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信息化之下的人類社會儼然已進入「囚徒困境」模式

2021-01-09 育鄰人
育鄰夢

人類是自然生命體系中最具智慧的群體,自然生命體系中唯有人類具備解析、重構自然物質以使其更好為自身服務的能力。人類雖然最具智慧,但是很多時候每個人的最優選擇卻反倒會危害群體利益,進而將人類社會發展拖入所謂的《囚徒困境》。

《囚徒困境》的故事:

兩個嫌疑犯作案後被警察抓住,分別關在不同的屋子裡接受審訊。警察知道兩人有罪,但缺乏足夠的證據。警察告訴每個人:如果兩人都抵賴,各判刑一年;如果兩人都坦白,各判八年;如果兩人中一個坦白而另一個抵賴,坦白的放出去,抵賴的判十年。於是,每個囚徒都面臨兩種選擇:坦白或抵賴。然而,不管同夥選擇什麼,每個囚徒的最優選擇是坦白:如果同夥抵賴、自己坦白的話放出去,抵賴的話判十年,坦白比不坦白好;如果同夥坦白、自己坦白的話判八年,比起抵賴的判十年,坦白還是比抵賴的好。結果,兩個嫌疑犯都選擇坦白,各判刑八年。如果兩人都抵賴,各判一年,顯然這個結果好。囚徒困境所反映出的深刻問題是,人類的個人理性有時能導致集體的非理性-聰明的人類會因自己的聰明而作繭自縛,或者損害集體的利益。

《史記》第一百二十九章「貨殖列傳」:「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 自然生命伊始唯一的使命就是追求利己、求存,人類作為自然生命體系的最高等級形態自然也不例外。那麼,人類社會發展到工業信息化時代都產生了哪些"囚徒困境"式的社會現象呢?

生活就是在地球上玩「蹺蹺板」

一、資產價值困境

自然世界存續的基礎是物質,物質存在天地之間供萬物生靈寄生,自然物質本無貴賤、優劣之別。但是,自打人類開始有計劃、有目標的改造自然物質開始,不同自然物質就開始被人為賦予了特定的使用價值,比如貴金屬、食品、勞動生產工具、生活起居用品等等。

俗話說:「錢財乃身外之物,生不帶來死不帶去。」的確,人類和所有其他生命一樣都只是自然物質世界中的「搬運工」,出生之時不帶來任何身外物質、逝去之日也不能帶走任何一片雲彩。但是,自人類開始運用貨幣工具計量社會物質消費財富開始,人類社會就開始進入了期待資產保值、資產升值的"囚徒困境",生活中幾乎每個人都在為掙得更多資產支配控制權而不懈努力奮鬥。

房子是用來住的,它的核心價值也就是供人類居住。但是,今天越來越多建房者買不起或住不上好房,房建與有房者卻一而再、再而三的為房產升值「加薪」;土地的核心價值是供植物生長,供動物寄居。但是,人類社會城鎮化幾乎讓每一寸土地都成為了只升不降資產。

房屋的居住屬性正在被淡化、投資升值屬

二、人口結構困境

人是自然生命體系中唯一能夠解析、改造自然物質,以使它們更好為實現自身幸福生活服務的生命群體。同樣,人類也是自然生命體系中生育不受季節限制且能夠通過醫療延續自我生命的物種。所以,人類社會人口數量隨著自身勞動生產能力不斷加強有利於多,而且人均壽命也越來越長。

自然生命結構比例通常年長者少、年幼者多。因此,人類以「金字塔」結構定義人類結構態勢。人類社會進入工業信息化時代之前,人口由於自然生老病死以及新生命存活率等諸多因素限制,人口結構一直呈正「金字塔」結構。然而,人類進入工業信息化時代之後,人口結構隨著醫療技術的輔助出現了多種結構,甚至出現了倒「金字塔」結構,也就是今年我國出現的人口老齡化、少子化結構"囚徒困境"。

人口是社會發展建設的核心

三、成長教育困境

教育是輔助每個人成為更好自己的核心法寶,也是人類突破自然生理遺傳與家庭社會文化遺傳對子代成長「天花板」限制的重要手段。生活中,每個人都明知「嚴師出高徒」、嚴格的成長教導對孩子成才具有決定性作用。但是,人類社會越現代生活方式越文明,其中就包括越來越尊重孩子的人生權利。如此,導致的直接後果就是教育工作不得使用強制手段為孩子學習成長指引方向,最終致使文明教化不受用的孩子走上校園暴力以至青少年犯罪。

