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瞻·共贏‖水木未來第二屆冷凍電鏡與藥物創新發現論壇

2020-12-05 實況網

前言

· 水木未來(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結構和計算驅動的新型藥物研發公司,創立了亞太區第一個商業化冷凍電鏡服務平臺,已成功為來自中國、美國、歐洲的30餘家創新藥企和頂級科研機構提供了結構生物學和藥物發現服務。

· 在生物大分子領域,水木未來冷凍電鏡平臺可以高效鑑定抗體表位,解析度達到3.4A,在全球範圍內領先。

· 在小分子藥物領域,觀測蛋白質與藥物結合前後及結合過程中的構象變化,為研發提供豐富的信息,可以快速精準破解藥物潛在作用靶點結構,徹底改變新藥研發的盲曬模式; 解析度達到2.3A。

· 微晶電子衍射技術(MicroED)對於長不大的蛋白和小分子晶體結構解析有巨大優勢。水木未來是亞洲第一個MicroED商用平臺, 已經獲得0.6埃超高解析度結構解析結果。

· 水木未來全球首次將冷凍電鏡技術與AI算法結合,為基因藥企提供AAV空實比鑑定,克服傳統方法局限性。

本次會議關鍵字:抗原抗體表位解析 ;小分子靶點複合物;MicroED商業化

會議回顧:

2020新冠疫情肆虐,新藥研發在世界範圍備受關注。全球在研藥物數量激增、藥物研發領域活躍的同時,也出現了熱門靶點扎堆、同質化產品競爭激烈等問題。藥物研發的挑戰與機遇在哪裡?前沿技術如何快速賦能產業?

11月25日第二屆水木未來冷凍電鏡與藥物發現論壇在北京舉行,會議圍繞新藥研發的機遇與挑戰,匯聚行業專家,就新技術在創新藥領域應用場景及新機會深入探討。

會議由水木未來主辦,新生巢、DIA和賽默飛世爾科技協辦,北京市昌平區科學技術委員會、北京中關村生命科學園管理委員會共同指導。240餘位來自科研領域、醫藥投資圈、醫藥企業的專家齊聚一堂,就冷凍電鏡在小分子、抗體藥物、蛋白降解、基因治療等方面創新應用思路和實際案例,充分交流討論,為與會者提供了新思路、新手段和新方向。

水木未來擁有亞太區第一個商業化冷凍電鏡服務平臺,作為創新藥物發現的賦能者和加速器,領跑冷凍電鏡技術及其細分賽道的應用和發展,助力藥物研發持續「高光時刻」。

致辭嘉賓

主題報告1:

杜冠華博士 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藥物研究院副院長/

國家藥物篩選中心主任

主題報告題目:技術進步對新藥研發的推動作用

內容摘要:主要圍繞冷凍電鏡SPA和微晶電子衍射技術,綜述技術對新藥研發推動價值。

主題報告2

王在琪博士 應世生物公司董事長兼CEO

主題報告題目:從臨床痛點到研發成功路在何方?

內容摘要:闡釋了臨床痛點決定藥物價值的理念,圍繞靶點與候選大分子/小分子之間的作用機制的重要性進行分析並分享了抗體研發案例。

主題報告3

劉傳博士 水木未來冷凍電鏡科學家

主題報告題目:冷凍電鏡與抗體研發

內容摘要:劉傳博士具體分析了冷凍電鏡在抗體結構研究中的獨特優勢;COVID-19 大流行期間冷凍電鏡的突出表現以及冷凍電鏡在單抗、雙抗領域的最新應用與廣闊前景。

主題報告4

沈月雷博士 百奧賽圖基因生物技術有限公司 董事長兼CEO

報告題目:基於全人體小鼠RenMab的千鼠萬抗計劃:新靶點、新藥物

內容摘要:介紹了抗體藥物開發中--如何進行新分子發現,以及基本流程,和過程中使用的如冷凍電鏡等新技術。

主題報告5

肖溯博士 武漢紐福斯生物科技聯合創始人首席技術運營官

主題報告題目:「AAV基因治療產品開發趣味拼圖-空/實載體比率」的分析

內容摘要:揭示了基因治療AAV產品技術開發細節及質控過程中冷凍電鏡應用場景

圓桌討論環節

panel1 藥物研發中的技術引擎

主持人:郭春龍 水木未來創始人、董事長兼CEO

邊峰博士    輝瑞新興科學與創新合作中國負責人

沈月雷博士  百奧賽圖創始人 董事長兼CEO

陳煥明博士:摯盟醫藥CEO

Marc Peeters賽默飛電鏡業務亞太區高級商務總監

Panel 2 前沿科學發展與新藥研發機遇

主持人:王彤焱博士   DIA 中國區總裁

龐宇軒      同創偉業投資人

侯劍博士    薄荷天使基金高級合伙人

付小龍副院長    清華工業開發研究院副院長

李雪明博士   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研究員

圓桌討論環節嘉賓討論了生物大分子藥物和小分子藥物研發的科研及市場現狀,以及冷凍電鏡在新藥靶點驗證,化合物庫篩選,先導化合物發現以及治療性抗體研發等方面的實際應用。

