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藥小巨人」的背後
7月15日,有中國「創新藥小巨人」之稱的君實生物登陸科創板,全天漲幅172%!
在此之前,君實生物還登陸了港股和新三板,成為創新藥「A+H」第一股,今年以來君實生物港股已經股價翻倍。
三次闖關資本市場,君實生物自然離不開VC/PE的支持,正心谷資本與高瓴是其中最大兩家機構投資者,也是最大贏家。
其中正心谷資本為最大外部股東,目前浮盈超100億;而高瓴最早投資,收益也已超過10倍。
中國「創新藥小巨人」上市大漲172%
港股高位調整
7月15日,被稱為中國「創新藥小巨人」的君實生物在上交所科創板上市,開盤價216.00元,較發行價上漲289.19%。
隨後,該股持續高位震蕩。
截至下午收盤,君實生物收於151.00元/股,全天漲幅172.07%,成交額75.65億元,振幅141.48%,換手率62.06%。
君實生物的總市值突破千億。
究竟君實生物為什麼可以三次闖關資本市場呢?
資料上看到:君實生物公司是一家創新驅動型生物製藥公司,具備完整的從創新藥物的發現、在全球範圍內的臨床研究和開發、大規模生產到商業化的全產業鏈能力。
公司目前在研產品十餘種,主要覆蓋腫瘤、心血管疾病、自身免疫病和骨質疏鬆等領域。
君實生物在國內憑藉卓越的創新藥物發現能力、先進的生物技術研發、全產業鏈大規模生產技術及快速擴大極具市場潛力的在研藥品組合
已經在腫瘤免疫療法、自身免疫性疾病及代謝疾病治療方面處於領先地位。
儘管科創板首秀股價大漲,但港股君實生物卻高位調整,下午收盤股價收於54.6港元/股,全天跌幅為13.13%。
在此之前,港股君實生物在今年以來股價已經翻倍,漲幅達135.39%。
君實生物成立於2012年,2015年在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NEEQ)正式掛牌
2018年登陸港股,2020年7月15日在科創板正式上市,是國內為數不多的曾先後在三個板掛牌的生物醫藥企業。
新冠疫情發生後,君實生物與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共同開發的重組全人源抗新冠病毒單克隆抗體注射液獲批進入臨床試驗
讓這家年輕的創新藥企在成功上市首個國產廣譜抗癌PD-1產品特瑞普利單抗後,再次受到廣泛關注。
7月15日登陸科創板,成為首家「A+H」股醫藥公司。也是首家曾在新三板、港股、科創板三地掛牌、上市的公司。
正心谷是最大外部股東 大佬林利軍浮盈百億
作為一家年輕的藥企,三次闖關資本市場,君實生物背後自然離不開VC/PE的支持,正心谷資本與高瓴是其中最大兩家機構投資者。
招股書顯示,截至2020年1月31日,熊鳳祥、熊俊父子及其一致行動人合計持有君實生物24.93%的股份
此外,正心谷資本旗下基金上海檀英持股8.79%為最大機構股東,高瓴資本持股3.21%,樂普醫療持股1.26%。
資本大佬林利軍創立的正心谷資本正是君實生物最大的外部股東。
正心谷自2016年起,已參與君實生物多輪融資,共投出3億多美金,持股比例14.8%,是其最大的外部機構投資者。
這是繼1月6日八億時空科創板上市、3月23日諾誠健華港交所上市、4月24日康方生物港交所上市和6月29日海吉亞醫療控股有限公司港交所上市,正心谷年內迎來的第五家上市公司。
此外,由林利軍實際控制的LVCFundI、LVCFundII也不同程度持有該股。總體來看,林利軍所能實際控制的公司股份數量為1.16億股,佔公司總股本比例為14.8%。
長期持有、敢下重注,林利軍在君實生物上的回報也是相當可觀。
其最早參與的定增發行價不過9塊錢出頭,加上這些年在二級市場不斷吸籌,粗略估算合計動用資金不到20億,若根據君實生物科創板上市首日翻倍的股價計算,僅在這一役中其整體浮盈便已超100億。
林利軍2018年開始進軍二級市場,不到兩年時間旗下的私募基金規模便逼近百億大關,且業績不俗,成為業內少有的同時覆蓋一二級市場的大型私募。
不過,因為林利軍本人極為低調,此前關於其公奔私後的信息並不多。
高瓴最早投資 4年大賺10倍
君實生物是清科母基金所投子基金——高瓴資本投資項目,高瓴一直是君實生物的長期投資人和合作夥伴。
早在2015年君實生物啟動A輪融資時, 其研發的JS001是第一個中國公司研發的獲得IND批准的抗PD-1單克隆抗體藥物。
「這一領域正是高瓴在生物醫藥領域長期布局和深入研究的重點方向
經過對公司實驗數據的研究,雙方在對原發醫藥創新能力的重視程度和潛力上,達成高度共識。」高瓴創投團隊對投資界回憶。
2016年2月,高瓴創投成為君實生物A輪唯一機構投資人,並獲得董事會席位。此後,高瓴創投持續支持其融資過程。
據悉,自首次投資君實生物以來,高瓴資本所獲收益已超過10倍。
君實生物這一創新藥「黑馬」還受到了高瓴資本的青睞,在其A輪融資時便進入,到如今登陸科創板,珠海高瓴持股3.21%,4年收益超過10倍。
近年來,高瓴連續投了一大批本土優質醫藥公司,藥明康德、甘李藥業、君實生物、信達生物、瀚暉製藥等。此外,在二級市場上,高瓴也頻頻出手,增持多家生物醫藥上市公司。
據不完全統計,迄今為止,高瓴在生物醫藥、醫療器械、醫療服務、醫藥零售等領域累計投資了160多家企業,其中中國企業超過100家。
總投資金額超過1200億元人民幣,投資企業總市值超過2.5萬億元。
業內人士表示,高瓴在生物醫藥領域的廣泛投資,也為君實聯合藥物研發積累了豐富行業資源。
創新藥「黑馬」一直虧 去年虧損7億
和在資本市場上備受資本追捧形成反差,君實生物在資本市場獲得大量融資的同時,也一直在虧損。
2018年12月,君實生物的核心產品特瑞普利單抗注射液獲國家藥監局批准上市銷售,這是中國首個獲批的國產抗PD-1單抗,在PD-1領域打破了外資藥品壟斷的局面。
特瑞普利單抗的上市銷售,使得君實生物開始具備「造血」能力。
財報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底,特瑞普利單抗的銷售額達7.74億元。
不過,由於持續研發投入,公司2019年仍虧損7.47億元。
2020年一季度,君實生物虧損2.29億元,公司預計2020年上半年虧損額為5.6億-6.8億元。
截至 2020年5月17日,公司尚未盈利且存在大額累計虧損。
君實生物面臨產品集中度較高的風險,截至目前,特瑞普利單抗為公司唯一的上市銷售藥物。由於新藥具有研發時間長等特點,
短期來看,特瑞普利單抗仍將是公司收入和利潤的主要來源,若特瑞普利單抗銷售產生波動、臨床開發進度不達預期,公司的經營業績和財務狀況都將受到不利影響。
儘管持續虧損,業內仍將其視為創新藥「黑馬」,看好其未來業績爆發潛力。
7月15日消息,君實生物在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上市,公司證券代碼為688180,發行價格55.5元/股。
其中,公司A股共有股本6.885億股,H股股本1.827億股,以此計算,公司總市值為1477.52+116.56=1594億港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