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營收,數億虧損,澤璟生物入場科創板的背後

2021-01-08 新浪財經

來源:格隆匯

在同樣選擇第五套標準上市的前沿生物、神州細胞、君實生物等多家創新醫藥企業中,澤璟生物為何能走在前頭?

文|彩鳳

來源|氫元子

因以未盈利企業身份衝刺A股市場的動作取得突破性進展,澤璟生物近日備受關注。

10月30日,上海證交所科創板股票發行上市審核信息披露網站公布,澤璟生物首發上會已獲通過。11月4日,澤璟生物的申請狀態變更為「提交註冊」。

招股書顯示,澤璟生物2016年至2018年及2019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分別為20.03萬元、0元、131.12萬元和0元,淨利潤分別為-1.28億元、-1.46億元、-4.40億元和-3.41億元。也就是說,澤璟生物目前營收幾乎為零,利潤方面已累計虧損超10億元。與巨額虧損相悖,澤璟生物在科創板申請上市時估值已突破90億元。

此番衝擊科創板,澤璟生物選擇的是第五套上市標準,預計發行不超過6000萬股,募集資金為23.84億元。如若最終註冊成功,澤璟生物將成為科創板,也是整個A股首家尚未盈利的上市企業。

在同樣選擇第五套標準上市的前沿生物、神州細胞、君實生物等多家創新醫藥企業中,澤璟生物為何能走在前頭,其「入場」科創板的業務底牌是什麼?科創板帶來的制度紅利是否意味著上市的準入門檻在降低?

01

營收為零,虧損連連,成功過會憑什麼

澤璟生物成立於2009年,是一家專注於腫瘤、出血及血液疾病、肝膽疾病等多個治療領域的創新驅動型化學及生物新藥研發企業。

截至目前為止,澤璟生物的產品全部處於在研狀態,尚無任何產品開展商業化銷售。因而仍是一家毫無營收且持續虧損的公司。2016年度、2017年度、2018年度及2019年1-6月,澤璟生物淨利潤分別為-1.28億元、-1.46億元、-4.40億元和-3.41億元。

不過對於創新研髮型公司而言,財務數據並不足以完全刻畫它們。無收入、無利潤背後,公司真正的競爭優勢和行業壁壘更值得關注。

招股書顯示,澤璟生物擁有多樣化的產品管線,目前正在開發11個主要創新藥物。其中4個在研藥品處於II/III期臨床試驗階段、2個處於I期臨床試驗階段、1個處於IND階段、4個處於臨床前研發階段。

這其中,多納非尼無疑是澤璟生物的拳頭產品。作為國內首個開展一線治療晚期肝細胞癌III期臨床試驗的國產靶向新藥,多納非尼具有多靶點和多重抗腫瘤作用機制。

與之相對應的是巨大的市場需求。據中國癌症登記中心統計,2018年,中國肝癌新發病例數達40萬例,佔全球肝癌新發病例數的48%。可現今為止,國內肝細胞癌一線靶向藥市場尚無無國產靶向藥物,仍然依靠進口產品索拉非尼與侖伐替尼。

Frost&Sullivan報告顯示,索拉非尼2018年全球銷售收入7.12億美元,其中中國銷售收入7.1億元。對澤璟生物來說,更為「利好」的消息是索拉非尼的化合物專利在中國將於2020年到期,晶型專利將於2025年到期。因此,市場對其寄予眾望。

伴隨著澤璟生物的還有迅速膨脹的估值。澤璟生物最近一次投後估值約為47.5億元。最新招股書顯示,澤璟製藥預計發行不超過6000萬股,發行股數不低於發行後公司總股本的25%,募集資金為23.84億元,依此計算公司估值已經飆升至95.36億元。相比最後一輪融資時已翻倍。

給予他較高估值的不僅來自本身「實力」,此前創新醫藥股份的上市表現也給投資者注入了信心,使原創藥企站在了風口。

上一次「狂歡」要屬微芯生物登陸科創板,刷新市盈率紀錄。微芯生物發行價20.43元/股,上市首日便大漲511.85%,刷新科創板開盤漲幅紀錄。

對於澤璟生物較高的估值,國元證券分析師黃卓認為也在情理之中。「衡量企業估值高低主要看其研發管線的進展程度和對『重磅藥』的市場空間測算。如果市場空間大,且為國內首創,並已進入臨床二期以後,一般來說,我們認為這些公司就比較有價值了。如果進入臨床二期的品種有很多的話,那麼它的估值自然而然就會比較高。」黃卓向投中健康表示。

