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斯克醫學獎將授予破解新冠病毒疾病的探索者

2021-01-14 澎湃新聞

原創 GlobalMD 全球醫生組織

全球醫生組織與拉斯克基金會籤署合作協議

由於全球疫情大流行,一年一度的諾獎「風向標」拉斯克醫學獎暫停頒獎活動,但基金會宣布誰最先破解新冠病毒疾病必獲此大獎殊榮。

拉斯克醫學獎包括基礎醫學獎、臨床醫學獎和公共衛生貢獻獎三項。2010年,全球醫生組織與拉斯克基金會籤署戰略合作,旨在推薦臨床與轉化醫學領域創新研究發現/科學家醫生。

日前,拉斯克基金會醫學獎評選委員會主席,諾獎得主約瑟夫·戈登茨坦教授在《JAMA》發表評論,回顧並高度讚譽了過去75年來榮獲拉斯克獎的科學家和科學家醫生,他們在感染傳染性疾病領域不懈的探索和努力,讓全人類面對各種細菌、病毒和病原體等感染傳染性疾病時有治療和預防好方法,其中包括中國科學家屠呦呦教授。

戈登茨坦教授說「自從1946年首次頒發拉斯克獎以來,在感染傳染性疾病領域已經有五家機構和35位專家榮獲了29項拉斯克獎。他們從事病毒和傳染性病原體的研究,包括發現病原體如何致病(7個獎項);開發新藥研發治療感染傳染性疾病(7個獎項)以及研發疫苗預防傳染性疾病(15個獎項)。

在未來幾年裡,誰最先破解新冠病毒致病機理或解決疫情大流行等醫學和公共衛生防疫困境,必將榮膺拉斯克醫學大獎殊榮,這也意味著距離摘取諾獎桂冠僅有一步之遙了。

從目前情形看,中國科學家和科學家醫生距離榮獲拉斯克大獎的希望越來越遙遠了。疫情高峰過後一切回歸原位,沒有太多人再去關注疫情,更沒有多少人苦心鑽研病毒致病機理和創新研發疫苗方法。破解新冠病毒致病和預防療法可能是別人的事情了。

如此坦言並非悲觀失望,而是實事求是。社會一旦有了疫苗,疫情控制住後恢復正常,一切到此為止了。非典如此,新冠肺炎亦如此。

拉斯克獎和獲獎者

附圖歸納了拉斯克醫學獎29個獎項和獲得者:

源於《JAMA》by Joseph L. Goldstein

詳情如下:

1946年,因在傳染性疾病臨床治療進展而頒發的第一個拉斯克臨床醫學獎,獲獎者是約翰·馬洪尼醫生(JohnF. Mahoney),他率先應用青黴素治療梅毒。

1948年,細菌學家SelmanA. Waksman因發現鏈黴素治療結核病而獲得拉斯克獎,以表彰他在該領域的基礎研究。病毒學家和流行病學家託馬斯·弗朗西斯·傑爾(Thomas Francis Jr)因在甲型和乙型流感方面的成就,在1947年獲得了拉斯克獎。

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CDC推薦的17種疫苗中,有12種是針對傳染病風險或致命疾病的疫苗,這些科學家個人先後獲得了拉斯克獎。

脊髓灰質炎領域獎項最精彩

在預防和治療傳染性疾病獲得拉斯克獎項中,脊髓灰質炎獎項最為業界認可和光彩耀人。1954年,約翰·恩德斯(John F. Enders)因研究並成功培養了脊髓灰質炎病毒而獲得拉斯克獎;1956年,喬納斯·E·索爾克(JonasE. Salk)因研究出脊髓灰質炎疫苗而獲得拉斯克獎項;1958年,為表彰羅勒·奧康納(Basil O'Connor)教授在公共衛生領域的突出貢獻頒發了拉斯克突出貢獻獎。1965年,艾伯特·B·薩賓(AlbertB. Sabin)成功研發出口服小兒麻痺症疫苗,推動了根除小兒麻痺症疾病而獲得了拉斯克醫學獎。

