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人工智慧實驗室「黃」了? 官方未有回應

2021-01-11 浙江在線

2021-01-08 23:15 |銀柿財經 |吳美花

某職場社交平臺有用戶爆料稱,「阿里巴巴人工智慧實驗室(AI Labs)關閉」,一時間成為業界熱議話題。

針對傳聞,阿里方面對媒體回應稱,「AI labs團隊在上一輪架構變動中,已整體併入阿里雲智能,由譚平教授帶領。阿里巴巴將繼續加大對人工智慧研究的投入力度,新官網正在製作,將獨立上線。」

不過,截止發稿前,阿里巴巴官方平臺並沒有發布相關信息。

實驗室目前仍在大量招聘

根據爆料者的說法,阿里巴巴人工智慧實驗室基本關閉,阿里官網和達摩院都刪除了阿里人工智慧實驗室的相關頁面。

另據新浪科技的報導,阿里方面的回應還提到,「天貓精靈已從實驗室獨立出來,升級為獨立事業部,由庫偉帶領」,「AI labs 主要的研究方向是計算機視覺機器人,已經孵化了全息店鋪、天巡機器人等產品」。

銀柿財經記者確實在一些平臺上找到了阿里人工智慧實驗室急招算法工程師與研究員的招聘信息。最近一條信息是1月8日發出的。而2020年9月阿里巴巴人工智慧實驗室也發布了校招和內推的帖子,招聘的崗位包括計算機視覺算法工程師、深度學習算法工程師等。

兩條招聘信息都在人工智慧實驗室前面打上了阿里雲的前綴,從側面佐證了「整體併入阿里雲智能」的說法。

截圖自「前程無憂」APP

天貓精靈火了,但實驗室依然神秘

說起阿里人工智慧實驗室可能很多人並不熟悉,但說起「天貓精靈」就是老少兼知了。「天貓精靈」是實驗室旗下消費級AI產品品牌,也是最核心的部分,旗下業務涵蓋智能音箱、服務機器人等。

阿里人工智慧實驗室的首次亮相也是因為「天貓精靈」的發布,不過有人猜測在「天貓精靈」發布前,該實驗室至少成立一年。

當時阿里人工智慧實驗室負責人淺雪曾透露,阿里人工智慧實驗室許多技術來自iDST。iDST的中文全名為「數據科學與技術研究院」,是阿里另一個神秘機構。阿里對它的定位是「要做阿里其他部門不願做、也做不了的事情」。在淺雪的描述中, iDST相對而言是一個核心AI基礎技術的提供者,而阿里人工智慧實驗室更多地偏向消費級產品。

「淺雪」,原名陳麗娟。根據此前公開的信息,她曾經擔任淘寶首任產品經理,一淘網運營總監,阿里智能雲總監等職務。據內部人士透露,淺雪曾一手建立了阿里智能生活事業部。由此看來,阿里巴巴的人工智慧實驗室在有一個重要的特徵——偏向消費級產品。

2017年10月,也就是第一代天貓精靈發布三個月之後,該實驗室引進了兩位重量級AI人才:一位是微軟亞洲研究院首席研究員聶再清博士,另一位是谷歌Tango和DayDream項目技術主管李名楊博士。該團隊以研發人員為主,佔比高達八成。

直到到目前,大多數情況下,這個實驗室還是以天貓精靈相關產品發布出現在世人面前。但據了解,這個實驗室的主要研究方向涵蓋語音助手、工業設計、智能製造、機器人技術、數據平臺、車路協同等六大方向,幾乎涵蓋當地下所有熱門人工智慧領域。

曾經歷多輪組織架構調整

阿里人工智慧實驗室曾經歷過多輪組織架構調整,但負責人一直是陳麗娟(不過此次阿里回應中並未提及此人)。從當年聶再清等人加入團隊的報導來看,當時的實驗室隸屬於達摩院;2018年,陳麗娟帶領的阿里人工智慧實驗室進入集團創新業務事業群,直接向時任阿里巴巴CEO張勇匯報。這一調整,在當時被解讀為「凸顯技術的重要性」。但坊間有些說法認為,阿里的創新業務事業群和大文娛事業群這兩大部門屬於阿里的「雞肋」部門。

