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藥行業深度報告:中和抗體,新冠肺炎「特效藥」

2020-11-24 騰訊網

【報告來源:未來智庫】

獲取報告請登錄【未來智庫】。

什麼是中和抗體?為什麼要用中和抗體?

什麼是中和抗體?

中和抗體是當病原微生物侵入人體時 B 淋巴細胞產生的一類抗體。當病毒、細菌 等病原微生物入侵人體後,會激活人體內的免疫系統,刺激 B 細胞產生多種抗體。 但只有部分抗體能夠迅速識別病原微生物,與其表面的抗原結合,阻止該病原微 生物結合靶細胞表面的受體侵入細胞,從而保護人體不被感染。這個過程叫做中 和作用,發揮作用的抗體稱為中和抗體。類似於化學的酸鹼中和,中和作用的意 思是病毒來了,免疫細胞把中和蛋白分泌到血液裡,與病毒顆粒結合,阻止病毒 感染細胞,破壞病毒顆粒,把病毒「中和」掉。病原體激活人體免疫系統後,B 細胞產生的抗體不僅包括中和抗體,還有結合抗體,結合抗體主要分成有用和無 用甚至有害兩類。有用的結合抗體能夠「標記」病原體,告訴免疫系統這裡有「壞 人」,誘導免疫細胞將其殺傷和清除;相比之下有些結合抗體可能會發揮反作用, 誘導抗體依賴增強(ADE)效應,非但不能抑制反而促進了病毒的感染。因此, 中和抗體療法就是直接用中和抗體進行被動免疫治療的方法,相當於人為補充 「子彈」來支援免疫系統。

為什麼要用中和抗體?

中和抗體是一種大分子藥物,與小分子藥物相比,具有特異性好,副作用小,近 年來已有開發中和抗體藥物應對傳染性疾病的成功先例。針對伊波拉病毒,兩款 單克隆抗體藥物MAb114和 REGN-EB3已經通過臨床試驗證明能夠有效降低患者 死亡率,目前美國 FDA 已授予 MAb114 突破性藥物資格和孤兒藥資格,並批准 REGN-EB3 進行優先審查。還有中東呼吸症候群(MERS), 2018 年經過基因改 造的牛生產的針對 MERS 病毒的人類抗體,在一期臨床試驗中表現良好。二期臨 床因為疫情消失無法繼續。針對愛滋病,2018 年,抗體藥物 Trogarzo 獲得美國 FDA 批准上市,與其他抗病毒逆轉錄的藥物聯合使用治療愛滋病。以上這幾種抗 體藥物都是中和抗體。需要注意的是,以 PD-1/PD-L1 為靶點的抗體藥物是近年 免疫治療的研究熱點,但 PD-1/PD-L1 的抗體並不是中和抗體,而是與 T 細胞相 關的抗體,目的是恢復 T 細胞識別腫瘤細胞的功能,從而增強 T 細胞殺死腫瘤細 胞的作用。

中和抗體具有治療加預防的雙重效果。相比疫苗或抗病毒藥物,抗體藥物之所以 獨特,是因為它們既能治療新冠病毒感染,又能預防新冠病毒感染。相比「老藥 新用」的小分子抗病毒藥物,中和抗體是針對新冠病毒開發的療法,具有非常高 的特異性。同時,抗體在血液中的穩定性較高,注射中和抗體可以提供被動免疫 力,達到預防新冠病毒感染的效果。在預防性疫苗問世之前,中和抗體可能是為 特定高危人群(例如老年人和一線醫務工作者)提供免疫力的有效方法。

