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之間,也有走不出的「囚徒困境」

2020-12-05 艾尚小札

作者:艾尚

圖片:網絡

「囚徒困境」理論,最初常被用來提審犯人,用來考驗在未知情況下,兩個同犯對彼此的信任度。

夫妻間,同樣存在「囚徒困境」。

婚姻也是囚徒的博弈,如果兩人都選擇信任,他們將收穫愛情,如果兩人都選擇背叛,他們將無愛無恨。

壞就壞在,如果一人選擇深愛,一人選擇背叛,那選擇愛的人,將會被判無期徒刑。

懷疑背叛,被不確定困擾,是庸人自擾嗎?還是防患未然?

尹貞決定搞個突然襲擊,去查一次老公甄世凡的崗。

甄世凡的工地在外地,每個月回家次數有限,公糧上繳不足,加上兒子已經高中住讀,突然多出來的空間和時間,讓尹貞有的是精力。

尹貞殺到工地附近,沒有通知老公,而是去最近的招待所住了下來,第一天,她在假象敵面前,打了雞血一樣隱秘地興奮著,給老公打幾通電話,分析他身邊可否暗藏敵情。

而結果是杯弓蛇影,自己都覺得無理取鬧了一回。小小挫折,並沒有讓她及時收手,只要老公回家,公文包、手機簡訊、qq聊天,都必須讓她安檢過關。

拿不到老公出軌的證據,一方面打消不了內心的疑神疑鬼,一方面又慶幸自己沒有眼瞎,情緒忽悲忽喜,左右騎牆。

這自然會讓她患得患失,內分泌失調嚴重,而她跟兒子,又是青春期遭遇更年期,在家也是劍拔弩張,炮火連天,苦不堪言。

就算拿到確鑿證據,也無非就是證明你智商在線,沒有被愚弄,同時,這把雙刃劍的另一側,不也是你婚姻失敗的佐證麼?

哪有完美的婚姻,選我所愛,愛我所選,婚前睜大雙隻眼,婚後閉上一隻眼,允許偶爾走神,不許老開小差。

圍追堵截,不如開閘放水,順勢引流。

大框架寬泛,小禁忌明確。給對方一個可控範圍裡自由蹦躂的空間,然後,像兩棵樹一樣,各自旁逸斜出,根部相依靠,部分相纏繞,這才是舒服的相處模式。

表面幸福,實際累覺不愛,生活是演戲,還是實戰?

阿蓉這天在店裡拆洗被褥,從棉絮裡抖落一張摺疊起來的信紙,打開一看,懵了。

紙上全是手寫的露骨肉嘛的情話,她尋思了一遍,這會是出自誰的手筆,最後鎖定在店裡幫忙的遠房外甥女,可是這樣的私密信,為何會出現在他們夫婦床上?

一件毛衣,經不住線頭的開裂,順勢拉扯,牽一髮而毀全部,線頭那邊,牽扯出了一段隱秘的不倫之戀。

阿蓉無法接受這個現實,在她眼裡,她無疑是幸福的,兒女成雙,生意興隆,男人出息,自己天天守著店子,又滿足又安逸。

捅破了窗紙,拉下了臉皮,老公馬上變了臉,跪下來求她息事寧人,將所有責任歸於被勾引,一時精蟲上腦犯了糊塗,後來,一腳將外甥女踢走。

看上去,小家庭迅速地恢復了平靜,依然是和和美美,阿蓉也假裝什麼也沒損失,時常在朋友圈發張全家福,繼續,秀恩愛。

只有在一個人的時候,阿蓉心裡會痛,生活不被戳穿時,一切看上去都很美好,然而,自己眼皮底下終究是發生過齷蹉。

婚姻的「囚徒困境」中,真相是一面鏡子,蒙住雙眼,選擇蒙昧地信任對方,也不失是一種選擇方式,不睜開眼,盲人眼中的大象,不過就是一堵牆,安穩實在。

但生活終究不是演戲,華美的衣服暗藏蝨子,冷暖自知,掂量分量,選擇跟生活開撕,還是掙脫囹圄,跟自己和解?答案只能自己給。

外力介入,平衡內部矛盾,婚姻不僅是索取,也是交換

「囚徒困境」還有一種說法,叫「囚徒勝境」,婚內互敬互愛,婚外各有滋養,互相保密,這樣的婚姻,看似進入「雙方共贏」的情形,但一朝被配偶發現,那就全完了。

現代社會為婚外情的滋生,提供了極其隱秘的便利,交通方式改變空間,鋼筋水泥構築掩體,網際網路提供信息傳遞,以工作、學習、交友為藉口,機會泛濫。

倪紫的婚姻,陷入了「七年之癢」,兩個人互不想讓,相看兩厭了,她後來遇到了一個藍顏知己,她似乎找到一個「樹洞」,將所有憋在心裡的話,都一古腦兒倒了進去。

這個樹洞,接納了她 ,讓她獲得了短暫的清空和釋然,但是,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啊,對方給你提供了情緒價值,也讓你產生了情緒依賴,同樣的,需要等價交換,你能給出什麼?