02

科創板制度紅利下,過會仍不可高枕無憂

財務指標一直以來都是決定企業進出A股的關鍵,科創板的誕生為更多未盈利企業帶來可能。

「我認為科創板目前在積極鼓勵生物製藥公司的發展。」黃卓認為,目前科創板企業主要分為半導體集成電路和生物醫藥兩大塊。前者作為科技股具有較高的不確定性,估值整體偏高,對很多投資人來說這種模式並不友好。相反,生物醫藥的研發管線、臨床進展和數據都相對確定,更容易吸引投資者。

此番衝擊科創板,澤璟生物選擇的是第五套上市標準。標準規定,企業預計市值不低於人民幣40億元,醫藥行業企業需至少有一項核心產品獲準開展II期臨床試驗。不過,制度紅利並不意味著上市的準入門檻在降低。黃卓認為,科創板這套規則主要針對研發管線比較健全的公司。

雖然在此之前,還沒有依照第五套標準過會的先例,但使用該標準闖關科創板的公司不在少數。前沿生物、神州細胞、君實生物上市科創板的申請同樣擬採用該標準,卻以「發行上市申請文件中記載的財務資料已過有效期」為由被中止。

可見,儘管科創板相關制度為科技創新類企業上市提供了便利,但淡化盈利指標並不意味著企業可以不關注業績。對澤璟生物而言,過會也並非意味著可以高枕無憂。

招股書明確提示,「科創板公司具有研發投入大、經營風險高、業績不穩定、退市風險高等特點」。採用第五套上市標準後,澤璟生物將從第四年開始執行退市制度,如仍未盈利,將面臨退市風險。

依當前情況來看,未來三年,澤璟生物能否造血仍是未知數。

除了前述提到的巨額虧損,澤璟生物在現金流方面也並不樂觀。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均為負數,2016年至2019年上半年分別為-5672萬元、-10825萬元、-11244萬元及-8942.85萬元。

況且,澤璟生物仍在通過外部融資來支撐研發投入。2016年至2019年上半年,其研發費用分別為6107.74萬元、15882.25萬元、13729.41萬元、7064.96萬元。在招股書中,澤璟生物明確提到「預期未來仍將持續較大規模研發投入。因此,在可預見的未來將產生大量且不斷增加的經營虧損」。

All in在研發上,對一家創新醫藥公司而言是必不可少的事,但同時存在著巨大的風險。創新藥的開發及商業化競爭十分激烈,且可能受到快速及重大的技術變革影響。任何環節出錯,都將面臨新藥難產甚至前功盡棄。

(截至2019年三季度末,臨床階段的晚期肝細胞癌一線治療靶向療法的競爭格局)

澤璟生物的業務前景及盈利能力必然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其核心在研藥品的商業化能力。如果無法成功完成現有產品管線的臨床開發,如期獲得在研藥物商業化的監管批准,必將受到重大影響。

退一步講,即便多納非尼獲批上市,它也將與索拉非尼及侖伐替尼專利到期後的仿製藥展開市場競爭。後二者無論在市場教育,還是準入分銷都更為成熟,多納非尼將面臨十分激烈的市場競爭。

