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年度人工智慧熱門事件大盤點:「悲喜交加」

2020-11-24 雷鋒網

雷鋒網(公眾號:雷鋒網) AI 科技評論按:今天就是 2018 年的最後一天了!AI 科技評論的讀者們又與我們度過了相伴相隨的一年,與我們一起見證了人工智慧在這一年所面臨的發展與挑戰。以下 AI 科技評論就帶領讀者們回顧一下 2018 人工智慧領域的發展情況以及熱點事件。

如果用「高歌猛進」來作為人工智慧 2017 年發展的形容詞,那它在 2018 年的發展則可稱得上是「悲喜交加」了。

這一年,學術界以及業界擁抱人工智慧的熱情只增不減,並帶來了一大批人工智慧成果——OpenAI 的 5v5 DOTA AI「OpenAI Five」再次完勝人類、谷歌研究人員使用 BERT 模型在 11 項 NLP 任務中創出最佳成績、搜狗公司和新華社合作的全球第一個「AI 合成主播」正式上崗,而我們的習近平總書記也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體學習上,再次從國家層面強調了人工智慧的重要地位性。

而這一年,人工智慧領域也頻頻湧現「人工智慧寒冬」的擔憂,不過更讓人涅一把汗的則是人工智慧所帶來的人員傷亡和道德倫理危機——Uber 無人駕駛測試車撞死行人事故震驚了全世界、Google Duplex 代替人類自動接打電話「以假亂真」引發了對 AI 道德倫理的廣泛熱議,近日歐盟正式發布的人工智慧道德準則草案,更是集中體現了人們對於人工智慧的恐慌與擔憂。

接下來,AI 科技評論也為大家選出了 2018 人工智慧界的十大熱門事件進行一一盤點。

Uber 無人駕駛測試車撞死行人事故

美國東部時間 3 月 19 日晚上,在亞利桑那州,一輛 Uber 自動駕駛汽車在進行道路測試時,將一名推自行車穿過馬路的 49 歲女子撞死,成為已知的全球首例自動駕駛汽車撞死行人的事故,也成為 Uber 2018 年最大的新聞(醜聞)。

這一震驚整個世界的事故,使得 Uber 自動駕駛汽車面臨空前的質疑,也讓 Uber 暫停了自動駕駛汽車的測試計劃,重新審視安全問題。此外,豐田隨後也宣布暫停自動駕駛汽車測試計劃,而美國波士頓市政府甚至要求所有自動駕駛研發公司暫停測試。

經過各方調查,車禍的原因也逐漸明晰:雖然行人是在非人行橫道突然穿過馬路,但要負主要責任還是——Uber 自動駕駛汽車既沒有準確識別出前方的行人,也沒有在遭到障礙物時採取制動措施。

谷歌 Duplex 代替人類自動接打電話引發倫理爭議

5 月 9 日的 Google I/O 2018 大會上,Google 向大眾展示了一項名為 Duplex 的 AI 新功能——能代替人類預約理髮或者餐館。在演示過程中,它以假亂真地使用自然語言與真實人類對話溝通,而人類竟然完全沒有意識到電話的另一邊並非真人而是來自 Google 的  Duplex。

在驚豔四座的同時,Duplex 沒有主動告知對方他們正在與人工智慧交談(使得人類無法知道電話對面並非人類),則引發了關於道德倫理的討論,有人指出:如果接電話的人不知道自己在和人工智慧聊天,人類就有很容易陷入被機器「操控」的情境中。

針對這些批評,Google 隨後也為 Duplex 系統加入透明化機制,即當 Duplex 打電話預約時會主動表明自己的身份,店家也可以直接向其表達拒絕錄音或者回絕訂位需求,或到 Google My Business 帳號中設定禁止接聽此類電話。

OpenAI DOTA 5v5 AI 接連完勝人類團隊

美國當地時間 6 月 25 日,OpenAI 宣布其研發的人工智慧 OpenAI Five 已經能在 Dota2 5V5 團戰中戰勝人類。消息一出,震驚業界,迅速成為網絡熱門話題——畢竟這可是 AI 在 Dota2 中以團戰形式擊敗人類隊伍的首次告捷。據悉,在這次人機大戰中,AI 先後對戰了 5 支人類玩家團隊:OpenAI 員工組成的團隊、現場觀眾隨機組成的路人團隊、Valve 員工組成的團隊、一支業餘 Dota2 玩家組成的團隊以及一支半職業團隊。據 OpenAI 官方介紹,AI 很輕鬆地在幾輪對抗中碾壓了前 3 支人類隊伍,而在與後兩支人類隊伍的對決中,AI 贏取了 3 場比賽中的前 2 場。

