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科技創新藥企艾力斯衝擊科創板,核心在研產品為小分子靶向藥

2020-11-29 界面新聞

記者 | 謝欣1

又一家生物科技創新企業計劃在科創板上市,據科創板上市委員會信息披露,科創板已受理上海艾力斯醫藥股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艾力斯)首次公開發行股票計劃,艾力斯本次IPO計劃募集資金15.03億元。

艾力斯適用並符合《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股票發行上市審核規則》第二十二條第二款第(五)項規定的上市標準:「預計市值不低於人民幣40億元,主要業務或產品需經國家有關部門批准,市場空間大,目前已取得階段性成果,醫藥行業企業需至少有一項核心產品獲批准開展二期臨床試驗,其他符合科創板定位的企業需具備的技術優勢並滿足相應的條件」。

財務報表顯示,艾力斯2017-2019三年中扣非後分別淨虧損5390萬元、1.15億元和2億元。

其核心在研產品為一款小分子靶向藥,三代表皮生長因子受體酪氨酸激酶抑制劑(EGFR-TKI)艾氟替尼。EGFR-TKI是EGFR突變的非小細胞肺癌(NSCLC)患者的主要治療手段,目前全球已有三代EGFR-TKI上市。包括一代EGFR-TKI吉非替尼(阿斯利康)、埃克替尼(貝達藥業)和厄洛替尼(羅氏),二代EGFR-TKI阿法替尼(勃林格殷格翰)、達可替尼(輝瑞),三代EGFR-TKI奧希替尼(阿斯利康)、阿美替尼(豪森藥業)。其中,首款國產三代EGFR-TKI阿美替尼今年3月剛剛獲批,阿美替尼搶佔首個國產身份,毫無疑問會擠壓艾氟替尼的市場空間。

而艾力斯的艾氟替尼治療EGFR 1790M突變陽性的局部晚期或轉移性NSCLC的上市申請已於2019年11月獲國家藥監局藥品審評中心受理並納入優先審評,用於治療EGFR敏感突變的局部晚期或轉移的NSCLC適應症也已推進到臨床三期階段。

艾力斯的研發管線主要聚焦在腫瘤靶向藥開發上,包括RAS G12C、RET、EGFR 20外顯子插入突變、c-MET等多個熱門靶點,

不過其實艾氟替尼並非艾力斯的首個產品,早在2012年,艾力斯的降壓藥阿利沙坦酯及片劑便獲批上市,但同年該產品製劑生產技術被轉讓給了信立泰,由艾力斯負責生產阿利沙坦酯原料藥,信立泰負責生產、銷售其製劑阿利沙坦酯片(信立坦),艾力斯也將其研發全面轉向到腫瘤領域。

艾力斯本次科創板上市計劃募資一共15.03億元,用於新藥研發項目、總部及研發基地項目、營銷網絡建設項目、信息化建設項目與藥物研究分析檢測中心項目。

值得注意的是,在艾氟替尼有望於今年獲批上市的情況下,艾力斯也開始將在商業化上加大布局,今年3月25日,艾力斯宣布,任命剛從默沙東中國腫瘤事業部董事總經理離職的牟豔萍公司執行長,全面負責公司業務運營,牟豔萍在3年前參與組建了默沙東中國腫瘤市場部團隊、管理運營著包括「K藥」(可瑞達)銷售團隊、泰美利銷售團隊、樂衛瑪銷售團隊。