另一方面,虧損企業上市後存在著較大的投資風險,投資者是否會接納也是未知。

「定價合理,研發管線豐富,這兩點很重要,甚至能決定這家企業上市後是否會無人問津。」黃卓補充道。

澤璟生物的前路仍存在諸多不確定性,市場將逐步給出判斷。無論結果如何,他的市場表現或將影響一部分尚未盈利的生物醫藥企業的上市選擇。

相關焦點

  • 0營收+巨額虧損 澤璟製藥靠什麼過會科創板
    新京報記者統計,目前仍在衝刺科創板的企業中神州細胞、君實生物、前沿生物均為採用第五套上市標準。這些企業大都在虧損,不過估值有的已超百億,有的已在香港上市市值225億港元。0營收+巨額虧損 澤璟製藥闖關科創板成功過會澤璟製藥2009年成立,實際控制人為盛澤林、陸惠萍。
  • 議市廳丨首家選第五套上市標準的澤璟製藥闖關科創板!3年營收僅151...
    招股書顯示澤璟製藥是一家新藥研發企業,專注於腫瘤、出血及血液疾病、肝膽疾病等治療領域,此次科創板上市擬募資23.84億,其中14.59億用於新藥研發,4.25億用於新藥研發生產中心建設,5億用於營運及發展儲備資金。
  • 又一家 神州細胞以第五套標準叩門科創板
    神州細胞以第五套標準叩門科創板 ⊙林淙 ○編輯 全澤源尚未盈利且存在累計未彌補虧損,又一家與傳統主板申報企業「面目迥異」的創新生物製藥公司,憑藉第五套上市標準的「準考證」,站在了科創板的賽道上。上交所9月16日晚披露,神州細胞的科創板上市申請獲受理。公司本次擬發行不超過6800萬股,擬募集資金19.82億元,投向產品臨床研究項目及補充流動資金。
  • 微芯生物:「天真」科學家與遲到18年的「納斯達克」|科創板一周年
    過去一年,科創板在創新中前行,在變革中成長,交出了一份符合設立初衷的年度成績單。在科創板的先驅下,中國資本市場的改革還在提速,不論是基礎制度、對外開放,還是從嚴監管,都在不斷變革,且日趨成熟。為此,創業邦推出「科創板一周年」系列報導,探尋科創板一周年背後的故事,解讀資本市場的發展脈絡和未來動向。這是本系列報導的第1篇文章。
  • 君實生物:國內新興藥企,未來的10倍龍頭股 科創板暴漲249% 高達總...
    「創新藥小巨人」的背後 7月15日,有中國「創新藥小巨人」之稱的君實生物登陸科創板,全天漲幅172%! 在此之前,君實生物還登陸了港股和新三板,成為創新藥「A+H」第一股,今年以來君實生物港股已經股價翻倍。
  • 澤璟製藥:趕上時代紅利,輸給「拖延症」
    / 02 /科創板首秀竟遭「滑鐵盧」雖然科創板市場火熱,但澤璟製藥首秀卻遭遇了「滑鐵盧」。根據申報資料,澤璟製藥計劃IPO融資23.84億元。招股書顯示,此次發行股數6000萬股,預計佔總股本25%,這意味著澤璟生物完成IPO後估值將達95億元。在申報科創板半年之前,公司完成pre-ipo輪1.55億元融資,投後估值僅47億元。
  • A股七家未盈利生物藥企兩家破發 還有多家「趕考」科創板
    以第五套上市標準闖關科創板的疫苗研發企業歐林生物近日首發過會,離上市又近了一步。自2020年1月A股迎來首家未盈利企業迄今,已有澤璟製藥、君實生物、康希諾、前沿生物、神州細胞、艾力斯、百奧泰七家未盈利生物醫藥企業登陸A股。與此同時,還有多家未盈利藥企正在「趕考」科創板。
  • 神州細胞3年虧損超14億,持續虧損卻為何能上市?
    2020年6月下旬科創板上市的神州細胞,上市首日,股價一度暴漲超200%,截止7月7日,總市值已接近400億。但火熱的另一面,與其市值迅速上漲被關注的還有達14億元的連年虧損,這也讓普通投資者們心存疑慮。
  • 科創板企業透析|神州細胞:連虧三年,罕見選第五套上市標準
    科創板申報企業中又添一員製藥企業。9月16日,北京神州細胞生物技術集團股份公司(神州細胞)的科創板上市申請獲得上海證券交易所受理。上交所官網顯示,神州細胞本次上市申請由中金公司作為保薦人,計劃融資19.82億元,募資規模在已經申報的21家醫藥製造業企業中位列第5。
  • 虧損上市,君實生物給投資者上了一堂風險教育課
    來源:皮海洲11月12日,一篇公眾號文章《江湖就是人情世故》將科創板上市公司君實生物推向風口浪尖。文章直指君實生物在PD-1產品和新冠中和抗體上的安全性數據有問題。這種爭議對於新藥特藥來說是不可避免的,由此也會給相關公司股票帶來一定的投資風險,比如君實生物股票11月12日、13日兩天累計下跌了10%,就是這種風險的表現。其實,對於二級市場的投資者來說,相對於君實生物股票上市以來的走勢,眼下這10%的下跌只是「毛毛雨」了。君實生物股票上市以來的表現,可以說是給投資者上了一堂真實的風險教育課。君實生物是今年7月15日在科創板上市的。
  • ...科創板不是簡單「板」的增加,還有硬科技、制度破冰和審核加速度