而在不到兩個月的時間裡(美國時間 8 月 5 日下午),OpenAI 的 5v5 DOTA AI「OpenAI Five」在 OpenAI 組織的線下比賽(「OpenAI Five Benchmark」)中再次完勝人類團隊。本次比賽一共進行了四局比賽,人類隊伍包括現場觀眾組成的路人團隊(第一局)以及 4 位前職業選手(Blitz、Cap、Fogged、Merlini)與 1 位現任職業選手(MoonMeander)組成的高手團隊(後三局),最終,「OpenAI Five」再次獲得壓倒性的勝利。比賽中一個有意思的插曲是,當前三局勝負已分時,現場觀眾給「OpenAI Five」選擇了 5 個不怎麼厲害的英雄,人類玩家最終獲得勝利,稍微獲得了些許「安慰」,不過這也使最後一局「淪為」了娛樂局。

「佳飛貓組合」李飛飛、李佳先後離職 Google,二人各自投身新的 AI 項目

「李飛飛將離職 Google」的傳聞從 6 月份就開始熱傳,直到 9 月份這個傳聞才被畫上句號。

9 月 10 日,Google Cloud CEO Diane Greene 宣布,卡耐基梅隆大學(CMU)計算及系系主任的 Andrew Moore 將在 2018 年年底加入 Google Cloud,擔任 Google Cloud AI 的負責人和顧問;而李飛飛則會在同一時間回到史丹福大學擔任教職,但還會擔任 Google Cloud 在人工智慧和機器學習方面的顧問角色。

當天,李飛飛在其個人微信朋友圈分享了她即將離任 Google Cloud 的消息,其中特別對「佳飛貓組合」的另一半——李佳表示了感謝:「因為你的 leadership,我們一起成長。因為你的 friendship,我們一起分享成長經歷裡所有的淚與笑!」對此,李佳也回應道:「感謝一起奮鬥的夥伴,佳飛貓加油!」

而就在李飛飛離開 Google 的兩個月後,李佳也追隨李飛飛的腳步,離職 Google。11 月 15 日,Google 中國確認,Google Cloud AI 研發主管兼 Google AI 中國中心總裁李佳已經離開 Google。隨後,李佳也回應稱,確實已經從 Google 離職,目前在斯坦福醫學院全職參與智能醫院項目,未來會投入 AI 與醫療的項目,希望以後能做出真正對世界有積極影響的事情。

「希望以後能做出真正對世界有積極影響的事情」同樣也是李飛飛的職業追求——李佳離職 Google 五天後(11 月 19 日),李飛飛再次辭去了斯坦福人工智慧實驗室負責人的職位,完全投身於其在 10 月 20 日啟動的「以人為本人工智慧項目」。

阿里達摩院架構全公開:5 大研究領域,下設 14 個實驗室

9 月 28 日,阿里巴巴於去年 10 月 11 日成立的達摩院正式上線官網,全面公開架構,包括達摩院的最新、最全介紹,覆蓋達摩院五大研究領域、兩大合作生態以及人才儲備和需求。

其中,達摩院官網上公布的 5 大研究領域及下設的 14 個實驗室受到了極大關注,它們的設置分別如下 :

