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巨頭、AI獨角獸同日官宣回科創板 是什麼在吸引優質企業回流A股?

2021-01-19 財經網

截至目前,科創板僅有九號公司以CDR方式發行,聯想和曠視的回歸,標誌著我國資本市場的創新與改革在不斷深化,包容性進一步提升。

科創板對國內頭部科技企業的吸引力進一步增強。

2021年1月12日,聯想集團正式官宣科創板上市計劃。同日,北京證監局備案公告顯示,曠視科技已於2020年9月與中信證券籤署輔導協議,擬在科創板上市。

聯想集團是全球PC巨頭,2013年,聯想電腦銷售量就躍居世界第一,成為全球最大的電腦生產廠商,公司早在1994年就登陸港交所。曠視科技是「AI視覺四小龍」之一,估值已達到300億元,2019年曾發起港股IPO但擱淺至今。

不難看出,二者均是國內優質科技企業,此番同時宣布擬在科創板上市計劃,可見科創板的吸引力十足。

「兩者宣布科創板IPO的目的,根本都是為了融資。其背景是內地資本市場正在升溫走牛,投資活躍,回A股上市計劃有助於增強公司與資本市場的緊密連接,提升公司價值。」1月13日,深度科技研究院院長、國內知名券商前高級副總裁兼網際網路首席分析師張孝榮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採訪時表示。

此外,記者還注意到,兩家公司都擬採用CDR的方式在科創板上市。截至目前,科創板僅有九號公司以CDR方式發行,聯想和曠視的回歸,標誌著我國資本市場的創新與改革在不斷深化,包容性進一步提升。

科創板對國內頭部科技企業的吸引力進一步增強。視覺中國。

以CDR方式回A滿足融資需求

1月12日晚間,聯想集團公告,董事會已批准可能發行中國存託憑證(CDR)並向上交所科創板申請發行CDR上市及買賣的初步建議。

聯想集團稱,根據該建議,公司擬發行新普通股佔公司經擴大後的已發行普通股股份總數不多於10%。所募得資金將用於技術、產品及解決方案的研發、相關產業戰略投資及補充公司營運資金。上述發行CDR及科創板上市的整體建議均取決於市場情況、股東的批准以及相關證券交易所及監管機構的必要批准。

Wind數據顯示,截至1月12日收盤,聯想集團港股漲8.93%,報8.05港元,總市值969億港元。1月13日開盤,聯想集團港股繼續大漲,報收8.83港元,漲幅9.69%。

聯想集團董事長兼CEO楊元慶表示,回A股上市計劃將有助於增強公司戰略與國內蓬勃發展的資本市場的緊密連接,提升內地投資人投資聯想的便利性,從而進一步釋放聯想的價值,更好推動各行各業的數位化、智能化轉型升級。

另一家衝刺科創板的曠視科技是人工智慧領域的領先企業,與商湯、依圖、雲從並稱AI計算機視覺領域「四小龍」。據胡潤研究院發布的《2020胡潤全球獨角獸榜》,曠視科技在四小龍中估值最高,達300億元。

不過,曠視科技IPO之路頗為坎坷。2019年8月,曠視打響了AI獨角獸上市的第一槍,正式向港交所提交了招股書。2019年10月8日,美國將曠視列入出口管制「實體名單」。2020年2月25日,港交所官網顯示,曠視科技IPO初始申請為失效狀態。此後,市場對曠視何時重啟上市計劃便格外關注。

在2020年7月底的一場媒體溝通會上,曠視聯合創始人兼CEO印奇曾回應稱,從2019年到2020年,國際環境變化很大,目前公司現金流很充裕,上市已不是特別急需的事情。但印奇當時表示,曠視並未終止上市計劃。「我們希望上市之後股價堅挺穩定,還是會在合適的時間穩步推進上市,上市是公司業務運營和治理自信的表現,它是一個手段而不是目的。」

曠視科技曾透露,科創板支持和鼓勵「硬科技」企業上市,是中國科技企業發展的好機遇,曠視正在積極考慮。此次曠視科技接受上市輔導,意味著曠視已確定到科創板上市。

「兩家企業選擇科創板上市,說明科創板的吸引力還是比較大的,一是科創板交易比較活躍,另外一個是估值水平普遍偏高,國內投資者對於科創板上市公司的投資熱情較大,這些都吸引了越來越多的科創企業回歸。」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對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說。