認知上,保持清醒,行動上,有所忌憚,合理的分界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保持距離,婚姻內部健康,外部才能免疫。

探春說,百足之蟲,死而不僵。諾大的寧國府,從外面是殺不進來的,必須從內部開始腐敗。

婚姻,何嘗不是?外力有時能撥亂反正一刻,但一旦力度失調,能瞬間摧毀整個婚姻體系。

夫妻關係是一切關係的基石,家庭是社會的最小單元,而婚姻,畢竟是神聖的,只有當它是一種信仰,你才能安定,安心,安全。

畫外音音:

「囚徒困境」的案例無處不在,婚姻也不例外,左右我們的,是認知,是思想,它們如同枷鎖束縛著我們,讓我們跳出舒適區,相信自身的純潔,堅信世界的美好。

我是@艾尚手札 ,歡迎大家踴躍留言,捧場和吐槽,我照單全收,留言點讚數前三位的,私聊我領留言紅包。

END

相關焦點

  • 一報還一報——如何正確破解夫妻情侶之間的「囚徒困境」?
    在囚徒困境中,背叛懲罰是判刑8年,受騙卻需要支付15年的判刑。在夫妻囚徒困境中,觀望審視的代價是關係很難向好發展,但一方坦誠的代價可能是再一次被傷害。這將導致「彼此不合作」,互相觀望成了穩定的博弈平衡策略。這筆帳很容易算的過來是不是?囚徒困境其實就這麼簡單。需要說明的是,為了把夫妻之間的矛盾衝突清晰化,找到問題的真正本質,我做了必要簡化。
  • 夫妻之間為啥會冷戰?不只是鬧脾氣,還有囚徒困境作祟
    據某項非官方抽樣統計數據顯示,在100對夫妻中,有70%以上的夫妻每個月會有兩次及以上的吵架;而這些吵架的夫妻中,有80%以上的夫妻會在吵架後陷入冷戰狀態。為什麼在吵架後會產生冷戰呢?大多數人都認為爭吵的雙方往往會長時間生氣,認死理,所以不願意主動求和而陷入冷戰。
  • 博弈論之囚徒困境
    今天我們來講博弈論中一個非常經典的模型,叫做囚徒困境。兩個人因盜竊被捕,警方懷疑其有搶劫行為,但未獲得確鑿證據可以判他們犯了搶劫罪,除非有一個人供認或兩個人都供認。即使兩個人都不供認,也可判他們犯盜竊物品的輕罪。
  • 一文讀懂囚徒困境
    結果是,兩個囚徒之間不可能達成穩定的盟約。囚徒困境通常被看作個人理性衝突和集體理性衝突的經典情形。因為在囚徒困境局勢中,每個人根據自己的利益做出決策,但是最後的結果卻是集體遭殃。現實中諸多的問題和現象,正是囚徒困境問題的翻版。
  • 囚徒困境模型
    本文分成二部分,第一部分是介紹囚徒困境,第二部分是參考該模型做的三個練習囚徒困境指兩個囚徒被抓後,選擇相互背叛還是忠誠的博弈問題囚徒困境的實驗:囚徒AB被抓後,信息不相通,警察告知對方,互相指控,雙方都判5年;互相沉默,雙方都判2年;一個指控一個沉默,
  • 囚徒困境
    囚徒困境 2016年03月16日 15:27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綜合 作者: 字號 內容摘要:「囚徒困境」的基本模型如下:有兩個共同犯罪的囚徒被警察抓住了,但是警察卻缺乏足夠的證據指控他們所犯的罪行
  • 哲學難題:囚徒困境與紐科姆問題
    囚徒困境一個犯罪團夥的兩名成員西蒙和彼得因涉嫌從事武裝搶劫而被捕。警方沒有足夠的證據向搶劫中的任何一人行刑。上述問題被稱為「囚徒困境」,可以應用到現實世界的很多方面,包括博弈論,經濟學,氣候變化,體育和社會/政治問題。
  • 囚徒困境的困境究竟在哪?
    不知道手機前面的各位有沒有聽說過囚徒困境,這是一個很經典很有代表性的博弈論模型,甚至由此能產生很多關於生活中事例的思考,下面先簡單介紹一下什麼是囚徒困境。如果兩個人都不揭發對方,則由於證據不確定,每個人都坐牢一年;若一人揭發,而另一人沉默,則揭發者因為立功而立即獲釋,沉默者因不合作而入獄十年;若互相揭發,則因證據確實,二者都判刑八年。
  • 小米和華為的囚徒困境
    先是榮耀3C 4G版直降199元以799元發售,槍口對準紅米NOTE 4G 版,而後紅米NOTE 4G版699元開售,直擊799元的榮耀3C.價格上的針鋒相對,公關上的諷刺嘲弄,可以說小米和華為相繼陷入了囚徒困境之中。
  • 囚徒困境與社會心理學
    大家都聽過那個著名的非零和博弈——囚徒困境。兩人共同犯罪並同時被抓獲,警察所掌握的證據只夠判其輕罪。於是,兩人被分開審訊並被告知:如果都不認罪,將分別被判1年;如果都認罪,將分別被判5年;如果一人認罪一人不認,則認罪的將被無罪釋放,餘下一人將被判10年。
