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癌藥降稅不降價,「滯後效應」影響患者獲得感

2020-12-05 澎湃新聞

抗癌藥降稅不降價,「滯後效應」影響患者獲得感

陳聰 王賓 田曉航/經濟參考報

2018-07-06 06:13

經濟參考報7月6日報導,民之所望,施政所向。國務院採取進口抗癌藥零關稅等一系列措施,消除流通環節不合理加價。抗癌藥新規自5月1日實施,落地效果如何?能否滿足患者用藥期待?記者展開調查。

5月1日起,我國以暫定稅率方式將包括抗癌藥在內的所有普通藥品、具有抗癌作用的生物鹼類藥品及有實際進口的中成藥進口關稅降為零。記者調研發現,零關稅新規的市場反應卻出現「滯後效應」。

記者從遼寧省一所三甲醫院腫瘤內科了解到,自5月1日至現在,貝伐珠單抗等臨床使用的主要進口抗癌藥價格未下降。據了解,

該院貝伐珠單抗售價為每瓶1998元,從5月1日到現在價格沒有變化。

該院腫瘤內科醫生對記者表示,該藥在去年9月份已經有過一次降價。降價前,該藥單瓶售價是5200元。

記者從上海羅氏製藥了解到,

近期需求激增的乳腺癌用藥赫賽汀在抗癌藥零關稅新政策落地後也尚未降價。

北京大學腫瘤醫院乳腺腫瘤內科主治醫師冉然對記者說,目前使用赫賽汀、拉帕替尼等進口藥的患者尚未感受到關稅政策對藥價的影響。

為何零關稅新規的「反射弧」還沒有傳導到終端?中國藥科大學國家藥物政策與醫藥產業經濟研究中心項目研究員顏建周說,終端藥價變化「慢半拍」受到多重因素影響,比如在今年5月1日前,

國內市場中已經庫存了一定量的進口抗癌藥品,這部分藥品並沒有受到降稅政策的影響,價格會與之前保持一致。

而且,這部分藥品庫存銷售完畢仍需一定周期,因此,在短期內價格沒有觀察到明顯變化。

顏建周同時指出,藥品價格受多方因素影響,如研發和生產成本、原輔材料價格、市場供求關係、市場競爭環境、同類競爭產品定價等,在降稅政策出臺後,企業會綜合考慮相關因素決定藥品的市場價格。此外,藥品集中採購和醫保支付標準也未到調整周期。

「我國正在加快高質量仿製藥研發和上市。目前,國內化療藥質量療效和安全性已漸接近國際水平,但大部分靶向抗癌藥依賴進口。」北京朝陽醫院總藥劑師劉麗宏說,國內靶向抗癌藥市場面臨加快滿足百姓優質、高效用藥需求的挑戰。

面對巨大的需求,中國抗癌藥物市場正以每年百億元的增速高速擴張,而在政策支持下,進口抗癌藥迎來爆發式增長,會否進一步擠佔國產藥的生存空間?國產藥如何能讓患者有更多便利優價的選擇?

專家指出,

老百姓要真正用上更便宜的抗癌藥,必須鼓勵國產抗癌藥的創新和研發,在市場上形成與獨家進口藥的競爭。

也就是說,需要有在質量和療效上都能和進口抗癌藥媲美的國產抗癌藥,尤其是國產創新藥。

目前,雖然治療晚期或轉移性非小細胞肺癌的鹽酸安羅替尼膠囊等一批我國自主研發的創新藥已經通過「綠色通道」上市,或進入優先審評審批程序,但解決國內抗癌創新藥缺位之「痛」仍然任重道遠。

顏建周建議,國家進一步完善醫藥產業政策環境,提高我國創新藥物和高品質仿製藥的研發、生產能力,從根本上提高藥品可及性,在實現對部分進口抗癌藥臨床替代的同時,緩解進口藥短缺的困境,減輕居民就醫負擔。

(原題《降稅不降價 抗癌藥「滯後效應」影響患者獲得感》)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關鍵詞 >> 抗癌藥降稅

相關推薦

評論(182)