值得注意的是,兩家公司都擬採用CDR的方式在科創板發行,其中,聯想是紅籌股,曠視是註冊在開曼群島的公司。此前九號公司便通過此種方式成為科創板CDR第一股。

武漢科技大學金融證券研究所所長董登新在受訪時表示,「近兩年中國監管對紅籌股的回歸給予了比較包容的政策。紅籌股的回歸方式一種是IPO、一種是CDR。相比之下,IPO的流程要複雜一些,門檻可能要稍微高一些,CDR的門檻相對較低,掛牌手續也比較簡便。」

「我國現有的法律和制度對這類公司在A股市場上直接融資有著嚴格的規定。通過CDR,這些公司則可以繞開某些限制,實現內地市場的直接融資,滿足它們的融資需求。」張孝榮說。

廣發證券戴康指出,CDR發行佔總股本比例一般不會很大,比如九號智能發行比例為10%,因此對資金面的影響可控。同時,相比IPO,CDR具有流程快(無需拆VIE架構)、境內外同時融資等優勢。

對高科技紅籌企業吸引力增強

隨著科創板體制機制進一步完善,越來越多的科技巨頭正回歸A股。

其中,吸引紅籌企業回歸是設立科創板的一大亮點也是重要使命。從最初支持紅籌企業回歸,到監管層切實出臺支持紅籌企業政策,紅籌企業的上市成為科創板包容度提升的一個註腳。

2020年2月,我國規模最大的功率半導體企業華潤微正式登陸科創板,成為「紅籌第一股」。2020年7月,科創板迎來了晶片代工巨頭中芯國際,成功實現「A+H」兩地上市;2020年10月,九號公司鳴鑼上市,該公司創造了科創板的多個「第一」:第一家存在協議控制架構(VIE)的企業,第一家申請公開發行CDR存託憑證的企業,第一家具有AB股和員工期權的紅籌上市公司。

在聯想集團之前,同樣在港股上市的吉利汽車於2020年9月官宣科創板上市計劃,吉利擬初始發行股份數量不超過17.31億股,擬募集資金200億元。

對于吉利回A,有投行人士指出,「吉利汽車登陸科創板反映的是中國自主造車行業轉型的信號。如果吉利汽車這樣的高科技紅籌企業回歸A股,將對國內造車工業帶來助推作用。」

「這些紅籌股的回歸一是可以提升估值,因為一般內地市場比港股估值水平要高;另外可以增加再融資機會。聯想這類企業以CDR的方式回歸A股,相信監管層和投資者都會很歡迎。」董登新說。

除上述多家紅籌公司回A之外,還有美股公司掀起回歸熱潮。

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統計發現,天合光能、中芯國際均是從美股退市後進入科創板;科興生物是第一家美國上市的中國疫苗公司,於2020年12月順利登陸科創板。半導體清洗設備的龍頭盛美半導體是首家美股分拆登陸科創板的公司,公司於2020年9月通過科創板上市委審核,如果順利上市,將對科創板探索全球化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業內人士指出,隨著科創板制度的逐漸完善,目前「A+N」上市已經不存在政策難點。

張孝榮表示,「科創板是一個增量板塊,以新經濟為重要特徵,聚集了一大批高新技術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公司,表現出較強增長勢頭。註冊制讓投資人更聚焦公司層面,大家會更多考慮長期投資,擁有核心技術但投資周期比較久的企業能夠獲得更多機遇。對於『新』公司來說,未來在美國、中國香港及A股掛牌,可能會變成標配。」

