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主動舉報丈夫出軌談起,囚徒困境之下,理智最重要!

2021-01-09 英武解局

在陪著寶寶看動畫片,突然偶爾看到這個新聞,然後好好看了看,第一反應是:丈夫沒了工作,學生未來面對壓力,教師丟了飯碗,而影響的是幾個家庭,現在主動將檢舉材料送到教育局的出軌男的妻子,是不是有點兒後悔了?

截圖

誠然,從道德層面上,對於出軌者一定是要嚴厲譴責的,但是從長遠來看:難道沒有其他辦法了?非要跟蹤多次,偷錄上百條視頻?最關鍵的是直接送到教育局,丈夫得到了處理,未來的家庭必然是面臨解散了。

課上給學生補課,課後給家長補課。恩,這個總結不知道是否合適,但個人感覺挺貼切的還很有內涵。

學外語的陳院長

幾點個人看法:

(1)作為一個男人,一旦組建家庭了,就要全身心投入家庭建設之中,要抵制住各種誘惑,為家庭步步向上做貢獻。但是,這個男人卻出軌自己兒子的老師,只能說自控能力太差了。而作為愛人,能夠多次跟蹤偷拍視頻,但按照媒體報導上百段視頻,這得多長時間啊?如果在這段時間內,能夠控制自己的情緒,找人幫忙提醒自己的丈夫,或許會更好些吧?當然,沒有跟蹤報導,可能愛人已經提醒多次但無果吧,最終選擇這種「囚徒博弈」中殺傷力最大的方式,實在是可惜。

(2)任何時候,我們都可能面臨現實中的「囚徒困境」。比如2020年的騰訊與老乾媽,比如2021年開年的騰訊遊戲與華為榮耀的「硬剛」。很多人說:騰訊遊戲只是針對華為,而榮耀1月1日自動剝離後,遊戲板塊不受影響。其實,大家應該知道:騰訊遊戲在國內的位置,大家難道不清楚嗎?

如果,騰訊與華為能夠趕緊冷處理,或許會更好。當然,騰訊遊戲的分成問題,要找準對象,不要琢磨跟華為鬥,這個肯定是不行的。最關鍵的是:關於網遊的稅收問題,難道跟網絡金融的稅收監管問題不一樣的邏輯嗎?

信不信,如果騰訊遊戲與華為這樣鬥下去,網遊稅收與監管問題就會升高一個層次了。

(3)回到本文的焦點面臨囚徒困境的是:愛人與丈夫。

愛人如果只跟丈夫去規勸,丈夫自持「家醜不可外揚」,慢慢地也就認為:腥味還是要享受,但是家庭還是要有的。而愛人一忍再忍,最終看到根本沒有希望,家庭也看不到未來,於是選擇舉報。

如果丈夫承認,愛人或許在未來家庭中就處於一個「支配」地位,畢竟丈夫的「小辮子」抓在自己手裡;如果丈夫不承認,愛人為了家庭長遠發展,或許會沉默,最終的結果就是:腥照吃,只是隱蔽些。這樣的發展下去,對於丈夫來說,損失是最小的。

愛人呢?如果不舉報,丈夫的工作保住了,孩子的學習有保障了,但是便宜了老師;如果舉報,丈夫工作不保,孩子學習無法進行,老師遭到懲罰(丟了工作),家庭可能因此解散。這樣下去,對於愛人來說,損失是最大的。

但,最終可能愛人看不到希望了,選擇了損失最大的方式:舉報!而作為教育局,既然收到了舉報材料,就不可能不管,然後——大家就看到了現在的結果。

如果選擇讓丈夫知道自己有多段視頻,丈夫會如何?大不了離婚,但孩子的學習保住了,孩子也不會有可能預想不到的各種周邊人給的壓力。

曙光,拍攝於北京懷柔水庫

(4)前段時間忙著看電影「教父」,雖然說的是黑幫如何洗白的事情,但是裡面在面臨各種挑戰如何進行利益分配與評估,始終是影片的核心。正是因為這部系列電影的反覆觀摩,讓英武明白一個道理:站在不同層面,面對撕扯的心態是不同的。

前段時間看到一個新聞:一個房東堅持自己的租金不講價,還跟周邊的房東說「誰都不許降價」。

這個房東這樣說,其實站在房東的角度來說沒問題:因為,一旦有人主動降價,必然導致噁心競爭。

但是,站在某一個房東的角度來看:如果一直保持租金高價位,或許未來三個月都不能夠租出去,房子只能空著,少了三個月的租金,或許這三個月的租金,剛好是自己兒子另一個房子的還貸金額!這個房東自然就要想了:如果房子在未來6個月租不出呢?目前小企業、小商鋪都很難,如果一年不能租出去呢?

這個時候,必然會有房東主動降價:錢落袋為安最重要啊!

站在想要租房子的人群來說:你們房東之間最好能夠撕扯起來,因為你們惡性競爭,租金自然就會下降的!

(5)國際層面上,默克爾已經在新年致辭中說了:過去的2020年,是最難的一年。而為了能夠儘快落地中歐貿易協定,德國是堅決推進,最終在德國作為輪值主席國的最後一天才落地。

為什麼德國如此熱心?

