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價超50%?囚徒困境下,99%PD-1沒機會了

2021-01-09 新浪財經

來源:讀懂財經

作者 | 蔡品件

編輯 | 武亞玲

寒冬如約而至。

為期三天的醫保談判結束,儘管PD-1最終談判的價格尚未披露,但從市面流傳的各版本來看,價格戰相當激烈。

目前流傳最廣的一個版本是:恆瑞醫藥PD-1價格降至5萬元左右,君實生物、百濟神州兩家企業,其中一家報價3萬元,另一家報價3.7萬元。

在本次醫保談判前,恆瑞醫藥PD-1贈藥方案年治療費用約為12萬元,而君實生物PD-1年治療費用則接近10萬元。若上述報價為真實價格,那麼,國產PD-1降幅普遍超過50%。

不僅國產PD-1降價幅度大,K藥也一點兒不含糊。目前K藥是否進入醫保尚不明確,但讀懂君從知情人士處了解到,若K藥不進醫保,將可能推出「買4個療程保終身」套餐。

4個療程的費用為14萬元左右,此前其年治療費用約60萬元,申請慈善贈藥後也要超過30萬元。可見PD-1市場競爭之激烈。

恆瑞醫藥、君實生物、百濟神州進入醫保的PD-1價格,基本是國產PD-1的定價上限,也無限接近下限。因為單抗藥物的生產成本不低。

也就是說,眾多後來者已經很難有價格優勢。若後來者的療效不夠突出,則意味著,它們基本沒有機會了。

對當前50多個進入臨床階段的PD-(L)1產品及其背後的藥企來說,今冬無疑是史上最強寒冬。

/ 01 /

國產PD-1最低報價僅3萬?

基本無利可圖

國產PD-1以大幅降價的代價進入醫保,並無懸念。

正如恆瑞醫藥(SH:600276)董事長周雲曙所說,現在整個PD-1都是「囚徒困境「。原因是,國產PD-1太多了。當前,已有4款國產PD-1上市,還有50多款處於待上市或臨床階段。

不能證明自己的產品擁有顯著療效優勢,價格就將是「核心競爭力」。你不降價,自然有人降價,就看打幾折罷了。

也正因此,此前市場對PD-1醫保談判預期比較悲觀,預計談判價格在年治療費用3萬元左右。這個價格,對大部分藥企來說,很難有利潤可圖。

核心在於,大分子藥物的生產成本並不低。

今年上半年,信達生物(HK:01801)總收入9.84億元,其中9.21億元來自信迪利單抗。同期,其營業成本為1.84億元。假設1.84億元都為信迪利單抗生產成本,那麼其生產成本約為售價的20%。

目前,信迪利單抗年治療費用為9.67萬元。也就是說,單人年用藥成本約1.9萬元。如果年治療費用為3萬元,則藥企的毛利率只剩33%。

你可能會說,33%的毛利率,雖不比此前暴利,但也不少,怎麼可能不賺錢?

這是因為,還沒有計算另一個大頭,銷售費用。今年上半年,信達生物銷售費用5.82億元,佔信迪利單抗收入的比重為63.19%。

通常來說,銷售費用包含兩部分,推廣費用和銷售提成。

對PD-1這種「新藥」來說,推廣必不可少,若醫生對PD-1較為陌生,必然不會輕易開藥。而銷售提成更是少不了,當前,為了提高銷售積極性,各大藥廠都為PD-1銷售開出巨額獎金,不少PD-1藥代獎金拿到手軟。

33%的毛利率與超過50%的銷售費用率,即便藥企在PD-1降價後可以通過壓縮銷售費用的方式,來「擠」利潤,但所剩無幾。

「印鈔機」就此偃旗息鼓。所以你看到,醫保談判結束後,資本市場已經聞風而動。

截至今日收盤,恆瑞醫藥大漲8.42%,盤中一度漲停,百濟神州(HK:06160)微漲0.2%,而君實生物(SH:688180)收跌1.16%,盤中跌幅接近5%。

三家公司股價走勢明顯分化,也不難理解。根據媒體報導,恆瑞醫藥談判價格為5萬元左右,而君實生物和百濟神州的談判價格都低於4萬元,其中一家為3萬元,另一家為3.7萬元。