相關焦點

  • 科創板時代 企業迎來新挑戰
    近年來,國家對科創重視和支持持續加碼,科創板的推出,為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提供了便捷通道。在「全國科創」的浪潮下,企業如何把握機會,迎接新挑戰?天時地利的科創時機科創板開市以來,上市企業數量不斷增加。截至10月18日,已經有166家企業提交科創板上市申請,上交所已受理165家,已上市34家,融資金額共421億元。
  • 做投資20年,一年IPO七次,押中科創板「首家過會」企業,德同資本...
    作為一家成立13年的老牌基金,德同資本的成績令人矚目:不僅創下過一年7次IPO的輝煌戰績,今年還第一個嘗到了科創板的果實——押中了科創板首批過會企業微芯生物。那麼在您看來,您認為什麼樣的企業是您眼中最適合登陸科創板的「優秀企業」?邵俊:顧名思義,我認為真正的科創企業更適合。因為如果傳統的資本市場還是看靜態的財務指標,他反而更偏好於傳統行業,因為以前的制度需要你找所謂的類比公司,如果你找不到類比公司,發行的時候,尤其是審批的時候會遇到麻煩。
  • 中加特IPO下周四上會,行業獨角獸能否為青島科創板再下一城?
    半島全媒體見習記者 譚風敏11月24日,上海證券交易所發布科創板上市委員會審議公告,將於12月3日上午9時召開2020年第114次上市委員會審議會議,對青島中加特電氣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中加特)在科創板公開發行股票的申報進行審議,意味著中加特在科創板上市進程又前進一步。
  • 解密科創板企業城市地圖 地域分布不均是明顯特徵
    中關村龍門加速器董事長徐濤表示,力爭在年內完成對130餘家中關村企業的輪訓,並篩選一批具有上市潛力的「種子企業」,強化科創板的北京力量。 儘管北京目前有6家企業在科創板上市,但也有兩家企業與科創板揮手「說再見」。 其中,恆安嘉新是首家證監會給出「不予註冊」決定的企業。
  • 主板IPO被否就上科創板,什麼公司這麼牛?| 捕獵獨角獸
    隨著上周五科創板首批申報名單正式亮相,正有源源不斷的科技型企業把科創板作為自己的上市目的地,其中不乏在輔導期中變更上市地點的公司。這其中,有一家頗為特別,兩年前,它的主板上市申請被證監會發審委否決,當時其90歲高齡的實控人更是成為市場「一大」亮點。而如今,第一代創業者已逝,這家公司又發起了向科創板衝擊的戰役。
  • 國金證券:以納斯達克為鑑,前瞻科創板之醫藥布局
    那麼中國的生產力水平、技術水平、中國醫藥的生產力水平與創新投入水平又在什麼位置呢?我們認為,處於奇點突破前夕,正待更高效資本市場助力騰飛。上海交易所發布了《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股票上市規則》、《上海證券交所科創板股票發行上市審核規則》、《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股票發行上市申請文件受理指引》、《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股票盤後固定價格交易指引》、《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股票交易特別規定》。
  • 上交所科創板英文欄目:進一步吸引外資參與科創板市場
    原標題:上交所科創板英文欄目:進一步吸引外資參與科創板市場   11月7日,上交所官網稱,此次推出
  • 奇點學堂|科創板VS港股「打新」,誰能更「賺」一籌?
    追熱打新大幅虧損,盲打新股看似打平實則大虧 不少看好科創板投資者希望追熱門新股概念。 阿里巴巴究竟會不會回來香港上市,或者以什麼形式來香港上市,目前還是未知之數。其中有幾個點可以用於參考:港股通未來有可能將同股不同權的企業納入;阿里巴巴回歸港股上市,同步在A股以CDR上市,融資的規模也可以擴大,按照目前市場的說法目標是200億美金。
  • 有望上市A股 漢能集團發布私有化方案計劃表
    改革開放至今,我國的經濟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由此吸引了許多民企及外商在A股上市。今年4月份,以金山軟體為首的科技公司,包括天能動力、信利國際、昊海生物科技、中國通號等計劃轉往A股科創板上市,更是證明了民營企業欣欣向榮的發展勢頭。同期,漢能集團也邁出私有化回A的步伐。
  • 再看科創新下「獨角獸」的演化趨勢
    摘要以科創板的視角再看「獨角獸」。科創板提出後,代表著中國新經濟發展動能的獨角獸企業們再次受到了廣泛的關注。獨角獸企業蓬勃發展為中國誕生新的科技龍頭企業奠定了基礎,同時也有利於資本市場和實體經濟的共同繁榮。