相關焦點

  • 堅持創新之路,深耕腫瘤領域,艾力斯為「艾」啟航登陸A股科創板
    來源:金色光-投資有道(2020年12月2日,上海)今日,上海艾力斯醫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艾力斯」或「公司」)正式在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掛牌上市,公司股票簡稱為「艾力斯」,股票代碼為「688578」。
  • 艾力斯醫藥今日登陸科創板,核心產品伏美替尼市場競爭激烈
    據悉,此次募得資金26.23%將用於在研藥品的臨床前研究,73.77%將用於在研藥品的臨床研究。此次發行艾力斯採用了第五套上市標準,即「預計市值不低於人民幣40億元,主要業務或產品需經國家有關部門批准,市場空間大,目前已取得階段性成果。醫藥行業企業需至少有一項核心產品獲準開展II期臨床試驗,其他符合科創板定位的企業需具備明顯的技術優勢並滿足相應條件。」
  • ...腫瘤領域,艾力斯為「艾」啟航——艾力斯登陸A股科創板丨IPO稜鏡
    《投資時報》記者 楊帆  2020年12月2日,上海艾力斯醫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艾力斯」或「公司」)正式在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掛牌上市,公司股票簡稱為「艾力斯」,股票代碼為「688578」。
  • 艾力斯上市,盤中誕生一對醫藥億萬富豪夫婦
    艾力斯上市,助力直接或間接持股方式以及一致行動協議合計控制公司的實際控制人杜錦豪、祁菊夫婦財富大增,一度躋身億萬富豪行列。位於上海市浦東張江國家級生物醫藥基地的艾力斯。圖片來源:艾力斯官網根據招股書顯示,艾力斯是一家專注於腫瘤治療領域的創新藥企業。當前,公司戰略性專注於腫瘤小分子靶向創新藥的研發,主要圍繞非小細胞肺癌中常見的驅動基因靶點構建研發管線。
  • 零營收,數億虧損,澤璟生物入場科創板的背後
    此番衝擊科創板,澤璟生物選擇的是第五套上市標準,預計發行不超過6000萬股,募集資金為23.84億元。如若最終註冊成功,澤璟生物將成為科創板,也是整個A股首家尚未盈利的上市企業。在同樣選擇第五套標準上市的前沿生物、神州細胞、君實生物等多家創新醫藥企業中,澤璟生物為何能走在前頭,其「入場」科創板的業務底牌是什麼?科創板帶來的制度紅利是否意味著上市的準入門檻在降低?
  • 國產第三代肺癌靶向藥誕生記:上海艾力斯如何實現質量超越
    中國企業在肺癌靶向藥上大幅落後跨國公司的歷史將被改寫。近日,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從上海艾力斯醫藥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艾力斯醫藥」)獲悉,該公司自主研發的第三代肺癌靶向藥物——甲磺酸艾氟替尼有望在明年正式獲批上市。去年,該藥物已經獲得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審評中心(CDE)有條件批准上市許可。
  • 君實生物即將登陸科創板 A+H創新藥小巨人受矚目
    在本次科創板IPO中,公司高級管理團隊及核心員工將設立資管計劃參與公司創業板IPO戰略配售,獲配的股票數量不超過IPO的10%,認購規模上限約為2.59億元,足以顯示對公司發展的長期信心。全球化研發生產體系:讓創新成為「有源之水」強大的研發能力、快速擴張的強大在研藥品管線,都是推動公司持續發展的核心競爭力。
  • 三年累計虧損超5億元 艾力斯醫藥以第五套標準衝刺科創板IPO|產業...
    來源:金融界上市公司研究院作者:藝凡本期《產業新股》關注的IPO企業為:上海艾力斯醫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申請上市地為上交所科創板,選擇第五套上市標準,保薦機構為中信證券。艾力斯醫藥本次擬公開發行不超過9000萬股,佔發行後股本比例不低於10%。作為公司的實際控制人,杜錦豪、祁菊夫婦合計控制公司 54.05%的表決權。
  • 每日「藥」聞|京津冀帶量採購聯盟成立;悅康藥業科創板「遇冷」
    京津冀帶量採購聯盟成立,醫藥界又迎砍價新選手;悅康藥業科創板上市首日漲幅不足30%,仿製藥企在科創板遇冷……過去一天,醫藥市場又有哪些熱點值得關注呢?讓讀懂君帶你一起看看吧。PS:每個工作日早晨,「讀懂財經」每日「藥」聞,準時更新,第一時間帶你追蹤醫藥市場熱點。