對阿里人工智慧實驗室而言,更為關鍵的調整是發生在2020年—— 「天貓精靈」獨立升級為獨立事業部。當時,天貓精靈已接入600多家IoT平臺,支持3600多種型號,2億可連接設備,天貓精靈智能音箱總銷量超過2000萬臺。

與此同時,陳麗娟將與人工智慧實驗室其餘業務加入雲智能事業群,負責產品解決方案和大網站事業部,向雲智能事業群總裁張建鋒匯報。

剝離了天貓精靈之後的人工智慧實驗室,自此之後就很少出現在公眾視野之內。它的上一個比較重磅的新聞還停留在2019年9月。當時國際視頻標準華人領軍人物、前高通首席工程師陳穎和加拿大西蒙弗雷澤大學 (SFU) 終身副教授譚平入職阿里人工智慧實驗室。譚平,也就是阿里此次回應中的實驗室帶領人。

上個月還傳出消息稱, AI大牛、阿里天貓精靈首席科學聶再清重返學界,加盟了清華智能產業研究院(AIR)。

1610118930000

相關焦點

  • 阿里巴巴人工智慧實驗室「黃」了
    作者 | 陳彩嫻、蔣寶尚編輯 | 青暮據職場社交平臺脈脈用戶爆料,阿里巴巴人工智慧實驗室(AI Labs)基本關閉,阿里官網和達摩院都刪除了阿里人工智慧實驗室的相關頁面,但其他實驗室的AI研究仍在正常進行。目前,此條消息已經是脈脈熱榜第一,近200條留言,沒有留言表明這是一條謠言,而阿里官方並未對此事作出表態。
  • 阿里巴巴回應人工智慧實驗室關閉:已整體併入阿里雲
    [億歐導讀] 阿里巴巴方面對此回應稱,AI Labs團隊在上一輪架構變動中,已整體併入阿里雲智能,由譚平教授帶領。同時,相關人士還表示,阿里巴巴將繼續加大對人工智慧研究的投入力度。 1月7日,有網友在社交平臺爆料, 阿里巴巴人工智慧實驗室(AI Labs)關閉,阿里官網和達摩院都刪除了阿里AI Labs的相關頁面。1月8日,阿里巴巴方面對此回應稱,AI Labs團隊在上一輪架構變動中,已整體併入阿里雲智能,由譚平教授帶領。同時,相關人士還表示,阿里巴巴將繼續加大對人工智慧研究的投入力度。
  • 阿里AI實驗室關閉?官方回應
    日前有傳言稱,阿里巴巴人工智慧實驗室(AI Labs)已經解散,幾個主要負責人已經全部離開,相關主頁也從官方消失。阿里AI Labs成為國內主要網際網路公司裡第一個被關閉的人工智慧實驗室。
  • 網傳阿里巴巴人工智慧實驗室關閉,天貓精靈要涼涼?
    近日在某社交平臺有相關人士爆料,阿里巴巴人工智慧實驗室(AI Labs)已經解散,幾個主要負責人已經全部離開,相關主頁也從官方消失,阿里AI Labs成為國內主要網際網路公司裡第一個被關閉的人工智慧實驗室。
  • 傳阿里巴巴AI實驗室已關閉 官方回應:已併入雲智能
    1月8日,有職場社交平臺脈脈用戶爆料,阿里巴巴人工智慧(AI)實驗室已基本關閉,阿里官網和達摩院都刪除了該實驗室的相關頁面。隨後,阿里回應稱,阿里AI實驗室在上一輪架構變動中已經整體併入雲智能,新官網正在製作,今後將獨立上線。
  • 網傳阿里AI實驗室關閉,回應:組織架構調整,已併入雲智能
