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和小米,一個是最有實力的國產手機廠商,一個是發展最為迅速的手機品牌。最為業界看好的兩家公司,最近再次瘋狂掐價,動作令人眼花繚亂,劍鋒所指甚是明顯。
小米和華為在價格上的死拼讓我想起了囚徒困境的博弈問題,描述如下:警方逮捕甲、乙兩名嫌疑犯,但沒有足夠證據指控二人有罪。於是警方分開囚禁嫌疑犯,分別和二人見面,並向雙方提供以下選擇:認罪並作證檢控對方或是保持沉默。
若一人選擇背叛,而對方選合作,則此人將即時獲釋,合作者將判監10年。若二人都選合作,則二人同樣判監半年。 若二人都互相背叛,則二人同樣判監2年。
先是榮耀3C 4G版直降199元以799元發售,槍口對準紅米NOTE 4G 版,而後紅米NOTE 4G版699元開售,直擊799元的榮耀3C.價格上的針鋒相對,公關上的諷刺嘲弄,可以說小米和華為相繼陷入了囚徒困境之中。
不管是小米還是華為,應對對手的價格挑釁都有兩種選擇,一是堅守價格底線,用更好的用戶體驗和服務讓產品物有所值,這相當於囚徒困境中的合作;一是價格跟隨,用更低的售價奪取價格優勢,這好比是囚徒困境中的背叛。然而對於大多數用戶來說價格是最敏感的詞彙,在兩家公司的產品配置不相上下的時候,誰佔領了價格的制高點,誰就能得到用戶的青睞。而用戶體驗和服務,並沒有可以定性比較的地方。
顯然在對手選擇降價的時候,堅守價格的損失要比降價小的多。那麼這兩家公司能夠走出囚徒困境嗎?雖然餘承東在微博裡出現虧本銷售,讓用戶收益的字眼,但企業不是慈善機構,無論是小米還是華為做產品都是為了盈利。或許價格還會繼續降低,若真到了虧本的程度兩家自然會收手。
誰會從小米和華為的囚徒困境獲益呢?
首先想到的是用戶,用更低的價格買到配置還不錯的產品當然物有所值。紅米的出現直接導致了千元機的低價高配,這次價格戰更是拉低了價格底線,山寨廠商恐怕都要哭爹了。但一分錢一分貨,價格的降低必然會導致性能、體驗、服務等方面的縮水,即使小米和華為都宣稱要給用戶更好的品質、更優的體驗,更大的實惠,可這是不是公關口號還真不好說。
國產手機一直是中低端市場的主流,紅米和榮耀不斷拉低產品價格,恐怕其他的國產小夥伴也倍感壓力。千元市場幾乎清一色的聯發科解決方案,小米和華為在價格上百元的下降,也透漏了千元手機的利潤並不是太低。這不是一場坐山觀虎鬥的戰爭,如果其他品牌不在價格上進行跟隨,自身銷量難免不會受到影響,即使跟風降價,小米華為的底線在哪?價格戰何時結束?無論如何其他手機品牌都會受到影響。無論是榮耀還是紅米,都採用網上搶購的形式,對於走傳統渠道的手機廠商來說,本身成本就比較高,價格上肯定拼不起。面對紅米和榮耀有價無貨的局面,其他小夥伴恐怕又要感慨一句坑爹了。
華為雖然在處理器上有所建樹,但參戰的榮耀3C採用的仍是聯發科的晶片,手機價格由自己決定,但手機零部件的價格還要和供應商去談吧。降價勢必會帶來銷量的提升,小米也好,華為也罷,或者是其他的國產廠商,無論孰勝孰敗,零部件供應商都能坐享其成。
我們不得不思考一個問題,為何國內企業喜歡窩裡鬥呢?吹噓自己、貶損對手,相互詆毀、互相揭發,最後的結果必然導致兩敗俱傷,不少國產品牌因此倒下。關於這一點,我在iDoNews專欄《國產手機崛起之路的三個阻礙》一文中也有相關論述。
小米和華為的價格戰或許只是國產手機內鬥的一個信號,雖然國產手機已經在國內市場取得了優勢,可依然難逃中低端的弊病,過早的沾沾自喜必然陷入囚徒困境。小米和華為都需要冷靜下來,從長計議。
註:本文首發iDoNews 專欄,轉載請註明來源和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