因為之前的RCEP落地後,日本的汽車在進入我們的市場,很多零部件要實現零關稅了。而德國的競爭力其中就有汽車製造啊!在當前疫情影響還遠未結束的今天,德國如果不能夠推動中歐貿易協定籤署,德國未來的汽車將因此遭到打擊!

其實,在落地中歐CAI之前,不論是我們還是歐洲,都十分清楚,必須趕在亂局中趕緊籤字。但是,大家都有自己的訴求,因此我們看到籤署的海報裡面有一個關鍵詞「平衡」。

自然裡面的讓利是肯定有的。

截圖

這就是立場決定了行為!

從這個角度來看,舉報者會不會後悔?

相關焦點

  • 囚徒困境模型
    本文分成二部分,第一部分是介紹囚徒困境,第二部分是參考該模型做的三個練習囚徒困境指兩個囚徒被抓後,選擇相互背叛還是忠誠的博弈問題囚徒困境的實驗:囚徒AB被抓後,信息不相通,警察告知對方,互相指控,雙方都判5年;互相沉默,雙方都判2年;一個指控一個沉默,
  • 一報還一報——如何正確破解夫妻情侶之間的「囚徒困境」?
    ——博弈論幫你擺平日常生活中的複雜關係背景:在做婚姻情感諮詢的過程中,最揪心的往往就是看到夫妻或情侶雙方在出現危機後,雖然雙方都有意願繼續走下去,但是結果卻是分道揚鑣。這麼來說吧,一旦出現出軌或劈腿,那麼兩個人的關係很大概率上就啟動了死亡程序,非常可惜。
  • 囚徒困境與溢出效應是怎麼回事?
    第一個是「囚徒困境」,這是博弈論中一個非常著名的案例。我們姑且把它當一個故事來看,故事中有兩個囚徒。他們犯事被捕,被分別關押在兩個不能互通信息的房間,接受嚴厲的審問。警方暫時沒有證據給他們定罪,提出他們誰先主動交代就能得到釋放,同時還會有舉報獎勵。兩人都知道彼此抵死不認最後都能得到釋放,那麼他們會選擇一起合作對抗警方嗎?
  • 工業信息化之下的人類社會儼然已進入「囚徒困境」模式
    人類雖然最具智慧,但是很多時候每個人的最優選擇卻反倒會危害群體利益,進而將人類社會發展拖入所謂的《囚徒困境》。《囚徒困境》的故事:兩個嫌疑犯作案後被警察抓住,分別關在不同的屋子裡接受審訊。警察知道兩人有罪,但缺乏足夠的證據。警察告訴每個人:如果兩人都抵賴,各判刑一年;如果兩人都坦白,各判八年;如果兩人中一個坦白而另一個抵賴,坦白的放出去,抵賴的判十年。
  • 孕婦舉報自己出軌 只為擺脫家庭暴力與丈夫離婚
    挺著大肚舉報自己出軌 只為擺脫家庭暴力與丈夫離婚昨天(8月19日)鄞州法院調解了一起離婚案,這個案子立案時的一幕,法官至今印象深刻。今年4月10日,法院立案窗口來了一個挺著大肚子的女人,開口就說自己出軌了,要離婚。一開始,工作人員還以為自己聽錯了:「出軌?你是說你丈夫吧?」
  • 囚徒困境——這才是人性!
    今天分享心理學裡經典的:「囚徒困境」遊戲,也被稱為「囚徒二難」或者「囚徒博弈」。這是一個鬥智的遊戲,往往做到最後,卻是一個兩敗俱傷;或者一方大勝,另一方全輸的結局。這就是人類內心最深處的自私。「囚徒困境」是1950年美國蘭德公司提出的理論,後來由顧問艾伯特·塔克以囚徒故事加以闡述,並命名為「囚徒困境」。
  • 不只是鬧脾氣,還有囚徒困境作祟
    大多數人都認為爭吵的雙方往往會長時間生氣,認死理,所以不願意主動求和而陷入冷戰。然而,利己是人的天性,除了情感因素外,雙方進行的利益博弈也是冷戰形成的重要推動力,經濟學上把這種博弈稱為囚徒困境。什麼是囚徒困境?
  • 博弈論之囚徒困境
    我們用盈利表將兩人面臨的博弈問題表示如下:從圖中可以發現,如果兩個囚徒都拒供,則每個人判0.5年;如果每個人都供認,則每個人判2年。相比之下兩個囚徒都拒供是一個比較好的結果,但是這個比較好的結果實際上不太容易發生。
  • 技術湃︱中美貿易爭端屬於囚徒困境嗎
    上述模型在博弈論中叫做「囚徒困境」。在囚徒困境模型裡,雙方的出發點不是傷害對方,而是自利,由於自利而可能導致對方受傷害。如果一方舉報對方,而對方不報復,那是最賺的,可以當場釋放;如果雙方合作,結果次之,拘個一周就回家了;如果雙方對抗,結果再次之,坐一年牢;如果被對方舉報而不報復,結果最慘:坐兩年牢。
  • 哲學難題:囚徒困境與紐科姆問題
    囚徒困境一個犯罪團夥的兩名成員西蒙和彼得因涉嫌從事武裝搶劫而被捕。警方沒有足夠的證據向搶劫中的任何一人行刑。上述問題被稱為「囚徒困境」,可以應用到現實世界的很多方面,包括博弈論,經濟學,氣候變化,體育和社會/政治問題。
