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實生物營運長馮輝:疫情促使創新藥企關注抗病毒類藥物,行業...

2020-12-04 每日經濟新聞

每經記者 肖芮冬 每經編輯 王曉波

11月27日,由每日經濟新聞主辦的2020第九屆中國上市公司高峰論壇在深圳舉行。作為中國最具影響力的高端經濟論壇之一,本屆中國上市公司高峰論壇以「解碼雙循環 謀局十四五」作為主題,呼應了當前我國經濟發展的新特點和新格局。

在當天上午舉行的行業論壇——2020中國醫藥健康創新資本論壇上,君實生物營運長馮輝以「後疫情時代生物創新藥企的研發與國際合作」為題,發表了主旨演講。

馮輝認為,新冠疫情對生物製藥生態的總體影響有四點:一是新冠疫情下的市場需求增加,抗病毒藥物、疫苗、核酸檢測等需求迫切,新興技術行業積極參與電子臨床技術、人工智慧技術等;二是藥企研發速度提升與領域拓展,在相關政府部門、審批機構的支持下,藥企根據自身特點,憑藉現有管線核心能力或拓展至新領域、開發新技術,使得產品研發迅速推進;三是藥企開展國際合作、全球布局;四是資本關注、賦能創新,疫情使得生物製藥行業受到投資者高度關注,抗疫相關細分領域估值有所提升,預計企業併購將進入活躍期。

他還表示,新冠疫情之下由於對抗病毒類藥物、疫苗等市場需求增加,其中抗病毒類藥物會受到更多創新藥企業關注,將會在一定程度上改變該領域研發動力不足的現狀,企業產能也將得到提升。

圖片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以下為馮輝演講實錄:

非常感謝這次有幸代表君實生物來講一下對於後疫情時代生物創新藥企的研發與國際合作的思考。如果2010年~2020年是創新藥物的蓬勃發展,有一個10萬億的市場,那麼後面的增長十年是更加令人期待的。

來自今天早晨的一個數據:根據WHO統計,全球新冠確診人數已經超越了6000萬,死亡人數超過了140人。我們來對比一下1918年,當時因為一些政策和各種各樣的因素,(大流行)疫情沒有很好地被控制,讓人非常惋惜。而我們現在看見隨著疫苗的逐步推進,相信疫情會得到控制。

再來看,新冠疫情對生物製藥生態的總體影響是什麼?分四方面:

一是新冠疫情下的市場需求增加,抗病毒藥物、疫苗、核酸檢測等需求迫切,新興技術行業積極參與電子臨床技術、人工智慧技術等;二是藥企研發速度提升與領域拓展,在相關政府部門、審批機構的支持下,藥企根據自身特點,憑藉現有管線核心能力或拓展至新領域、開發新技術,使得產品研發迅速推進;三是藥企開展國際合作、全球布局;四是資本關注、賦能創新,疫情使得生物製藥行業受到投資者高度關注,抗疫相關細分領域估值有所提升,預計企業併購將進入活躍期

具體而言,從市場需求來看,無論是從疫苗、綜合抗體、血漿、重組蛋白,中藥,中長期的影響是提高了全世界各級政府以及公眾對衛生健康的認識,會讓我們新的藥物和創新的藥企更加受關注,對整個行業是一個非常利好的消息。

集中來看市場需求,很多和開展臨床是很相關的。疫情過程中,很多臨床實驗都要中斷,那可以利用電子數據來保障。我們過去說了很多年,是不是可以用AI加速藥品的研發,現在我們相信這方面的AI。無論是從資本還是從科學家,這方面都會有非常好的藥物,不僅僅是新冠的要求,也會影響到未來藥的研發。

今年1月初以來,整個國際上,特別是國內(對於疫情)的動作是有很多閃光點的——包括我們國家的疫苗進入臨床,包括綜合抗體以及全世界的臨床開展實驗。可以發現,臨床實驗從一開始有很多企業在推進,比如國藥集團、中國醫院科學院等,多種技術並存。

還有一個很重要的特點就是國際合作。

最後一點則是資本的賦能,是疫情讓整個生態被投資人青睞。過去航空業和其他行業受的影響比較高,但往後,我們認為這些企業會利用這些資源進行一些業務上的合作,這樣的話能利用資本的優勢在行業上的表現,儘快拓展產品線。

利用這個機會我也介紹一下君實生物,我們做了一些新藥的研發以及國際合作。今年1月底我們和微生物所開始合作,通過在北京地壇醫院獲得患者,在武漢經歷了一系列合作夥伴的實驗,等我們把藥物做出來以後,然後思考在米蘭戰略合作。

