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弈論幫你擺平日常生活中的複雜關係
背景:
在做婚姻情感諮詢的過程中,最揪心的往往就是看到夫妻或情侶雙方在出現危機後,雖然雙方都有意願繼續走下去,但是結果卻是分道揚鑣。這麼來說吧,一旦出現出軌或劈腿,那麼兩個人的關係很大概率上就啟動了死亡程序,非常可惜。
分手論周,一般一個月後就可以平復,但離婚一般是用年來計算的。根據美國的數據統計,一段12年的婚姻,平均要用5年才能完成離婚。現實當中,6年之後的婚姻往往都會拖很久。這個漫長的過程往往會將當事人拖垮,無論是精神還是個人發展上。
綜上,不僅可惜——尤其在伴侶雙反都有意願繼續維持一段關係時,而且代價巨大。
怎麼辦?能不能有一種辦法可以破解此類難題?
如果你對這個問題感興趣,可以繼續往下讀,但你千萬不要以為讀了就能找到破解此類難題的方法,事實上我只能告訴你這類問題產生的原因,也就是回答為什麼,以及可能的應對方式。你要的方法,我寫不出來,只能你自己思考並試驗出來。
Part 1:儲備知識——什麼是博弈論?
做人難,做人累,其中難的和累的往往是各種錯綜複雜的人際關係,尤其是婚姻情感亮紅燈時夫妻情侶之間的關係。當事人看不懂、看不透自然處處受限制,時時被制約。而博弈論其實就是給我們看待盤根錯節的複雜關係開了一個天眼,並且幫我們指明了新的應對和處理方向。
什麼是「博弈」?其願意是指下棋,在這裡你可以把它理解為兩個人的互動方式,就像下棋一樣,你出一手,我接一招;我出一招,你擋一式。我們所謂的經營自己的人際關係其實就是這樣一個互動博弈的過程。所謂博弈論,你可以簡單地理解為研究人與人之間互動方式的一門知識。
Part 2:囚徒困境——幫你深入理解什麼是博弈論
1950年,美國數學家阿爾伯特·塔克,為了向一群心理學家解釋博弈論,編了一個叫做「囚徒困境」的故事:
A和B兩名犯人被隔離審訊。如果兩個人彼此背叛,都坦白自己的罪行,那麼他們各自都會被判刑8年;但如果一人坦白,一人不坦白,坦白的人直接釋放,不坦白的人會被重判15年。如果兩人合作,都咬牙不坦白呢?那麼警方會因為證據不足,都只判刑1年。
那麼這兩個囚徒分別會怎麼互動博弈呢?
上面我做的表格就是兩名囚徒之間彼此可能會採取的策略:
互相合作(不坦白),因此他們都只會被判1年;互相背叛(都坦白),他們會被各判8年;A選合作(不坦白)B選背叛(坦白),A會重判15年,B會被釋放;A選背叛(坦白)B選合作(不坦白),A會被釋放,B會重判15年;
總共就這四種博弈形式。那麼現在請你思考一下,兩名囚徒會採取哪一種博弈形式呢?