相關焦點

  • 抗癌藥降稅不降價?「滯後效應」影響患者獲得感
    國務院採取進口抗癌藥零關稅等一系列措施,消除流通環節不合理加價。抗癌藥新規自5月1日實施,落地效果如何?能否滿足患者用藥期待?記者展開調查。 5月1日起,我國以暫定稅率方式將包括抗癌藥在內的所有普通藥品、具有抗癌作用的生物鹼類藥品及有實際進口的中成藥進口關稅降為零。記者調研發現,零關稅新規的市場反應卻出現「滯後效應」。
  • 加快已在境外上市新藥審批 落實抗癌藥降價措施
    6月20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召開,部署進一步緩解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持續推動實體經濟降成本;確定加快已在境外上市新藥審批、落實抗癌藥降價措施、強化短缺藥供應保障;通過《醫療糾紛預防和處理條例(草案)》。將進口化學藥品上市前註冊檢驗改為上市後監督抽樣,不作為進口驗放條件。二是督促推動抗癌藥加快降價,讓群眾有更多獲得感。各省(區、市)對醫保目錄內的抗癌藥要開展專項招標採購。對醫保目錄外的獨家抗癌藥要抓緊推進醫保準入談判。開展國家藥品集中採購試點,實現藥價明顯降低。三是加強全國短缺藥品供應保障監測預警,建立短缺藥品及原料藥停產備案制度,加大儲備力度,確保患者用藥不斷供。
  • 增值稅降到3%!5月1日起這些抗癌藥有望降價20%!
    癌症患者的負擔有望進一步降低。4月27日,財政部官網發布《關於抗癌藥品增值稅政策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按照這份通知,5月1日起,抗癌藥的增值稅將降低到3%,進口抗癌藥的增值稅也同步減徵。4月23日,財政部官網發布通知,從5月1日起將包括抗癌藥在列的28類進口藥品的關稅從3%-6%降到零關稅。此前,有業內人士表示,由於進口藥品的關稅並不高,患者可能對藥品降價幅度感受並不明顯,進口藥品中真正高的是增值稅,目前進口藥品的增值稅率是17%。
  • 抗癌藥概念股龍頭有哪些 2018年抗癌藥龍頭股一覽
    抗癌藥是指抵抗癌症的藥品。目前全球各國已批准上市的抗癌藥物大約有130~150種。用這些藥物配製成的各種抗癌藥物製劑大約有1300~1500種。那麼,抗癌藥概念股龍頭有哪些呢?下面小編就來和大家簡單的介紹一下相關的信息吧。
  • 除了大幅降價,靶向抗癌藥問題還有什麼值得關注?
    ,使用靶向藥的患者意味著獲得了更多醫保補償金額如利用報銷比例的差異引導患者使用常規放化療藥物,一則有利於避免過度醫療,二則有利於保障經濟條件較差的多數患者對靶向藥等高端藥物和療法確有需要者,專家建議可通過構建商業醫保和慈善支持等多種方式進一步減輕患者負擔◆ 進口靶向藥降價的根本之策是國產替代藥物強起來
  • 抗癌藥進口關稅將降為零,國內創新龍頭受益
    據國家財政部4月23日消息,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發布關於降低藥品進口關稅的公告,為減輕廣大患者特別是癌症患者藥費負擔並有更多用藥選擇,自2018年5月1日起,以暫定稅率方式將包括抗癌藥在內的所有普通藥品、具有抗癌作用的生物鹼類藥品及有實際進口的中成藥進口關稅降為零。
  • 黑龍江發布抗癌藥品降價公示 國內企業咄咄逼人 阿那曲唑片市場或...
    抗癌藥降價潮在繼續。5月6日,黑龍江省醫保局發布了《關於抗癌藥品降稅降價情況的公示》。《公示》顯示,有240個抗癌藥品的生產企業主動申請降價;22個抗癌藥品的生產企業申請不降價且有充分理由;73個抗癌藥品的生產企業無正當理由且不降價。無特殊原因不主動申請降價的產品,將被暫停在黑龍江省的掛網採購。
  • 《公共服務藍皮書》發布:抗癌藥降價成公共醫療年度最熱話題
    藍皮書指出,在公共醫療服務領域,抗癌藥降價成為年度最熱話題。藍皮書指出,在公共醫療服務領域,抗癌藥降價成為年度最熱話題。在此背景下,抗癌藥價格下調、進口抗癌藥零關稅、進口抗癌藥納入醫保等好消息頻頻見諸報端,加之電影《我不是藥神》公映,再度引發輿論聚焦醫療改革舉措、抗癌藥價格下調等話題。課題組表示,輿論對政府抗癌藥物藥價談判、納入醫保、規範藥品流通等一系列舉措表示肯定,同時希望進一步加大抗癌藥的降價力度、增加納入醫保的抗癌藥種類、規範抗癌藥的供應鏈渠道、確保抗癌藥的供應數量。
  • 2021醫保談判結束,又有哪些抗癌藥納入醫保?
    據悉,該類藥降價幅度或高達80%。醫保可能新增的PD-1/PD-L1抗癌藥去年唯一進入醫保的PD-1抑制劑是信迪利單抗(達伯舒),價格由7838元(100mg/瓶)降至2843元,降價幅度達63.73%。
