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實生物爭議背後,國內PD-1競爭加劇,「六足鼎立」誰能嶄露頭角

2020-12-08 健康界

一篇自媒體文章,讓君實生物(01877.HK,688180.SH)陷入爭議。

11月12日,一篇名為《江湖就是人情世故》的自媒體文章引起軒然大波,文中對君實生物的研發實力、核心PD-1抗癌藥拓益(通用名:特瑞普利單抗)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提出質疑。君實生物迅速澄清,駁斥上述文章全面失實。

當日晚間,君實生物即收到上交所問詢函,上交所要求君實解答有關產品安全性、公司營收構成、與禮來製藥的合作、研發人員具體構成等在內的多個問題。

雖然君實生物迅速做出澄清,但其股價還是受到重創。截至16日收盤,君實生物A股報收69.58元/股,下跌2.37%,港股報收41.60港元/股,下跌2.69%。

新一輪國家醫保談判的腳步漸近,在當下的醫藥市場環境裡,能否拿到醫保目錄的「入場券」,可以決定一個產品甚至一家藥企的生死存亡。在這一關鍵時刻,任何風吹草動都牽動著公司乃至整個國內PD-1市場的心。

安全性、有效性遭質疑?

上述自媒體文章中提到,據《美國醫學會雜誌·內科學卷》調查數據,開發一款抗癌新藥平均需要7.3年和6.5億美元。但君實生物用不超過12億人民幣和不到一年的時間獲得了PD-1臨床試驗的審批,並在既沒有完成肝損害患者試驗、也沒有完成腎損害患者試驗,且"所有不良反應發生率"為97.7%,有15.6%的患者因為不良反應而永久停藥的情況下,"專家們考慮到臨床的需求,有條件的批准了拓益的上市"。

公開資料顯示,君實生物研發的這款PD-1類抗癌藥物拓益,在2015年進入臨床試驗,2018年底獲得國家藥監局「有條件批准」,之後上市銷售。

從研發、臨床試驗到獲批上市,全程僅用時3年多,相比大多數創新藥動輒數年甚至上十年的過程,速度確實很快。而這一切均受益於我國新藥審批速度提速。

2015年後,中國醫藥領域發生較大變革,一致性評價、優化審批制度等的推動,讓大量積壓的審評工作得到理順,同時為創新藥開啟了上市綠色通道,對一些有切實療效的臨床急需藥物附有條件上市。

原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審評中心首席科學家、現任國投創新醫療健康首席科學家何如意表示,國家藥監局藥品審評中心(CDE)近幾年付出了非常大的努力,藥品審評進程的加快也給藥品研發者、使用者帶來了好處。「抱怨(審評速度)快的還沒有,或者說非常非常少。」

清華大學藥學院院長、全球健康藥物研發中心主任丁勝指出:「快不一定意味著壞事,不一定意味著降低了標準。」例如,疫情期間,一些新冠疫苗和抗疫類藥物的審評審批速度都在加快,而在以前,一種新藥從發現,到研發、製造、上市普遍都要好幾年。新冠疫苗、中和抗體等抗疫類特殊產品的審批,也都是在過去十個月中發生的。

而針對文章中提到的「97.7%的所有不良反應發生率」,君實生物回應稱,該數據來自於特瑞普利單抗說明書的「HMO-JS001-II-CRP-01」研究。這是一項開放、多中心、單臂、II期臨床研究,入組既往接受全身系統治療失敗後的不可手術或轉移性黑色素瘤患者,共納入128 例患者。同時,《說明書》還列舉了來自8項特瑞普利單抗單臂、開放性、單/多中心臨床研究,共計 598 例患者的更大樣本量的數據。

公告顯示,「HMO-JS001-II-CRP-01」研究不良反應主要包括如皮疹、乏力、食慾下降、噁心、咳嗽、頭暈等 1-2 級(輕微)不良反應,3-4 級不良反應發生率非常低。