顯然,選擇守口如瓶都不坦白是兩名囚徒的最優選擇策略,兩人被判的最輕(1年)。但是,這個策略經得起考驗嗎?畢竟,你要知道兩人是被隔離審訊的。其中囚徒A可能會想,如果我單方選擇背叛,那麼我將被立即釋放,這誘惑太大。而且,就算我守口如瓶死不招供,可萬一那小子背叛了呢?那麼我反而會被重判15年,這風險代價太大。同樣,囚徒B也有可能會這麼想。因此,你會發現,在切身利益的驅使下,兩人不約而同採取「都不坦白」的博弈形式是靠不住的。
那麼雙方互相背叛,都坦白呢?首先,兩人都會獲刑8年。這時,如果一名囚徒單方面決定守口如瓶,那麼他八年刑期就會立刻變為15年,而另一人則會被立即釋放。這一選擇,對於一個理性的人來說一點好處都沒有。因此,兩名囚徒如果都是理性的,那都不會這麼幹。
故而,互相背叛都坦白,是「囚徒困境」中唯一穩定的博弈平衡策略,又被稱為「納什均衡」。【約翰·納什,電影《美麗心靈》的男主角,數學家。】
這下你應該就能理解,為什麼現實當中,雖然很多事對雙方都不利,但是兩人卻樂此不疲地去做。相反,對雙方都有好處的博弈方式卻無人問津。這也是「囚徒困境」之所以稱之為「困境」的原因。
當然,現實世界中人與人之間的博弈比這還要複雜。
Part 3:夫妻之間的「囚徒困境」
以丈夫出軌後有意願回歸家庭,妻子也願意試著接納自己的丈夫為例。事實上,這樣的夫妻之間在接下來的日子裡將過得十分艱難。為了把這個現象說透徹,我們得藉助「囚徒困境」的分析方式。
如下表:
下面,我們來解釋一下這個表格:
博弈方式1:夫妻雙方坦誠相待,回到現實,接納彼此的不完美,共同應對婚姻當中的問題。比如解決妻子的心理上的陰影以及擔憂,比如解決夫妻之間深層次的障礙——重建信任等。博弈方式2:夫妻雙反都彼此觀望審視對方,看看對方到底什麼反應和態度,是不是真的願意回歸/接納?能持續多長時間?靠譜嗎?博弈方式3:丈夫坦誠相待,妻子採取觀望態度。這種情況下,丈夫為此需要不斷通過妻子的各種刁難、考驗,而通常妻子的行為往往是疑神疑鬼反覆無常的。妻子則可以滿足自己內心的道德優越感並發洩心中潛藏已久的怨恨。博弈方式4:丈夫採取觀望態度,妻子坦誠相待。這個時候,丈夫自身可以掌握主動權,甚至把控自己是否真正回歸的節奏,家裡和外邊都可以兼顧著。要是他夠強勢的話,他甚至可以在看穿自己妻子內心軟弱的基礎上吃定自己的妻子,有更大的選擇空間,滿足自己作為雄性的優越感甚至是道德感。而妻子為此需要承受接下來可能一而再再而三的欺騙和背叛。
夫妻之間博弈的方式幾乎就是「囚徒困境」的翻版。不過具體的博弈方式會更複雜,為此有必要解釋一下為什麼夫妻雙反會有這些顧慮以及反應。
我曾在文章《婚姻情感危機即想像力危機,兼論如何減少婚姻危機的傷害》中提到過一個說法——婚姻危機即想像力危機。也就是夫妻雙方在濃情蜜意之時都覺得彼此應該互相忠誠,互為貼心的知己,可靠的搭檔,可以達到情感上的互相依賴,肉體上的和諧,並且彼此在家庭中有責任感和擔當……但婚姻危機直接把當事人心中所有美好的想像全部打掉。
兩個人想要維繫婚姻,繼續往下走怎麼辦?
調整對婚姻的預期和想像,把對方從神壇上請下來,重新認識對方原來就是一個有著各種毛病的普通人。但婚姻是兩個人的,因此需要夫妻雙方彼此坦誠相待,共同面對問題。
可是,夫妻雙方都會有顧慮。畢竟,婚姻危機已經把雙方的信任給摧毀了。更要命的是,妻子往往作為受傷害最嚴重的一方,心中積壓了太多的委屈和不甘,這些既容易為丈夫所忽視,甚至也容易為妻子本人所忽視,但越是忽視,妻子接下來的行為表現往往也就越不可預期。再加上很少有一個出軌的丈夫真的願意承認自己的原則性問題和錯誤。正如同,有多少人願意接受自己錯了這樣一個事實呢?【參見《關於改變,其實你的手中一直握有選擇的權利》】
綜上,雖然博弈方式1——夫妻之間彼此坦誠相待,是重塑婚姻的最佳策略,也符合夫妻雙方的訴求,但這種博弈平衡往往經不起考驗。妻子會想,我要是完全坦誠了,你要是繼續傷害我,我怎麼辦?相反,我要是觀望這樣一來可以確定你是否真有誠意,也可以將我的傷害降到最低。同樣,丈夫也會站在自己的立場上盤算。
但這樣的結果往往就是雖然雙反都想重塑婚姻維繫家庭,但最終卻順利走向了博弈方式4——互相觀望審視——開啟婚姻死亡的程序。為此我不得不感慨一句:空有美好的願景和期待是沒有用的,你得看看自己現實當中到底在做些什麼,以及與你互動博弈的人他又在做些什麼。最好順帶思考一下,這麼做有用嗎?有什麼新的辦法嗎?