中和抗體 VS 疫苗

疫苗研發時間較長,短期內無法上市普及。疫苗的開發是一個長期並且昂貴的過程,失敗率很高。其中傳統疫苗的研發一般遵循線性步驟,普遍需要 5-10 年的時 間;在大流行病期間,因為需要快速開發疫苗可能會平行進行多步驟,但總體而 言也需要 1-5 年的時間。以伊波拉疫苗為例,2014 年伊波拉疫情於西非大規模爆 發,俄羅斯的 GamEvac 聯合疫苗通過 I/II 期臨床研究結果率先獲批,時間是 2016 年,用時 2 年;隨後,中國軍事科學院聯合康希諾研發的伊波拉疫苗 Ad5 -EBOV 於 2017 年 10 月在國內獲批,供應急使用及國家儲備;而默沙東的 VSV-EBOV 疫 苗則於 2019 年 11 月及 12 月分別獲歐盟 EMA 及美國 FDA 批准上市,此時 距離 2014 年伊波拉疫情爆發已經過去 5 年。對於新冠疫情而言,進展最快的疫苗 研發路線已經進入臨床 III 期試驗階段,其中國產疫苗進展最快的是國藥集團旗下 武漢生物製品研究所、北京生物製品研究所研發的新冠滅活疫苗,有望今年年底 上市;美國疾控中心 CDC 主任表示,新冠疫苗在今年底或明年 1 月上市後將優先 供應醫務工作者及現場應急人員,預計 2021 年春夏才能向普通民眾發放。因此在 疫苗研發廣泛普及之前,我們需要強有力的治療方法、有針對性的特效藥,來降 低死亡率。

中和抗體 VS 小分子藥物

小分子特效藥開發周期長,現下小分子藥物多是「老藥新用」,並非針對性治療 新冠肺炎的藥物。洛匹那韋/利託那韋、氯喹/羥氯喹等小分子藥物雖然被廣泛用於 抗病毒治療,但其並不是治療新冠肺炎的「特效藥」。開發一款針對新冠病毒的小 分子藥物可能需要6至10年甚至更長的時間,所以目前使用的小分子藥物多是「舊藥」新用。氯喹/羥氯喹原本是用於治療瘧疾的小分子藥物,而洛匹那韋/利託那韋 是常用的抗愛滋病藥物,這也能夠解釋為何療效不夠理想。被譽為「人民的希望」 的瑞德西韋,也並非是專門為新冠病毒研發的。2009 年,吉利德公司最早針對丙 型肝炎研發出瑞德西韋,分子式改進後曾於伊波拉疫情期間試驗過藥物安全性及 有效性。在試驗中,瑞德西韋的安全性得到了驗證,但因有效性不及其他兩個方 案(另外兩個方案均為中和抗體),沒有被申請註冊用於伊波拉病毒的治療。雖然 美國 FDA 於 5 月 1 日批准新冠肺炎患者在緊急下可以使用瑞德西韋治療,但其臨 床表現也沒有達到人們心目中理想的「特效藥」效果。

中和抗體 VS 血漿療法

血漿療法初見成效,但來源有限,不可能大規模使用。除小分子藥物外,血漿療 法也初見成效。血漿療法是把康復者的血漿離心後,取上層血清注射給病人。研 究發現,人體感染新冠病毒後,一周內會產生 IgM 抗體,但 8-12 周后會迅速減少; 感染後 1-2 周會產生 IgG 抗體,屬於中和抗體,在 3-4 周達到高峰,可持續存在 幾個月甚至更長時間。因此,血漿療法的本質是一種抗體療法,利用新冠肺炎康 復患者血漿中殘留的中和抗體治療其他患者。由於種種限制因素,血漿療法很難 大規模使用。首先,血漿是一個複雜的混合物,有數千萬甚至上億種抗體,裡面 有具有治療效果的中和抗體,也有沒有療效甚至其副作用的其他抗體,有效成分 的比例比較低;其次,康復者的血漿具有個體差異,輸入病人體內有引發排異等 副反應的可能性;最後,由於血漿來源有限,主要靠康復者捐贈,很難大規模供 應,不能解決全球接近 2 千萬感染者的治療難題。

中和抗體療法可以認為是人為篩選和製備了血漿中具有治療作用的抗體。人類的 血漿中大約有數千萬至上億種抗體,對於新冠病毒的治療類似於「萬箭齊發」,瞄 準新冠病毒的同時也可能牽連無辜;而中和抗體是經過人為篩選和製備的抗體藥 物,成分單一,特異性高,安全性好,可精準靶向新冠病毒的抗原位點,是一種 良好的治療和預防手段。