圖片來源:君實生物公告

而針對安全性問題,君實生物列舉了信達生物(01801.HK)達伯舒(通用名:信迪利單抗)和恆瑞醫藥(600276.SH)艾瑞卡(通用名:卡瑞利珠單抗)藥品說明書中的相關數據,其表示,由於各公司臨床試驗是在不同腫瘤患者人群和不同條件下進行的,因此不同臨床試驗中觀察到的不良反應的發生率不能直接比較。此外基於單臂單藥的匯總安全性數據也會受到晚期惡性腫瘤自身和既往伴隨用藥的混雜因素影響,因此也不能直接比較。

圖片來源:君實生物公告

公告還披露,根據特瑞普利單抗已獲批的《說明書》數據,「HMO-JS001-II-CRP-01」研究3級及以上不良反應發生率為28.9%,與藥物相關的嚴重不良反應(SAE)的發生率為 11.7%,在同類藥物中均處於較低的水平,顯示出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

「所有級別的不良反應發生率」在北京鼎臣管理諮詢創始人史立臣看來,對其深究的意義並不大。

相關焦點

  • PD1單抗市場競爭加劇 君實生物、信達生物搶得先機?
    目前美國已先後有6款PD1/PDL1單抗獲批,中國的君實生物和信達生物分別研發的PD1單抗「特瑞普利單抗」和「信迪利單抗」也均在年前上市。但考慮到潛在的創新性,百濟神州的「替雷利珠單抗」或更勝一籌。據其預測,2030年全球PD1/PDL1藥物市場規模可以達到789億美元,其中中國可以達到131億美元。這個數據有些樂觀,但考慮到巨大的市場基礎和相對較高的定價,PD1單抗成為下一代藥王是大概率事件。  對於PD1單抗廠家來說,如果能夠提前布局效果卓著的聯用方法,不僅會增加產品的適用場景,還可以提前鎖定聯用組合增加競爭的優勢。
  • 關於君實生物,獸爺還沒說清楚的事
    除了君實生物的PD-1:特瑞普利單抗。抗癌藥物PD-1是去年醫保價格談判最受關注的產品。當時默沙東、百時美施貴寶兩家外企和君實生物、信達生物兩家國內企業同臺競爭,規則就一條:比誰價格低。兩家外企的PD-1價格高高在上,年治療費用超過30萬,唯獨有看點的是君實和信達。君實公布的年治療費用是18.72萬元,信達則是16.7萬元。兩家國內企業唯一沒有把握的是:醫保局到底能接受的最高價是多少?
  • 君實生物陷風波 PD-1超適應症用藥爭議難消
    本報記者閻俏如北京報導由於自媒體一篇文章,君實生物(688180.SH,01877.HK)在醫保談判的關口被推上風口浪尖,PD-1的市場競爭現狀也受到了各界關注。隨著恆瑞醫藥、百濟神州的PD-1產品獲批上市,以及進口「O藥」「K藥」新適應症的陸續獲批,PD-1領域的一場硝煙在所難免,而即將到來的殘酷競爭也促使企業採取各種營銷推廣手段。
  • 君實生物登陸科創版:核心產品前途不明,藥價走低盈利前景難料
    根據君實生物此次在科創板上市網下初步配售及網上中籤結果,君實生物網上初步有效申購倍數為3423.63倍。君實生物吸引資本趨之若鶩背後是其在新冠疫情中相關抗體的開發能力獲得市場認可,同時其在腫瘤免疫方面積累的成果也讓市場對其未來前景給予了較高期許。
  • 君實生物研發人員大專生略多於博士 上市四個月市值蒸發近七成
    原標題《君實生物「抗癌神藥」遭質疑背後:研發人員大專生略多於博士 上市四個月市值蒸發近七成》日前,一篇自媒體文章將君實生物推上了「風口浪尖」,頭頂「抗癌神藥」光環的君實生物一夜之間跌落神壇。這篇題為《江湖就是人情世故》的自媒體文章直指君實生物在「PD-1」產品和「新冠中和抗體」上的安全性數據有問題。