上述婚姻危機後的重塑難題,通過囚徒困境這一模型得以較為全面地剖析和展示。那麼現在問題找到了,怎樣突破這個「囚徒困境」的死穴呢?
Part 4:跟著黑幫老大玩轉博弈論——突破「囚徒困境」
要想解決問題,你得先準確定義問題。我們先給「囚徒困境」下一個準確地定義,所謂「囚徒困境」即滿足兩個條件的博弈:
1、背叛的誘惑 > 合作的報酬。在囚徒困境的案例當中,合作報酬是判刑1年,背叛誘惑卻是立即釋放。在夫妻囚徒困境中,彼此坦誠的報酬是重塑遙遙難期的婚姻,觀望審視卻可以保護自我並佔據道德優越感(雖然對錯一點意義都沒有,但我們人就吃這一套)。這將導致「彼此合作」,不構成穩定的博弈平衡策略。2、受騙支付的代價 > 背叛的懲罰。在囚徒困境中,背叛懲罰是判刑8年,受騙卻需要支付15年的判刑。在夫妻囚徒困境中,觀望審視的代價是關係很難向好發展,但一方坦誠的代價可能是再一次被傷害。這將導致「彼此不合作」,互相觀望成了穩定的博弈平衡策略。
這筆帳很容易算的過來是不是?囚徒困境其實就這麼簡單。需要說明的是,為了把夫妻之間的矛盾衝突清晰化,找到問題的真正本質,我做了必要簡化。
言歸正傳,理解了「囚徒困境」背後的邏輯,破解方法也就顯而易見了,即讓「合作報酬 > 背叛誘惑」;讓「背叛懲罰 > 受騙支付的代價」。
下面請你想像一個場景,假如你是黑社會老大,你的小弟被抓進去了,他是有可能背叛招拱你的哦!怎麼樣才能突破「囚徒困境」中那種糟糕的博弈平衡呢?
第一,讓「合作報酬 > 背叛誘惑」。
怎麼才能提高合作報酬,讓小弟死不招供呢?那你得提前和小弟們說好:你們出去打打殺殺,家裡的事不用擔心,老人、弟媳、孩子,我會幫你安頓好。你出獄的那一天,我會給你一大筆現金,保你接下來工作安穩,不受人欺負……這就叫——提高合作報酬。
那麼怎麼才能降低「背叛誘惑」呢?不好意思,你要是敢背叛,你出獄的那一天,我就滅了你!這叫一報還一報。這就是黑社會的一套規矩和制度——以降低背叛的誘惑。
總之黑社會老大所做的事情就是努力讓「合作報酬 > 背叛誘惑」,把小弟們「死不坦白」變成一個對他來說有好處的穩定的博弈平衡。
第二,讓「背叛懲罰 > 受騙支付」。
光有上面的做法還不夠,因為它只能把「死不坦白」作為小弟的備選項,並不能直接摧毀「都坦白」這樣一個舊的博弈平衡。你想呀,要是被抓進去的小弟被其他小弟反咬一口的話,那麼「死不坦白」的小弟因為受騙所支付的代價那也太大了吧。怎麼辦?提高背叛懲罰,降低受欺騙所付出的代價。
除了上面打打殺殺的懲罰之外,提高背叛懲罰的方式還有很多。比如黑社會都在不遺餘力地建立一種「忠義文化」。這種文化的本質就是在增加小弟背叛組織時,心理上的壓力和懲罰。你要是不講義氣,那不好意思,整個江湖再也不會接納你,讓你出來後也沒臉再混了。
那怎樣才能降低受騙所支付的代價呢?作為老大的你,可以對小弟語重心長地說,小弟,你要是被出賣了,老大我除了給你錢,幫你贍養照顧你的家人外,對於出賣你的仇人,那就是我的仇人,不管他逃到天涯海角,雖遠必誅!一句話,兄弟,你的仇,我幫你報了!這就是降低小弟因為受騙而支付的代價。
綜上,你會發現黑社會老大通過:
第一,提高合作報酬,降低背叛誘惑,把「都不坦白」,也就是都選擇合作變成新的博弈平衡;第二,提高背叛懲罰,降低受騙支付的代價,打破「都坦白」這個原有的博弈平衡。
這背後其實就是一系列巧妙的規矩與文化設計,一手胡蘿蔔,一手大棒。也就是說,我們可以通過引入規矩和文化來打破原有的糟糕的博弈平衡點。這個第三方的力量,對於個人來說其實就是原則和底線。對了,原則和底線就好比是內褲,是一定要護住的,而不是像很多人就只是嘴上說說的。
