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新科普 | 什麼是抗體藥物?為何有望治療和預防新冠肺炎?

2020-11-24 澎湃新聞

防疫新科普 | 什麼是抗體藥物?為何有望治療和預防新冠肺炎?

2020-05-13 21:0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近日,上海市科委兩個應急項目支持的中和抗體藥物研發取得進展。三優生物與之江生物、復宏漢霖達成協議,合作研發針對新冠肺炎的全人源抗體藥物。候選抗體藥物已在細胞水平、轉基因動物水平上完成活病毒中和活性驗證,表現出很好的抗病毒活性,且未發現毒副作用。

什麼是中和抗體?

抗體藥物為何有望治療和預防新冠肺炎?

一起聽聽君實生物營運長馮輝博士和中國細胞生物學會科普工作委員會主任委員、上海交大醫學院上海市免疫學研究所李斌研究員怎麼說↓↓↓

來自康復患者血漿,可大規模生產

中和抗體是人體B淋巴細胞產生的一類抗體,當病毒、細菌等病原微生物入侵人體細胞時,這類抗體能夠與病原微生物表面的抗原結合,把它們「中和」掉,從而阻止病原微生物表達的特定分子與細胞表面受體結合。李斌說,很多時候,人體自身產生的高親和力中和抗體數量比較有限,而且有效中和抗體需要較長時間才能產生,如果病原微生物與細胞表面受體結合的親和力非常強,或者感染後自身產生中和抗體的量不足,就可把中和抗體藥物作為「外援」。

科學研究發現,新冠病毒的入侵「兇器」是其表面的刺突蛋白,這種蛋白與細胞表面受體——血管緊張素轉化酶2(ACE2)結合後,新冠病毒就能入侵人體細胞。「刺突蛋白的受體結構域是冠狀病毒表面重要的受體結合位點,所以是開發抗病毒中和抗體的重要靶點。」馮輝說,他們正在開發的抗體藥物,其靶點就是新冠病毒的「刺突蛋白受體結構域」,希望這種候選新藥能阻止「刺突蛋白受體結構域」與ACE2結合,從而阻斷病毒與人體細胞接觸。

新冠病毒的刺突蛋白結合ACE2(血管緊張素轉化酶2)進入細胞內。來源:君實醫學

目前,傳統的抗病毒療法效果不盡如人意,小分子化學藥對病毒的選擇性差異比較大,不良反應也比較大。隨著生物醫學的發展,中和抗體這種大分子生物藥已成為新療法中的明星。它來自康復患者血漿的B淋巴細胞,是「全人源」,所以副作用往往較小,而且能通過單克隆等基因工程技術大規模生產,不會像康復患者血漿那麼稀缺。

鑑於此,科技部4月發布了《新型冠狀病毒中和抗體產品研發應急項目申報指南》。上海市科委正在與科技部積極溝通,希望共同推動君實生物、三優生物等單位的研發進程。在美國,12位頂尖科學家組成的「抗擊新冠的科學家」團隊表示,單克隆抗體藥物是一種新型潛在的抗病毒選項。

為重點人群精準預防,治療起效快

與其他抗病毒藥物不同,中和抗體藥物不僅具有治療效果,還有保護機體不被病毒感染的預防效果。這是因為注射抗體藥物後,如果病毒感染了人體,抗體「外援」就會與病毒表面的抗原競爭結合,阻止其與細胞表面的受體結合。

那麼,抗體藥物能否取代疫苗呢?答案是否定的。李斌打了一個比方,說疫苗像萬箭齊發的火箭炮,能讓人體產生包括中和抗體在內的多種抗體,一起向病原微生物發起進攻;抗體則像精準制導的飛彈,以正在開發的新冠病毒抗體藥物為例,其靶點通常是「刺突蛋白受體結構域」。「兩者各有利弊。疫苗因為不夠精準,可能產生ADE(抗體依賴性增強)副作用,導致一些抗體淪為『特洛伊木馬』,協助病毒入侵細胞。」李斌說,「抗體藥物更精準,但如果攻擊的病毒靶點發生突變,它就會失去預防效果。」