陪伴是最好的教育,教育就是引導人們適應社會生活的習慣。在社會勞動生產分工協作精細化的工業信息化社會,越來越多分工無法照顧自家孩子的學習成長,比如老師、公務員、醫生、警察......但是,每個人又不得不繼續選擇工作而把輔助孩子學習成長之事交給「老師」。

教育讓每個孩子成長為更好的自己

四、生活&工作困境

人類參與社會勞動生產工作的初衷實為追求更幸福美滿的生活,也就是說每個人在工作之餘需要留足時間來享受生活的工作才有實踐意義。但是,社會工業信息化之後,人們往往在自我工作時間與生活時間的配給上失去自主權。在被資本驅逐的時代,越來越多人被要求工作時長「996」、大小周、加班工作。數年前富士康員工因不堪工作壓力跳樓身亡的往事,最近又被某多多員工加班猝死給喚起。

的確,作為自然生命體系中最高等級的生物,人類必須通過勞動才能換得維持生存所需的一切。現今,有多少新婚夫妻因害怕失去或者影響工作而選擇「丁克」,又有多少家庭因為養育孩子使生活陷入困境。因此,近日央媒才不斷發聲,催促社會要解除家庭生活之中的「後顧之憂」。那麼,問題就是人類社會應該如何處理好生活與工作這對"囚徒困境"的主角呢?

匆忙腳步之下如何享受生活?

五、自然資源開發與保護困境

人類是自然生命體系中唯一有能力對自然物質進行大規模解析、重構的群體。但是,人類對自然資源的開採利用也必然會影響自然物質平衡的本貌,比如人類開採礦物之後留下的礦井、開採石油之後留下的地殼空洞、開採水利資源之後形成的人工「堰塞湖」、開墾土地之後導致自然界其他動植物種群與數量銳減、探索太空之後留下大量太空垃圾......

育鄰人使命:成為孩子成長路上的陪練和顧問。

育鄰人願景:讓天下沒有難育的小、沒有難養的老。

孩子的成長如同百年大樹,需要經歷風雨。對於父母來說,需要您有足夠的耐心加以陪伴。陪伴孩子需要用心,陪伴不止是看護。在很多人為陪伴孩子而選擇回家時,我選擇來北京做一項陪伴更多孩子的事業——育鄰人:以鄰裡友善帶動社會和諧,推進社會德育教化,促進每個人健康快樂成長。探索一套以鄰裡互助方式化解「獨生子女症+隔代教育」難題的公益、普惠性教育事業,與家長一起「量身定製」孩子的成長計劃,為孩子們提供遊戲、合作、共享成長空間......即社區鄰裡教育服務生態圈。