恆瑞的報價,高於市場預期;而君實生物和百濟神州,只能說是符合預期。

/ 02 /

K藥也瘋狂:

若不進醫保,或推出14萬保終身套餐

不止國產PD-1,K藥降價也瘋狂。

默沙東和BMS的K藥、O藥是否進入醫保,還有待確認。不過,讀懂君從知情人士處了解到,即便K藥未能進入醫保,但已留好後手:默沙東可能會推出「買4次療程終身免費」的重磅政策。

目前,K藥單支售價為1.79萬元,一次療程2支,若是買4次療程,就是14.32萬元。

雖然終身用藥並不現實,但此前K藥算上贈藥的優惠,年治療費也超過30萬元。如今K藥計劃大降價,14.32萬元保終身,或將成為更多患者的選擇。

這對於國內產品來說,可不是個好消息。畢竟,14萬元基本相當於現在國產PD-1的售價。

目前,國產PD-1售價最高的是恆瑞的艾瑞卡,贈藥方案下年治療費用約12萬元,而信迪利單抗、特瑞普利單抗年用藥費用均略低於10萬元。

儘管進入醫保後,國產PD-1價格更低,負擔更少,但作為國際上獲批適應症最多的PD-1產品,K藥的實力毋庸置疑,在國內認可度最高。

根據IQVIA訪談,K藥是國內醫生在品牌、療效、安全性等綜合維度最為認可的PD-1。這也是為什麼,K藥在不贈藥方案下年治療費高達60萬元、贈藥條件下年治療費30萬元的情況下,國內上市一年銷售額便突破20億元。

今年上半年,在多款國產PD-1的衝擊下,K藥贈藥方案接近國產PD-1定價2倍,依然能夠穩坐第二把交椅,僅次於恆瑞的艾瑞卡。

生命面前,價格固然重要,但療效更重要。有能力負擔當前國產PD-1的患者,為什麼不嘗試降價後價格更友好,且療效可能更好的K藥呢?

/ 03 /

囚徒困境下,

99%的PD-1沒機會了

當然,上述談判價格並不一定準確,具體價格均以官方公布的消息為準。但在「囚徒困境」之下,出現上述談判結果並不奇怪。

從當下國內PD-1的競爭格局情況來看,恆瑞醫藥優勢最大。上半年,共有8款PD-(L)1在國內銷售。

K藥、達伯舒以及恆瑞的艾瑞卡,佔據70%左右的市場份額。艾瑞卡一家獨大,佔近40%市場份額,K藥和達伯舒則是平分天下。

雖然周雲曙說恆瑞醫藥的優勢只是適應症較多,這種領先並不保險,稍縱即逝。但不可否認的是,艾瑞卡之所以能夠後來居上,與恆瑞醫藥強大的銷售體系密不可分。

恆瑞醫藥的銷售鐵軍是其他PD-1玩家不能比擬的。這種情況下,恆瑞醫藥在與友商的競爭中,核心訴求是進醫保,而非以最低價進醫保。

若恆瑞醫藥以5萬元的價格進入醫保,相較此前的贈藥方案價格,下降近60%。但以70%報銷比例計算,患者年自費部分僅需1.5萬元,用藥人群以及用藥時間都會大幅增長,實現「以價換量」不難。

K藥由於口碑出眾,即便沒能進入醫保,但也可以通過降價優惠措施,來彌補損失。

至於百濟神州和君實生物,則必須要通過進入醫保,來保住基本盤。君實生物PD-1雖然在上市速度方面是國產NO.1,但三季度銷售額,已經接近墊底;百濟神州PD-1則是今年剛上市,在對手紛紛進入醫保的情況下,沒有理由不進。

