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之心報導
作者:徐丹
從招股書看,已經很難用「計算機視覺」這個標籤來定義依圖。他是以人工智慧晶片技術和算法技術為核心,研發及銷售包含人工智慧算力硬體和軟體在內的人工智慧解決方案。
在對標公司方面,依圖招股書選取的是 Google、華為、NVIDIA、寒武紀、海康威視、科大訊飛六家公司作為同行業可比公司。
11 月 4 日晚間,上交所官網顯示,依圖科技有限公司(下稱「依圖科技」)首次公開發行存託憑證並在科創板上市申請已獲受理。
公司本次擬公開發行不超過 2.91 億份 CDR,擬募資金額 75 億元。主要用於新一代人工智慧 IP 及高性能 Soc 晶片項目、基於視覺推理的邊緣計算系統項目、新一代人工智慧計算系統項目、高階視覺智能計算平臺項目、新一代語音語義能力平臺項目、補充流動資金。投入金額佔募集資金總額的比例分別為 30.89、10.81%、14.27%、9.19%、5.02%、29.82%。
若闖關成功,依圖有望成為 A 股 「人工智慧第一股」。招股書中披露,今年上半年營收 3.8 億元,扣非淨虧損 4.5 億元;去年營收 7.2 億元,扣非淨虧損 10 億元。
上市方式上,依圖採用 CDR 的方式發行上市。CDR 即中國存託憑證,是為紅籌公司境內上市而設立的發行方式。若發行成功,依圖將會成為國內第二家 CDR。
如成功上市,不僅印證資本市場深化改革的決心,也是市場對紅籌企業回歸 A 股的包容性及開放性的體現,同時也將為更多優質科技企業的登陸探明前路。
一、70% 虧損由優先股引發
招股書顯示,依圖 2017、2018、2019 及 2020 上半年歸屬母公司淨利潤分別為 - 11.7 億、-11.6 億、-36.4 億、-13 億。截至 2020 年 6 月末,公司累計未彌補虧損約為 72.2 億元。
看似在不斷虧損,但需要指出的是,70% 的虧損都由優先股引發。依圖此前開展了多輪次的優先股融資,公司估值不斷上升會導致優先股公允價值不斷上升。
依圖各期公允價值變動損失分別達到了 9.8 億元、5.5 億元、26.2 億元和 9.4 億元。
事實上,在國際會計準則下,這種優先股會體現為「對股東的負債」,其公允價值的上升會記錄於公司帳面的虧損,但實際上公司並未沒有這樣的虧損發生,對公司實際運營也沒有影響,這筆所謂的「負債」數字在上市那一刻就會消失。
而依圖 IPO 後,已發行的優先股將全部轉為普通股。
另外,依圖目前尚處於創業期,不可避免的要進行大量研發投入。2017、2018、2019、2020 上半年各期研發及銷售費用金額分別為 1.6 億元、5.7 億元、10.8 億元、5.4 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每年研發費用率比例都達到了 90% 以上,2017 年研發甚至佔營收 146.94% 之多。
從成本看,依圖在報告期內成本分別為 2928 萬元、1.4 億元 2.6 億元、1.1 億元,2019 及 2020 年上半年營業成本增速緩於收入增長速度使得毛利率逐步提升。伴隨著公司軟硬體組合的解決方案不斷拓展,營業成本中硬體成本的佔比逐年提升。
二、募資 75 億,主要用於晶片研發
先總覽依圖。從技術角度看,依圖覆蓋的技術包含人工智慧晶片、人工智慧算法技術(計算機視覺、語音技術、自然語言理解技術等;從業務角度看,依圖面向智能公共服務及智能商業業務領域,提供人工智慧行業解決方案。
1)人工智慧算力硬體產品
將依圖區別於計算機視覺公司的最主要標誌就是「AI 晶片」,依圖是 AI 晶片創業企業中少有的已實現流片且規模化應用的公司。
2019 年依圖發布 AI 晶片「求索」,集成了 ARM 架構通用計算單元、ManyCoreTM 深度學習計算單元和解碼單元,完成單顆晶片代替人工智慧推理計算中所需的 CPU、GPU 及解碼器等多種類型算力的組合,能夠實現人工智慧推理應用的端到端計算能力。
同時能夠實現人工智慧推理計算和數據傳輸帶寬的匹配與優化,避免晶片間數據通信的功耗損失。在計算機視覺推理性能方面,求索晶片支持的解析度和功耗較主流 GPU 板卡均勻顯著優勢。
在實際場景應用中,1 臺依芯求索 AI 伺服器(搭載 6 個求索計算單元),一個機櫃就能支持 1 萬路視頻流全解析,能驅動像上海這樣的國際化都市單條主幹道或一整個小型園區所需的智能終端設備。
值得注意的是,晶片相關的業務已經給依圖帶來了報告期內營業毛利率的持續提升。2017 年度、2018 年度、2019 年度及 2020 年 1-6 月,依圖分別實現毛利率 57.39%、54.55%、63.89% 及 70.99%。毛利率水平顯著高於同類可比上市公司。