  • 上市公司創新藥8月報告:第一梯隊在研品種近百個 主攻腫瘤藥
    另一方面,非上市藥企也展現出蓬勃的創新力,近兩百家非上市藥企擁有在研創新藥,表明我國仍有大量創新性生物醫藥公司具有上市潛力。此前,不少小型生物技術藥企定位於創新藥,但受制於沒有利潤,故而未上市。而2018年的港交所改革、2019年的科創板落地,以及最近創業板註冊制的實施,為這類企業「敞開」了大門,目前已有多家未盈利的創新型藥企成功登陸資本市場。
  • 君實生物:國內新興藥企,未來的10倍龍頭股 科創板暴漲249% 高達總...
    「創新藥小巨人」的背後 7月15日,有中國「創新藥小巨人」之稱的君實生物登陸科創板,全天漲幅172%! 在此之前,君實生物還登陸了港股和新三板,成為創新藥「A+H」第一股,今年以來君實生物港股已經股價翻倍。
  • 醫藥投向標|新版化藥、生物製品註冊分類出臺;君實生物確定科創板...
    化藥註冊分類分為5類,分別為:境內外均未上市的創新藥、境內外均未上市的改良型新藥、境內申請人仿製境外上市但境內未上市原研藥品的藥品、境內申請人仿製已在境內上市原研藥品的藥品、境外上市的藥品申請在境內上市。與2016版相比,新版僅對關鍵詞和部分條款進行了細化。生物製品分為預防用生物製品、治療用生物製品和按生物製品管理的體外診斷試劑三類。
  • 國金證券:以納斯達克為鑑,前瞻科創板之醫藥布局
    通過對科創板、納斯達克、港股創新板3大市場的上市發行規則對比,構建了國金獨創的5項定性創新篩選法+生物藥創新3項定量估值+1項最關鍵要素之敏感性測試法。( 3估值參數為:風險調整的淨現值rNPV、DCF結合ROV概率調整以及同類研發階段的可比估值)基本結論報告背景:全球增長趨緩,唯有創新驅動社會生產力,資本市場助力創新。
  • 微芯生物:「天真」科學家與遲到18年的「納斯達克」|科創板一周年
    文 | 劉巖 採訪 | 劉巖 饒霞飛攝影 | 張勇圖片設計| 李斌才在2005 年,微芯生物的帳面資金即將耗盡,因資本缺乏退出機制致使他們再融資未果,這家做創新藥研發的公司遊走在破產清算的邊緣。面對資本的壓力和殘酷的現實,一位「天真」 科學家怎樣應對?微芯生物何以能成為科創板「創新藥第一股」?
  • 醫藥生物行業:非小細胞肺癌靶向藥EGFR-TKI前景廣闊
    2018年肺癌為我國發病人數和發病率最高的癌種,分別為86.8萬人(接近第二名胃癌的2倍)和0.062%,發病人數佔比全球的41.4%。  ◆靶向藥物能夠抑制癌症特定基因、蛋白質、或利於癌症生長或生存的微環境等,從而抑制或阻斷腫瘤進展。
  • 科興製藥今日登陸科創板 重組蛋白藥物領軍者聚焦生物藥藍海
    作為國內最早涉足重組蛋白藥物的企業之一,公司專注於抗病毒、血液、腫瘤與免疫、退行性疾病等治療領域的藥物研發,多個拳頭產品實現商業化,且在細分領域處於行業領先地位。「藥物研發具有時間長、持續投資,風險高的特徵。怎樣獲得持續穩定的研發投入對製藥企業而言至關重要。藉助資本市場實現融資是一個很好的做法,特別是科創板的科技創新屬性可為藥企發展提供巨大的支持。」
  • 苑東生物——「3+5」評價指標體系加速企業上市進程
    「3+5」指標體系中,第4項例外指標強調發行人依靠核心技術形成主要產品或服務,實現了進口替代也是符合科創板上市標準的創新,這對於正處在高速變革期的中國醫藥界,尤其是面臨仿製藥一致性評價、國家藥品集中採購政策衝擊的本土醫藥企業意義重大。
  • 康希諾生物回歸A股登陸科創板 國際化疫苗龍頭在研品種豐富
    來源:證券時報網康希諾生物股份公司(688185.SH,06185.HK)是國內生物疫苗的領軍企業之一,擁有比肩國際質量標準的生產體系,和具有全球視野的研發體系。公司本次科創板IPO擬公開發行不超過2480.00萬普通股,佔發行後股本比例不低於10.02%,擬募集資金約10.00億元。
  • A股七家未盈利生物藥企兩家破發 還有多家「趕考」科創板
    以第五套上市標準闖關科創板的疫苗研發企業歐林生物近日首發過會,離上市又近了一步。自2020年1月A股迎來首家未盈利企業迄今,已有澤璟製藥、君實生物、康希諾、前沿生物、神州細胞、艾力斯、百奧泰七家未盈利生物醫藥企業登陸A股。與此同時,還有多家未盈利藥企正在「趕考」科創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