些參天大樹。顆粒物來源於化石燃料的燃燒,在特大城市以及高速公路和工廠附近社區,顆粒物濃度有可能達到濃度限值。樹葉可以過濾這種危險的汙染物,但大多數情況下,只能過濾距離樹木100英尺(30.48米)內的汙染物。因此,在城市裡多種樹,尤其是種在靠近高速公路和工廠的低收入社區裡,可以降低哮喘和心臟病等疾病的發病率。
  • 最新研究揭示全球樹木恢復潛力,有效減緩氣候危機
    樹木恢復仍然是緩解氣候變化最有效的策略之一。作者繪製了全球潛在的樹木覆蓋圖,以表明在當前氣候下,可能存在44億公頃的樹冠覆蓋。除了現有的林區,以及農業和城市地區,他們發現有額外的9億公頃的樹冠覆蓋空間,這可以在自然支持的林地和森林地區儲存205千兆噸的碳。
  • 小區修剪樹木惹爭議 物業:有利樹冠聚攏
    魯中網-魯中晨報9月4日訊(文/圖 記者 孫渤海 通訊員 蒲泫奇)小區道路旁的樹木長了多年,除了綠化小區,還給居民帶來了夏日陰涼等好處。不過這兩天,物業找人對這些樹木進行了修剪。有的居民對此不理解,並覺得修剪過度了。接到報料,記者到淄博高新區天府名城小區進行了採訪。
  • 谷歌人工智慧解決蛋白質摺疊問題,可能在醫藥領域產生重大影響
    > 1.谷歌人工智慧解決蛋白質摺疊問題 12月1日消息,谷歌母公司旗下 4.華為推出昇騰智能製造使能平臺,加速工業製造智能升級 11月30日消息,在2020年世界5G大會期間的人工智慧高峰論壇上,華為昇騰計算智能邊緣解決方案總監吳浩在論壇上發布華為昇騰智能製造使能平臺。
  • 國外十大高校人工智慧實驗室及代表人物
    由於斯坦福與矽谷的特殊聯繫,斯坦福的學生有更多機會將他們的發明商業化。史丹福大學在2014年底宣布了一個長達100年的人工智慧研究計劃,可見其在人工智慧研究方面的投入和決心。   另外,史丹福大學在網上公開了許多他們有關機器人和深度學習的課程。
  • 「城市大腦」,一場前所未有的人工智慧進化
    也就是說,一個具備人工智慧的機器人,不僅可以輕鬆自如地成為人類的好幫手,其能力甚至還可以在許多領域超越人類。 事實上,自從谷歌的AlphaGo以四比一大勝圍棋世界冠軍後,人工智慧在2016年可謂人氣暴漲。而隨著雲計算、大數據、深度學習等技術的飛速發展,人工智慧在人們日常生活和商業環境中的應用範圍也正在變得越來越廣泛。
  • 「山竹」吹倒樹木為何小葉榕最多?
    市城管局舉辦自然教育講座普及城市樹木倒伏原因 深圳新聞網訊 日前,市城管局在華僑城溼地公園舉辦「山竹」自然教育講座,通過公眾沙龍形式,以開放的、跨學科的模式聚焦颱風「山竹」熱門話題,探討氣候變化對城市的影響、樹木種植及養護、生物循環等相關問題,拓展管理者及公眾對城市自然科學的了解,並引導公眾認知生態系統和自然現象以及城市園林綠化的價值
  • 百度、滴滴出行、商湯……十大人工智慧實驗室「安家」中關村
    如今,中關村擁有大約9000家高科技公司,包括中國搜尋引擎和人工智慧巨頭百度、社交媒體巨頭新浪公司,以及微軟和谷歌等全球巨頭的地區總部。在中國70家獨角獸企業(估值10億美元以上的初創企業)中,近一半位於該地區。 以下是中關村十大人工智慧實驗室的名單(排名不分先後)。
  • 國外十大高校人工智慧實驗室及其代表性人物一覽
    由於斯坦福與矽谷的特殊聯繫,斯坦福的學生有更多機會將他們的發明商業化。史丹福大學在2014年底宣布了一個長達100年的人工智慧研究計劃,可見其在人工智慧研究方面的投入和決心。另外,史丹福大學在網上公開了許多他們有關機器人和深度學習的課程。
  • 阿里巴巴人工智慧實驗室「黃」了? 官方未有回應
    阿里巴巴將繼續加大對人工智慧研究的投入力度,新官網正在製作,將獨立上線。」不過,截止發稿前,阿里巴巴官方平臺並沒有發布相關信息。實驗室目前仍在大量招聘根據爆料者的說法,阿里巴巴人工智慧實驗室基本關閉,阿里官網和達摩院都刪除了阿里人工智慧實驗室的相關頁面。
  • 自動化學院—第六鏡人工智慧聯合實驗室揭牌儀式舉行
    首先,第六鏡科技創始人劉闖對公司情況及發展歷程做了簡要介紹,並向與會人員介紹了人工智慧聯合實驗室的建設理念。西北工業大學自動化學院與第六鏡科技將以人工智慧聯合實驗室為依託,建立固定合作組織機構,全面開展雙方的合作工作,逐步探索將聯合實驗室建立成富有特色的開放式陝西省人工智慧科研實踐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