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實生物回應藥物不良反應率97.7% 業內:單看這一數據無意義

2020-12-07 中國網財經

  從自媒體「獸樓處」對君實生物產品拓益(特瑞普利單克隆抗體注射液)的不良反應發生率達97.7%提出質疑至今,君實生物已發布4條相關公告。11月13日晚間,君實生物發布關於上海證券交易所問詢函的回覆公告。

  截至11月13日收盤,君實生物A股收報71.27元/股,收跌6.22%;港股收報42.750港元/股,收漲1.30%,中新經緯記者以A股計算,從11月11日收盤至11月13日收盤,君實生物市值蒸發68.89億元人民幣。

  君實生物已對不良反應發生率進行解釋,對於上市一年半藥物銷售額達到14億元人民幣,所有不良反應率卻超97%的藥物,業內人士表示,君實生物產品特瑞普利單抗注射液單看不良反應率無意義。

  拓益所有不良反應發生率達到97.7%?

  11月12日,自媒體「獸樓處」的一篇《獸爺 | 江湖就是人情世故》文章對君實生物產品拓益,即特瑞普利單克隆抗體注射液提出了質疑。文章稱,特瑞普利單克隆抗體注射液「在技術評審的文件中,既沒有完成肝損害患者試驗、也沒有完成腎損害患者試驗,其所有不良反應發生率為97.7%。有15.6%的患者因為不良反應而永久停藥。」

  文章同時涉及君實生物與禮來製藥的合作問題、實控人父子無生物學科背景、君實研發團隊大專生多過博士,一半人本科畢業等問題。

  11月12日晚間,君實生物收到上海證券交易所的問詢函,問詢函要求君實生物說明「所有不良發生率」的具體含義,核實前述媒體報導是否屬實,並補充披露特瑞普利單克隆抗體注射液研發進展、研發人員的具體構成等情況。

  11月13日早間,君實生物發布《關於媒體報導的澄清公告》,公告表示,該媒體文章關於本公司及有關人士的報導內容全面失實,與客觀事實嚴重不符、相悖。

  11月13日晚間,君實生物又發布了《關於上海證券交易所問詢函的回覆公告》,公告對相關媒體提到的「97.7%的所有不良反應發生率」做出解釋。

  公告顯示,君實生物的特瑞普利單抗適用於既往接受全身系統治療失敗後的不可手術或轉移性黑色素瘤,受試者數量為128例,所有級別的不良反應發生率為97.7%,三級及以上不良反應發生率為28.9%。

  公告解釋,根據《藥品臨床試驗管理規範》(GCP),不良事件,指受試者在接受試驗用藥後出現的所有不良醫學事件,但不一定與試驗用藥有因果關係。藥物不良反應,指臨床試驗中發生的任何與試驗用藥可能有關的對人體有害或者非期望的反應。

  「作為抗腫瘤藥物,一般都有較高的『所有不良反應發生率』,其中更受臨床醫生關注的為3級及以上不良反應發生率及與藥物相關的嚴重不良反應(SAE)發生率。」

  公告還列舉了另兩款同類產品,信達生物的信迪利單抗與恆瑞醫藥的卡瑞利珠單抗,受試者數量分別為96例和75例,所有級別的不良反應發生率為99%和100%,三級及以上不良反應發生率為33.3%和26.7%。

  對於研發人員的具體構成,公告指出,截至2020年11月12日,公司全體員工中,本科及以上學歷的員工數量為1630人,佔員工總人數的70.08%,其中博士45人,碩士370人。公司2017年末、2018年末、2019年末、截至2020年6月30日及截至2020年11月12日,公司研發人員數量分別為101人、159人、415人、526人及620人,佔員工總人數比例分別為32.48%、26.50%,29.20%,28.05%及26.66%。研發人員數量呈顯著增長趨勢,目前已較2017年末增長513.86%。

  產品上市一年半銷售額超14億

  根據公告,特瑞普利單抗用於治療既往標準治療失敗後的局部進展或轉移性黑色素瘤,於2019年2月底正式上市銷售。「這是國內首個獲批的國產PD-1單抗,以臨床II期關鍵註冊臨床試驗結果有條件獲批上市的治療用生物製品1類創新型生物製劑。」

  根據2019年年報,君實生物成立於2012年12月,是一家創新驅動型生物製藥公司,君實生物也是第一家獲得抗PD-1單克隆抗體國內上市批准的中國創新藥企業。天眼查App資料顯示,目前君實生物實際控制人為熊鳳祥、熊軍父子,熊俊此前曾任職多家金融機構。