  • 醫藥行業:國內PD-1單抗商業化開局第一梯隊鑄就護城河
    BMS、默沙東、阿斯利康和羅氏四家外企攜手君實生物、信達生物、恆瑞醫藥和百濟神州四家本土企業成為國內PD-1/PD-L1單抗市場的頭部企業,憑藉先發優勢將分享大部分蛋糕,後入企業只能在策略上進行差異化競爭。②大適應症是頭部企業競爭焦點。
  • 醫保談判臨近,PD-1競爭激烈,恆瑞、百濟神州、君實……你Pick誰?
    此次醫保談判中PD-1產品依然是一大看點,在看不見的戰場已經「硝煙瀰漫」。 新一輪醫保談判在即 「PD-1」種子選手就位 目前國內共有4款國產PD-1單抗、2款進口PD-1獲批上市。
  • pd-1抑制劑有哪些,pd-1產品三大特點
    了解pd-1抑制劑前,先來科普一下PD-1是什麼?PD-1是一種存在於T細胞表面上的蛋白,通常可以讓免疫細胞無法正常運轉,從而無法及時有效地清除人體內高微衛星不穩定性的腫瘤,這類腫瘤有數百甚至數千個突變,從而導致腫瘤全身轉移。
  • 君實生物五年多虧超30億 獸爺文章或影響主打產品醫保談判
    文章還指出,君實生物研發的首個國產PD-1抗體藥物特瑞普利單抗注射液(拓益)在不良反應發生率為97.7%的情況下有條件批准上市,並提及特瑞普利背後君實生物與禮來製藥的合作問題。  當晚,君實生物即收到上交所問詢函,後者針對公眾號文章內容連發四問,要求君實解答有關產品安全性、公司營收構成、與禮來製藥的合作、研發人員具體構成等在內的多個問題。
  • 囚徒困境下,99%PD-1沒機會了
    恆瑞醫藥、君實生物、百濟神州進入醫保的PD-1價格,基本是國產PD-1的定價上限,也無限接近下限。因為單抗藥物的生產成本不低。也就是說,眾多後來者已經很難有價格優勢。若後來者的療效不夠突出,則意味著,它們基本沒有機會了。對當前50多個進入臨床階段的PD-(L)1產品及其背後的藥企來說,今冬無疑是史上最強寒冬。
  • 醫保目錄公布在即,國內已上市的PD-1單抗是否會被考慮?
    【編者按】對於PD-1單抗是否能進入醫保目錄,本文認為,不管是從納入醫保目錄之前,還是在納入醫保目錄之後,抗癌藥進入醫保目錄並且真正服務到這部分患者,所要解決的阻力都不小。截止目前,國內已上市的PD-1單抗有5款。國家醫保目錄公布在即,此前調整方案中提到將考慮癌症、罕見病等治療用藥,那時下備受關注的PD-1單抗是否會被考慮呢?入國家醫保目錄,哪款PD-1單抗有戲?
  • 生物藥最重要的靶點藥PD-1進入戰國時代:誰是王者?
    興業證券 徐佳熹原題《PD-1戰國時代誰能勝出?》2018.8.10前言 PD-1 單抗作為增強 T 細胞免疫功能的基礎用藥,成為各大公司研發必爭之地。目前,國內市場基本形成 4 (跨國藥企:百時美施貴寶、默沙東、羅氏、阿斯利康) +4 (本土創新藥企:恆瑞醫藥、君實生物、信達生物、百濟神州)的競爭格局。
  • 國產PD-1單抗市場競爭激烈,誰能成為大贏家
    【製藥網 市場分析】自2018年6月,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批准Opdivo(歐狄沃,美國百時美施貴寶公司研發生產,下稱「O藥」)在中國上市以來,截至2020年3月,中國已有4款進口PD-1/PD-L1單抗,4款國產PD-1單抗獲批上市。除此之外,還有多家在等待獲批。
  • 君實生物:國內新興藥企,未來的10倍龍頭股 科創板暴漲249% 高達總...
