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在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開幕式的「科技,為了人類共同命運」主題會議上,2015年阿爾巴尼醫學獎得主,美國科學院院士、美國醫學院院士、中科院外籍院士謝曉亮表示,在新冠肺炎康復的患者的血液中找到對抗病毒的中和抗體,未來,中和抗體將有望成為新冠病毒的治療特效藥。
中和性抗體療法是謝曉亮團隊針對新冠病毒研發出的一種治療方法。謝曉亮在演講中解釋說,化學學科上都知道用鹼來中和酸,那麼當病毒來的時候,人類的免疫系統會產生中和抗體來對抗病毒。這些中和抗體是用康復的患者的血液進行血漿療法的有效的成分,這樣的療法被證明是有效,但是供應有限。「一位患者需要1200毫升的康復患者的血液才能進行這樣的治療。我想大家都知道,川普注射了8克中和抗體來治療新冠肺炎,但我們測試結果顯示,只要注射2克就會有同樣的效果。即使是2克,對普通人來說也是非常大的劑量。」謝曉亮表示,相比一般癌症而言,抗體劑量只需要0.2克,所以2克這麼高的劑量,對於製藥公司而言,無法供應整個世界。而且太昂貴,普通人也負擔不起,「所以我們需要用更強大的中和抗體來減少所需的劑量。」
在談到研究中和抗體的過程,謝曉亮指出,疫情爆發不到兩周,中國的科學家就首次報告了病毒序列,並向全世界報告,這為診斷和治療提供了依據。「當疫情爆發的時候,我2月2號到達北京,和北京的定點治療新冠肺炎的醫院展開合作。實驗室的這些年輕人冒著生命的風險去面對一種高度傳染性的病毒,當時沒有人知道它有多麼危險,所以我真的為他們感到非常驕傲。」
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陳慶輝 周裕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