  • 機器智能:該研究領域下設語音、視覺智能、語言技術、決策智能、城市大腦五個實驗室。

  • 數據計算:該研究領域下設計算技術、智能計算、資料庫與存儲三個實驗室。

  • 機器人:該研究領域下設智能交通實驗室。

  • 金融科技:下設金融智能、區塊鏈、生物識別三個實驗室,同時擁有資深金融行業專家和頂級科學家,在杭州、北京、西雅圖、矽谷、紐約等設有辦公地點。

  •  X Lab :該研究領域下設量子實驗室、人工智慧實驗室。

另外,阿里巴巴創新研究計劃(AIR)和阿里巴巴訪問學者項目(ARF)作為阿里巴巴學術合作的兩大重要平臺和其與國內外知名高校合作建立的聯合實驗室共同構成阿里巴巴的兩大合作生態,目前,阿里巴巴已與國內外知名高校合作成立了阿里巴巴 - 浙江大學前沿技術聯合研究中心、清華大學 - 阿里巴巴自然交互體驗聯合實驗室、阿里巴巴 - 南洋理工大學聯合研究學院、中國科學院 - 阿里巴巴 量子計算實驗室以及達摩院 - 交通運輸部公路院車路協同聯合實驗室五所聯合實驗室。

同時,官網上還顯示信息招兵買馬,職位包括研究員訪問學者(Alibaba Research Fellowship)、博士後以及實習生(Research Intern)四大類別。

Google AI 團隊發布 BERT 模型,為 NLP 帶來歷史性的突破

10 月 13 日,NLP 迎來歷史性的突破——Google AI 團隊發布的 BERT(全稱 Bidirectional Encoder Representations from Transformers)模型,在機器閱讀理解頂級水平測試 SQuAD1.1 中表現出驚人的成績:全部兩個衡量指標上全面超越人類,並在 11 種不同 NLP 測試中創出最佳成績,包括將 GLUE 基準推至 80.4%(絕對改進 7.6%),MultiNLI 準確度達到 86.7%(絕對改進率 5.6%)等。其傑出表現在贏得 NLP 學界的一片讚譽之聲的同時,也讓大家對 BERT 模型的開源充滿了期待。

期待著期待著,11 月 1 日,Google 終於一鼓作氣發布了包括 BERT 模型 TensorFlow 代碼、BERT-Base 與 BERT-Large 模型的預訓練檢查點、微調實驗結果的自動化復現 TensorFlow 代碼、預訓練數據生成以及數據訓練的代碼在內的「BERT 模型大禮包」。發布至今,這一開源項目已在 Github 上收穫了上萬個 star。

BERT 模型開源地址:https://github.com/google-research/bert

習近平總書記:推動我國新一代人工智慧健康發展

10 月 31 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就人工智慧發展現狀和趨勢舉行了第九次集體學習,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在主持學習時強調,人工智慧是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重要驅動力量,加快發展新一代人工智慧是事關我國能否抓住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機遇的戰略問題。要深刻認識加快發展新一代人工智慧的重大意義,加強領導,做好規劃,明確任務,夯實基礎,促進其同經濟社會發展深度融合,推動我國新一代人工智慧健康發展。

針對習總書記提出的人工智慧發展相關問題,北京大學教授、中國工程院院士高文進行了講解,並談了意見和建議;此外,中共中央政治局各位同志也在聽取講解後,針對有關問題進行了討論。

這是繼去年國務院印發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規劃,習總書記再次從國家層面強調了人工智慧的重要地位。

全球首個「AI 合成主播」上崗

11 月 7 日,在第五屆世界網際網路大會上,由搜狗與新華社合作開發的全球首個全仿真智能合成主持人——「AI 合成主播(Artificial Intelligence)」正式亮相。它根據所提供的文字,就能準確無誤地播送新聞,可以模擬人類說話時的聲音、嘴唇動作和表情,並且將三者自然匹配,逼真程度幾乎能以假亂真。

據悉,「AI 合成主播」背後依託的是搜狗人工智慧的一大核心技術「搜狗分身」,其技術原理是:通過使用人臉關鍵點檢測、人臉特徵提取、人臉重構、唇語識別、情感遷移等多項前沿技術,並結合語音、圖像等多模態信息進行聯合建模訓練後,生成與真人無異的 AI 分身模型。從最終的呈現方式來看,」AI 合成主播「實際上相當於是真實新聞主播一個「分身」,例如本次亮相的「AI 合成主播」以新華社主播邱浩為原型,兩者的聲音以及外形都一樣。

NIPS 說不改名,半個月後還是改名為 NeurIPS

11 月 17 日,在半個月前還官宣了「不改名」的人工智慧頂級會議 NIPS ,竟悄然在官方網站上線了新的大會名稱:NeurIPS,其網站地址從 https://nips.cc/ 變成了 https://neurips.cc/,官網頁面也隨之改變。