閉幕式致辭

水木未來CEO郭春龍先生,對與會嘉賓和線上線下參會的業內同仁表示衷心的感謝。水木未來將不遺餘力地為創新藥企和科研機構提供結構生物學和藥物發現的優質服務。歡迎大家持續關注「冷凍電鏡與藥物發現創新論壇」。

會議花絮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相關焦點

  • 水木未來第二屆冷凍電鏡與藥物創新發現論壇在京召開
    全球在研藥物數量激增、藥物研發領域活躍的同時,也出現了熱門靶點扎堆、同質化產品競爭激烈等問題。藥物研發的挑戰與機遇在哪裡?前沿技術如何快速賦能產業?近日,第二屆水木未來冷凍電鏡與藥物發現論壇在北京舉行,會議圍繞新藥研發的機遇與挑戰,匯聚行業專家,就新技術在創新藥領域應用場景及新機會深入探討。
  • 36氪首發 | 將冷凍電鏡技術應用於新藥發現,「水木未來」獲數千萬...
    36氪獲悉,水木未來(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水木未來,英文名:Shuimu Biosciences Ltd.)已獲得數千萬人民幣天使輪投資,由高榕資本、普華資本、薄荷天使基金共同投資,萬世資本擔任獨家財務顧問。據水木未來聯合創始人兼CEO郭春龍博士介紹,本輪融資主要將用於夯實技術基礎。
  • 開放創新 共贏未來——第二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成果綜述
    原標題:開放創新共贏未來 11月10日,第二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在上海落下帷幕。在6天的「進博時間」裡,「四葉草」展館內五洲賓客雲集,391件全球或中國大陸首發新產品、新技術或服務亮相,380多場配套活動舉行,累計意向成交711.3億美元……「進博成果」再度引發世界驚嘆。 開放共享,計利天下;浦江之畔,氣象萬千。
  • 原子尺度上的追逐|專訪王宏偉:如何搶佔全球冷凍電鏡先機
    然而,高精尖中心如何在未來保持先進性?這是一個屬於「高手」的困擾。「未來的科學研究希望能出現更加原創性、更加顛覆性的發現,包括理論和概念的建立、開創性的方法學研究,我們要更加注重在這方面做出一些更重要的發現。」王宏偉期待依託冷凍電鏡更多重大的科學問題將得以解答,甚至發現一些此前從未認知到的生命現象。
  • 冷凍電鏡:新時代蛋白質科學和藥物研發的利器
    冷凍電鏡新技術的不斷湧現將為蛋白質科學、生物醫學及細胞生物學的發展提供更大的機遇。在國家大力倡導新基建的背景下,建設電鏡中心等先進產業創新基礎設施必將有效推動上海及張江生物蛋白質科學和生物醫藥產業的快速發展。
  • 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主題前瞻
    4月19日上午,外交部舉行中外媒體吹風會,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介紹習近平主席出席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情況。王毅表示,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將於4月25日至27日在北京舉行。Belt and Road-themed flower bed debuts in Beijing on April 18, 2019.
  • 未來篇 | 冷凍電鏡,能否「飛入尋常百姓家」?
    就在論文發布在bioRxiv預印本伺服器的同一天,另一組研究者也在伺服器在線發表了他們解析的解析度1.25Å的apoferritin冷凍電鏡結構。冷凍電鏡可以使科學家們清晰地觀察到,小分子是如何結合在蛋白質的活性口袋中的。不僅僅是結合了組胺的GABA受體,這項技術已經開始輔助藥物的設計和開發工作,包括潛在的治療COVID-19的藥物。然而,冷凍電鏡技術還是面臨著諸多挑戰和困難。
  • Nature綜述丨冷凍電鏡在藥物發現中的應用前景
    1981年,Jacques Dubochet和他的同事在電鏡技術上取得了突破性進展——他們將快速冷凍的方法引入其中,即,將單個分子快速冷凍在單層的玻璃態的水(或者叫無定形的冰,vitrified water)中,即可解決上述兩個基本問題。玻璃態化(Vitrification)的過程不僅可以使樣品保持天然的狀態,還可以保護樣品在低溫成像時免受脫水的危險,而冷凍本身也減少了由電子束引起的傷害。
  • 聽說過冷凍電鏡嗎?未來失眠人群將有所降低
