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是自然生命體系中最具智慧的群體,自然生命體系中唯有人類具備解析、重構自然物質以使其更好為自身服務的能力。人類雖然最具智慧,但是很多時候每個人的最優選擇卻反倒會危害群體利益,進而將人類社會發展拖入所謂的《囚徒困境》。
《囚徒困境》的故事:
兩個嫌疑犯作案後被警察抓住,分別關在不同的屋子裡接受審訊。警察知道兩人有罪,但缺乏足夠的證據。警察告訴每個人:如果兩人都抵賴,各判刑一年;如果兩人都坦白,各判八年;如果兩人中一個坦白而另一個抵賴,坦白的放出去,抵賴的判十年。於是,每個囚徒都面臨兩種選擇:坦白或抵賴。然而,不管同夥選擇什麼,每個囚徒的最優選擇是坦白:如果同夥抵賴、自己坦白的話放出去,抵賴的話判十年,坦白比不坦白好;如果同夥坦白、自己坦白的話判八年,比起抵賴的判十年,坦白還是比抵賴的好。結果,兩個嫌疑犯都選擇坦白,各判刑八年。如果兩人都抵賴,各判一年,顯然這個結果好。囚徒困境所反映出的深刻問題是,人類的個人理性有時能導致集體的非理性-聰明的人類會因自己的聰明而作繭自縛,或者損害集體的利益。
《史記》第一百二十九章「貨殖列傳」:「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 自然生命伊始唯一的使命就是追求利己、求存,人類作為自然生命體系的最高等級形態自然也不例外。那麼,人類社會發展到工業信息化時代都產生了哪些"囚徒困境"式的社會現象呢?
一、資產價值困境
自然世界存續的基礎是物質,物質存在天地之間供萬物生靈寄生,自然物質本無貴賤、優劣之別。但是,自打人類開始有計劃、有目標的改造自然物質開始,不同自然物質就開始被人為賦予了特定的使用價值,比如貴金屬、食品、勞動生產工具、生活起居用品等等。
俗話說:「錢財乃身外之物,生不帶來死不帶去。」的確,人類和所有其他生命一樣都只是自然物質世界中的「搬運工」,出生之時不帶來任何身外物質、逝去之日也不能帶走任何一片雲彩。但是,自人類開始運用貨幣工具計量社會物質消費財富開始,人類社會就開始進入了期待資產保值、資產升值的"囚徒困境",生活中幾乎每個人都在為掙得更多資產支配控制權而不懈努力奮鬥。
房子是用來住的,它的核心價值也就是供人類居住。但是,今天越來越多建房者買不起或住不上好房,房建與有房者卻一而再、再而三的為房產升值「加薪」;土地的核心價值是供植物生長,供動物寄居。但是,人類社會城鎮化幾乎讓每一寸土地都成為了只升不降資產。
二、人口結構困境
人是自然生命體系中唯一能夠解析、改造自然物質,以使它們更好為實現自身幸福生活服務的生命群體。同樣,人類也是自然生命體系中生育不受季節限制且能夠通過醫療延續自我生命的物種。所以,人類社會人口數量隨著自身勞動生產能力不斷加強有利於多,而且人均壽命也越來越長。
自然生命結構比例通常年長者少、年幼者多。因此,人類以「金字塔」結構定義人類結構態勢。人類社會進入工業信息化時代之前,人口由於自然生老病死以及新生命存活率等諸多因素限制,人口結構一直呈正「金字塔」結構。然而,人類進入工業信息化時代之後,人口結構隨著醫療技術的輔助出現了多種結構,甚至出現了倒「金字塔」結構,也就是今年我國出現的人口老齡化、少子化結構"囚徒困境"。
三、成長教育困境
教育是輔助每個人成為更好自己的核心法寶,也是人類突破自然生理遺傳與家庭社會文化遺傳對子代成長「天花板」限制的重要手段。生活中,每個人都明知「嚴師出高徒」、嚴格的成長教導對孩子成才具有決定性作用。但是,人類社會越現代生活方式越文明,其中就包括越來越尊重孩子的人生權利。如此,導致的直接後果就是教育工作不得使用強制手段為孩子學習成長指引方向,最終致使文明教化不受用的孩子走上校園暴力以至青少年犯罪。
陪伴是最好的教育,教育就是引導人們適應社會生活的習慣。在社會勞動生產分工協作精細化的工業信息化社會,越來越多分工無法照顧自家孩子的學習成長,比如老師、公務員、醫生、警察......但是,每個人又不得不繼續選擇工作而把輔助孩子學習成長之事交給「老師」。
四、生活&工作困境
人類參與社會勞動生產工作的初衷實為追求更幸福美滿的生活,也就是說每個人在工作之餘需要留足時間來享受生活的工作才有實踐意義。但是,社會工業信息化之後,人們往往在自我工作時間與生活時間的配給上失去自主權。在被資本驅逐的時代,越來越多人被要求工作時長「996」、大小周、加班工作。數年前富士康員工因不堪工作壓力跳樓身亡的往事,最近又被某多多員工加班猝死給喚起。
的確,作為自然生命體系中最高等級的生物,人類必須通過勞動才能換得維持生存所需的一切。現今,有多少新婚夫妻因害怕失去或者影響工作而選擇「丁克」,又有多少家庭因為養育孩子使生活陷入困境。因此,近日央媒才不斷發聲,催促社會要解除家庭生活之中的「後顧之憂」。那麼,問題就是人類社會應該如何處理好生活與工作這對"囚徒困境"的主角呢?
五、自然資源開發與保護困境
人類是自然生命體系中唯一有能力對自然物質進行大規模解析、重構的群體。但是,人類對自然資源的開採利用也必然會影響自然物質平衡的本貌,比如人類開採礦物之後留下的礦井、開採石油之後留下的地殼空洞、開採水利資源之後形成的人工「堰塞湖」、開墾土地之後導致自然界其他動植物種群與數量銳減、探索太空之後留下大量太空垃圾......
育鄰人使命:成為孩子成長路上的陪練和顧問。
育鄰人願景:讓天下沒有難育的小、沒有難養的老。
孩子的成長如同百年大樹,需要經歷風雨。對於父母來說,需要您有足夠的耐心加以陪伴。陪伴孩子需要用心,陪伴不止是看護。在很多人為陪伴孩子而選擇回家時,我選擇來北京做一項陪伴更多孩子的事業——育鄰人:以鄰裡友善帶動社會和諧,推進社會德育教化,促進每個人健康快樂成長。探索一套以鄰裡互助方式化解「獨生子女症+隔代教育」難題的公益、普惠性教育事業,與家長一起「量身定製」孩子的成長計劃,為孩子們提供遊戲、合作、共享成長空間......即社區鄰裡教育服務生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