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商報訊(記者 陶鳳 王晨婷)9月17日上午,北京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展示中心會議中心,2020中關村論壇大幕開啟。在開幕式暨全體會議現場,國內外大咖齊聚會議現場。北京大學李兆基講席教授、北京大學生物醫學前沿創新中心主任、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謝曉亮發表了《中和抗體——新冠特效藥的希望》主題演講。
「新冠肺炎暴發後,中國科學家在第一時間測出了新冠病毒的基因序列並向世界公布,為新冠肺炎的檢測和治療提供了基礎。」謝曉亮說,但目前新冠肺炎尚缺少特效藥。
血漿療法卓有成效,但是不能大規模使用,因為一個病人需要1200毫升血漿,由好幾個康復性病人來提供,而血漿的關鍵成分是人的免疫系統產生的中和抗體,什麼是中和抗體?謝曉亮介紹,酸來了,用鹼來中和,病毒被它中和以後就不會感染人的細胞,所以我們的目標是尋找高程度的病體作為藥物代替血漿給病人注射。
謝曉亮認為,中和抗體應該可以成為治療性的藥物,也可以用來短期預防。動物實驗表明,中和抗體368—2對新冠肺炎有著顯著的指導效果,這也是為什麼他覺得特效藥是很有希望的。
目前,國際上很多大藥廠都已經開始了中和抗體的臨床實驗,在我們國家,中科院微生物所的抗體也開始臨床實驗了。謝曉亮利用單細胞基因組學技術開發新型藥物,目前落地在昌平,丹序生物和百濟神州聯手,共同推進全球的臨床開發。由於國內已經沒有病人了,所以臨床實驗在澳大利亞已經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