馮輝表示,疫苗的作用是激發人體的「主觀能動性」,使其自發產生抗體,所以疫苗的用量比較小,一個人的用量通常是50—100微克。抗體藥物作為「外援」,用量就大得多,通常是1—3克。「所以抗體藥物的生產成本比疫苗高得多,如果開發成功,打一針中和抗體估計要花幾千元,不適合像打疫苗那樣普及。」

君實生物員工在研發抗體藥物。

在兩位專家看來,抗體藥物與疫苗是互補關係,前者更適用於應急狀態中的醫護人員、高齡老人等重點人群的預防。抗病毒治療方面,抗體藥物具有起效快的優勢。2018年底,伊波拉病毒疫情暴發後,世界衛生組織開展了一項使用4種藥物的大型臨床試驗。對首批患者的中期分析顯示,抗體藥物試驗組的總死亡率最低,症狀出現後立即治療的存活率最高。

在新冠病毒疫情中,滬研、國產抗體藥物能否獲批進入臨床試驗,並取得很好療效?讓我們拭目以待。

來源:上觀新聞

原標題:《防疫新科普 | 什麼是抗體藥物?為何有望治療和預防新冠肺炎?》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謝曉亮:中和抗體有望成為新冠肺炎特效藥,可治療和短期預防
    8月8日,在「高瓴HCare全球健康產業峰會」 新冠治療性抗體及疫苗論壇上,北京大學生物醫學前沿創新中心主任、北京未來基因診斷高精尖創新中心主任、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謝曉亮表示,目前為止,針對新冠病毒我們還沒有小分子特效藥,中和抗體有望成為新冠肺炎的特效藥。
  • 以色列研發「雞尾酒」抗體藥物治療新冠肺炎患者
    2020-10-20 10:18:38 來源:科技日報科技日報特拉維夫10月18日電 (記者毛黎)以色列特拉維夫大學的研究人員日前表示,他們找到應對新冠病毒的「雞尾酒」抗體藥物,它既可以用於治療新冠肺炎患者,又可以幫助高危人群和抗疫前線人員預防感染。未來數月中,他們將對抗體藥物進行臨床試驗。
  • 防疫新科普 | 疫情防控新階段科普20問,專家來解答
    天氣炎熱後,新冠病毒在外界存活的時間會降低,病毒在附著物上可較快地自行代謝以致消亡。然而溫度升高並不是影響疫情發展的最主要因素。今年,很多熱帶國家出現了新冠肺炎疫情,說明炎熱的天氣並不能讓疫情自發消失。17. 開發抗病毒藥物的科學原理是什麼?
  • 單克隆抗體治療新冠肺炎療效顯著,和血漿療法原理一樣
    什麼是單克隆抗體?它是怎樣起作用的?和血漿療法相比,有何優點呢?今天一起了解一下。抗體:阻擊病原的人體衛士當細菌、病毒等入侵人體,會觸發我們免疫系統的保護程序,儘快清除這些不速之客。其中,發揮主要作用的是一類人體合成的特殊蛋白質——抗體。抗體療法,就是用基於這些抗體研發的藥物治療患者。
  • 瞭望|新冠抗體藥物研發突破
    新冠肺炎治療藥物傳出好消息——安全性和特異性強且能大規模用於臨床的中和抗體藥物,有望在不久的將來用於新冠肺炎的治療和預防。此前,嚴景華團隊與高福團隊、王奇慧團隊聯合中科院武漢病毒所、北京地壇醫院、解放軍總醫院第五醫學中心、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病毒病所、上海君實生物醫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機構,合作研發了針對新冠肺炎的全人源中和抗體藥物,並已利用恆河猴評估該中和抗體藥物在預防和治療新冠肺炎中有效。這一成果5月26日在線發表於《自然》雜誌。
  • 醫藥行業深度報告:中和抗體,新冠肺炎「特效藥」