    驅動中國2021年1月8日消息 針對網傳阿里巴巴人工智慧實驗室關閉一事,阿里巴巴回應稱,AI labs在上一輪架構變動中已經整體併入雲智能,新官網正在製作將獨立上線。據悉,在職場社交平臺上,有用戶爆料,阿里巴巴人工智慧實驗室(AI Labs)基本關閉,阿里官網和達摩院都刪除了阿里人工智慧實驗室的相關頁面。該話題一度成為平臺熱榜,近200條留言,沒有留言表示這是一條謠言,甚至有員工分析,可能是實驗室的運營模式出現了問題。
  • 阿里AI實驗室關閉? 回應:已併入雲智能 新官網將獨立上線
    新浪科技訊 1月8日下午消息,針對網傳「阿里巴巴人工智慧實驗室關閉」一事,阿里巴巴回應稱,AI labs在上一輪架構變動中已經整體併入雲智能,新官網正在製作將獨立上線。據職場社交平臺用戶爆料, 阿里巴巴人工智慧實驗室(AI Labs)基本關閉,阿里官網和達摩院都刪除了阿里人工智慧實驗室的相關頁面。
  • 阿里AI實驗室關閉?回應:已併入雲智能 新官網將獨立上線
    來源:新浪科技新浪科技訊 1月8日下午消息,針對網傳「阿里巴巴人工智慧實驗室關閉」一事,阿里巴巴回應稱,AI labs在上一輪架構變動中已經整體併入雲智能,新官網正在製作將獨立上線。據職場社交平臺用戶爆料, 阿里巴巴人工智慧實驗室(AI Labs)基本關閉,阿里官網和達摩院都刪除了阿里人工智慧實驗室的相關頁面。對此,阿里方面表示,此次官網變動,是由於目前AI labs的組織成員和架構、職能均發生了變化,與此前頁面的信息不符,新的部門官網正在製作中,後續會上線獨立頁面。
  • 從阿里AI實驗室關閉,就知道為什麼阿里被詬病沒有創新
    -01-10 20:02:36 來源: 斜陽雲飄 舉報   據職場社交平臺脈脈用戶爆料,阿里巴巴人工智慧實驗室
  • 阿里的AI實驗室都「黃」了,我們還有幾個能堅持人工智慧研究?
    據網上資訊,阿里巴巴的人工智慧實驗室,「黃」了。職場社交平臺脈脈用戶爆料,阿里巴巴人工智慧實驗室(AI Labs)基本關閉,阿里官網和達摩院都刪除了阿里人工智慧實驗室的相關頁面,但其他實驗室的AI研究仍在正常進行。另外據實名認證的阿里員工介紹,此實驗室早在2019年的時候,負責給阿里掌舵的逍遙子就決定撤銷。另有阿里員工證實實驗室的幾個科學家已經離開,而且有的去大學當教師。
  • 百度、滴滴出行、商湯……十大人工智慧實驗室「安家」中關村
    該中心成立於1998年,目前由五個研究團隊組成:機器人創新實驗室、認知計算實驗室、智能駕駛實驗室、通信架構實驗室和新技術中心。人工智慧、自動駕駛和5G是研究重點。 5.快手Y-tech 2016年,由四位IT工程師共同創立的流媒體直播和視頻分享平臺快手創建了Y-lab,後來更名為Y-tech,希望有一天能成為快手對谷歌Deep Mind的回應。 該實驗室以人工智慧為重點,旨在應用計算機視覺和機器學習,創造更好的互動用戶體驗。
  • 2018 年度人工智慧熱門事件大盤點:「悲喜交加」
    隨後,李佳也回應稱,確實已經從 Google 離職,目前在斯坦福醫學院全職參與智能醫院項目,未來會投入 AI 與醫療的項目,希望以後能做出真正對世界有積極影響的事情。機器人:該研究領域下設智能交通實驗室。金融科技:下設金融智能、區塊鏈、生物識別三個實驗室,同時擁有資深金融行業專家和頂級科學家,在杭州、北京、西雅圖、矽谷、紐約等設有辦公地點。 X Lab :該研究領域下設量子實驗室、人工智慧實驗室。