Part 5:再看夫妻之間的「囚徒困境」
要想破解夫妻之間的「囚徒困境」,還得讓我們回到具體現實中,來了解一下夫妻之間博弈的細節。
首先,夫妻之間畢竟和「囚徒困境」當中的囚徒不一樣,案例當中的囚徒被分別關押審訊,因此互相之間沒有通氣了解的可能。但夫妻之間卻沒有此障礙,如果丈夫想要回歸,妻子也有意願接納的話。
其次,「囚徒困境」中的囚徒,只是一次博弈,一錘子買賣,不是贏就是輸。但夫妻之間的博弈不一樣,通常他們之間有無數次博弈的機會,也就是我們看到的兩人之間不斷地試探、拉扯。
最後,夫妻之間有著很深的利益關聯,包括孩子、財產、雙方家族、社會地位與社會評價等等。
另外,你會發現之所以會出現囚徒困境,無論在夫妻之間還是囚徒當中,其根源就在於雙方在心理上互不信任,在各自利益上又有自己的考量,你可以說這是自私,但不好意思,這就是人性,我們得要接納。
在此,我們把夫妻之間的「囚徒困境」稱之為「重複博弈下的囚徒困境」。
Part 6:好人終有好報,但前提是你得一報還一報
面對夫妻之間「重複博弈下的囚徒困境」,我們該怎麼辦破解呢?
別急,美國密西根大學教授,《合作的進化》的作者羅伯特·阿克塞爾羅德做了個實驗對你會大有啟發。
羅伯特寫信給不同背景的學者們,請他們把自己應對「囚徒困境」的博弈策略,寫成電腦程式。羅伯特總共收到了14個程序,然後他讓這些程序捉對廝殺,最後按總得分排名。最終勝出的是加拿大博弈論心理學家拉波拉特教授提出的「一報還一報」策略。
這個策略非常簡單,類似於孔子所說的「以直報怨以德報德」。它的基本邏輯是:第一回合採取合作策略,然後每一回合都採取上一回合對手的策略。說白了,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是不是非常簡單?但就是這麼簡單的「一報還一報」策略,居然在後來十幾萬次「重複博弈的囚徒困境」中,穩獲冠軍!此後羅伯特繼續公開徵集能打敗「一報還一報」的程序,但20多年過去了,「一報還一報」策略依然神一樣的無敵。
那麼這個策略怎麼運用到上面重複博弈的夫妻之間的囚徒困境中呢?(下面我們站在女性的立場上敘述)
第一,面對願意回歸的丈夫,妻子主動展現善意,願意接納丈夫
第一回合一定要以善意待人。延伸開來就是,在你沒有被欺騙之前,永遠不要主動欺騙他人。
第二,以直報怨,快、準、狠且沒有商量餘地
如果第一回合丈夫依然選擇背叛(出軌、斷不乾淨),妻子必須立刻進行反擊。反擊什麼呢?動男人的奶酪,這個奶酪包括家裡的重大財產、子女撫養權、丈夫所愛惜的名聲、丈夫所看重的事業……只要能觸疼他的,他所在意的,在你能力和法律範圍內的都可以去報復懲罰他,千萬不要客氣,也絕不能客氣。
第三,既往不咎,以德報德
懲罰過後,繼續善意對待自己的丈夫,就當沒發生一樣,如果你還想繼續和他往下走的話。
第四,規則清晰,堅定執行
以上三步,必須要堅定不移地執行,只有這樣,你的博弈策略在你丈夫眼中才會是非常清晰的,你的丈夫也不會花更多的心思去猜你,更不會把你當成軟柿子去捏你。而他必然也能很快找到和你相處的新的方式,如果他真的願意和你一直走下去的話。
這四步簡潔漂亮,是應對「重複囚徒困境」的最佳策略,而且是已經被反反覆覆驗證過無數次了,你可以放心使用。