所以,百濟神州和君實生物若以低於4萬元的價格進入醫保,也並不奇怪。

相比之下,最心塞的是還大批未上市的PD-(L)1產品。目前,國內在研PD-(L)1超過50款。

PD-(L)1市場之所以會湧入大量玩家,核心在於市場足夠誘人。一方面,我國腫瘤患者數量規模較大。據中泰證券2018年測算,我國適用PD-1單抗的患者數量已超過200萬人;

另一方面,PD-1的年用藥費用較高,國外PD-1年用藥費用超過100萬元,即便國內價格降到10萬元,國內相對便宜的O藥,年用藥費用也要接近40萬元。

即便降到10萬元,依然能有千億市場。但顯然,PD-1的降價速度及幅度,遠遠超出市場預期。

恆瑞醫藥、君實生物、百濟神州等PD-1的醫保談判價格,基本就是國產PD-1定價的天花板。

考慮到成本因素,後來者降價空間已經不大。而在市場份額已經相對固定的情況下,後來者沒有顯著的療效優勢,又沒有價格優勢,將很難有立足之地。

大部分藥企的PD-1故事還沒開講,已經破滅了。

/ 04 /

PD-1泡沫破滅的啟示

換個角度看PD-1的「悲劇」,也算好事。

化學藥受一致性評價影響,首仿藥的價格優勢沒了,再來個集採大幅降價……在醫保控費的大趨勢下,整個醫藥行業被迫進軍「創新藥」領域。

但對於中國製藥業來說,僅是邁出了第一步。剔除部分講故事的企業,大部分藥企離真正的創新也還有一定距離。

PD-1便是如此。目前,各家藥企的PD-1隻是分子結構和序列有輕微差異。這些細微的差異,並不足以提高其PD-1的治療效果。這種情況下,在PD-1「爛大街」之後,也只能陷入「囚徒困境」。

「囚徒困境」之下,趨勢性降價基本是確定性事件。而在「醫保局」的鐵拳之下,這一趨勢被加速。從第一款國產PD-1上市到現在,不過2年時間,去年信達生物降價63%進入,今年恆瑞等藥企也大幅降價在即,就連K藥,也要下場打價格戰了。