  • BAT人工智慧人才爭奪戰繼續,計算機視覺科學家任小楓加入阿里巴巴
    近日,黑智獲悉,原亞馬遜資深主任科學家(Senior Principal Scientist)任小楓正式確認加入阿里巴巴,擔任人工智慧核心團隊iDST的副院長和首席科學家。iDST是 阿里巴巴通過AI技術推動NASA計劃落地的核心團隊,通過阿里雲向各行業輸出技術及服務能力。
  • 阿里巴巴、騰訊暫停洽購愛奇藝股權
    文 丨 付可思 出品| 香港奇點財經 11月27日,據路透引述知情消息人士報導,阿里巴巴和騰訊已分別暫停與百度就收購愛奇藝控股權進行的談判
  • 阿里巴巴AI每天調用超1萬億次,服務全球10億人
    目前已應用於阿里巴巴多個場景,如支持拍立淘索引時間從1小時縮短至5分鐘。在AI雲服務層,全球前三、亞太第一的阿里雲已構建起亞洲種類最全、規模最大的人工智慧集群,包括GPU、FPGA、NPU、CPU、超算集群、第三代神龍架構等在內的公共雲服務共同形成面向人工智慧產業的最強力支持。日前為某現象級APP調集近萬片GPU,創下世界記錄。
  • 阿里巴巴發布「家庭大腦」 北鬥地球儀實現人機交流
    來源:中國新聞網中新網北京10月11日電 (記者 張素)日前舉行的杭州雲棲大會上,阿里巴巴人工智慧實驗室發布「家庭大腦」,該「家庭大腦」包含AI、終端和人機交流系統三個部分。相關負責人11日表示,將面向合作夥伴開放合作,賦能產業升級。
  • 構建AI生態「朋友圈」之江實驗室發布「天樞」人工智慧開源開放平臺
    「天樞」人工智慧開源開放平臺2日在浙江杭州正式發布。該平臺具備高性能核心計算框架,提供一站式全功能AI開發套件,將提升人工智慧技術的研發效率、擴大算法模型的應用範圍,進一步構建人工智慧生態「朋友圈」。據介紹,該平臺由之江實驗室牽頭,聯合浙江大學、阿里巴巴等多單位共同研發打造。
  • 勇立人工智慧創新發展的潮頭
    只見黃、藍兩隊機器人在場內靈活移動,展開激烈爭奪。令人驚奇的是,足球機器人不是由技術人員無線操控,而是依靠自己的「大腦」觀察隊友位置,尋找對方弱點,自主改變移動策略。作為新一輪科技革命的核心推動力,人工智慧正深刻地改變人類社會生活。世界主要發達國家都爭先恐後把發展人工智慧上升為國家戰略。大幕已經拉開,高校如何才能把握機遇,為我國人工智慧發展提供科技支撐與人才保障?
  • 阿里巴巴官方紀錄片《造夢者》發布:16年來首次曝光!
    今日,阿里巴巴官方發布了《Dream Maker》(造夢者)官方紀錄片,16年首次曝光,無數珍貴鏡頭,歷時8個月的採輯,超過30000分鐘的視頻素材。本片首次曝光了16年來影響阿里巴巴發展歷程的珍貴影像,阿里早期創始人及合伙人親身講述這個故事背後的五味雜陳。
  • 阿里AI實驗室的關閉,讓我們看到了阿里被指責缺乏創新能力的原因
    根據工作社交平臺脈脈用戶的爆料,阿里巴巴 AI實驗室(AI Labs)已被關閉,阿里官網和達摩院已將其相關網頁刪除。1/8號阿里巴巴回應說, AI labs在上一輪架構調整中已全面融入雲智能,新的官網也準備獨立上線,間接證明阿里巴巴 AI實驗室確實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