諾貝爾獎得主

在35項傳染性疾病領域先後獲得拉斯克獎得主中,有7名後來獲得了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他們是麥克斯·泰勒(1951年); 瓦克斯曼(1952年); 恩德斯(1954年); 斯坦利·普魯西納(1997年; Barry J Marshall(2005年); Luc Montagnier (2008年)和屠呦呦(2015年)。

拉斯克醫學獎塑像

關注新冠病毒和探索和研究疾病

目前,全世界醫學界、生物製藥行業數以萬計的科學家、臨床醫生和研發人員正在對新冠病毒疾病和疫情大流行進行縱深研究,嘗試各種創新方法,包括疫苗研發和新藥研製等。

關於新冠病毒的基礎和臨床研究,以及公共衛生預防策略研究必須經過嚴格和縝密的設計和驗證,而且在全球範圍開展合作,包括直接和間接國際多中心科學家和臨床醫生的合作,以及他們的研究團隊參與等。

首先是新冠病毒家族,然後SARS-CoV2病毒感染/新冠肺炎,現在又出現了大批病毒後綜合症患者

戈登茨坦教授在《JAMA》評論文章中歸納說,希望在進行的臨床試驗中發現和驗證更多安全和有效方法,包括:1)抑制SARS-CoV2病毒蛋白酶和複製活性的口服藥物;2)阻斷病毒進入細胞的單克隆抗體;3)預防傳染和感染的抗病毒疫苗。

如果某種療法在治療患者和有效控制疫情大流行方面取得了確實有效的成功,那麼這些成就將被視為對人類安全極為重要的進步。全球科學界會廣泛讚譽這些科學家和醫生的。他們的研究和發現將作為傳染性疾病領域標誌性發現和成就載入人類社會發展的史冊。