中和抗體的市場空間:百億美元級市場,空間廣闊

歐美發達國家每日新增確診人數 6-8 萬人,假設每日新增治療需求 2 萬人。 預防性中和抗體主要針對高風險人群,假設高風險人群與新增確診人數比為 1.5:1(密切接觸的家人、老年人及醫護人員等),即每日新增預防需求 3 萬人。 進度最快的再生元有望在秋季完成美國政府首批訂單,因此我們假設歐美國 家對中和抗體藥物的需求從 11 月開始逐步被滿足。

印度、巴西等發展中國家每日新增確診 20 萬人,因為今年底之前中和抗體將 在發達國家市場上供不應求,所以只考慮疫情持續到 2021 年時發展中國家的 治療需求。

預計新冠疫苗的獲批時間會晚於中和抗體,國產疫苗中進度最快的滅活疫苗 有望今年年底上市;美國疾控中心 CDC 主任表示,新冠疫苗有望今年底或明 年 1 月在美國上市。但疫苗上市後將優先供應醫務工作者及現場應急人員, 普通群眾 22021 年春夏才能廣泛接種新冠疫苗。考慮到疫苗接種率的提高需要一定時間,我們假設新冠疫情將會持續到 2021 年末。由於疫苗能夠提供主 動免疫,預防效果更好,而且價格會遠低於中和抗體,因此我們預計疫苗上 市後發達國家的預防市場會被疫苗替代,治療需求方面,隨著疫苗在健康人 群中的覆蓋率逐漸提高,新冠肺炎新增確診人數將會逐漸下降,因而我們假 設疫苗上市後發達國家治療需求減半,即每日新增治療需求 1 萬人,目前發 展中國家每日新增確診是發達國家的 2-3 倍,但考慮到抗體藥價格較高,假 設發展中國家每日新增治療需求同樣為 1 萬人。

中和抗體的放量速度方面,現有的研發進度較快且披露生產計劃的企業包括 再生元、禮來和 VIR。再生元 7 月初獲得美國政府 7-30 萬劑治療劑量(或 42-130 萬預防劑量)的訂單,預計秋季生產完成;8 月與羅氏合作後,再生 元生產抗體藥物的能力將至少提升 3.5 倍。禮來方面,臨床試驗結果理想的 情況下,也預計年底前至少上市 10 萬劑 LY-CoV555。VIR 預計 2021H1 開始 提供 VIR-7831/7832,總量將達到 1000-1500 萬劑。我們認為,2020 年底前, 再生元和禮來等走在前列的企業將有望提供50-100萬劑治療劑量(或100-200 萬預防劑量)的中和抗體藥物。

新冠疫情持續到 2020 年末的情況下,我們預計中和抗體的商業化市場空間約 18.3-38.4億美元,實際市場空間主要取決於中和抗體的定價及各企業的放量速度; 假設新冠疫情持續到 2021 年末,我們預計中和抗體的市場空間可達 68.7-146.4 億 美元。其中歐美發達國家市場空間更大,達到 54.3-110.4 億美元;發展中國家市 場規模約 14.4-36.0 億美元。另一方面,中和抗體用於患者治療的市場空間更大, 約 62.4-132.0 億美元;用於高風險人群預防時,因為價格高、預防時間短等劣勢, 疫苗研發成功後很容易被替代,市場規模相對較小,或將不超過 10 億美元。由此 可見,中和抗體的市場空間非常廣闊,而且賽道玩家比較少,全球僅有禮來、再 生元、Vir Biotechnology、君實生物等少數幾家公司走在前列。

海內外研發新冠肺炎中和抗體的重點公司

據 Antibody Therapeutics 資料庫統計,截至 2020 年 9 月,全球共有 98 個靶向新 冠病毒 S 蛋白的中和抗體項目,其中 12 個候選中和抗體藥物進入臨床研究階段。