    相比疫苗或抗病毒藥物,抗體藥物之所以 獨特,是因為它們既能治療新冠病毒感染,又能預防新冠病毒感染。相比「老藥 新用」的小分子抗病毒藥物,中和抗體是針對新冠病毒開發的療法,具有非常高 的特異性。同時,抗體在血液中的穩定性較高,注射中和抗體可以提供被動免疫 力,達到預防新冠病毒感染的效果。在預防性疫苗問世之前,中和抗體可能是為 特定高危人群(例如老年人和一線醫務工作者)提供免疫力的有效方法。
  • 新冠肺炎強效藥有望!三大頂刊發布中和抗體研究成果
    儘管已經有一些關於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的好消息傳來,但是距離疫苗投入使用仍有一段較長的時間。在此之前,找到有效療法是應對COVID-19大流行的關鍵。目前,全球多個研究團隊正在尋找能夠治療甚至預防COVID-19的方法,其中特異性強的中和抗體被認為是治療COVID-19的潛在「特效藥」。
  • 新冠特效藥接近成功:中和抗體,可治療可預防
    編輯:文章很長,簡單總結一下就是:「中和抗體」現在是最有希望開發成功的新冠特效藥。而現在快要開發成功的有兩款中和抗體,其中一款JS016是咱中國公司造的。川普能快速治癒新冠,就是用了中和抗體。中和抗體即能治療,也能預防,中和抗體只對中輕症狀的患者有效,對重症患者效果很小。
  • 川普接受「雞尾酒」抗體療法和瑞德西韋治療方案,針對新冠肺炎...
    此外,在治療方案中還出現了鋅和維生素 D(註:被認為可以增強免疫系統)、法莫替丁(註:用於治療胃灼熱和胃酸反流),褪黑激素(註:調節日常身體節律)和阿司匹林(註:用於降低心臟病發作或中風風險增加)。 這是自從裡根總統於 1981 年被槍殺以來,美國總統面臨的最嚴重的健康危機。目前美國新冠肺炎死亡人數已經高達 20 多萬。
  • 新冠肺炎康復者血漿內抗體可用於治療 原理是什麼?
    (原標題:新冠肺炎康復者血漿內抗體可用於治療,其原理是什麼?)這也是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首次有一線醫療專家確認了「血清療法」用於臨床救治。實際上,在國家衛健委發布試行第四版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中就已經正式提出,對重型、危重型病人治療措施「可採用恢復期血漿治療」。使用康復期患者的血漿輸注進行臨床治療的思路,在抗擊SARS疫情時期實際上就已有之。
  • 抗體藥物:精準激發人體免疫系統「小宇宙」——新冠肺炎生物藥物...
    編者按在對抗新冠肺炎的過程中,找到對症的藥物一直是各界關注的焦點之一。在「老藥新用」的基本思路之外,單克隆抗體、幹細胞以及特異性免疫球蛋白等生物藥物研發也是應急攻關的熱點,並已取得進展。本報今日起刊發系列報導,解讀人類如何「鑄造」生物藥物這一武器戰勝病毒。
  • ...重症患者具有良好潛力|抗體|臨床試驗|新冠肺炎|麥可·羅斯巴什
    中國首次證明臨床有效據英國自然出版集團旗下《細胞與分子免疫學》雜誌2020年4月20日在線發表的一篇論文報導,陸軍軍醫大學(中國第三軍醫大學)和北京協和醫科大學等機構的研究人員發現新冠肺炎康復者體內的抗體,只有極少數能阻斷新冠病毒刺突蛋白與人體細胞受體的結合,他們從中鑑定出兩種可完全阻斷新冠病毒入侵人體細胞的單克隆抗體,有望用於新冠肺炎的預防和治療。
  • 何大一:新冠患者體內發現強效抗體 「抗體雞尾酒」或助治療和預防
    來源:《財經》雜誌原標題:專訪何大一:新冠患者體內發現強效抗體,「抗體雞尾酒」或助治療和預防何大一是亞倫·戴蒙德愛滋病研究中心(Aaron Diamond Aids Research Center)的創始人、美國哥倫比亞大學醫學院教授,他因提出愛滋病「雞尾酒療法」而享譽世界。
  • 謝曉亮團隊等《Cell》發表重磅研究:中和抗體有望成為新冠強效藥