  • 囚徒困境
    囚徒困境 2016年03月16日 15:27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綜合 作者: 字號 內容摘要:「囚徒困境」的基本模型如下:有兩個共同犯罪的囚徒被警察抓住了,但是警察卻缺乏足夠的證據指控他們所犯的罪行
  • 約翰·納什:走出「囚徒困境」的指路人
    5月23日,約翰·納什在美國新澤西州遭遇車禍去世,終年86歲,生前被廣泛譽為是20世紀最偉大的數學家之一。此前,納什才剛剛在挪威領受了阿貝爾獎(AbelPrize)。阿貝爾獎也可以稱得上是「數學界的諾貝爾獎」,以86歲高齡成為有史以來唯一一位諾獎和阿貝爾獎雙料得主,納什的成就在晚年得到了世人充分的肯定。
  • 博弈心理學—「囚徒困境」,選擇合作還是選擇背叛?
    2020-04-28 12:34:12 來源: 小貓小姐 舉報
  • 博弈論之囚徒困境,背叛也是有代價的。深度好文,值得收藏
    博弈論之囚徒困境,背叛也是有代價的。讓你人際關係更加穩固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料的大腦萬裡挑一,歡迎來到心理經濟學課堂,今天投資自已第11天了,這周開始,我們將進入妙趣橫生的五節課,講解五個經典的博弈論。研究人們在類似像棋局一樣的複雜的環境中是如何合作與對抗的。
  • 一文讀懂囚徒困境
    這樣的現象背後,隱藏著「囚徒困境」的秘密。其解讀方式是這樣的:最左邊是局中人1(本例中為囚徒甲),最上邊是局中人2(本例中為囚徒乙);左邊的「拒供」「供認」是局中人1的策略,上邊的「拒供」「供認」是局中人2的策略;
  • 夫妻之間,也有走不出的「囚徒困境」
    作者:艾尚圖片:網絡 「囚徒困境」理論,最初常被用來提審犯人,用來考驗在未知情況下,兩個同犯對彼此的信任度。夫妻間,同樣存在「囚徒困境」。拿不到老公出軌的證據,一方面打消不了內心的疑神疑鬼,一方面又慶幸自己沒有眼瞎,情緒忽悲忽喜,左右騎牆。這自然會讓她患得患失,內分泌失調嚴重,而她跟兒子,又是青春期遭遇更年期,在家也是劍拔弩張,炮火連天,苦不堪言。
  • 如何利用囚徒困境,讓選擇的利益最大化?
    唐寂看了一眼電視,答道:「是囚徒困境。」2. 囚徒困境2.1「囚徒困境」理論簡介囚徒困境(Prisoner’s Dilemma),是博弈論的非零和博弈中極具代表性的例子。非零和博弈是指博弈中各方的收益或者損失的總和不是零,區別於零和博弈(例如「你」贏就一定「我」輸的對賭),是一種合作下的博弈。
  • 囚徒困境的困境究竟在哪?
    不知道手機前面的各位有沒有聽說過囚徒困境,這是一個很經典很有代表性的博弈論模型,甚至由此能產生很多關於生活中事例的思考,下面先簡單介紹一下什麼是囚徒困境。以上就是模型的樣子,我們可以設身處地的想一想,如果是你你會怎麼選擇,假定我是囚徒中的一個,如果對方揭發我,那麼我不可能傻傻的保持沉默蹲十年,我也會揭發蹲八年,如果對方沉默,我當然也要選擇揭發,這樣可以額直接獲釋,所以無論對方怎麼選我都是選擇揭發對自己最有利咯,我是這麼想的,對方也不傻
  • 著名的「囚徒困境」:為什麼越聰明的囚犯,無法得到最好的結果
    在博弈論的所有案例和模型中,囚徒困境無疑是最著名的.1950年、數學家塔克在擔任史丹福大學客座教授期間,給一些心理學家作演講時,用兩個囚犯的故事,將當時專家們正研究的一類博弈論問題做了形象化的解釋。從此以後,類似的博弈問題便有了一個專門的名稱——「囚徒困境」。「因徒困境」在經濟學,倫理學、社會學,政治學,哲學乃至生物學等學科中,獲得了極為廣泛的應用。
  • 什麼是囚徒困境?996就是!
    一場囚徒困境什麼是囚徒困境?一個案件中的兩個嫌疑人,被關入監獄,不能互相溝通情況。因為舉報對方是「優勢策略」。2個囚徒是被隔離的、無法信任對方,你不舉報對手,對手舉報你,你就完了(10年),而對方呢,無罪出獄啊!這個博弈模型,最終導致它的「納什均衡」落在「非合作」上。網際網路公司面對的是同樣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