    目前浙江大學科學家通過單顆粒冷凍電鏡技術對人腦中的GABA(g-氨基丁酸)受體進行解析,得到了一種處於開放狀態的GABAA受體三維結構。GABA主要負責在神經系統中「踩剎車」讓你在異常興奮狀態恢復平靜。神經與血管,是遍布人體的兩大系統,GABAA受體的發現,源自人們偶然發現苯二氮卓具有鎮靜催眠作用,科學家順藤摸瓜找到了這個「剎車」就是GABAA受體。
  • 聚焦數位化願景 共創企業新未來 「慧聚共贏」數位化營銷創新論壇...
    2020年12月17日,慧聰網 「慧聚共贏」數位化營銷創新論壇在深圳盛大召開。
  • 2018創新藥物發現的前沿與實踐國際高峰論壇開幕在即
    成都2018年8月29日電 /美通社/ -- 2018年10月17日-19日,以「創新、務實、合作」為主題的「2018創新藥物發現的前沿與實踐國際高峰論壇」和「第8屆DNA編碼化合物庫技術國際高峰論壇」將在中國成都同期舉辦,論壇由成都先導、美國輝瑞亞洲創新中心
  • 冷凍電鏡三維分子成像國際研討會舉行—資訊—科學網
    科學網上海7月30日訊(記者黃辛)今天,「2014冷凍電鏡(cryo-EM)三維分子成像國際研討會、暨第七屆郭可信電子顯微學與晶體學暑期學校
  • 冷凍電鏡單顆粒技術的發展、現狀與未來
    因此,冷凍電鏡的方法技術在很長時間內只能確定個頭比較大的樣品的結構,比如病毒顆粒的結構,而且通常解析度都不高。然而隨著工程技術和算法的不斷發展,能夠確定的解析度也越來越高(圖1(a)),2016 年發布的穀氨酸脫氫酶結構的解析度甚至已經達到了1.8 ?。與此同時,也有越來越多的通過冷凍電鏡技術得到的研究成果發表在高水平的期刊上(圖1(b)),冷凍電鏡正備受科學界的關注。
  • 從病毒研究談起,聊聊冷凍電鏡及背後的HPC
    對於一種新的病毒,我們只有去發現它、了解它、研究它,最終才能製造出能治癒患者的藥物,以及增強人體免疫的疫苗。而冷凍電子顯微鏡,簡稱冷凍電鏡(cryo-electron microscopy,cryo-EM),已成為生物大分子的結構研究的重要手段,這項技術極大地推動了生物學的發展。什麼是冷凍電鏡?
  • 第二屆隕石文化與健康產業發展高峰論壇舉辦
    2020年11月18日,由中國保健協會指導,中國保健協會健康服務與研究專業委員會、《中國商人》雜誌社主辦,上海馳宇文化發展有限公司、浙江馳宇養生科技有限公司、中華財神集團承辦的「2020(第二屆)中國隕石文化與健康產業發展高峰論壇」暨馳宇隕石生態賦能系統發布會於2020年11月18日在浙江杭州盛泰開元名都大酒店隆重舉行。
  • 「商業向善,共享質量未來」2020第二屆中國益公司責任力年度論壇在...
    中國網財經11月29日訊 11月27日,由騰訊原子智庫聯合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騰訊研究院主辦的「2020第二屆中國益公司責任力年度論壇」在北京舉辦。  據介紹,本次論壇以「商業向善,共享質量未來」為主題,力圖激發公眾對企業社會責任的關注,推動企業在商業經營的同時,進一步注重實現企業社會價值。
  • 冷凍電鏡大突破,更快、更好、更便宜
    蛋白質Apoferritin的冷凍電鏡圖儘管冷凍電鏡的解析度在不斷提高,甚至達到了單原子尺度的解析度,但是,挑戰依然存在!冷凍電鏡不僅通量小,而且價格貴,維護成本高。這些優勢使X射線晶體學更適合於藥物研發和科學研究。拿了諾獎,卻還是有點「技不如人」,不得不說,確實有點小尷尬。
  • 上海藥物所等解析糖皮質激素與GPR97和Go蛋白複合物的冷凍電鏡結構
    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研究員徐華強團隊與山東大學教授孫金鵬團隊、浙江大學教授張巖團隊等首次解析了糖皮質激素與其膜受體GPR97和Go蛋白複合物的冷凍電鏡結構,這也是國際上首次解析的黏附類GPCR與配體和G蛋白複合物的高解析度結構。
  • 科學家怎樣利用冷凍電鏡技術闡明主要藥物靶點之間的相互作用?
    生物學中的一切都是基於分子間的相互作用,因此關於兩種分子的結構如何發揮作用,我們知道的越多,我們就越能掌握更多信息去改善並且開發副作用較小的藥物。如今研究人員的發現也基於使用了一種名為冷凍電鏡(cryo-EM)的革命性技術,該技術能幫助科學家們更加清晰地觀察他們難以想像的分子。
  • 共贏未來,玉柴-博世第十三屆高峰論壇舉行
    日前,玉柴-博世第十三屆高峰論壇在無錫成功舉行。本屆論壇圍繞「變革促發展 創新贏未來」主題展開深入探討和交流,博世柴油系統中國區總裁王偉良,博世汽車柴油系統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繆鈺銘,玉柴股份董事長晏平、總裁吳其偉分別率各自經營班子參加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