 NIPS 的改名風波還得從今年 4 月份說起:由於 NIPS 的名字帶有情色意味引發了社區成員的發對,今年 4 月份,大會組委會就開始收集研究社區的意見,考慮對大會名稱進行更改。10 月 22 日,NIPS 官方宣布結果,NIPS 主會議將保持原名。本以為改名風波就此結束了的吃瓜群眾們,對於 NIPS 「最終還是改名了」又繼續吃起了瓜。

據悉,NeurIPS 取 Neural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s 第一個單詞的前四個字母和後三個單詞的首字母組合而成,對該會議的意義不會造成影響,同時還避免大會首字母縮寫 NIPS 帶來的歧義。然而,對於 NeurIPS 這個名字,很多網友也表達了自己的無奈:不知道該怎麼發音。

另外在今年,NIPS「11 分鐘售罄門票」事件同樣也讓機器學習圈子炸開了鍋,讓大家見識到了人工智慧和機器學習的火爆程度堪比 Taylor Swift 演唱會。

歐盟發布 AI 道德準則草案

今年,人工智慧高調發展的背後,是頻頻引發的倫理道德爭議。12 月 18 日,歐盟人工智慧高級別專家組(AI HLEG)正式向社會發布了一份人工智慧道德準則草案(DRAFT ETHICS GUIDELINES FOR TRUSTWORTHY AI,以下簡稱草案),該草案被視為是歐洲製造「可信賴人工智慧」的討論起點。

這份草案首先為「可信賴人工智慧」提出了一個官方解釋——「可信賴人工智慧」有兩個必要的組成部分:首先,它應該尊重基本權利、規章制度、核心原則及價值觀,以確保「道德目的」;其次,它應該在技術上強健且可靠,因為即使有良好的意圖,缺乏對技術的掌握也會造成無意的傷害。圍繞這兩大要素,草案也給出了「可信賴人工智慧」的框架:第一章通過闡述人工智慧應該遵守的基本權利、原則和價值觀,試圖確保人工智慧的道德目的;第二章根據第一章所闡述的原則,給出實現可信賴 AI 的指導方針,同時兼顧道德目的和技術穩健性,並列出可信賴 AI 的要求,包括技術和非技術方法;第三章則提供了具體但非窮舉的可信賴 AI 評估表。整份草案共 37 頁。