    而在已受理的企業中,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佔34%,生物醫藥產業佔21%,高端裝備產業佔19%,新材料產業佔11%,節能環保產業佔7%,其他科創產業佔8%。企業高度集中於高新技術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科創板「硬科技」的定位得以彰顯。
  • 潔特生物,實驗室塑料耗材供應商
    來源:國平衝擊波前言思考:1月12日晚間,澤璟製藥發布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在科創板上市發行公告。此次發行價格為33.76元/股,於1月14日進行網上和網下申購。澤璟製藥或將成為A股首家實現IPO的未盈利企業,發行定價方式也成為外界關注的焦點。
  • 恆大汽車計劃科創板上市,馬雲、馬化騰提前入場
    恆大汽車擬登陸科創板,或也與騰訊、阿里系等國內頭部投資者看好有關 據知情人表示,恆大汽車將全力爭取快速上市,或有望成為第一家登陸科創板的新能源車企。
  • 醫藥投向標|新版化藥、生物製品註冊分類出臺;君實生物確定科創板...
    ;君實生物確定科創板發行價55.50元/股;長風藥業半年內再獲3.6億元F輪融資。》》IPO君實生物確定科創板發行價55.50元/股君實生物6月30日發布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在科創板上市發行公告,公司確定發行價格為55.50元/股,發行後總市值483.56億元,發行價格對應市值/研發費用為51.11倍。君實生物於2015年在新三板掛牌,並累計募資16.18億元。
  • 科創板晚報|科創板正成為生物醫藥公司首選上市地 人工心臟瓣膜...
    《科創板日報》(上海,鄭嘉維)訊,今日科創板晚報主要內容有:上交所發行中心彭義剛:科創板正成為生物醫藥公司首選上市地;人工心臟瓣膜「四小龍」之一傑成醫療或遭解散;華熙生物:佛思特公司股權已登記在公司名下;上交所科創板上市委:尚沃醫療、金盤科技、極米科技等5家企業首發申請過會。
  • 科創板為何這麼火?IPO數量最多、高價股扎堆、科研人員成富豪,螞蟻...
    據悉,京東數科正在籌備科創板上市,估值近2000億元;吉利已公告上市科創板;螞蟻集團也宣布在科創板和港交所同步發行上市計劃,其IPO估值至少2000億美元,IPO後將成為科創板市值第一股。高效的註冊制:開市首年IPO140家,佔A股總數的46%;創A股紀錄業內人士普遍認為,科創板最大的制度創新是註冊制。
  • 2億收入撬動144億資本 柔宇科技拿什麼衝刺科創板?
    IPO之前,公司估值高達80億美元。近期,柔宇對外發布招股書,擬在科創板融資144億元,籌資額在科創板已上市企業中僅低於中芯國際。一直飽受爭議的柔宇,有何底氣?1三年半虧損32億柔宇主營業務為柔性電子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產品包括摺疊屏手機、柔性智能手寫本RoWrite、全柔性顯示屏、柔性電子解決方案等。
  • 科創板迎來「數位化X線探測器第一股」 浦東企業奕瑞科技上市 上市...
    圖片說明:數位化X線探測器供應商奕瑞科技在科創板上市。奕瑞科技 供圖9月18日,上海奕瑞光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鳴鑼上市(股票簡稱:奕瑞科技,股票代碼:688301),成為A股資本市場歷史上首家醫療器械核心部件上市公司,融資規模最大的科創板專用設備製造業IPO項目。本次奕瑞科技發行股份數量為1820萬股,發行價格為119.60元/股。
  • 科創板收評 | 科創板重現普漲格局 芯源微漲停
    科創板方面,個股漲多跌少。截至收盤,81隻個股飄紅,僅10隻個股收跌。海爾生物(688139.SH)等個股跌逾3%。成交額方面,截至收盤,科創板個股成交額達206.35億元,較上個交易日繼續放大。華潤微(688396.SH)成交額達18.9億元,中微公司成交額12.3億,金山辦公(688111.SH)、瀾起科技(688008.SH)等10家個股成交額超5億,成交額不足1億元的科創板個股有35家。
  • 生物科技創新藥企艾力斯衝擊科創板,核心在研產品為小分子靶向藥
    記者 | 謝欣1又一家生物科技創新企業計劃在科創板上市,據科創板上市委員會信息披露,科創板已受理上海艾力斯醫藥股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艾力斯)首次公開發行股票計劃,艾力斯本次IPO計劃募集資金15.03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