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港交所聆訊後,螞蟻集團A+H兩地上市中的科創板IPO已由證監會批准同意,「打新」時間已確定為10月29日。有消息稱,螞蟻集團最新估值達到2800億美元,折合人民幣已非常接近兩萬億,與貴州茅臺大體相當。這個數聽上去很大,那為什麼說螞蟻上市是A股科創板的「小確幸」?
微軟之於納斯達克
小確幸這個詞據說出自日本作家村上春樹的一部作品集,經林少華翻譯後進入漢語體系,解釋為微小而確定的幸福和滿足感。中國股市過去30年裡的確沒有出現過類似螞蟻集團規模的科技公司。從財報表現與業務成長性看,螞蟻屬於成長穩定性較強的科技創新標杆,新創立的科創板能夠容納螞蟻,可以起到一定的「穩定器」作用。如果監管要借大公司來試探資金池承壓能力,擴大規模,一上來也會先挑業績發展確定性最強的公司去試。此為「確」。
那何為「小」?外界喜歡拿上海科創板對標美國納斯達克,後者於1970年代初創建,早期都是一些中小創業公司在此掛牌,直到1986年微軟在納斯達克上市,才迎來真正意義上的科技大公司。此後迎來的是蘋果、谷歌、亞馬遜、思科、甲骨文、戴爾等。從公司成立起算,微軟達到1000億美元市值用了22年,通用電氣用了103年,而谷歌僅用了7年。
後來經歷過2000年網際網路泡沫與2008年全球金融動蕩後,這些頭部公司中的大多數屹立不倒,納斯達克的股票交易量超過道瓊,成就了今天美國科技股的繁榮。與現在動輒萬億美元市值的科技公司相比,微軟在1986年時確實是小的;而螞蟻來科創板,如果這個標杆效應能觸發類似於中概股紛紛回港股的反應,將會一邊促進管理制度的完善,一邊吸引更多超級獨角獸落戶,說「小」,是相對於科創板未來發展可能撬動的資金盤子來看。
幸嗎?如果從(1)人民幣潛在「蓄水池」效應,(2)盤活民營企業股權融資方式,緩解傳統銀行機構貸款難,(3)鼓勵通過科技創新扭轉產業結構等宏觀角度看,確實有積極作用。
如果從居民角度看,過去關於中美兩國家庭資產配置結構的對比研究一直是個熱門話題。大致的對比效果是,中國居民把更多錢放在了房子和房貸上,大概在七成資產左右,金融資產佔比很小;而美國人的金融資產與不動產比例不相上下,這兩項佔了家庭資產的大部分,配置比較均衡,起到了分散風險的作用。當然,這裡面有太多大環境與文化的差異性,不可能不顧這些前提條件鼓勵人們把閒錢都扔進股市裡。但一個健康的股市環境可以豐富理財者的渠道選擇。市場健康才有信任,有信任才能持續健康。
180年前的美國鐵路股
約翰·戈登的《偉大的博弈:華爾街金融帝國的崛起(1653-2011)》是經濟學領域的一本知名著作,書中有幾個篇章回憶了19世紀鐵路大發展對華爾街的影響:1835年時,紐約證券交易所只有3隻鐵路股票;到了1840年,這一數字漲到10隻;10年後有38隻;而到1850年南北戰爭時,整個股票與債券市場的1/3被鐵路證券佔據。在那個馬車出行的年代,鐵路代表著先進的生產力,鐵路建造這種耗資巨大的項目,很難單純依靠銀行貸款而不求助於股市(當時美國一個中產的年收入只有1000美元,而鐵路的造價高達每英裡36000美元)。資本市場與實體經濟開始互相促進。
對比看,這些鐵路股就好比當時的「科技股」,與現在的科技股一樣,也是代表未來生產力方向的。華爾街曾出現過多次「科技救市」的時期,鐵路股興起之前,美國剛剛經歷了1837年的牛市終結與大崩潰;而在1970年代拯救低迷股市的是納斯達克,它是從紐交所交易大廳之外的路邊交易市場發展起來的。
這兩次「救市」都有兩個共性衍生品:一是帶動了新技術在股票交易領域的運用,鐵路股時期是股票自動報價機的發明,以及大西洋海底電纜貫通,讓電報運用到股票交易中;納斯達克時期是將計算機帶進股票交易。對這些新技術的運用,都是資本市場先於工業與生活場景,是一個值得思考的話題。
南北戰爭時期的華爾街
第二個是帶動了股市監管制度的修復完善。鐵路股時期的華爾街是一個投機者肆無忌憚的環境,監管制度、甚至法律法規都不健全,人性交織著亂象,欺詐、賄賂與操縱股市大行其道,著名的伊利鐵路股票大戰是這一時期最鮮明的案例。那之後,華爾街各方的反思與改革條款成為今天美國《證券法》的基礎。而納斯達克時期,新規使科技創業公司的入市門檻大大降低,改變了美國股市的結構,直到現在,市值排行榜前十名基本都被科技公司牢牢佔據。
港股市值前十
可見,不管處於哪個年代,代表未來生產力方向的股票對一個資本市場的影響是巨大的,影響有正面,當然也會有負面。港交所把同股同權的口子放寬後,迎來阿里巴巴、京東的回歸,以及美團的上市,加上之前就在港股的騰訊,以及馬上啟動IPO的螞蟻,加在一起就佔了港股市值前十中的半數,其餘的全部是銀行與金融股。港交所的這次改革及其後續效果將進一步強化它在全球資本市場的地位,是眼見的實惠。
A股未來也有機會持續拿到這些實惠,需要同企業一起創新。螞蟻集團這次招股的角色既是一個標杆,又是一塊試金石,來驗證制度開放創新的成色。未來科創板成長性理應強於主板,當一家標杆企業承諾並能真正落實將其IPO所籌資金的40%用於科技創新與研發時,我們的市場就不能只有白酒和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