這也給眾多創新藥企一個重要啟示:除非獨家研發產品,能夠享受「創新」紅利,其餘同質化產品都不可避免遇到PD-1這樣的情況。

這,將鞭策更多的藥企,走上真正的創新之路。

相關焦點

  • 一文讀懂囚徒困境
    我們用贏利表將兩名囚徒面臨的博弈問題表示如下(見圖3-1):圖3-1 囚徒的困境贏利表是兩個局中人且策略離散情形常用的一種表達博弈的工具。從圖3-1贏利表中可發現,如果兩個囚徒都拒供,則每個人判0.5年;如果兩個囚徒都供認,則每個人判3年。相比之下,兩個囚徒都拒供是對大家來說最好的結果,都供認則是最糟糕的結果。
  • 「囚徒困境」在商戰中的應用,竟然還可以這麼玩?
    這樣的現象背後,隱藏著「囚徒困境」的秘密。1囚徒困境模型兩個人因盜竊被捕,警方懷疑其有搶劫行為但未獲得確鑿證據可以判他們犯了搶劫罪,除非有一個人供認或兩個人都供認。即使兩個人都不供認,也可判他們犯盜竊物品的輕罪。
  • 小米和華為的囚徒困境
    小米和華為在價格上的死拼讓我想起了囚徒困境的博弈問題,描述如下:警方逮捕甲、乙兩名嫌疑犯,但沒有足夠證據指控二人有罪。於是警方分開囚禁嫌疑犯,分別和二人見面,並向雙方提供以下選擇:認罪並作證檢控對方或是保持沉默。 若一人選擇背叛,而對方選合作,則此人將即時獲釋,合作者將判監10年。若二人都選合作,則二人同樣判監半年。
  • 囚徒困境
    囚徒困境 2016年03月16日 15:27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綜合 作者: 字號 內容摘要:「囚徒困境」的基本模型如下:有兩個共同犯罪的囚徒被警察抓住了,但是警察卻缺乏足夠的證據指控他們所犯的罪行
  • 睿智的設計師已經洞悉了「囚徒困境」,而你呢?
    大家都不買房,房企資金流斷裂,不得不降價拋售。但實際發生了嗎?設計費都10多年沒漲了,還經常被拖欠著。這是為什麼呢?因為大家都是「烏合之眾」,包括我。》一文中提到了「既得利益者」和「囚徒困境」兩個概念,今天就搬運過來。第一,因為有既得利益者存在。任何行業都會有先進入者和「後生」,而這些先入者往往享受到了行業的「紅利」。這些位高權重者就是既得利益者(公司管理層)。
  • 博弈論教你做生意(1.痛苦的囚徒博弈)
    而在隔離審訊的條件下,信息不通,無法得知對方的選擇。僅僅觀察自己的選擇:坦白是8年或0年;不坦白是10年或兩年。所以在不知道對方的選擇、自己又是一個理性人的情況下,選擇坦白對李四來講是一種優勢策略。同理,對張三也是一樣。因此最終的結局是雙方都選擇坦白,各獲八年有期徒刑。而這就是大名鼎鼎的囚徒博弈。
  • 部門內部競爭嚴重,新晉領導如何打破職場「囚徒困境」,2招破解
    阿峰團隊的情況,不就是典型的」囚徒困境「嗎?鈴木一功這本《博弈論》中給出了解釋,參與博弈的雙方總是想追求自身收益最大化,從而忽略了原本可以雙贏的合作式選擇。一、什麼是囚徒困境書中介紹,最經典的囚徒困境中,兩名共同犯案的強盜是參與者。
  • 漢和資本:投資中的「囚徒困境」
    來源:雪球「囚徒困境」(Prisoner's dilemma)是博弈論中的一個經典例子,從小到人與人之間的相處,大到企業之間甚至國家之間的競爭中,都可以看到「囚徒困境」的存在。那麼在權益投資中,也存在「囚徒困境」。今天我們就試著探討「囚徒困境」在權益類投資中的體現,並尋找應對這一困境的辦法。
  • 如何利用囚徒困境,讓選擇的利益最大化?
    唐寂看了一眼電視,答道:「是囚徒困境。」2. 囚徒困境2.1「囚徒困境」理論簡介囚徒困境(Prisoner’s Dilemma),是博弈論的非零和博弈中極具代表性的例子。非零和博弈是指博弈中各方的收益或者損失的總和不是零,區別於零和博弈(例如「你」贏就一定「我」輸的對賭),是一種合作下的博弈。
  • 都市白領體檢異常率99%,警惕陷入加班的「囚徒困境」
    都市白領體檢異常率99%,警惕陷入加班的「囚徒困境」 2021-01-07 08:4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雞蛋市場陷「囚徒困境」?