  根據2019年年報,君實生物的特瑞普利單克隆抗體注射液銷售收入達到7.74億元人民幣,銷售毛利率達88.3%,銷售開支佔銷售收入約41.3%。

  11月13日晚間公告表明,特瑞普利單抗2020年1月至9月銷售收入為6.89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30.91%,19個月內銷售收入達到14.63億元人民幣。

  而公開信息顯示,特瑞普利單抗每盒內有1瓶240mg(6ml)的藥物,價格為7200元人民幣。患者每2周靜脈輸注一次,每月在該藥上的花費超過1.4萬元人民幣。

  業內:單看不良反應率無意義

  銷售收入超14億元人民幣,不良反應率超97%意味著什麼?中國抗癌協會腫瘤人工智慧專委會委員鮮鵬在接受中新經緯記者採訪時表示,PD-1藥物受試者都是晚期癌症病人,不管用藥與否,都會有各種不良反應比如疲乏、疼痛,因為對照組甚至安慰劑組的不良反應率也差不多是這麼高,所以單看不良反應率97.7%沒有任何意義。

  同時南昌市第三醫院副主任醫師、中國抗癌協會會員吳曉昇在接受中新經緯記者採訪時表示,目前業內並沒有確切的標準,說不良反應發生率小於多少,藥物就能上市。中新經緯記者也沒有查詢到相關文件規定。

  在紅星資本局11月13日的報導中,某藥物研發公司的研發人員也表示「目前,沒有明文規定說『不良反應發生率必須低於多少才能上市』,沒有這樣的警戒線。」

  吳曉昇向中新經緯記者表示,藥物不良反應的發生,有些與藥物有直接關聯,有些則不一定存在關聯(比如存在試驗者沒有按照要求服藥導致)。藥物不良反應在臨床試驗中有初步判斷,但這些判斷結果並不直接反映到不良反應發生率的統計學上。「不過較高的不良反應發生率說明產品質量控制是存疑的。」

  君實生物在11月13日晚間公告中重申,特瑞普利單抗不僅獲得了國家藥監局的認可,同時也獲得了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以下簡稱「FDA」)的認可。至今,特瑞普利單抗在黏膜黑色素瘤、鼻咽癌、軟組織肉瘤治療領域獲得FDA授予的3項孤兒藥認定。

  君實生物表示,特瑞普利單抗治療鼻咽癌已獲得FDA授予的突破性療法認定(該項認定的定義是:初步臨床證據表明,該藥物在臨床重要終點上可能比現有療法有實質性改善)。

  吳曉昇進一步表示,出現這些質疑是很正常的現象,一方面說明國內創新生物藥企與國際巨頭之間存在著比較大的技術差距。另一方面,國內藥企對於品控的要求,仍然停留在仿生製造的階段。

  而吳曉昇認為國內藥企研發實力不足的原因在於,很多藥企都是從模仿起家,以價格佔領市場,對於技術的突破與創新受制於人才的匱乏,也受制於國內創新環境,即使硬體方面可以迅速地趕上,技術人才一直是短板,而這並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夠彌補。

  醫療健康行業分析師陳喬姍對中新經緯記者表示,特瑞普利單抗注射液與國際的差距,在於其目前的適應症只有黑色素瘤。不過陳喬姍並不認為這是差距,她表示,這僅僅說明相比於一種藥物適用於多種病症,特瑞普利單抗注射液市場競爭優勢較大。

  陳喬姍認為,單一產品是否能夠撐得起千億價值,要從更長遠的角度,看適應症的申請過批情況,以及其他正在研發中的產品,還有進入醫保集採的情況。「研發能力是核心驅動力,所以,只要向投資者證明其研發能力過硬,人員團隊穩定或變動並不影響,市場對君實生物的信心會逐步恢復。」

  深圳中金華創基金董事長龔濤則向中新經緯記者表示,他認為這個事件是不良目的人士為了博眼球的炒作,「這個事件提醒了企業,特別是高科技公司對於產品安全性披露的重要性,產品安全性披露一定要嚴謹和客觀。」

(責任編輯:李春暉)