  • 抗癌藥PD-1廠商「火拼」
    與化療聯合一線治療EGFR陰性非小細胞肺癌(鱗癌與非鱗癌)的III期關鍵註冊臨床已完成患者入組。此外,百濟神州替雷利珠單抗用於治療既往接受過治療的不可切除肝細胞癌,聯合化療用於治療一線晚期鱗狀非小細胞肺癌、一線晚期非鱗狀非小細胞肺癌的新適應症相繼獲得受理。
  • 東莞:冠脈支架降價不降質 已有多名患者享實惠
    落地十多天來,東莞已有多名患者享受到了冠脈支架集採降價的實惠,醫療負擔大大減輕。患者醫療負擔大大減輕58歲的羅叔來自謝崗,因為近期反覆出現胸悶不舒服、心律失常等症狀,1月10日,他來到東莞市人民醫院就診。「1月11日,經過冠狀動脈造影,提示患者有冠心病三支病變,也就是說冠狀動脈的三支主要血管都出現了嚴重病變。
  • 進口抗癌藥將實現零關稅 這四隻龍頭概念可關注
    4月23日,財政部官方發文表示,為滿足患者對進口藥品的需求,日前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印發公告,自今年5月1日起,對部分藥品進口關稅進行調整。屆時,除部分進口抗癌藥外,進口青黴素、頭孢、維生素等類別共計28項藥品關稅將被取消。
  • 新版基本醫保藥品目錄將啟用 破解患者的用藥難題
    調出目錄29種藥品對雲南患者無大的影響  省醫保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本次國家藥品目錄調整,有119種藥品被調入目錄,29種藥品被調出目錄,最終目錄內共計2800種藥品,其中西藥1426種,中成藥1374種,中西藥比例基本持平。
  • 海外「淘藥」圖個啥:進口藥審批滯後百姓需求
    記者上網查了一下,特羅凱在今年8月份宣布降價,但仍要4000多元一盒,對於常年需要服用該藥物的患者來說,負擔著實不輕。   像袁女士一樣去印度購買靶向藥物的人不少。2014年7月,身患白血病的陸勇將代購渠道分享給需要印度版格列衛的病友,湖南沅江市檢察院以「妨害信用卡管理罪」和「銷售假藥罪」對陸勇提起公訴。2015年3月,陸勇被取保候審,並被稱為「印度抗癌藥代購第一人」。
  • 國外抗癌藥黑市代購月售百萬:送藥小哥幾年開起公司
    她還提到,不只是馬法蘭,不少國際公認的抗癌藥在內地都面臨「有名無分」的尷尬處境。業內人士稱,究其未在中國內地入市的原因,一是審批問題,二是藥企的成本考量。  「救命藥」的上述困境,引起了各界關注,有關解困議題也進入到民主黨派及政協委員的提案中。4月12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對進口抗癌藥實施零關稅並鼓勵創新藥進口。
  • 人民日報:又一批降價藥惠及百姓 濟南等地患者負擔顯著降低
    當天,還有一些糖尿病患者去開阿卡波糖片,一款進口原研藥沒想到只要5.42元,比原來價格61.29元降了九成多。按每月使用3盒計算,現在一個月只花約16元,降價前是180多元,每月節省167.6元。還有一款上萬元的抗癌藥,降了9000元,由於絕對金額較高,引人注目。
  • 又一批降價藥品來了!中選藥品優先使用患者負擔顯著降低
    4月起,中選結果在全國各地落地,這些藥品正在進入醫院,患者可以陸續買到這些大幅降價的藥品了。患者負擔顯著降低一些用量較大的慢性病患者常用藥大幅降價,多種大眾常規用藥價格實現回歸,受益人群較廣山東省濟南市居民李先生是一名B肝患者。
  • 從4月9日起開始調降進境物品進口稅稅率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減稅降費對減輕企業負擔、激發微觀主體活力、促進經濟增長具有重要作用,必須實打實、硬碰硬,讓企業和人民群眾有實實在在的獲得感。克強總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當中也指出,實施更大規模的減稅,普惠性減稅和結構性減稅並舉。4月3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從4月9日起,也就是從今天開始,調降進境物品進口稅稅率。進境物品進口稅也就是我們俗稱的行郵稅。
  • 從吃不起到吃得起 抗癌藥納入醫保目錄意味什麼
    2015年,國家衛計委出臺的《關於城市公立醫院綜合改革試點的指導意見》明確提出,力爭在2017年將試點城市公立醫院藥佔比(不含中藥飲片)總體降到30%左右。考核藥佔比的初衷是為了糾正我國醫療機構長期以來「以藥養醫」的局面,以減輕患者的用藥負擔,同時節約有限的醫保經費。可一刀切的30%的考核標準卻讓很多醫生陷入兩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