相關焦點

  • 《博弈與社會》:人類如何走出「囚徒困境」
    《博弈與社會》:人類如何走出「囚徒困境」   ◆  內容簡介  追求幸福是人的天性,但基於個體理性的決策常常與集體理性相衝突,導致所謂「囚徒困境」的出現,不利於所有人的幸福。人類如何走出「囚徒困境」,走向合作共贏?本書用博弈論的視角給出了答案。
  • 囚徒困境
    囚徒困境 2016年03月16日 15:27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綜合 作者: 字號 內容摘要:「囚徒困境」的基本模型如下:有兩個共同犯罪的囚徒被警察抓住了,但是警察卻缺乏足夠的證據指控他們所犯的罪行
  • 博弈論之囚徒困境
    我們用盈利表將兩人面臨的博弈問題表示如下:從圖中可以發現,如果兩個囚徒都拒供,則每個人判0.5年;如果每個人都供認,則每個人判2年。相比之下兩個囚徒都拒供是一個比較好的結果,但是這個比較好的結果實際上不太容易發生。
  • 一文讀懂囚徒困境
    這樣的現象背後,隱藏著「囚徒困境」的秘密。但是,大家都降價對於擴大各自的市場其實並無多大幫助,反而削減了各自的利潤——這是有事實為證的,1996~2000年,彩電行業連續發生8次大的降價戰鬥,信息產業部統計資料顯示,中國彩電行業進入全面虧損。
  • 囚徒困境與社會心理學
    此題的最優解是合作,但二人間無法相互信任,囚徒會選擇相互揭發認罪,而非共同沉默合作。也就是說,納什均衡往往會落在非合作點之上。這一特殊「博弈」,被廣泛用來說明,為什麼合作在對雙方均有利時,仍然常常顯得尤為困難。囚徒困境,在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中均頻繁出現。
  • 囚徒困境——這才是人性!
    今天分享心理學裡經典的:「囚徒困境」遊戲,也被稱為「囚徒二難」或者「囚徒博弈」。這是一個鬥智的遊戲,往往做到最後,卻是一個兩敗俱傷;或者一方大勝,另一方全輸的結局。這就是人類內心最深處的自私。「囚徒困境」是1950年美國蘭德公司提出的理論,後來由顧問艾伯特·塔克以囚徒故事加以闡述,並命名為「囚徒困境」。
  • 中美關係陷入囚徒困境,一旦積怨開始,就沒完沒了了
    無可爭議的是,中美關係陷入了囚徒困境。為何會這樣子呢?水哥此前專門寫了一篇文章:《為什麼中美合作會那麼難》,此時此刻,重發於此,以饗諸位。山雨已來,大勢難擋。「合作」語出《國語·晉語三》:「殺之利。逐之,恐構諸侯;以歸,則國家多慝;復之,則君臣合作,恐為君憂。不若殺之。」按照字面的理解,指共同創作;共同從事;二人或多人一起工作以達到共同目的;聯合作戰或操作。
  • 約翰·納什:均衡博弈走出「囚徒困境」
    常被提及的「囚徒困境」即是「納什均衡」理論的經典模型。即兩個共謀犯罪的人被關入監獄,不能互相溝通情況。如果兩個人都不揭發對方,則由於證據不確定,每個人都坐牢一年;若一人揭發,而另一人沉默,則揭發者因為立功而立即獲釋,沉默者因不合作而入獄五年;若互相揭發,則因證據確實,二者都判刑兩年。由於囚徒無法信任對方,因此傾向於互相揭發,而不是同守沉默。
  • 從「囚徒困境」現象談企業競爭情報及價格戰中的合作雙贏
    二、「囚徒困境」現象與企業競爭情報  經濟的信息化和全球化不僅使競爭變得更為激烈,同時也使競爭的環境和傳統的競爭模式發生深刻變化,競爭的遊戲規則的內涵不斷豐富,由此,也使競爭者的理性選擇發生變化。在全球競爭環境下,面對錯綜複雜的「商業生態系統」, 企業必須拋棄只靠單打獨鬥、自力更生式發展(go-it-alone)的傳統思路, 走出「囚徒困境」,以「合作博弈」(Cooperative game) 的思路來對待競爭,這樣才能適應全球化商業生態系統的複雜性和新型競爭的不確定性。而國際戰略聯盟正是現代跨國公司參與國際化競爭的一種嶄新的戰略思維和經營觀念,它已成為企業成功地進行跨國經營的基本選擇。
  • 內卷與囚徒困境
    我想到博弈論裡的囚徒困境。在一個封閉的,信息不對稱的系統中,每個人似乎都在爭取自己的利益最大化,但實際上,他們越狠爭取,利益損失越快。在囚徒困境裡,他們會得到更長的刑期,而在衡水,同學們必須付出更多的無畏的努力。一顆美妙的卷白菜,其實是一座無間地獄。
  • 假如是個囚徒困境,奧迪怎麼破?