目前,草案處於徵集意見階段,徵集時間將於 2019 年 1 月 18 日截止。據悉,該草案將於 2019 年 3 月提交到歐盟委員會。

以上就是雷鋒網 AI 科技評論為大家盤點的 2018 年十大人工智慧熱門新聞事件,接下來,就讓我們期待人工智慧 2019 年的發展和熱點吧。雷鋒網

雷鋒網原創文章,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詳情見轉載須知。

相關焦點

  • 日媒盤點日本年度十大新聞 2015日本悲喜交加
    中國網12月21日訊 據日本媒體報導,日媒近日盤點日本年度10大新聞,2015日本可謂悲喜交加。下面就讓我們一起回顧一下2015年日本都發生了哪些大事兒吧。日本年度新聞四 日本正式通過個人編號制度2015年5月日本眾議院通過了個人編號制度。在日本居住的人將被每人分配一個號碼,用於金融、醫療、繳稅、社保等方方面面。日本政府希望通過此制度,全面掌握日本居民信息。
  • 天空之城停播 讓許多觀眾們的心情悲喜交加
    天空之城停播 讓許多觀眾們的心情悲喜交加時間:2019-01-23 12:57   來源: 尚之潮   責任編輯:凌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天空之城停播讓許多觀眾們的心情悲喜交加 24號晚上韓國國家足球隊成功挺進亞洲杯八強,這個消息預示著電視劇《天空之城》將停播一集,這也表明劇中的宇宙還要在看守所中多待一天,他什麼時候能出來我們尚且不知
  • 機器之心年度獎項Synced Machine Intelligence Awards 2018正式發布
    在此背景下,第二屆機器之心「Synced Machine Intelligence Awards」年度獎項評選再次開啟,分別從機構、應用案例及產品/解決方案、投資三大維度設置了六大獎項,全面記錄和分析 2018 年全球人工智慧產業的蓬勃發展。
  • 35 所高校獲批開設「人工智慧」本科專業
    雷鋒網 AI 科技評論按:近日,教育部印發了《教育部關於公布 2018 年度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備案和審批結果的通知》,經申報、公示、審核等程序,根據普通高等學校專業設置與教學指導委員會評議結果,並徵求有關部門意見,確定新增審批專業名單。根據通知,全國共有 35 所高校獲首批「人工智慧」新專業建設資格。
  • 尋找最具商業價值的AI應用,「2018 AI最佳掘金案例年度榜單」進入...
    原標題:尋找最具商業價值的AI應用,「2018 AI最佳掘金案例年度榜單」進入評審階段 2018年10月31日,雷鋒網啟動了第二屆「AI最佳掘金案例年度榜單」。我們從商業維度出發,尋找人工智慧在各個行業的最佳應用。
  • 盤點:2018年十大人工智慧熱門事件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通訊員 張雪)2018年人工智慧領域,從技術到產品都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和突破。那麼在即將過去的這一年裡,人工智慧領域發生了哪些值得記載的大事件呢?本文將盤點今年十大人工智慧熱門事件。不過業內專家也紛紛表示,我們距離真正的"人工智慧+醫療"距離顯然還很遠,要跨越的障礙很多,未來還需要打一個問號。五:中國科技部發布第五個國家AI開放創新平臺科技部在2018年9月正式依託中國計算機視覺(CV)獨角獸商湯集團建設智能視覺國家新一代人工智慧開放創新平臺。
  • 「英譯」2018年度10大流行語「我自閉了」、「人間不值得」
    最近,《咬文嚼字》公布了「2018十大年度流行語」。但怎麼可以忘了「真香」、「男人都是大豬蹄子」、「心肌梗塞」 這些年度最富內涵的流行語所以,聚集了整個編輯部的智慧,特別為你總結了「英語版2018下半年網絡流行語」。
  • 真「口爆」現場,算是年度最佳了!
    說它是年度最佳也不為過,很多人應該猜到了——開局豆瓣9.1,IMDB8.7,國內外口碑最接近的一部劇。幾乎不存在爭議。《異星災變》是HBO Max頻道的年度熱門推薦科幻劇集,一共10集,劇本由《囚徒》的亞倫·格茲考斯基(Aaron Guzikowski)撰寫,主要講述兩個機器人在一個神秘且遙遠的外星球上撫養人類孩子成長。
  • 「人工智慧第一股」依圖科技衝刺科創板,按下國產晶片加速鍵
    2017 年度、2018 年度、2019 年度及 2020 年 1-6 月,依圖分別實現毛利率 57.39%、54.55%、63.89% 及 70.99%。毛利率水平顯著高於同類可比上市公司。AI 晶片也是依圖未來重點研發項目,招股書顯示,新一代人工智慧 IP 及高性能 Soc 晶片項目投資總額預計達 23 億,投入金額佔募集資金總額的比例 30.89%。報告期內,依圖尚未對求索晶片進行單獨銷售,而是銷售基於雲端及邊緣端人工智慧算力硬體。包括基於求索晶片及算法技術研發端「原石」系列智能伺服器和「前沿」系列邊緣計算設備。