創新研究新冠病毒疾病和疫苗的發現值得榮獲拉斯克獎大獎和殊榮。就像在脊髓灰質炎、肝炎和愛滋病毒/愛滋病等感染傳染性疾病方面取得了卓越成就一樣,這些科學家和醫生們將是人類的功臣和科學界的榜樣。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曾29次授予傳染病領域:拉斯克獎歷史告訴了我們如何應對新冠
    天花、黑死病、西班牙大流感的大流行,以及正在流行的新冠病毒,都向我們展示了傳染病的可怕。而現代醫學也不曾停下攻克這些疾病的腳步。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花落傳染病領域,醫學領域的另一座「聖杯」-拉斯克獎卻在前不久因新冠大流行而宣布2020年度獎項停發。
  • 2020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 3位得主分享760萬!網友:攻克新冠也...
    2020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3位得主分享760萬!網友:攻克新冠也能拿獎!和平獎最受關注?1964年與後來的諾貝爾獎得主巴魯克·塞繆爾·布隆伯格發現了澳大利亞抗原,後來被認為是B肝病毒的一部分。他還以動物模型來研究人體免疫缺陷病毒,並確定了C型肝炎病毒。2000年獲拉斯克臨床醫學研究獎,2013年獲蓋爾德納國際獎。
  • 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授予三位發現C肝病毒的科學家!
    北京時間10月5日17時30分許,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在瑞典卡羅琳斯卡醫學院揭曉,該獎項被授予3位科學家。今年的諾貝爾獎單項獎金增加到1000萬瑞典克朗(約合人民幣762萬元),比2019年增加100萬瑞典克朗。
  • 發現C型肝炎病毒!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
    據諾貝爾獎官網最新消息,北京時間10月5日17時30分,諾貝爾委員會秘書長託馬斯·佩爾曼在斯德哥爾摩瑞典卡羅琳斯卡醫學院宣布,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授予哈維·J·阿爾特(Harvey J.Rice),以表彰三位科學家「發現了C型肝炎病毒」,這一對血源性肝炎做出的原創性研究幫助人類對抗這種導致肝硬化和肝癌的疾病中做出了重大基礎性貢獻。他們將共同分享1000萬克朗(約合人民幣760萬元)的獎金。由於這項發現,科學家可以對該病毒進行高度敏感血液測試,從而基本消除了世界許多地區的輸血後肝炎,極大地改善了全球健康狀況。
  • 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C肝病毒發現的意義有多重大?
    今年諾貝爾獎獲獎者的獎金將增加至1000萬瑞典克朗,比以往額外多100萬克朗(約合11萬美元)。 不過受新冠疫情的影響,諾貝爾基金會已取消了原定於12月10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舉行的諾貝爾獎頒獎典禮。獲獎者將不會按慣例被邀請至斯德哥爾摩,而是在各自國家的瑞典大使館或其從事研究的大學被授予諾貝爾獎章和證書,而主辦方將在斯德哥爾摩市政廳線上直播頒獎儀式。
  • 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C肝病毒發現的意義有多重大?
    今年諾貝爾獎獲獎者的獎金將增加至1000萬瑞典克朗,比以往額外多100萬克朗(約合11萬美元)。不過受新冠疫情的影響,諾貝爾基金會已取消了原定於12月10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舉行的諾貝爾獎頒獎典禮。獲獎者將不會按慣例被邀請至斯德哥爾摩,而是在各自國家的瑞典大使館或其從事研究的大學被授予諾貝爾獎章和證書,而主辦方將在斯德哥爾摩市政廳線上直播頒獎儀式。
  • 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3位科學家因發現C肝病毒獲獎
    Alter,85歲,美國醫學家,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前感染性疾病主任,致力於感染性疾病的研究,於2000年獲得拉斯克臨床醫學研究獎。Michael Houghton,加拿大阿爾伯塔大學教授,C肝病毒的共同發現者,於2000年獲得拉斯克臨床醫學研究獎,但拒絕接受該獎項。Charles M.
  • 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3位C肝病毒發現者獲獎
    Rice共同獲得,獲獎理由是因發現C型肝炎病毒。據央視新聞客戶端報導,當地時間10月5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卡羅琳醫學院,諾貝爾獎委員會總秘書長託馬斯·佩爾曼宣布,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授予哈維·阿爾特(Harvey J. Alter)、麥可·霍頓(Michael Houghton)和查爾斯·M·賴斯(Charles M.
  • 今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直播精彩解讀:人類終將跑贏病毒戰勝新冠
    當然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同醫學、治病救人還是非常有關係的,所以歷史上有非常多的獎是直接和救死扶傷是有關係的,比如說第一屆諾貝爾獎,也就是1901年給了Emil Von Behring,他是德國人,發明了血清療法,當時他用動物血清來治病,就是我們說的百白破。現在新冠也用血清療法,適合用恢復期病人的血清來治療,實際上原理是一樣的。
  • 2020年諾貝爾醫學獎被授予C型肝炎發現者