AI 晶片也是依圖未來重點研發項目,招股書顯示,新一代人工智慧 IP 及高性能 Soc 晶片項目投資總額預計達 23 億,投入金額佔募集資金總額的比例 30.89%。
報告期內,依圖尚未對求索晶片進行單獨銷售,而是銷售基於雲端及邊緣端人工智慧算力硬體。包括基於求索晶片及算法技術研發端「原石」系列智能伺服器和「前沿」系列邊緣計算設備。為人工智慧應用程式提供高性能、高密度端計算能力。
2)人工智慧解決方案
依圖的解決方案和市場主要是「公共服務」和「商業服務」。
其中公共服務涵蓋城市場景和醫療場景。
城市管理領域解決方案包括城市視覺中樞、智慧社區等。依圖通過數據的接入、識別並關聯可形成城市級知識圖譜,構建城市智能管理模型,並可以將大量非智能設備的信息在雲端進行智能解析。
深耕醫療也是依圖一個鮮明的特徵,醫療行業需求廣闊,但場景複雜,是一塊非常有價值的「硬骨頭」。依圖在醫療的切入點主要是以計算機視覺、自然語言理解等人工智慧算法技術,對影像數據、文本數據、基因數據進行解析。醫療解決方案 care.aiTM 系列包括臨床決策、智能醫療大數據及智能醫療管理。
商業領域涵蓋通用園區、安全生產、網點全解析、一臉通城及內容審核,涉及行業包括地產、教育、商超、製造、能源化工金融、軌道交通等等,行業覆蓋範圍非常廣,並且已經觸及到了一些傳統行業。
在行業收入方面,今年上半年智能公共服務和智能商業收入佔主營業務收入分別為 58.46% 和 41.54%。
而客戶也比較穩定,包括經銷商及政府部門、大型集成商等直銷客戶。不存在很多 2B 科技公司的「大客戶依賴」問題,今年上半年報告期內前五大客戶銷售金額分別佔比 22.49%、12.08%、12.02%、10.91%、4.52%。
三、重新定義依圖
「十四五規」劃就進一步指出,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在具體舉措方面,人工智慧、集成電路更是被置於核心位置。
以「創新」為基因的依圖相當重視技術研發和升級,報告期內研發投入不斷增加,研發費用持續上升。
在招股書中,已明確將依圖定義為:
「依圖科技是一家世界領先的人工智慧公司,以人工智慧晶片技術和算法技術為核心,研發及銷售包含人工智慧算力硬體和軟體在內的人工智慧解決方案。
依圖科技致力於全面解決機器看、聽、理解和規劃的根本問題,為人工智慧的發展 和應用普及提供高性能、高密度和通用的算力,滿足雲端數據中心、邊緣計算和物聯網不斷增長的智能計算需求。」
可以清晰看到,依圖已經從算法公司轉型成為一家算力公司。從軟體到硬體再到軟硬體一體輸出算力產品,也進一步印證了依圖在算力上的持續深耕。
科創板瞄準「硬科技」, 此前已吸引中芯、寒武紀等企業過會上市,但與美股、港股等成熟資本市場相比,真正的科技領軍性企業質量、規模上還有很大成長空間。吸引更多擁有關鍵技術和核心競爭力的優質「硬科技」企業入駐,是科創板能真正發揮出示範效應、集聚效應和規模效應的關鍵所在。
招股書顯示,依圖將自己的同行業公司分為三類。
第一類是 Google、華為等國內外領先等覆蓋多個人工智慧技術領域並實現產業化的公司;
第二類是 NVIDIA、寒武紀等專業人工智慧晶片設計公司;
第三類是海康威視、科大訊飛、商湯、曠視等為智能公共服務及智能商業業務領域提供人工智慧行業解決方案的公司。
綜合考慮主要技術、產品或主營業務相似度、行業知名度及行業地位、信息披露透明度等因素,依圖選取 Google、華為、NVIDIA、寒武紀、海康威視、科大訊飛六家公司作為同行業可比公司。
可以看出,依圖已經不再把機器視覺公司當作競爭對手,而是直指行業的頂尖的「硬核 AI 公司」。
值得關注的是,集成電路產業深厚的積累在人工智慧技術的驅動下在這幾年爆發,兩大重點領域(集成電路、人工智慧)的交叉優勢開始顯現。同時,人工智慧的商業化落地需要大量場景,上海這樣的超大規模城市具備其他城市無法比擬的豐富場景,聯合了依圖等企業力量共建的上海市「一網統管」項目便是政企合作挖掘場景新價值的標杆性實踐。
而作為上海土生土長的「獨角獸」企業,「世界級」技術傍身,科創基金的國資身影一路加持,在發展過程中獲得了上海政府的大力扶持,如能成功登陸,將有望成為科創板 「硬科技」的代名詞。當然,上市只是依圖的第一步,在社會資本的助力下,這支「人工智慧第一股」未來發展值得期待。
招股書原文:
http://static.sse.com.cn/stock/information/c/202011/d27fb2b9cf4c4fc48571ca985394e812.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