    「創新藥小巨人」的背後 7月15日,有中國「創新藥小巨人」之稱的君實生物登陸科創板,全天漲幅172%! 在此之前,君實生物還登陸了港股和新三板,成為創新藥「A+H」第一股,今年以來君實生物港股已經股價翻倍。
  • 君實生物-B(01877)重組人源化抗BTLA單克隆抗體注射液在中國開展的...
    公告 君實生物-B(01877)重組人源化抗BTLA單克隆抗體注射液在中國開展的I期臨床研究NCT04278859已完成首例患者給藥 智通財經網 智通財經APP訊,君實生物-B(01877)公布,上海君實生物醫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重組人源化抗
  • PD-1進醫保大降價的前夜:拼價格、拼適應症、拼產能,扎堆研發的...
    隨後,4款國產PD-1亦獲批上市,分屬君實生物、信達生物、百濟神州與   適應症、產能拓展競速,後來者無法「居上」   除了價格,另一個國產PD-1競逐的焦點是適應症。由於PD-1具有廣譜抗癌的特徵,也就是不同癌種的患者均可能從中獲益。因此,誰能夠在最短時間內獲批更多的適應症,誰就能搶佔更大的市場。   對比來看,君實生物與信達生物各獲批了1項適應症,分別為黑色素瘤與霍奇金淋巴瘤。
  • 第二款國產PD-1開售,爭奪百億抗癌藥市場
    這是在國內第4個上市的PD-1藥物,此前的3個分別為:默沙東的K藥、百時美施貴寶的O藥,以及君實生物(01877.HK)的特瑞普利單抗注射液(商品名:拓益)。O藥和K藥在中國的定價均為美國市場的一半。上海醫藥(601607.SH)作為O藥和K藥的全國總代理,其2018年第三季度報告顯示,分銷O藥和K藥的銷售收入分別為 1.9 億元和1.5 億元。國產PD-1帶來的競爭,是O藥K藥在中國上市後的價格明顯低於其他地區的最重要因素。根據君實生物公布的價格,特瑞普利單抗注射液的定價為7200元/240mg(支),年治療費用約為18.72萬元,僅為對應同一適應症的默沙東K藥價格的1/3。
  • 抗癌藥PD-1廠商「火拼」
    信達生物(港股01801)、君實生物(港股01877)以及百濟神州(港股06160)的PD-1藥物分別實現營收9.21億元、4.26億元以及3.5億元。恆瑞醫藥未對外公開PD-1藥物的銷售數據,業內預測恆瑞醫藥的PD-1藥物銷售達20億元。今年以來,全力拓展新適應症成為各大藥企發力的方向。隨著國內PD-1市場競爭日趨激烈,更多的適應症以尋求差異化發展和更合理的價格成為各大企業未來的制勝點。
  • 抗癌藥PD-1上半年賣怎樣?均錄得增長,進醫保的增量明顯
    8月31日,南都藥企發展與合規研究課題組記者留意到,上市公司君實生物發布半年報,其中該公司核心品種PD-1單抗(特瑞普利單抗)在今年1至6月,銷售收入錄得4.26億元,該公司方面還解釋,在經歷第一季度疫情後,「公司各項業務已於第二季度逐漸恢復正常」。
  • 醫保調整將近 君實生物PD-1等遭質疑 公司發公告回應
    雙方各有說法  南都記者注意到,君實生物的特瑞普利單抗是被爭議和關注的焦點。  在上述微信公眾號文章中,該文作者對君實生物PD-1產品的安全性提出質疑,稱特瑞普利單抗未完成肝、腎損害患者試驗,其所有「不良反應率為97.7%」、「有15.6%患者因不良反應而永久停藥」。2018年,君實生物特瑞普利單抗的新藥審批「以有條件批准的形式通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