    被授予發現C型肝炎病毒的哈維·阿爾特、麥可·霍頓和查爾斯·萊斯。新冠病毒無疑是2020年整個生理學和醫學界面臨的最大「黑天鵝」,但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今年的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頒給了C型肝炎的發現者。
  • 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授予C肝病毒發現者!
    原標題: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授予C肝病毒發現者!   10月5日下午,備受矚目的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重磅揭曉!
  • 因發現新型病毒,三名美英科學家獲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三位獲獎者開創性發現C型肝炎病毒綜合諾貝爾獎官方網站、北京環球網、中新網報導,據介紹,三位獲獎者取得了開創性發現,鑑定出一種新型病毒——C型肝炎病毒,使血液檢測和新藥物研發成為可能,拯救了數百萬人的生命。由於他們的發現,如今可以對該病毒進行高度敏感的血檢,並且基本上已經消除了的輸血後肝炎,從而大大改善了全球健康狀況。
  • 獲今年諾貝爾獎科學家正研發新冠疫苗,業內稱新冠研究有望成未來的諾獎贏家
    授予哈維·阿爾特(Harvey J.在三人中,阿爾特最早確認一種未知病毒會導致「非甲型非乙型」的慢性肝炎。霍頓用新方法分離出這種病毒的基因組,隨後病毒被命名為C型肝炎病毒。賴斯則證明,C型肝炎病毒自身即可導致慢性肝炎,而不需要其他病原體「助力」。據悉,三名科學家將分享1000萬瑞典克朗(約合112萬美元)獎金。諾貝爾基金會上月發布公報稱,今年每項諾貝爾獎的獎金都將增加100萬瑞典克朗。
  • 2020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為何頒給這3人?
    Rice),以表彰他們在「發現C型肝炎病毒」方面作出的貢獻,三位獲獎者將分享1000萬瑞典克朗獎金(約合760萬元人民幣)。1964年與後來的諾貝爾獎得主巴魯克·塞繆爾·布隆伯格發現了澳大利亞抗原,後來被認為是B肝病毒的一部分。他還以動物模型來研究人體免疫缺陷病毒,並確定了C型肝炎病毒。2000年獲拉斯克臨床醫學研究獎,2013年獲蓋爾德納國際獎。麥可·霍頓(MichaelHoughton),英國生物化學家,參與開發C型肝炎測試。
  • 2020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為何頒給這3人
    當地時間10月5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卡羅琳醫學院,諾貝爾獎委員會總秘書長託馬斯·佩爾曼宣布,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授予哈維·阿爾特(Harvey J. Alter)、麥可·霍頓(Michael Houghton)和查爾斯·M·賴斯(Charles M.
  • 2020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花落三人,以表彰對C肝病毒的發現
    Rice,以表彰他們對C肝病毒的發現,為抗擊血源性肝炎做出決定性貢獻。同時他們將平分1000萬瑞典克朗的獎金,約合人民幣762萬。 在他們的工作之前,儘管A型肝炎和B型肝炎病毒的發現至關重要,但大多數血源性肝炎病例仍然無法解釋。
  • 3位科學家分享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Rice),美國病毒學家,其主要研究領域是C型肝炎病毒。他是洛克菲勒大學的病毒學教授。他與Ralf F. W. Bartenschlager和Michael J. Sofia共同獲得了2016年拉斯克-狄貝基臨床醫學研究獎。他們的重大發現據介紹,三位科學家的重大發現使我們能夠鑑定一種新的病毒——C型肝炎病毒。
  • 2020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 3位得主分享760萬!網友...
    Rice),以表彰他們在「發現C型肝炎病毒」方面作出的貢獻,三位獲獎者將分享1000萬瑞典克朗獎金(約合760萬人民幣)。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10月5日消息,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Harvey J.
  • 2020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3位得主分享760萬!網友...
    報導認為,生理學或醫學獎與化學獎和物理學獎一樣,在媒體影響力上通常不及文學獎或和平獎,但本屆較為特殊,在疫情造成破壞的背景下,任何一個獎項——包括經濟學獎——都可能蘊含著抗擊新冠病毒的希望。今年最大看點:獎項是否和新冠疫情相關?隨著頒獎日期臨近,許多博彩機構、民調機構早早開始預測今年這六大獎項的獲獎人到底會是誰。
  • 三名科學家獲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發現C型肝炎病毒
    央視新聞客戶端10月5日消息,當地時間10月5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卡羅琳醫學院,諾貝爾獎委員會總秘書長託馬斯·佩爾曼宣布,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授予哈維·阿爾特(Harvey J.Rice),以表彰他們在「發現C型肝炎病毒」方面作出的貢獻,三位獲獎者將分享1000萬瑞典克朗獎金(約合760萬元人民幣)。哈維·阿爾特 (Harvey J. Alter),美國病毒學家,出生在紐約市,1956年在羅徹斯特大學獲得文學學士學位,1960年在該校得到醫學學位。1964年與後來的諾貝爾獎得主巴魯克·塞繆爾·布隆伯格發現了澳大利亞抗原,後來被認為是B肝病毒的一部分。