    他們利用高通量單細胞測序技術,從新冠肺炎康復期患者血漿中成功篩選出多個高活性中和抗體。中和抗體由人體免疫系統產生,可以有效阻止病毒感染細胞。目前,動物實驗已證明該團隊的中和抗體有望成為治療新冠肺炎強效藥,同時也可提供短期預防。這是科學抗疫的一個重要階段性勝利。謝曉亮表示:「假使疫情冬天反覆,我們的中和抗體屆時可能已經問世」。
  • Sorrento和上熱搜的中國團隊背後,新冠肺炎抗體藥物異軍突起
    全球每天仍有近10萬人的新發患者,全球累計患者人數仍呈直線上升。超過250萬的新冠肺炎現存患者正迫切的期待著一款特效藥物的誕生。抗體藥物能否最終成為新冠肺炎的「終結者」?近些天公布的產品中是否已經有期待中的特效藥誕生?動脈網進行了梳理。Sorrento的突然入局突然爆出消息的Sorrento,著實吸引了一次眼球。
  • 復星醫藥子公司擬合作開發全人源抗體藥物用於治療新冠肺炎
    來源:中國證券網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記者 孔子元)復星醫藥公告,公司控股子公司復宏漢霖與三優生物、之江生物就合作開發全人源抗體藥物用於單藥或聯用治療新冠肺炎籤訂合作開發協議。公司表示,抗體藥物能夠特異性地識別病原體並與之結合,進而通過機體自身免疫系統的作用清除病原體,通常具有特異性高、安全性好、血清半衰期長等特性。其中:全人源抗體藥物具有100%人源胺基酸序列,與嵌合抗體或人源化抗體相比,具有更低的免疫原性和更好的安全性。
  • 新冠特效藥曙光乍現:禮來中和抗體加速跑,可治療可預防,PK疫苗勝算...
    在全球多條新冠特效藥研發賽道中,最有希望、最受熱捧的就是中和抗體。中和抗體是一種有抗病毒活性的單克隆抗體。憑藉特異性和高親和力特點,中和抗體能搶先與新冠病毒表面的刺突蛋白(S蛋白)受體結構域(RBD)結合,從而阻斷病毒與宿主細胞結合,使病毒無法感染細胞,繼而被免疫系統清除。中和抗體可用於預防,也可用於治療新冠肺炎。目前,海外製藥巨頭再生元與禮來處於研發的「第一梯隊」。
  • 新冠肺炎康復者血漿內抗體可用於治療,其原理是什麼?
    這也是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首次有一線醫療專家確認了「血清療法」用於臨床救治。 實際上,在國家衛健委發布試行第四版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中就已經正式提出,對重型、危重型病人治療措施「可採用恢復期血漿治療」。
  • 中國團隊發現可阻斷新冠感染抗體 人源單克隆抗體是什麼?
    據新華社,中國科研團隊近日在美國《科學》雜誌在線發表論文說,他們發現了兩種可有效阻斷新冠病毒感染的人源單克隆抗體,有望用於抗新冠藥物和疫苗的研發。中國首都醫科大學、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天津工業生物技術研究所、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等多家單位參與這項研究。
  • ...安醫院等單位合作用高通量單細胞測序找到新冠肺炎多種全人源抗體
    ,北京大學生物醫學前沿創新中心(BIOPIC)/北京未來基因診斷高精尖創新中心(ICG)也積極投入抗疫工作,發揮所長,用最新技術努力尋找治療手段、改進診斷方法,並在北京市科委的協調下,聯合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佑安醫院、北京義翹神州科技有限公司等單位為抗擊新冠病毒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