    「後合資時代所面臨的大經濟環境是經濟轉型和供給側改革,中國汽車行業已進入到精耕細作的時代,在這個共識下,經銷商形成的群體訴求,本質上是對自身長遠利益的保護。」現在的局面真的有點像囚徒困境。簡單認知下囚徒困境:兩個共謀犯罪的人被關入監獄,不能互相溝通情況。
  • 有了黑幫大哥,還有什麼「囚徒困境」
    在這股潮流中,既有經濟學家、社會學家甚至社會生物學家向傳統政治領域的主動跨界,也有政治學專業人士對博弈論的主動運用。比如上文提到的阿克塞爾羅德,就是個政治學教授。他廣撒英雄帖,徵集重複囚徒困境的最優策略解。第一次共有十四個計算機策略應徵,比賽結果是:一報還一報策略獲勝。這個策略的具體內容是:首先我先和你合作。一旦你背叛我,我則立即施以同等報復。如果你又改回合作,則我不計前嫌繼續選擇合作。
  • 約翰·納什:走出「囚徒困境」的指路人
    納什均衡與社會合作在納什消失在人們視野中的幾十年,納什均衡卻被極大地關注和發展了。好的理論不可能寂寂無名。而現在,納什雖然已故,博弈論卻已成為人類分析經濟和社會問題的最重要工具之一,納什均衡理論奠定了現代主流博弈理論和經濟理論的根本基礎。納什均衡的提出和不斷完善幫助博弈論廣泛應用於經濟學、管理學、社會學、政治學、軍事科學等諸多領域。
  • 「囚徒困境」在商戰中的應用,竟然還可以這麼玩?
    結果是,兩個囚徒之間不可能達成穩定的盟約。囚徒困境通常被看作個人理性衝突和集體理性衝突的經典情形。因為在囚徒困境局勢中,每個人根據自己的利益做出決策,但是最後的結果卻是集體遭殃。現實中諸多的問題和現象,正是囚徒困境問題的翻版。
  • 囚徒困境模型
    本文分成二部分,第一部分是介紹囚徒困境,第二部分是參考該模型做的三個練習囚徒困境指兩個囚徒被抓後,選擇相互背叛還是忠誠的博弈問題囚徒困境的實驗:囚徒AB被抓後,信息不相通,警察告知對方,互相指控,雙方都判5年;互相沉默,雙方都判2年;一個指控一個沉默,
  • 囚徒困境與溢出效應是怎麼回事?
    第一個是「囚徒困境」,這是博弈論中一個非常著名的案例。我們姑且把它當一個故事來看,故事中有兩個囚徒。他們犯事被捕,被分別關押在兩個不能互通信息的房間,接受嚴厲的審問。警方暫時沒有證據給他們定罪,提出他們誰先主動交代就能得到釋放,同時還會有舉報獎勵。兩人都知道彼此抵死不認最後都能得到釋放,那麼他們會選擇一起合作對抗警方嗎?
  • 夫妻之間,也有走不出的「囚徒困境」
    作者:艾尚圖片:網絡 「囚徒困境」理論,最初常被用來提審犯人,用來考驗在未知情況下,兩個同犯對彼此的信任度。夫妻間,同樣存在「囚徒困境」。給對方一個可控範圍裡自由蹦躂的空間,然後,像兩棵樹一樣,各自旁逸斜出,根部相依靠,部分相纏繞,這才是舒服的相處模式。表面幸福,實際累覺不愛,生活是演戲,還是實戰?阿蓉這天在店裡拆洗被褥,從棉絮裡抖落一張摺疊起來的信紙,打開一看,懵了。
  • 如何突破生活中的囚徒困境?
    突破囚徒困境只有一種方法:所以有人的行為都應該符合集體理性。哪些事是我麼生活中的囚徒困境?每天到了下班時間還不肯走,怕準點走了留給領導的印象不好,所以都要僵持一會兒且爭做不是第一個走的人。國家間 本可以拿來發展工業技術的投資,全都放到軍備上去了。生怕別國的軍事比自己強。囚徒困境就是為了追求個體利益最大化,而出現的不合理的選擇和行為產生的困境。囚徒困境的最初版本原來是這樣的兩個囚徒。
  • 囚徒困境:不是你不夠努力,只是「內捲化」已成為社會普遍現象
    先來認識一組你我都熟悉的詞彙:農民工、外出打工、藍領、白領、精英、996、社畜、打工人、內卷…… 顯而易見,整個社會某一層級,已經對通過工作或勞動致富產生深度懷疑。不斷變化的不止是稱謂,更暴露出這一龐大社會群體,已經逐漸開始認識到,自己在這個龐大的社會結構中的位置。
  • 囚徒困境的困境究竟在哪?
    不知道手機前面的各位有沒有聽說過囚徒困境,這是一個很經典很有代表性的博弈論模型,甚至由此能產生很多關於生活中事例的思考,下面先簡單介紹一下什麼是囚徒困境。以上就是模型的樣子,我們可以設身處地的想一想,如果是你你會怎麼選擇,假定我是囚徒中的一個,如果對方揭發我,那麼我不可能傻傻的保持沉默蹲十年,我也會揭發蹲八年,如果對方沉默,我當然也要選擇揭發,這樣可以額直接獲釋,所以無論對方怎麼選我都是選擇揭發對自己最有利咯,我是這麼想的,對方也不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