    雞蛋市場陷「囚徒困境」? 時間:2020年12月22日 08:45:49&nbsp中財網    近期,隨著現貨端的價格不斷上漲,雞蛋盤面價格也隨之一路走高,其中主力合約JD2105昨日大幅拉漲3.75%收報於4206元/500千克。
  • 囚徒困境——這才是人性!
    今天分享心理學裡經典的:「囚徒困境」遊戲,也被稱為「囚徒二難」或者「囚徒博弈」。這是一個鬥智的遊戲,往往做到最後,卻是一個兩敗俱傷;或者一方大勝,另一方全輸的結局。這就是人類內心最深處的自私。「囚徒困境」是1950年美國蘭德公司提出的理論,後來由顧問艾伯特·塔克以囚徒故事加以闡述,並命名為「囚徒困境」。
  • 從「囚徒困境」現象談企業競爭情報及價格戰中的合作雙贏
    一、「囚徒困境」現象及其普遍意義  1.「囚徒困境」現象  「囚徒困境」(Prisoner, s Dilemma)的具體內容如下:兩個嫌疑犯作案後被警察逮捕,分別關在不同的屋子裡審訊,警察告訴他們,如果兩個人都坦白,那麼每個人判刑8年;如果兩個人都抵賴,每個人判刑1年(或許因為證據不足);如果其中一個人坦白,另一個人抵賴的話,坦白的人釋放,抵賴的人判刑10年。
  • 囚徒困境模型
    本文分成二部分,第一部分是介紹囚徒困境,第二部分是參考該模型做的三個練習囚徒困境指兩個囚徒被抓後,選擇相互背叛還是忠誠的博弈問題囚徒困境的實驗:囚徒AB被抓後,信息不相通,警察告知對方,互相指控,雙方都判5年;互相沉默,雙方都判2年;一個指控一個沉默,
  • 你我皆是深陷在囚徒困境中,怎麼逃出去?
    遊戲背後:囚徒困境這種困境有可能會解除掉嗎?這款遊戲本質上與「囚徒困境」是一樣的,查了下關於這方面的研究。1950年,由美國人艾伯特·塔克(AlbertTucker)提出「囚徒困境」:警方逮捕甲、乙兩名嫌疑犯,但沒有足夠證據指控二人入罪。
  • 從「囚徒困境」走向「規範平衡」——探究2021藥品集中採購新生態
    來源:新浪醫藥作者: 10號茶館 2021年,對全國藥品集中採購來說,是一個從「囚徒困境」走向「規範平衡「的年份。2018年至2020年,國家實施三批四輪藥品集中帶量採購,112個藥品價格平均降幅達54%。地方層面,以2020山東藥品集採為例,平均降幅達60%以上,最高降幅達到98.58%。
  • 博弈論之囚徒困境
    今天我們來講博弈論中一個非常經典的模型,叫做囚徒困境。兩個人因盜竊被捕,警方懷疑其有搶劫行為,但未獲得確鑿證據可以判他們犯了搶劫罪,除非有一個人供認或兩個人都供認。即使兩個人都不供認,也可判他們犯盜竊物品的輕罪。
  • 中美關係陷入囚徒困境,一旦積怨開始,就沒完沒了了
    按照道奇的說法,博弈雙方的收益從低到高的排序如下:1)你合作,對方背叛——傻瓜收益2)你與對方都背叛3)雙方都合作——信任收益4)你背叛,對方合作——卑劣收益從人與人交往到全球問題,囚徒困境在各個層面屢見不鮮。
  • 如何突破生活中的囚徒困境?
    突破囚徒困境只有一種方法:所以有人的行為都應該符合集體理性。哪些事是我麼生活中的囚徒困境?每天到了下班時間還不肯走,怕準點走了留給領導的印象不好,所以都要僵持一會兒且爭做不是第一個走的人。囚徒困境就是為了追求個體利益最大化,而出現的不合理的選擇和行為產生的困境。囚徒困境的最初版本原來是這樣的兩個囚徒。警察給了他們三個選擇:A、都坦白,每人判5年。
  • 囚徒困境的困境究竟在哪?
    不知道手機前面的各位有沒有聽說過囚徒困境,這是一個很經典很有代表性的博弈論模型,甚至由此能產生很多關於生活中事例的思考,下面先簡單介紹一下什麼是囚徒困境。以上就是模型的樣子,我們可以設身處地的想一想,如果是你你會怎麼選擇,假定我是囚徒中的一個,如果對方揭發我,那麼我不可能傻傻的保持沉默蹲十年,我也會揭發蹲八年,如果對方沉默,我當然也要選擇揭發,這樣可以額直接獲釋,所以無論對方怎麼選我都是選擇揭發對自己最有利咯,我是這麼想的,對方也不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