全球範圍內,進展速度較快的中和抗體項目包括由再生元(Regeneron)公司開發 的抗體雞尾酒 REGN-COV2,禮來和加拿大 AbCellera 公司聯合開發的中和抗體 LY-CoV555,均已進入預防和治療臨床試驗階段。Vir Biotechnology 聯合葛蘭素史 克開發的兩種候選單克隆中和抗體 VIR-7831 和 VIR-7832,VIR-7831 已經於 8 月 底進入臨床 II/III 期試驗,VIR-7832 也預計將於下半年進入臨床試驗。

國內公司中,君實生物和中科院微生物所聯合開發的 JS016、騰盛博藥的兩款中 和抗體 BRII-196 和 BRIII-198、邁威生物的 MW33 和神州細胞的 SCTA01 已進入 臨床試驗階段。其中君實生物的 JS016 領跑,是中國第一個、全球第二個進入臨 床試驗的新冠病毒中和抗體療法。該候選藥物也受到的禮來公司的青睞,雙方於 今年 5 月 4 日達成協議,禮來以最高 2.55 億美元的價格買斷 JS016 大中華區以外 的臨床開發和商業化權益。

再生元:中和抗體雞尾酒療法鼻祖,已有伊波拉抗體成功先例

禮來:通過合作開發尋新冠病毒中和抗體突破

Vir Biotechnology:與 GSK 合作開發新冠病毒單克隆中和抗體

君實生物:JS016 國內領跑,與禮來達成合作協議

神州細胞:國內第四個進入臨床的中和抗體

騰盛博藥:與清華、深圳三院合作開發新冠病毒中和抗體

……

(報告觀點屬於原作者,僅供參考。報告來源:興業證券)

