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0日,第二個國產PD-1藥物正式開售。
第一財經記者獲悉,信達生物(01801. HK)的PD-1單抗——信迪利單抗注射液(商品名:達伯舒)今日起陸續在30個省份、107個城市、162家DTP藥店上架。
達伯舒由信達生物和禮來製藥在中國共同合作研發,2018年12月24日獲得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NMPA)的批准,獲批的第一個適應症是復發/難治性經典型霍奇金淋巴瘤。
這是在國內第4個上市的PD-1藥物,此前的3個分別為:默沙東的K藥、百時美施貴寶的O藥,以及君實生物(01877.HK)的特瑞普利單抗注射液(商品名:拓益)。
O藥和K藥在中國的定價均為美國市場的一半。公開數據顯示,O藥的價格為100mg/10ml:9260元,年治療費用在33萬至44萬之間;而K藥的價格為17918元/100mg(支),即179元/mg,年費用在30萬之60萬元之間。上海醫藥(601607.SH)作為O藥和K藥的全國總代理,其2018年第三季度報告顯示,分銷O藥和K藥的銷售收入分別為 1.9 億元和1.5 億元。
國產PD-1帶來的競爭,是O藥K藥在中國上市後的價格明顯低於其他地區的最重要因素。根據君實生物公布的價格,特瑞普利單抗注射液的定價為7200元/240mg(支),年治療費用約為18.72萬元,僅為對應同一適應症的默沙東K藥價格的1/3。
信迪利單抗的最終定價為7838元/100mg(支),進口產品帕博利珠單抗(K藥)價格為17918元/100mg(支),也就是說,信迪利單抗的每支售價相當於同等規格K藥的四折。
第一財經記者梳理資料發現,國內研發PD-1的隊伍中,除信達生物和君實生物獲批上市外,恆瑞醫藥(600276.SH)和百濟神州(06160.HK)也分別遞交了卡瑞利珠單抗、替雷利珠單抗的上市申請。
對於達伯舒在PD-1市場中的優勢,信達生物首席商務官劉敏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第一,我們的產品數據不管是I期臨床還是註冊臨床,優勢非常大;第二,幾個獲批的PD-1抑制劑裡,信達是唯一在霍奇金淋巴瘤這個癌腫上獲批的。
米內網中國臨床試驗公示庫數據顯示,信迪利單抗其他20多項臨床試驗(其中7項是註冊臨床試驗)正在迅速推進中,包括非小細胞肺癌、胃癌、肝癌、食管癌等,公司目前正在美國開展信迪利單抗注射液的臨床研究工作。
越來越多的PD-1扎堆上市,對各家企業銷售體系、渠道拓展、產能等方面的實力也提出了要求。「目前我們商業化團隊的規模在350人左右,現在還在擴張,到2019年底我們會有超過500人的團隊,這個團隊不僅負責信迪利單抗,還會負責其他的產品。」劉敏表示。
作為本土創新藥企進行商業化的嘗試,達伯舒會採用什麼銷售策略推進?
劉敏告訴第一財經記者,達伯舒將以學術推動為核心:「產品的數據是第一位的。我們會與數據和臨床學術組織,比如和CSCO(中國抗癌協會臨床腫瘤學協作專業委員會)這樣的組織合作,進行專業的產品醫學支持和推廣。」
信達生物方面相關負責人表示,達伯舒目前的銷售渠道以藥房為主。對外銷售的162家藥房中,主要為國藥、華潤和地方的龍頭藥房。
根據國家癌症中心的最新數據,2015年惡性腫瘤發病約392.9萬人,死亡約233.8萬人。平均每天超過1萬人被確診為癌症,每分鐘有7.5個人被確診為癌症。近10年來,惡性腫瘤發病率每年保持約3.9%的增幅,死亡率每年保持2.5%的增幅。
按弗若斯特沙利文的估算,2030年全球PD1/PDL1藥物市場規模可以達到789億美元,中國可以達到131億美元。目前來看,國內市場中O藥與K藥的佔有率較高,隨著國產PD-1藥物先後上市,或許會逐漸改變市場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