而說到新冠抗體,它把遺傳物質釋放出來,在細胞體內複製,複製以後重新組裝一個活的病毒,然後有很多藥物,有一些藥物是防止釋放,有一些藥物是防止擴增,所以產生這麼一系列的抑制病毒。我們關注的當然是綜合抗體。如果是比較抗體以及康復血漿是在納米量級,而且可以防止交叉感染,可以通過大規模生產的辦法解決臨床用量比較大的缺點。

我們通常說15個月~18個月(世衛組織今年2月曾表示,新型冠狀病毒疫苗有望在18個月內準備就緒——編者注),是希望當時1月底~6月份能開展臨床。在很多程度上也確實改變了常規,也支持了「快速」的想法,把儘可能好的特效綜合抗體加入了臨床的過程。我們是利用了非常多的平臺化技術,也利用了過去十年抗體,用於獨立藥效和研究,同時我們也是利用了平臺去做臨床研究、廣泛的應用。

我們在5月29日提交資料,快速地在一周以內獲得了臨床的許可,所以我們在6月7日快速地把抗體推到了一期臨床,也在醫院開展研究。

最後我介紹一下我們在這個過程中不僅僅是開展新冠研究,也做了一些其他產品的布局。我們的抗體是2018年12月17日,我們也是在今年獲得了美國FDA一系列的支持。我們的食管癌(臨床研究)完成了六組,我們希望儘快讓臨床關鍵的數據能支持在中國以及在美國的申報。同時在開展一系列的肺癌、肝癌、腎癌、胃癌多方面的三期臨床研究。除了PD-1,我們剛獲得了JS006的臨床案例的受理,我們去年申報的JS004,今年也會繼續申報,希望作為單藥能夠把中國腫瘤免疫治療者,能夠儘快的推到臨床實驗上去。當我們已經獲得科創板、港股的支持以後,我們也有了更多的資本,接下來我們的布局肯定是通過自身研發以及對外合作,這樣能夠加強我們在這個行業的布局。甚至不僅僅會局限於我們過去的單抗,我們會做ADC(抗體藥物偶聯物),我們會做雙抗,我們會合作小分子,通過多個形式,介入腫瘤治療的領域。