如需完整報告請登錄【未來智庫】。

【報告來源:未來智庫】

相關焦點

  • 謝曉亮:中和抗體有望成為新冠肺炎特效藥,可治療和短期預防
    8月8日,在「高瓴HCare全球健康產業峰會」 新冠治療性抗體及疫苗論壇上,北京大學生物醫學前沿創新中心主任、北京未來基因診斷高精尖創新中心主任、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謝曉亮表示,目前為止,針對新冠病毒我們還沒有小分子特效藥,中和抗體有望成為新冠肺炎的特效藥。
  • 直擊中關村論壇|謝曉亮:中和抗體或是新冠特效藥的希望
    北京大學李兆基講席教授、北京大學生物醫學前沿創新中心主任、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謝曉亮發表了《中和抗體——新冠特效藥的希望》主題演講。「新冠肺炎暴發後,中國科學家在第一時間測出了新冠病毒的基因序列並向世界公布,為新冠肺炎的檢測和治療提供了基礎。」謝曉亮說,但目前新冠肺炎尚缺少特效藥。
  • 狙擊新冠!疫苗、抗體、特效藥哪個快?復星醫藥疫苗進口運輸準備就緒
    除了疫苗外,抗體路線亦樂觀:美國時間11月9日,禮來(LLY.US)的新冠中和抗體組合療法獲FDA(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緊急使用授權。其中一款新冠病毒中和抗體由君實生物(1877.HK,688180.SH)參與研發生產,君實生物兩市股價11月10日應聲上漲。近期關於新冠特效藥的一則消息來自10月22日,瑞德西韋當日正式獲FDA批准,成為首個新冠治療藥物。
  • 謝曉亮:中和抗體或將成為新冠特效藥
    長城網記者 耿佳 攝長城網12月23日訊(記者 耿佳)今天上午開幕的2020崇禮論壇上,北京大學李兆基講席教授、北京大學生物醫學前沿創新中心主任、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謝曉亮表示,其團隊目前發現了BD-368-2中和抗體,對新冠效果顯著,正在積極推進臨床試驗。中和抗體或將成為新冠特效藥。
  • 新冠特效藥接近成功:中和抗體,可治療可預防
    中和抗體有點貴!新冠疫苗已獲批緊急使用,特效藥物還會遠嗎?在全球多條新冠特效藥研發賽道中,最有希望、最受熱捧的就是中和抗體。中和抗體是一種有抗病毒活性的單克隆抗體。憑藉特異性和高親和力特點,中和抗體能搶先與新冠病毒表面的刺突蛋白(S蛋白)受體結構域(RBD)結合,從而阻斷病毒與宿主細胞結合,使病毒無法感染細胞,繼而被免疫系統清除。
  • 新冠肺炎強效藥有望!三大頂刊發布中和抗體研究成果
    儘管已經有一些關於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的好消息傳來,但是距離疫苗投入使用仍有一段較長的時間。在此之前,找到有效療法是應對COVID-19大流行的關鍵。目前,全球多個研究團隊正在尋找能夠治療甚至預防COVID-19的方法,其中特異性強的中和抗體被認為是治療COVID-19的潛在「特效藥」。
  • 【2020崇禮論壇現場】謝曉亮:中和抗體或將成為新冠特效藥
    長城網記者 耿佳 攝  長城網12月23日訊(記者 耿佳)今天上午開幕的2020崇禮論壇上,北京大學李兆基講席教授、北京大學生物醫學前沿創新中心主任、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謝曉亮表示,其團隊目前發現了BD-368-2中和抗體,對新冠效果顯著,正在積極推進臨床試驗。中和抗體或將成為新冠特效藥。  「目前推出的疫苗只能起到預防作用,但目前仍有大批新冠肺炎患者急需治療特效藥。
  • 專訪和鉑醫藥CEO王勁松博士——關於新冠病毒中和抗體的藥物開發
    其次是支持新一代創新生物藥的開發,基於自有核心技術平臺,和鉑醫藥打造了包括重鏈抗體、雙靶點抗體的創新產品線。其中,基於和鉑HCAb小鼠平臺研發的新一代全人源重鏈抗CTLA-4抗體HBM4003已經進入全球臨床開發,目前該項目在澳洲的臨床研究正在順利開展,在美國已獲批IND,在中國,我們也已經提交臨床研究申請。
  • 謝曉亮:中和抗體有望成為特效藥 控制劑量可降低成本
    當時中和抗體不一樣,本身就是從康復期病人的血液中篩選出來的。由於不能大規模地生產血漿,因此血漿療法的用途受到限制。」今年新冠疫情暴發後,謝曉亮教授的團隊在不到三個月的時間,就從康復期病人的血液中成功篩選到了針對新冠肺炎病毒的中和性抗體。「我們是全球首次把單細胞技術用於人源中和抗體篩選的團隊。」
  • 謝曉亮:中和抗體有望成為特效藥 控制劑量可降低成本
    來源:一財網在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的開幕式上,單細胞基因組學的開拓者、阿爾巴尼醫學獎得主、北京大學北京未來基因診斷高精尖創新中心(ICG)主任謝曉亮教授發表了「中和抗體有望成為新冠新療法」的主題演講。