  • 【年末大盤點】UFC2018年度之最 嘴炮竟然兩次上榜
    2018年我們看到了UFC中很多精彩的時刻,例如骨頭瓊斯的回歸,大力鼠與本阿斯肯之間的交易,兩場冠軍vs冠軍的比賽,還有小鷹和嘴炮之間激烈的炒作。下面是盤點出的UFC年度之最,一起來看看吧!而賽後瘋狂的鬥毆事件更是讓ufc229期持續不斷發酵,到現在人們還對這場比賽津津樂道。年度最具突破性選手:阿迪薩亞黑龍阿迪薩亞在2018年取得了非常大的成果,阿迪薩亞獨特的個性和華麗的打法讓UFC總裁白大拿對這個新星非常看重, 阿迪薩亞今年打了4場比賽。 馬文維託、布拉德塔瓦雷斯和德瑞克布朗森,都被他一一擊敗。
  • 2020年度「金研獎」中國腫瘤十大原創研究報名正式啟動
    自2017年,腫瘤資訊發起了一年一度的「中國腫瘤十大原創研究」評選,推出「年度十大原創研究」、並在2019年增加「腫瘤資訊年度二十大專欄」和「十大熱門話題」等獎項。4年來,「十大原創研究評選」已成為中國腫瘤學界的重要獎項之一。
  • 金鋼鉑林榮獲2018年度消費者信賴品牌
    12月13日,由新浪家居舉辦的「解碼阿基米德:家居新支點下的黎明」為主題的發展論壇暨新浪潮頒獎盛典在北京盛大舉行,新浪家居以「新技術、新產品、新渠道、新媒體、新交易、新生態」六大關鍵詞,「解碼阿基米德」槓桿定理,探尋經濟新周期下,適用於家居企業「一即一切」的新支點。
  • 2020-2021「AI中國」機器之心年度獎項揭榜(上)
    自2017 年設立以來,機器之心「Synced Machine Intelligence Awards」年度獎項評選活動自已連續舉辦至第四屆,是目前國內人工智慧界規模最大、評選最權威的年度獎項,已成為我國人工智慧產業的風向標。在21世紀的時間軸上,2020必將是載入史冊的一年。
  • 「作業幫」獲超16億美元融資,在線教育巨頭高維度競爭加劇...
    2起◆「作業幫」獲超16億美元E+輪融資,在線教育巨頭競爭進入下半場◆「丁香園」完成5億美元融資,將持續鞏固專業壁壘◆醫療器械商「邁迪頂峰」宣布獲得超過10億元人民幣的C輪融資◆英國晶片公司「Graphcore」融資2.22億美元,瞄準全新人工智慧IPU晶片◆基因組測序服務提供商「23andMe」獲得8250萬美元F輪融資
  • 為什麼中國觀眾愛「原聲加字幕」|大象公會
    2005年左右陸續成立的各家字幕組,更是把零敲碎打的「同人漢化」提升到了集團化作業,其翻譯效率足以跟上國外電視臺每周更新劇集的進度,中國觀眾從此不必「落伍」。」譯為「口袋妖怪」 視頻網站出現後,這些字幕組又開始將經過壓制帶有中文字幕的「熟肉」版電視劇上傳分享,一集電視劇會經外掛字幕、「熟肉」下載、「熟肉」在線三種途徑提供給不同口味的劇迷。
  • 「2018 第六屆全國計算機學科博士後論壇」今天召開,鵬城實驗室...
    雷鋒網 AI 科技評論按:2018 年 12 月 16 日,在全國博士後管委會辦公室、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信息學部、中國計算機學會等單位的大力支持下,由鵬城實驗室舉辦的「2018 第六屆全國計算機學科博士後論壇」於廣東省深圳市鵬城實驗室召開。
  • 開發以中文「與數據對話」的AI決策系統,「訊能集思」要做人工智慧...
    「訊能集思」即是一家專注人工智慧決策的人工智慧公司。通過增強型分析,其人工智慧決策平臺 Xavier能讓基礎數據分析人員和有數據分析需求的業務人員完成數據分析,並利用自動化機器學習(auto-ML)為企業業務提供多樣化的數據決策方案,助力企業的數位化和智能化轉型。
  • 2019機器之心人工智慧年度獎項公布:關注創業先鋒,聚焦產品案例
    機器之心「Synced Machine Intelligence Awards」年度獎項評選活動自 2017 年設立以來,已連續舉辦至第三屆,受到國內外人工智慧社區廣泛關注與重視,目前已成為國內人工智慧界規模最大、評選最權威的年度獎項。
  • 北京字節跳動科技有限公司申請「字節人工智慧」商標
    原標題:北京字節跳動科技有限公司申請「字節人工智慧」商標   近日,北京字節跳動科技有限
  • 機器之心GMIS 2017嘉賓揭秘:人工智慧「標準教科書」作者——Stuart Russell
    作為人工智慧領域的重量級學者,Stuart Russell 對於快速發展的人工智慧技術面臨的機遇和挑戰有著自己獨到的見解。2015 年,他曾起草並率先在一份旨在呼籲學者多方面考慮人工智慧研究的公開信上簽字,信中指出:「我們建議擴大人工智慧研究的範圍,目的是確保日益強大的人工智慧系統是穩定和對人類有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