相關焦點

  • 被質疑新藥不良反應率高、科研人員學歷低等 君實生物一一回應了
    新京報訊(記者 張秀蘭)因新藥被公眾號文章質疑不良反應率為97.7%等而「招」來上交所問詢函後,君實生物11月14日午間回復稱,特瑞普利單克隆抗體注射液(拓益)不良反應發生率在同類藥物中處於較低水平。此外,公司與禮來製藥合作的新冠中和抗體療法目前一切順利。
  • 醫保調整將近 君實生物PD-1等遭質疑 公司發公告回應
    雖然君實生物暫未對上交所問詢作出回應,但13日早間,該公司通過H股公告和微信公眾號發文,稱相關微信公眾號「文章關於公司及有關人士的報導內容全面失實,與客觀事實嚴重不符、相悖」。針對相關情況,南都記者亦向君實生物方面進行採訪,對方稱相關公告已對情況作出說明。
  • 被點名的君實生物:研發團隊大專生多過博士,新藥上市後人員詭異猛增
    這一款藥物(以下均簡稱「特瑞普利單抗」)是2019年2月底正式上市銷售的,截至2019 年12月31日,在大約10個月的時間中,它給君實生物帶來的銷售額已經達到7.74億元。僅在今年上半年,特瑞普利單抗帶來的銷售收入就達到4.26 億元。也就是說:這款藥物在上市16個月後,其銷售額已經達到12億元。
  • 關於君實生物,獸爺還沒說清楚的事
    顯而易見,君實有著很大優勢,業內都認為君實必然中標。結果,信達在醫保談判中報出的年費用是10.23萬元,入選中標。君實則沒有中標。事後,有業內知情者說:君實當時報出的價格是10.8萬元左右,這已經是他們能接受的最低價。「因為君實的PD-1生產成本很高」。
  • 君實生物正式回應上交所問詢函
    君實生物正式回應上交所問詢函   11月13日晚間,「漩渦」中的君實生物發布公告正式回應上海證券交易所的問詢函。
  • 君實生物五年多虧超30億 獸爺文章或影響主打產品醫保談判
    文章還指出,君實生物研發的首個國產PD-1抗體藥物特瑞普利單抗注射液(拓益)在不良反應發生率為97.7%的情況下有條件批准上市,並提及特瑞普利背後君實生物與禮來製藥的合作問題。  當晚,君實生物即收到上交所問詢函,後者針對公眾號文章內容連發四問,要求君實解答有關產品安全性、公司營收構成、與禮來製藥的合作、研發人員具體構成等在內的多個問題。
  • 虧損上市,君實生物給投資者上了一堂風險教育課
    來源:皮海洲11月12日,一篇公眾號文章《江湖就是人情世故》將科創板上市公司君實生物推向風口浪尖。文章直指君實生物在PD-1產品和新冠中和抗體上的安全性數據有問題。君實生物的首款新藥特瑞普利單抗注射劑(商品名:拓益)於2018年12月正式獲得國家藥監局上市批准,該藥品屬於被譽為「抗癌神藥」的PD-1產品,也是國內第一個獲批上市的PD-1產品。《江湖》一文直指君實生物的核心產品拓益,稱拓益所有不良反應發生率為97.7%,且沒有完成肝損害、腎損害患者試驗,「專家們考慮到臨床需求,有條件的批准上市」。97.7%的不良率也能上市?
  • 君實生物回復上交所問詢:相關報導與客觀事實嚴重不符、相悖
    君實生物11月13日晚間,上海君實生物醫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君實生物,688180.SH,001877.HK)發布公告,回復11月12日上海證券交易所下發的《關於對上海君實生物醫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相關媒體報導的問詢函》(簡稱「《問詢函》」)涉及的四大問題。11月13日早些時候,君實生物就曾發布H股公告,稱有關在研核心產品安全性數據的文章內容全面失實。
  • 君實生物爭議背後,國內PD-1競爭加劇,「六足鼎立」誰能嶄露頭角
    在這一關鍵時刻,任何風吹草動都牽動著公司乃至整個國內PD-1市場的心。安全性、有效性遭質疑?上述自媒體文章中提到,據《美國醫學會雜誌·內科學卷》調查數據,開發一款抗癌新藥平均需要7.3年和6.5億美元。
  • 君實生物研發人員大專生略多於博士 上市四個月市值蒸發近七成
    原標題《君實生物「抗癌神藥」遭質疑背後:研發人員大專生略多於博士 上市四個月市值蒸發近七成》日前,一篇自媒體文章將君實生物推上了「風口浪尖」,頭頂「抗癌神藥」光環的君實生物一夜之間跌落神壇。這篇題為《江湖就是人情世故》的自媒體文章直指君實生物在「PD-1」產品和「新冠中和抗體」上的安全性數據有問題。
  • 君實生物回應自媒體報導:與客觀事實相悖