  • ...與合作單位聯合攻關新冠肺炎強效藥!篩選出大批高活性中和抗體
    謝曉亮團隊在國際上率先將高通量單細胞測序技術運用到在康復期病人血液中尋找中和抗體,將尋找時間從年縮短到月,效率大幅提升。中和抗體不僅有望成為治療的特效藥,也可以為醫護人員和病人家屬提供3周~3個月短期預防。新冠肺炎疫情中,中國高等學校迅速投入科研攻關,成為疫情防控的中堅力量。目前,高等學校在檢測試劑、疫苗和藥物篩選等多方面取得階段性成果。
  • 全球首款吸入式新冠中和納米抗體藥物進入開發
    目前新冠病毒全球蔓延形勢依舊非常嚴峻,國際上尚無針對COVID-19的特效藥物批准上市,《Nature Medicine(自然醫學)》相關研究顯示,疫苗保護力可能只有2-3個月,因此亟需開發安全、有效的新機製藥物以滿足巨大的臨床需求。
  • Sorrento和上熱搜的中國團隊背後,新冠肺炎抗體藥物異軍突起
    全球每天仍有近10萬人的新發患者,全球累計患者人數仍呈直線上升。超過250萬的新冠肺炎現存患者正迫切的期待著一款特效藥物的誕生。抗體藥物能否最終成為新冠肺炎的「終結者」?近些天公布的產品中是否已經有期待中的特效藥誕生?動脈網進行了梳理。Sorrento的突然入局突然爆出消息的Sorrento,著實吸引了一次眼球。
  • 2015年阿爾巴尼醫學獎得主謝曉亮:中和抗體將有望成為新冠病毒的...
    ,未來,中和抗體將有望成為新冠病毒的治療特效藥。 中和性抗體療法是謝曉亮團隊針對新冠病毒研發出的一種治療方法。謝曉亮在演講中解釋說,化學學科上都知道用鹼來中和酸,那麼當病毒來的時候,人類的免疫系統會產生中和抗體來對抗病毒。
  • 加速蛋白生產策略助力新冠中和抗體開發
    概述新冠乍現,牽動每位同胞的心,尤其醫藥從業者,肩負重擔。在此背景下,催生了許多新的技術和機遇,生物醫藥行業步入快車道。研究人員從包括小分子抗病毒藥物、康復者血漿治療、疫苗和中和抗體等方面開展相關研究。
  • 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謝曉亮:科學家已找到一批新冠病毒優質中和抗體
    新民晚報訊(記者 馬亞寧)今天上午開幕的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上,2015年阿爾伯尼獎得主,單分子酶學、單細胞基因組學開創者謝曉亮教授帶來了新冠肺炎治療的一些好消息。目前,全球進入三期臨床的新冠病毒疫苗,都是用來預防的。而感染病毒後的特效藥,還是空白。謝曉亮正在帶領團隊尋找新冠病毒中和抗體,希望可以給新冠患者帶來更多治癒的希望。「我的專長是單細胞基因組學,不是病毒學家,也不是免疫學家,但當意識到單細胞基因組學也許有可能幫助找到中和抗體的時候,我們太興奮了!」謝曉亮指出,當前還沒有針對新冠肺炎的特效藥,血漿療法成效顯著。
  • INOVIO新冠肺炎DNA疫苗INO-4800顯示中和抗體和T細胞免疫應答
    2020年5月20日 /美通社/ -- INOVIO (NASDAQ:INO)今天公布了其新冠肺炎(COVID-19) DNA疫苗IN0-4800的臨床前研究數據,數據顯示了對新冠病毒(SARS-CoV-2)的強有力中和抗體和T細胞免疫應答。
  • 行研報告:抗體藥行業研究報告
    單抗的問世使其自然而然的成為了此類疾病的特效藥;  改造潛力大: 單抗藥物具有很強的改造潛力,在單抗或單抗片段上?「加掛」放化療藥物可以使藥物?精確「制導」到達病灶,大幅減少了用藥量和副作用。、調節人自身免疫系統、中和抗原。
  • 新冠肺炎康復者血漿內抗體可用於治療 原理是什麼?
    (原標題:新冠肺炎康復者血漿內抗體可用於治療,其原理是什麼?)在疫情爆發後醫藥界苦苦尋找治療新冠病毒肺炎藥物時,就有多位行業專家曾對界面新聞記者提出,使用康復期患者的血漿輸注治療是一個選擇。簡單來說,目前對於新冠病毒肺炎沒有特效藥,而患者在被病毒感染後,自身免疫系統會針對新冠病毒出現免疫應答,產生相應的特異性抗體,當這些新冠病毒特異性抗體具備足夠規模時,就有可能戰勝體內的新冠病毒。
  • 新冠病毒中和抗體臨床試驗在上海啟動,完成首例受試者給藥
    6月5日,上海君實生物醫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與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等單位共同開發的重組全人源抗新冠病毒單克隆抗體注射液(以下簡稱「JS016」)獲得國家藥監局批准,進入Ⅰ期臨床試驗階段。6月7日上午,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完成了首例受試者給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