  • 獨角獸企業是什麼意思名單有 獨角獸公司分布與特質揭秘
    ­  事件­  富士康成「獨角獸」企業上市樣本­  富士康股份IPO的一路綠燈,已成為外界觀察「獨角獸」企業上市的風向標。今年兩會期間,百度、京東和搜狗等網際網路科技巨頭掌門人紛紛表態願意回歸A股。­  進入大陸投資的第30個年頭,代工巨頭富士康的A股之路掃清了最後的障礙。
  • 進一步吸引外資參與!上交所推出科創板公司英文概覽欄目
    來源:中新經緯中新經緯客戶端11月6日電 據「上交所發布」微信號消息,上交所推出科創板公司英文概覽欄目。此次推出科創板上市公司英文信息概覽欄目,是上交所吸引外資參與科創板的又一舉措。上交所指出,為便於國際投資者了解科創板公司,進一步推動外資參與科創板,上交所近日在英文官網推出科創板公司信息概覽欄目。該欄目主要包括公司簡介、業務概況、財務指標和前十大股東四個部分,主要內容和數據來自科創板上市公司已披露的定期報告。
  • 啟明創投投資企業惠泰醫療成功登陸科創板|Bilingual
    啟明創投投資企業惠泰醫療今天(1月7日)成功登陸上交所科創板。惠泰醫療(688617.SH)發行價每股74.46元,開盤價221.73元/股,開盤大漲197.78%,市值147.83億元。惠泰醫療是啟明創投12個月迎來的第13家IPO企業,也是2021年第一家成功上市企業。
  • 走進西安「獨角獸」企業
    最近,西安市認定易點天下等11家企業為2019年第一批獨角獸企業、獨角獸成長企業及獨角獸種子企業,這也是西安市認定的首批獨角獸企業。 那麼,什麼是獨角獸企業?這些企業有什麼樣的特點,是怎麼運行的?獨角獸企業的出現會給區域經濟的發展帶來什麼樣的影響呢?今天的節目,我們就來關注這方面的話題。
  • ...虹吸效應對外不對內 金融科技巨頭上市將會吸引更多場外資金
    財聯社(北京 上海,記者 姜樊 林漢垚)訊,螞蟻、京東數科即將登陸科創板,引起市場關注。螞蟻剛剛閃電過會後就有媒體報導稱其的融資目標從300億美元提升到了350億美元。此番螞蟻集團、京東數科這些金融科技巨頭搶灘科創板,對所屬行業板塊以及A市場會有怎樣的影響呢?
  • 東南亞的獨角獸企業 到底有多少?
    • 企業估值必須得超過10億美元,其中估值超過100億美元的,在業界又被稱為超級獨角獸企業。 據全球知名創投研究機構CB Insights的數據統計,截至到2019年年底,全球獨角獸企業總數達到436家,估值超過100億美元的超級獨角獸企業共有25家。 • 全球獨角獸企業:美國有214家,中國有107家,中國與美國的獨角獸企業的數量,佔全球的73.6%。
  • 兩萬億估值的螞蟻IPO獲批,是科創板的「小確幸」嗎?
    這個數聽上去很大,那為什麼說螞蟻上市是A股科創板的「小確幸」?微軟之於納斯達克小確幸這個詞據說出自日本作家村上春樹的一部作品集,經林少華翻譯後進入漢語體系,解釋為微小而確定的幸福和滿足感。中國股市過去30年裡的確沒有出現過類似螞蟻集團規模的科技公司。
  • 被美國盯上的深圳粵海街道,年營收超1.1萬億,究竟有什麼來頭?
    1.1萬億是什麼概念呢?2018年全國財政收入是18.3萬億元。當然,粵海街道相鄰的七個兄弟街道的實力也很強。如2017年招商街道服務的資產有2604億元。即使排名第八的蛇口街道,服務的對象也有120億元的資產。南山區可謂富可敵國,2017年全年,南山區實現稅收收入1498億元。
  • 科創板迎來「數位化X線探測器第一股」 浦東企業奕瑞科技上市 上市...
    圖片說明:數位化X線探測器供應商奕瑞科技在科創板上市。奕瑞科技 供圖9月18日,上海奕瑞光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鳴鑼上市(股票簡稱:奕瑞科技,股票代碼:688301),成為A股資本市場歷史上首家醫療器械核心部件上市公司,融資規模最大的科創板專用設備製造業IPO項目。本次奕瑞科技發行股份數量為1820萬股,發行價格為119.60元/股。
  • 聚辰半導體「改道」科創板,毛利率下滑的它仍可期嗎?
    4月2日晚間,上交所公布第六批新受理科創板上市企業名單,一家上海本土企業——聚辰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也位列其中。據招股書顯示,聚辰半導體本次擬募資7.27億元主要針對非易失性存儲器產品線和混合信號類晶片產品線項目的開發升級,其保薦機構為中金公司。值得注意的是,早在2018年11月23日,聚辰半導體就向上海證監局提交了輔導備案申請,計劃在A股主板IP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