最後,謝謝大家。

每日經濟新聞

相關焦點

  • 《自然》雜誌刊登君實生物新冠中和抗體階段性研究成果
    2020年5月26日,君實生物(HKEX:1877)宣布,國際權威期刊《自然》雜誌(Nature,IF43.070)在線刊登論文,發表君實生物和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合作研發的中和抗體臨床前研究成果。
  • 防疫新科普 | 什麼是抗體藥物?為何有望治療和預防新冠肺炎?
    三優生物與之江生物、復宏漢霖達成協議,合作研發針對新冠肺炎的全人源抗體藥物。候選抗體藥物已在細胞水平、轉基因動物水平上完成活病毒中和活性驗證,表現出很好的抗病毒活性,且未發現毒副作用。什麼是中和抗體?抗體藥物為何有望治療和預防新冠肺炎?
  • 君實生物回應藥物不良反應率97.7% 業內:單看這一數據無意義
    君實生物已對不良反應發生率進行解釋,對於上市一年半藥物銷售額達到14億元人民幣,所有不良反應率卻超97%的藥物,業內人士表示,君實生物產品特瑞普利單抗注射液單看不良反應率無意義。  拓益所有不良反應發生率達到97.7%?
  • 君實生物:國內新興藥企,未來的10倍龍頭股 科創板暴漲249% 高達總...
    「創新藥小巨人」的背後 7月15日,有中國「創新藥小巨人」之稱的君實生物登陸科創板,全天漲幅172%! 在此之前,君實生物還登陸了港股和新三板,成為創新藥「A+H」第一股,今年以來君實生物港股已經股價翻倍。
  • 君實生物即將登陸科創板 A+H創新藥小巨人受矚目
    君實生物是一家全球化運營的創新驅動型生物製藥公司,旨在通過源頭創新開發首創(First-in-Class)或同類最優(Best-in-Class)的藥物,推動其臨床研發和商業化,創新領域包括大分子藥物、小分子藥物、抗體偶聯藥物(ADC)等多種類型,覆蓋腫瘤免疫治療,以及代謝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神經系統疾病和抗感染藥物等領域。
  • 抗病毒藥物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2020年醫藥行業重點項目
    抗病毒藥物定義及分類抗病毒藥物通過直接抑制或殺滅病毒、幹擾病毒吸附、阻止病毒穿入細胞、抑制病毒生物合成、抑制病毒釋放或增強宿主抗病毒能實現抗病毒感染抗病毒藥物的定義抗病毒感染的途徑很多,如直接抑制或殺滅病毒、幹擾病毒吸附、阻止病毒穿入細胞、抑制病毒生物合成、抑制病毒釋放或增強宿主抗病毒能力等
  • 君實生物正式回應上交所問詢函
    君實生物正式回應上交所問詢函   11月13日晚間,「漩渦」中的君實生物發布公告正式回應上海證券交易所的問詢函。
  • 君實生物(688180.SH)就上交所下發的問詢函進行回復
    智通財經APP訊,君實生物(688180.SH)公告,公司於2020年11月12日收到上海證券交易所下發的《關於對上海君實生物醫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相關媒體報導的問詢函》(上證科創公函【2020】0050號)(以下簡稱「《問詢函》」),《問詢函》要求公司就相關問題進行核實並披露。收到《問詢函》後,公司進行了認真自查和核實。
  • 君實生物與中科院微生物所 擬合作開發新冠病毒中和抗體
    來源:第一財經原標題:君實生物與中科院微生物所,擬合作開發新冠病毒中和抗體抗體療法具備多種優勢,能夠同時用於治療和預防;與痊癒病人血清相比,抗體可以通過工程化實現藥物量產,從而保證臨床大量應用。為了尋找治療和預防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藥物,藥企們正在開展不同的研發路徑。3月20日傍晚,君實生物(833330.OC、01877.HK)發布公告宣布,公司於近日與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下稱「中科院微生物所」)籤訂項目合作協議,擬共同開發生產新型冠狀病毒中和抗體創新藥物。
  • 第十屆抗體藥物及新藥研發高峰會總日程——EBC2020
    第十屆抗體藥物及新藥研發高峰會作為EBC四大主論壇之一,今年將特別圍繞「抗體產業化發展之路」、「抗體藥物研發進展」、「創新藥物前期研究及開發關鍵」、「抗體偶聯藥物開發全流程」」抗體藥物產業閉門會議」等抗體藥物產業最為關注的方向展開深入探討!
  • 前瞻·共贏‖水木未來第二屆冷凍電鏡與藥物創新發現論壇
    前言· 水木未來(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結構和計算驅動的新型藥物研發公司,創立了亞太區第一個商業化冷凍電鏡服務平臺,已成功為來自中國、美國、歐洲的30餘家創新藥企和頂級科研機構提供了結構生物學和藥物發現服務。
  • 關於君實生物,獸爺還沒說清楚的事
    除了君實生物的PD-1:特瑞普利單抗。抗癌藥物PD-1是去年醫保價格談判最受關注的產品。當時默沙東、百時美施貴寶兩家外企和君實生物、信達生物兩家國內企業同臺競爭,規則就一條:比誰價格低。拇指君問了幾家藥企,回覆說:「企業和醫保局籤了保密協議,進沒進醫保、進沒進談判名單,企業不得自行公布。」在當下的醫藥市場環境裡,「進沒進醫保」是可以決定一家企業生死存亡的,尤其對於君實生物這樣只有一個上市產品的企業來說。君實生物在一年前和醫保局價格「談崩」,其實並不明智。
  • 一款抗癌藥和君實生物的千億市值神話-虎嗅網
    2020年7月15日,中國原研藥公司君實生物登陸科創板,當日開盤價為216.00元,漲幅289.19%。截至首日收盤,君實生物報151.00元,全天漲幅172.07%,市值高達1315.63億。因此君實生物上市首日便連中兩元——虧損上市、天價漲幅。更有意思的是,在君實生物簡單的產品結構中,99.9%營收來自旗下獲批的唯一一款藥物,PD-1抗癌藥特瑞普利單抗。PD-1抗癌藥,是一類採取免疫療法的癌症新藥,也是最早獲批走向產業化的抗癌藥物之一,因此很早便引發了資本市場的關注和追捧。
  • 外媒評出的全球最關注十大中國生物科技企業
    君實生物 君實生物是另一家PD-1抑制劑已上市的中國公司,其特瑞普利單抗(商品名拓益)成為中國首個獲批上市的國產PD-1,這是君實生物目前唯一實現商業化的產品,其財務數據顯示,特瑞普利單抗去年全年銷售業績為7.78億,今年三個季度累計實現銷售收入超8億元。
  • 君實生物公示皮膚藥物 免疫系統藥物重組人源化抗IL-17A單克隆抗體...
    原標題:君實生物公示皮膚藥物,免疫系統藥物重組人源化抗IL-17A單克隆抗體注射液臨床試驗 國內競品最高進度是II期臨床   「每經醫藥前沿觀察
  • 君實生物爭議背後,國內PD-1競爭加劇,「六足鼎立」誰能嶄露頭角
    一篇自媒體文章,讓君實生物(01877.HK,688180.SH)陷入爭議。11月12日,一篇名為《江湖就是人情世故》的自媒體文章引起軒然大波,文中對君實生物的研發實力、核心PD-1抗癌藥拓益(通用名:特瑞普利單抗)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提出質疑。君實生物迅速澄清,駁斥上述文章全面失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