  • 如何突破生活中的囚徒困境?
    突破囚徒困境只有一種方法:所以有人的行為都應該符合集體理性。哪些事是我麼生活中的囚徒困境?每天到了下班時間還不肯走,怕準點走了留給領導的印象不好,所以都要僵持一會兒且爭做不是第一個走的人。囚徒困境就是為了追求個體利益最大化,而出現的不合理的選擇和行為產生的困境。囚徒困境的最初版本原來是這樣的兩個囚徒。警察給了他們三個選擇:A、都坦白,每人判5年。
  • 內卷與囚徒困境
    我想到博弈論裡的囚徒困境。在一個封閉的,信息不對稱的系統中,每個人似乎都在爭取自己的利益最大化,但實際上,他們越狠爭取,利益損失越快。在囚徒困境裡,他們會得到更長的刑期,而在衡水,同學們必須付出更多的無畏的努力。一顆美妙的卷白菜,其實是一座無間地獄。
  • 「囚徒困境」在商戰中的應用,竟然還可以這麼玩?
    結果是,兩個囚徒之間不可能達成穩定的盟約。囚徒困境通常被看作個人理性衝突和集體理性衝突的經典情形。因為在囚徒困境局勢中,每個人根據自己的利益做出決策,但是最後的結果卻是集體遭殃。現實中諸多的問題和現象,正是囚徒困境問題的翻版。
  • 囚徒困境與溢出效應是怎麼回事?
    第一個是「囚徒困境」,這是博弈論中一個非常著名的案例。我們姑且把它當一個故事來看,故事中有兩個囚徒。他們犯事被捕,被分別關押在兩個不能互通信息的房間,接受嚴厲的審問。警方暫時沒有證據給他們定罪,提出他們誰先主動交代就能得到釋放,同時還會有舉報獎勵。兩人都知道彼此抵死不認最後都能得到釋放,那麼他們會選擇一起合作對抗警方嗎?
  • 漢和資本:投資中的「囚徒困境」
    來源:雪球「囚徒困境」(Prisoner's dilemma)是博弈論中的一個經典例子,從小到人與人之間的相處,大到企業之間甚至國家之間的競爭中,都可以看到「囚徒困境」的存在。那麼在權益投資中,也存在「囚徒困境」。今天我們就試著探討「囚徒困境」在權益類投資中的體現,並尋找應對這一困境的辦法。
  • 如何利用囚徒困境,讓選擇的利益最大化?
    唐寂看了一眼電視,答道:「是囚徒困境。」2. 囚徒困境2.1「囚徒困境」理論簡介囚徒困境(Prisoner’s Dilemma),是博弈論的非零和博弈中極具代表性的例子。非零和博弈是指博弈中各方的收益或者損失的總和不是零,區別於零和博弈(例如「你」贏就一定「我」輸的對賭),是一種合作下的博弈。
  • 中美關係陷入囚徒困境,一旦積怨開始,就沒完沒了了
    無可爭議的是,中美關係陷入了囚徒困境。為何會這樣子呢?水哥此前專門寫了一篇文章:《為什麼中美合作會那麼難》,此時此刻,重發於此,以饗諸位。山雨已來,大勢難擋。「合作」語出《國語·晉語三》:「殺之利。逐之,恐構諸侯;以歸,則國家多慝;復之,則君臣合作,恐為君憂。不若殺之。」按照字面的理解,指共同創作;共同從事;二人或多人一起工作以達到共同目的;聯合作戰或操作。
  • 囚徒困境——這才是人性!
    今天分享心理學裡經典的:「囚徒困境」遊戲,也被稱為「囚徒二難」或者「囚徒博弈」。這是一個鬥智的遊戲,往往做到最後,卻是一個兩敗俱傷;或者一方大勝,另一方全輸的結局。這就是人類內心最深處的自私。「囚徒困境」是1950年美國蘭德公司提出的理論,後來由顧問艾伯特·塔克以囚徒故事加以闡述,並命名為「囚徒困境」。
  • 第五人格心理學:囚徒困境這個天賦名,背後有一個可怕的故事
    對應到第五人格中,玩家也有這種心理。 一個人秒倒了,其他人的心情也會受到影響,如果沒有人用天秀操作扳回及時止損,整個團隊的鬥志就會被瓦解。單排被隊友坑慘了後,對人類失去希望,自暴自棄,破罐破摔。導致整個低分段惡性循環,永遠是菜鳥。
  • 工業信息化之下的人類社會儼然已進入「囚徒困境」模式
    囚徒困境所反映出的深刻問題是,人類的個人理性有時能導致集體的非理性-聰明的人類會因自己的聰明而作繭自縛,或者損害集體的利益。《史記》第一百二十九章「貨殖列傳」:「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 自然生命伊始唯一的使命就是追求利己、求存,人類作為自然生命體系的最高等級形態自然也不例外。那麼,人類社會發展到工業信息化時代都產生了哪些"囚徒困境"式的社會現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