細心的你應該已經發現了,這個策略和破解「囚徒困境」的心法:讓「合作報酬 > 背叛誘惑」;讓「背叛懲罰 > 受騙支付的代價」,亦不謀而合。妻子主動釋放善意的核心即,告訴男人這個家是溫暖的,有意義和有價值的。也就是讓「合作報酬 > 背叛誘惑」,促使男人走向彼此合作的博弈平衡點【至於如何主動釋放善意,可以參見文章《如何進行婚姻挽回(乾貨篇)?——重建支離破碎的人生(十一)》和《火箭上天都能回收,漸行漸遠的婚姻難道還挽回不了?》,裡面有詳細的操作思路】。妻子對丈夫背叛果斷而堅決地懲罰,即告訴男人,自己是有底線和原則的。也就是努力讓「男人背叛所受的懲罰 > 自己受騙所支付的代價」,儘可能堵住雙方滑向彼此分裂(上表中彼此觀望審視)的博弈平衡點。
Part 7:總結
以上,我們講了什麼是博弈論以及博弈論當中的經典問題——「囚徒困境」。所謂博弈論,即研究人與人之間互動交往的一門知識。所謂「囚徒困境」,即滿足兩個條件的博弈:
1、背叛的誘惑 > 合作的報酬。2、受騙支付的代價 > 背叛的懲罰。
類比囚徒困境,我們解析了丈夫出軌後回歸,夫妻之間相處的困境:
不過,和囚徒困境不一樣的是,夫妻之間的博弈是一種重複博弈下的囚徒困境。
在洞悉了囚徒困境的本質後,我們自然得出了破除囚徒困境的基本心法。
即:
讓「合作報酬 > 背叛誘惑」;【引導共同合作的博弈平衡】讓「背叛懲罰 > 受騙支付的代價」。【阻斷彼此背叛的博弈平衡】
為了說明這個心法,我們列舉了黑社會的一系列規矩和文化設計來講解如何破除囚徒困境。說白了,就是引入第三方力量來制約和引導博弈的走向。這個力量可以是制度和法律,也可以是文化和習俗,甚至就是我們每個人的行為方式——原則與底線。
這也就是為什麼「一報還一報」的博弈法,能夠在無數次重複博弈下的囚徒困境中能夠取勝的根本。
因為「一報還一報」就是原則,就是底線,就是破解囚徒困境的第三方力量。它既是胡蘿蔔——讓願意合作坦誠的人享受好處,也是大棒——讓隨意背叛的人遭受懲罰,並且它主動釋放善意——更是界面友好。另外,因為「一報還一報」的策略是一以貫之的,所以這種博弈策略就會非常清晰,自然也就容易為對方識別,而不是被對方不斷猜忌與懷疑。這正是激發對方合作與坦誠的第一推動力。試想一下,你是想和兩面三刀琢磨不透的人坦誠,還是願意和一個善意且有原則的人坦誠?
最後,我想提醒一下各位,按照上述博弈的思路往下走,沒有誰能保證一定能得到夫妻相互坦誠這樣的博弈平衡,但至少不會陷入互相觀望這樣不斷惡化的泥潭。
假使你還是看不懂博弈論,那也沒關係。我希望你能知道咱們做人為什麼要有清晰的原則和底線——這是為了防止自己的人際關係陷入糟糕的博弈平衡當中。要麼被別人吃定,要麼陷入魚死網破的尷尬境地。
以後,當別人說自己很善良,但卻一直很委屈的時候,你就知道了,不是他善良而是他的博弈策略太糟糕了,是他自己沒有清晰的原則和底線,而最終讓自己處於人際關係的沼澤中而無法自拔。
參考文章:
1、《如何進行婚姻挽回(乾貨篇)?——重建支離破碎的人生(十一)》2、《火箭上天都能回收,漸行漸遠的婚姻難道還挽回不了?》3、《關於改變,其實你的手中一直握有選擇的權利》4、《回到原點看婚姻——寫給對婚姻迷茫和焦慮的你》5、《生活中,哪有那麼多限制?》6、《重新認識「積極」》
冥想時刻:
你不是善良,你只是在人際關係中敗下陣來,並為自己把關係搞得一團糟找了一個冠冕堂皇的理由罷了。
你活在人群中,你的行為雖然是由你支配的,但是也受和你博弈的人以及組織的影響。因此,了解一下這背後博弈互動的規律,會讓你的善良有地方可放,而不至於只能放在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