    來源:北京商報北京商報訊(記者 姚倩)11月13日,君實生物發布澄清公告對自媒體報導作出回應稱,經確認,公司認為該自媒體報導內容全面失實,與客觀事實嚴重不符、相悖。11月12日,自媒體發布了一篇《獸爺丨江湖就是人情世故》的文章,文章內容質疑君實生物的主要產品和研發實力等問題。隨後君實生物在A股、H股大跌並出現閃崩。其中,A股跌4%,H股跌4.52%。11月12日晚,君實生物收到了上海證券交易所問詢函,要求公司就相關文章涉及的問題,於11月19日之前作出說明。
  • 一款抗癌藥和君實生物的千億市值神話-虎嗅網
    2020年7月15日,中國原研藥公司君實生物登陸科創板,當日開盤價為216.00元,漲幅289.19%。截至首日收盤,君實生物報151.00元,全天漲幅172.07%,市值高達1315.63億。因此君實生物上市首日便連中兩元——虧損上市、天價漲幅。更有意思的是,在君實生物簡單的產品結構中,99.9%營收來自旗下獲批的唯一一款藥物,PD-1抗癌藥特瑞普利單抗。PD-1抗癌藥,是一類採取免疫療法的癌症新藥,也是最早獲批走向產業化的抗癌藥物之一,因此很早便引發了資本市場的關注和追捧。
  • 君實生物:國內新興藥企,未來的10倍龍頭股 科創板暴漲249% 高達總...
    長期持有、敢下重注,林利軍在君實生物上的回報也是相當可觀。 其最早參與的定增發行價不過9塊錢出頭,加上這些年在二級市場不斷吸籌,粗略估算合計動用資金不到20億,若根據君實生物科創板上市首日翻倍的股價計算,僅在這一役中其整體浮盈便已超100億。
  • 君實生物公示皮膚藥物 免疫系統藥物重組人源化抗IL-17A單克隆抗體...
    原標題:君實生物公示皮膚藥物,免疫系統藥物重組人源化抗IL-17A單克隆抗體注射液臨床試驗 國內競品最高進度是II期臨床   「每經醫藥前沿觀察
  • 君實生物陷風波 PD-1超適應症用藥爭議難消
    本報記者閻俏如北京報導由於自媒體一篇文章,君實生物(688180.SH,01877.HK)在醫保談判的關口被推上風口浪尖,PD-1的市場競爭現狀也受到了各界關注。隨著恆瑞醫藥、百濟神州的PD-1產品獲批上市,以及進口「O藥」「K藥」新適應症的陸續獲批,PD-1領域的一場硝煙在所難免,而即將到來的殘酷競爭也促使企業採取各種營銷推廣手段。
  • 君實生物公示皮膚藥物,免疫系統藥物重組人源化抗IL-17A單克隆抗體...
    每經AI快訊,「每經醫藥前沿觀察」欄目監控到的數據顯示,君實生物-U(688180.SH)在研藥物重組人源化抗IL-17A單克隆抗體注射液於12月21日公示JS005多次給藥的安全性耐受性有效性藥代動力學I/II期臨床研究,適應症為成年中重度斑塊狀銀屑病。
  • 君實生物(688180.SH)就上交所下發的問詢函進行回復
    智通財經APP訊,君實生物(688180.SH)公告,公司於2020年11月12日收到上海證券交易所下發的《關於對上海君實生物醫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相關媒體報導的問詢函》(上證科創公函【2020】0050號)(以下簡稱「《問詢函》」),《問詢函》要求公司就相關問題進行核實並披露。收到《問詢函》後,公司進行了認真自查和核實。
  • 君實生物回復上交所:有關媒體報導內容全面失實 與客觀事實嚴重不符
    來源:e公司e公司訊,君實生物(688180)11月13日晚回復上交所問詢函稱,公司認為有關媒體報導中關於公司及有關人士的報導內容全面失實,與客觀事實嚴重不符、相悖。根據特瑞普利單抗已獲批的《說明書》數據,「HMO-JS001-II-CRP-01」研究3級及以上不良反應發生率為28.9%,與藥物相關的嚴重不良反應(SAE)的發生率為11.7%,在同類藥物中均處於較低的水平,顯示出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
  • 君實生物披露特瑞普利單抗研究進展 股價終結五連陰
    中國經濟網北京12月14日訊 昨日,君實生物(688180.SH)發布公告稱,特瑞普利單抗聯合化療一線治療非小細胞肺癌的III期臨床研究達到主要研究終點。 公告顯示,近日,君實生物產品特瑞普利單抗(商品名:拓益?
  • 君實生物回應PD-1質疑;輝瑞、復星新冠疫苗有效率超90%;藥品網絡...
    這與《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下稱《建議》)一致。而這兩個重點涉及諸多重要改革,如醫保個人帳戶的調整、個人與企業繳費責任的再平衡、醫保待遇清單制度、社保與商保的定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